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 19卷 5期
刊出日期:2018-05-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胡雪顾庆陆大江李保国贾维娜葛军
不同含量碳水化合物饮食加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含量碳水化合物饮食配合北欧式行走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探讨安全有效的糖尿病前期干预方式。方法选取140例糖尿病前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碳水化合物饮食(MCh)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h)组、中碳水化合物饮食+运动(MCh+Ex)组以及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运动(LCh+AEx)组。分别在第0、3、6个月检测体质量、腰围、糖脂代谢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顺利完成6个月临床试验的人数分别为MCh组31例、MCh+AEx组28例、LCh组29例、LCh+AEx组27例。LCh及LCh+AEx干预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腰围、收缩压、血脂)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或P<0.001);单纯的MCh干预对体质量和血脂的作用有限,配合运动后上述作用则明显增强(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MCh配合北欧式行走的干预方式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依从性高于LCh的干预方法,可以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推广。
2018 Vol. 19 (5): 1- [摘要] ( 50 ) [HTML 1KB] [PDF 0KB] ( 224 )
6 王文敏刘月玫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及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血脂水平,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与血尿酸和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急性脑梗死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每组60例。检测2组患者血尿酸及血脂指标(TC、HDL-C、TG、L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尿酸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0.594,P=0.025)。观察组患者TG、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DL-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主要高危因素是高尿酸血症和和高脂血症。
2018 Vol. 19 (5): 6- [摘要] ( 20 ) [HTML 1KB] [PDF 0KB] ( 239 )
9 毋小茜
生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治疗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PPC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值和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疗2周后LVEF、CO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D-D水平和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治疗PPCM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纠正血浆高凝状态和预防血栓形成,且不增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2018 Vol. 19 (5): 9-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193 )
12 林淑媚周红梅黄均贤
荧光支气管镜检查与白光支气管镜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肺癌诊断中应用荧光支气管镜检查与白光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400例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荧光组(n=200)和白光组(n=200)。荧光组患者给予荧光支气管镜检查,白光组患者给予白光支气管镜检查,比较2组患者支气管镜下表现(增生型、浸润型、混合型、其他类型)、病理类型检查结果(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其他癌)、组织学与细胞学检查结果(肺癌、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真菌感染)。结果 2组患者支气管镜下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组患者鳞癌检出率高于白光组患者(38.5%比16.5%,P<0.01)。荧光组患者肺癌、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检出率高于白光组患者(44.5%、15.5%、8.0%比32.5%、9.0%、3.0%,P<0.05)。结论肺癌诊断中应用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可有效提高肺癌检出率,明确肺癌病变部位与范围,在早期肺癌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8 Vol. 19 (5): 12-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98 )
14 郭菲
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神阙穴、中脘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穴位注射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艾灸神阙穴、中脘穴治疗。比较2组疗效,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比68.00%,P<0.05),研究组治疗后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2±1.41)比(3.87±1.35),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穴位注射配合艾灸对脾胃虚寒性胃脘疼痛疗效确切。
2018 Vol. 19 (5): 14- [摘要] ( 20 ) [HTML 1KB] [PDF 0KB] ( 211 )
16 宋宏文
针灸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热敏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0d后面神经功能评分[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评分(Portmann评分)]和治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0d后Portmann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30d后Portmann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针灸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促进面部肌肉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2018 Vol. 19 (5): 16-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223 )
18 罗利梅罗东安
耳穴压豆疗法对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影响
目的评价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耳穴压豆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耳穴压豆疗法,比较治疗3d后2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例数、显效例数以及有效例数分别为65例、26例和22例;观察组痊愈例数为91例,显效例数为32例,有效例数为17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P<0.05)。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疗法,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耳穴压豆疗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便于在临床上应用。
2018 Vol. 19 (5): 18- [摘要] ( 56 ) [HTML 1KB] [PDF 0KB] ( 230 )
20 张东风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
目的分析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经过电脑软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单纯奥氮平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则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能够显著提升疗效,促进患者智力改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18 Vol. 19 (5): 20- [摘要] ( 125 ) [HTML 1KB] [PDF 0KB] ( 225 )
22 王洁涂明轩
