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 16卷 05期
刊出日期:2015-05-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王雪洁; 常向云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73例男性T2DM患者按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OP)组(A组)、骨量减少组(B组)、正常组(C组),检测3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析各成分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校正年龄因素后,3组间HDL-C、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DL-C与腰椎L1-4骨密度存在负相关(r=-0.225,P<0.05),而TC、TG以及LDL-C与骨密度无相关(P>0.05)。结论男性T2DM患者HDL-C增加可能与骨密度降低有一定的关系,而年龄、HbA1c增加可导致OP发生。
2015 Vol. 16 (05): 1- [摘要] ( 255 ) [HTML KB] [PDF 0KB] ( 46 )
3 武春艳
二甲双胍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二甲双胍与多烯磷脂酰胆碱分别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NAFLD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脂、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1.6%(31/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2%(22/37),P<0.05。研究组患者AST、ALT、TC、TG和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AST、ALT、TC、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T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G和LDL-C指标的改善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均可获得明显疗效,对于TG和LDL-C指标的改善来说,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较多烯磷脂酰胆碱更好。 
2015 Vol. 16 (05): 3- [摘要] ( 170 ) [HTML KB] [PDF 0KB] ( 33 )
6 梁汉周; 梁雁; 李普华; 黄波
康复运动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后疲劳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疲劳的有效治疗措施及其对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96例急性脑卒中后疲劳患者进行康复运动训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运动训练内容与强度,并根据训练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及强度。所有患者在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均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患者经康复运动训练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其治疗前明显增加[(72.28±19.47)分比(15.36±8.09)分,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运动训练,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15 Vol. 16 (05): 6- [摘要] ( 233 ) [HTML KB] [PDF 0KB] ( 33 )
9 朱国福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在常规治疗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35例在常规治疗上给予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白细胞计数(WBC)、血及尿淀粉酶(AMS)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WBC、血及尿AMS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94.29%比77.14%,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显著缩短病程,减少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缓解或恢复时间,疗效优于单用生长抑素。
2015 Vol. 16 (05): 9- [摘要] ( 220 ) [HTML KB] [PDF 0KB] ( 34 )
11 万其芳
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进行止咳、化痰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mg·kg-1,静脉滴注,1次·d-1;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2mg·kg·d-1,静脉注射。2组均3~5d为1个疗程。对2组患者的疗效及临床体征(肺部阴影、发热、咳嗽)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阴影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咳嗽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较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能明显缩短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安全性好,是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一种较好的方法。
2015 Vol. 16 (05): 11- [摘要] ( 457 ) [HTML KB] [PDF 0KB] ( 30 )
13 吴德员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厄贝沙坦治疗。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对2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压、血尿酸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降压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2015 Vol. 16 (05): 13- [摘要] ( 177 ) [HTML KB] [PDF 0KB] ( 33 )
15 匡彩霞
188例胸腔积液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及临床特征,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8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积液病因依次为结核性胸腔积液122例(64.9%),恶性胸腔积液30例(16.0%),类肺炎性胸腔积液23例(12.2%),肝硬化5例(2.7%),心力衰竭3例(1.6%),肾病2例(1.0%),不明原因3例(1.6%)。结论胸腔积液病因以结核及恶性肿瘤为主,在明确病因的同时结合不同胸腔积液临床特征进行诊治是治疗的关键。
2015 Vol. 16 (05): 15- [摘要] ( 175 ) [HTML KB] [PDF 0KB] ( 27 )
17 刘可轩
急诊昏迷患者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诊断方法以及抢救措施。方法选择急诊科接诊的78例昏迷患者,分析其昏迷病因和临床症状,及早诊断并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抢救措施。结果 78例急诊昏迷患者的主要原因是原发性脑血管疾病和中毒性脑病,分别占39.75%和29.48%,其次是低血糖占12.82%,严重创伤占10.26%;经过及时、积极的抢救,78例患者抢救成功73例(93.59%),死亡5例(6.41%)。结论急诊昏迷的患者病因构成复杂,病死率较高,正确快速的诊断并积极对症抢救有利于降低其病死率。 
2015 Vol. 16 (05): 17- [摘要] ( 154 ) [HTML KB] [PDF 0KB] ( 28 )
19 王伟金; 冯清亮; 江勇豪
新型经皮气管扩张器行经皮气管切开术28例报告
目的使用拥有专利技术的新型经皮气管扩张器实施经皮气管切开,论证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Ciaglia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技术的原理,对Ciaglia经皮扩张器械进行改良,8例患者使用拥有专利技术的新型经皮气管扩张器在纤支镜观察下行经皮气管切开,观察扩张、造口、置管全过程,证实手术成功后,20例患者按上述方法在无纤支镜协助下完成操作。结果 28例均成功置入一次性气管套管,平均手术时间2min 15s,其中扩张、置管时间