尤瑞克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以阿加曲班治疗,研究组41例予以阿加曲班+尤瑞克林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价,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74)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5.12%比73.17,χ~2=7.404、P=0.006),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4.578、P=0.000),而GQOL-74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6.864、P=0.0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95%比14.63%,χ~2=0.734、P=0.391)。结论尤瑞克林联合阿加曲班可提高ACI患者治疗效果,降低NIHSS评分,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2018 Vol. 19 (5): 22-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231 )
24 吕娜刘倩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34/37)]较对照组[70.27%(26/3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衰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
2018 Vol. 19 (5): 24-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0KB] ( 210 )
26 谢代刚汪蓓蓓邵礼成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在改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临床症状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均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收的患者,将入选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和观察组(n=25,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症状总积分、治疗后复发率均较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起效快,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使复发率降低,且安全性良好。
2018 Vol. 19 (5): 26- [摘要] ( 56 ) [HTML 1KB] [PDF 0KB] ( 212 )
28 罗树林马敏蔡俊丰曾文尹峰
股内肌下入路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
目的探讨股内肌下入路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早期疗效。方法将30例(共30膝)初次行TKA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5例采用股内肌下入路,B组15例采用传统内侧髌旁入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主动直腿抬高运动时间、术前术后HSS评分;术后随访4~12个月,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0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2个月。2组术后均无感染、静脉血栓,术后X线无假体力线不良,均获得准确的力线对位。2组手术时间、术前术后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引流量、主动直腿抬高运动时间均较B组显著减少(P<0.05),2组术后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股内肌下入路行初次TKA对伸膝装置干扰小,早期股四头肌肌力恢复快。
2018 Vol. 19 (5): 28-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195 )
31 邱斌艾锦江姜祖才
颈部侧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颈部侧切口在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按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颈部侧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颈前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切口瘢痕增生率、吞咽哽噎情况及颈部美容效果(VAS评分)。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切口瘢痕增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而术后吞咽哽噎良好率及颈部美容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颈部侧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具备切口小、损伤小、治疗效果和恢复效果好等优点。
2018 Vol. 19 (5): 31-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215 )
34 杨志芬黄壮乐陈组茂
PFNA和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DHS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和DHS均能用于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效果比DHS更好。
2018 Vol. 19 (5): 34-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0KB] ( 228 )
37 何燊高见枝廖土明关刚强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将100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成2组:A组50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B组50例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碎石取石时间、术中出血量、尿液转清时间、住院时间及一期碎石成功率,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肾积水消失率与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碎石取石时间、尿液转清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A组显著缩短(P<0.05),2组一期碎石成功率及术后肾积水消失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施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较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更为显著。
2018 Vol. 19 (5): 37- [摘要] ( 63 ) [HTML 1KB] [PDF 0KB] ( 197 )
40 邹漳峰许文生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中期随访研究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中期随访结果,为临床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跟骨骨折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失血量)和康复状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于随访18个月后比较2组手术优良率、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跟骨结节关节角(B9hler角)、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Gissane角、B9hler角、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失血量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末次随访手术优良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8.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中期恢复状况良好,可提高手术优良率。
2018 Vol. 19 (5): 40-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209 )
43 张朝生朱小红
苦参汤合五倍子汤加减熏洗坐浴联合地奥司明在肛瘘术后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苦参汤合五倍子汤加减熏洗坐浴联合地奥司明对肛瘘术后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肛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2组均予以地奥司明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苦参汤合五倍子汤加减熏洗坐浴。比较2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及满意度,并随访1年观察2组复发率;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估2组治疗3、5、7d时创面疼痛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估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视觉模拟焦虑评分(AVAT)评估2组治疗前后焦虑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2组治疗3、5、7d时NRS评分均持续下降(P<0.05),创面愈合率均持续上升(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后PSQI、AV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幅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汤合五倍子汤加减熏洗坐浴能促进创口康复,显著改善患者治疗体验,且有助于降低复发率,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
2018 Vol. 19 (5): 43- [摘要] ( 42 ) [HTML 1KB] [PDF 0KB] ( 218 )
46 王栓铎姚毅明金海安
两种造瘘术预防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并发症的价值及对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术和回肠袢式造瘘术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回肠袢式预防性造瘘(回肠组,n=43)、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阑尾组,n=43)及无预防性干预措施(对照组,n=20)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时营养状态[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和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时,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血清ALB、T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血清ALB、T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内,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各造瘘口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术与回肠袢式造瘘术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预防效果相当,且患者营养状态均良好,对患者预后康复更为有利。
2018 Vol. 19 (5): 46- [摘要] ( 66 ) [HTML 1KB] [PDF 0KB] ( 230 )
49 胡乃光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羟考酮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羟考酮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足月妊娠孕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给予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试验组给予盐酸罗哌卡因联合羟考酮。比较2组的镇痛、镇静效果及镇痛起效时间与产程时间,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拔管后4、8h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5、30min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镇痛起效时间及第一、二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联合羟考酮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母婴安全。
2018 Vol. 19 (5): 49-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210 )
51 李会勇
数字模拟技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数字模拟技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颅面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是否使用数字模拟技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指标(VAS、SAS和SDS评分)以及预后情况(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30%比73.91%,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0%比34.78%,P<0.05);2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VAS、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100.00%比69.57%,P<0.05),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比21.74%,P<0.05)。结论数字模拟技术能有效提高整形外科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其预后,在整形外科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18 Vol. 19 (5): 51- [摘要] ( 45 ) [HTML 1KB] [PDF 0KB] ( 226 )
54 杨杨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观察组行LAVH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5.02±9.65)min、术中出血量为(53.13±9.84)mL、下床活动时间为(1.06±0.24)d,对照组分别为(94.08±11.06)min、(71.56±9.68)mL、(2.14±0.25)d,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2018 Vol. 19 (5): 54-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217 )
57 赵红阳
早产筛查与黄体酮阴道用药治疗先兆早产
目的探讨早产筛查与黄体酮阴道用药治疗先兆早产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有先兆早产征象的孕妇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B组孕妇接受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予黄体酮阴道用药;根据孕妇先兆早产情况另将其分为重度先兆早产组(n=61)和中度先兆早产组(n=99);同时将80例正常孕妇归为对照组。对治疗效果、孕妇宫颈长度及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进行比较。结果宫颈长度:重度先兆早产组<中度先兆早产组<对照组(P<0.05),fFN检测结果:重度先兆早产组>中度先兆早产组>对照组(P<0.05)。与B组比较,A组分娩孕周、延迟孕周时间、新生儿体质量、足月产率更高,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组新生儿体质量更低(P<0.05);B组孕妇分娩孕周、延迟孕周时间、新生儿体质量、足月产率亦更低,但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更高(P<0.05)。结论宫颈长度与fFN检测是筛查先兆早产的可靠标志物,应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早产效果确切。
2018 Vol. 19 (5): 57- [摘要] ( 34 ) [HTML 1KB] [PDF 0KB] ( 216 )
60 周友芬陈冬梅郭雅琴马少群
宫腔镜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
目的研究宫腔镜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宫腔镜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单极电切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灌流液吸收量)、并发症(发热、子宫穿孔、水中毒)发生率、治疗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灌流液吸收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宫腔镜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患者满意度高。
2018 Vol. 19 (5): 60- [摘要] ( 64 ) [HTML 1KB] [PDF 0KB] ( 249 )
63 夏熙云
比较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对双侧输卵管积水致不孕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对双侧输卵管积水致不孕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双侧输卵管积水致不孕患者11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近端离断远端造口术。对比2组手术前后内分泌指标[促卵泡生成素(FSH)及雌二醇(E2)]变化,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及Gn用量、使用时间,获卵数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术后1、3个月FSH、E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n用量、用药时间、HCG水平、获卵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IVF-ET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与输卵管近端离断远端造口术均能优化患者内分泌指标及激素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2018 Vol. 19 (5): 63-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210 )
66 陈敬芹
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对照组进行正常自然分娩,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观察2组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VAS)评分]及母婴结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自然分娩、剖宫产)。结果 2组第三产程时间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较观察组长,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孕妇在分娩时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可有效缓解孕妇分娩时的疼痛,缩短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的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2018 Vol. 19 (5): 66-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195 )
68 马丹邬雪容袁航路
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8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2组均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同时指导孕妇注意饮食,合理运动,密切监测血糖。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分娩结束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水平的变化及母婴结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分娩结束后血清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结束后血清TSH、FPG、2hPP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流产、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4.55%、2.2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18.18%(均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可明显降低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
2018 Vol. 19 (5): 68- [摘要] ( 34 ) [HTML 1KB] [PDF 0KB] ( 226 )
70 赵天赐吴卫司永珍张鑫垚张丽黄春梅
抗-cE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临床特征。方法检测1例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为非"O"型),伴随产后5h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重新生儿及产妇的血型、红细胞表面抗原表型,产妇血清不规则抗体,新生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溶血三项试验。结果血型:产妇为"A"型;新生儿为"AB"型。红细胞表面抗原表型:产妇为"CCDee";新生儿为"CcDEe"。产妇血清中出现抗-cE抗体。新生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溶血三项试验均为阳性。结论诊断新生儿为抗-cE抗体引起的Rh系统HDN。重视产前孕期夫妇及时、定期的血型鉴定及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8 Vol. 19 (5): 70-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216 )
73 莫优炼胡小华张平锋钟陈冯大军张家德苏嘉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合并先天性巨结肠(HD)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 2013—2016年共收治213例NEC,其中19例合并HD。根据患儿NEC病情的分级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法,比较患儿的治疗转归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19例患儿NEC分级一级7例(一级组)、二级8例(二级组)、三级4例(三级组)。一级组患儿经过分期手术治疗,均彻底根治,治愈率为100%,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14.3%),无患儿死亡。二级组和三级组患儿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治愈率分别为75%、5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2.5%、100.0%,与一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在NEC患儿中的发生率约为8.9%。性别、早产、低出生体质量、低Apgar评分均为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其治疗不同于普通NEC患儿,应根据病情分级灵活选取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新生儿死亡。
2018 Vol. 19 (5): 73-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0KB] ( 223 )
76 闫启良
间断性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液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间断性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液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持续24h蓝光照射,观察组采用间断性蓝光照射,比较2组患儿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血小板(PLT)]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发热、腹泻、血小板减少)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白蛋白、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断性蓝光照射可有效提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安全性,在改善患儿症状及抗炎性因子方面更具优势。
2018 Vol. 19 (5): 76-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0KB] ( 190 )
78 王蔚璐吴昌敬陈晓英李朝晖
知柏地黄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ROU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2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知柏地黄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0d后口腔溃疡面积、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唾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20d后口腔溃疡面积明显缩小,VAS评分和唾液EGF、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08%(1/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8%(7/48)(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ROU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
2018 Vol. 19 (5): 78- [摘要] ( 73 ) [HTML 1KB] [PDF 0KB] ( 215 )
81 谢志雄罗天飞李卫红
两种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Epley手法复位与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2组均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和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B组采用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观察2组耳鸣症状、眩晕症状的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B组的86.0%(P<0.05)。A组耳鸣症状、眩晕症状的消失时间均较B组短(均P<0.05)。A组复发率为2.0%,明显低于B组的9.0%(P<0.05)。结论 Epley手法复位较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更佳,复发率低。
2018 Vol. 19 (5): 81-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66 )
84 毛志强黎润球叶贝华陈炯强
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技术在慢性鼻窦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技术在慢性鼻窦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以Messerklinger术为基本术式,行鼻内镜下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性内镜鼻窦手术。比较2组疗效、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SF-36量表中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0%)较对照组(55.0%)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可提高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2018 Vol. 19 (5): 84- [摘要] ( 39 ) [HTML 1KB] [PDF 0KB] ( 194 )
87 马书娜
利多卡因凝胶联合氧疗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
目的探讨氧疗与利多卡因凝胶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其对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7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予以利多卡因凝胶治疗,研究组5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氧疗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CD3~+、CD4~+、IFN-γ水平、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2组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2.513,P=0.012)。治疗7d后研究组血清CD3~+、CD4~+、IFN-γ水平及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5.56%比28.30%,χ2=9.890、P=0.002)。结论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予以氧疗与利多卡因凝胶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升高其血清T细胞亚群及IFN-γ水平,提高预后效果。
2018 Vol. 19 (5): 87- [摘要] ( 46 ) [HTML 1KB] [PDF 0KB] ( 226 )
89 杨波
螺旋CT与MRI弥散加权成像在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肺部病变患者均行螺旋CT及MRI DW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的差异,以及比较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78例患者中,螺旋CT检查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与MRI DW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DWI检查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均P<0.05)。肺部良性病变的ADC值明显高于肺部恶性病变(P<0.05)。结论螺旋CT及MRI DWI检查在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且MRI DWI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准确性更高,其ADC值有助于鉴别肺部良恶病变。
2018 Vol. 19 (5): 89-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211 )
91 刘娟英焦燕琴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正颌手术麻醉苏醒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正颌手术麻醉苏醒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2例正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在麻醉苏醒期,对照组予常规护理,ERAS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ERAS理念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者苏醒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在正颌手术患者的麻醉苏醒期,应用ERAS理念可以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的康复赢得时间。
2018 Vol. 19 (5): 91- [摘要] ( 35 ) [HTML 1KB] [PDF 0KB] ( 192 )
94 林玲珍刘芩慈吴佳丽
肺部功能训练在下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肺部功能训练对下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下颈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排痰、雾化吸入、口腔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进行肺部功能训练,包括腹式呼吸训练、吹气球训练及咳嗽训练。观察2组患者入院当天、术前1d、术后3d、术后5d及出院当天的呼吸频率和经皮指脉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3、5d及出院当天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5),术后1、3、5d及出院当天经皮指脉氧饱和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早期肺部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改善下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2018 Vol. 19 (5): 94- [摘要] ( 44 ) [HTML 1KB] [PDF 0KB] ( 193 )
97 孙俊英
儿童肺泡灌洗术后单侧鼻不同长度导管的给氧效果
目的探讨儿童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单侧鼻不同长度导管的给氧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术中单侧鼻导管给氧长度均为鼻尖至耳垂的2/3,术后予单侧鼻给氧时对照组导管长度与术中相同,观察组给氧导管长度改为1~2cm。观察患儿术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及术后舒适度和脸部包块等。结果 2组术后经皮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烦燥不适、脸部包块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鼻导管给氧长度为鼻前庭1~2cm,更能提高患儿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8 Vol. 19 (5): 97-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231 )
99 熊万银高莉
静脉留置针软管留置长度对留置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软管两种不同留置长度对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1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试验组110例。均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按照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将软管全部置入血管,试验组则将软管外露1~2mm。比较2组留置针的堵管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堵管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试验组(27.45%比12.73%,18.63%比6.36%,均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将软管外露1~2mm,能减少堵管及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改善留置效果。
2018 Vol. 19 (5): 99- [摘要] ( 98 ) [HTML 1KB] [PDF 0KB] ( 168 )
101 王平珍黄水荣姜友红
二胎高龄孕妇孕早期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与诊断分析
目的对二胎高龄孕妇孕早期行产前唐氏综合征(DS)血清学筛查,以期加强二胎质量安全管理。方法选择孕周15~21周、年龄>35岁的二胎高龄孕妇3495例,采取静脉血2~3mL,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方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UE3)水平,用西门子PRISCAVersion4.0风险评估软件进行DS高风险筛查。高风险孕妇进一步行羊膜腔穿刺做染色体核型G显带分析,并结合超声检查作出诊断。结果3495例二胎高龄孕妇,DS高风险581例,其中DS和神经管缺陷(NTD)风险≥1270有358例、18-三体综合征(ES)风险≥1350有223例,高风险率为16.62%(581/3495);581例DS高风险孕妇确诊DS 5例。结论二胎高龄孕妇DS风险性较高,产前筛查与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018 Vol. 19 (5): 101- [摘要] ( 40 ) [HTML 1KB] [PDF 0KB] ( 213 )
104 蔡科王志斌李梁华巫文辉
肥胖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肥胖青少年是遗传、生活环境、内分泌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青少年肥胖检出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与胰岛素抵抗重要诱病因素。青少年肥胖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与成年期肥胖及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文对肥胖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现状及与成人心血管疾病发病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指出我国现阶段心血管疾病预防策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开展长期跟踪研究和针对性干预、"体医融合"模式及多学科参与的肥胖青少年循证健康管理研究。
2018 Vol. 19 (5): 104-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180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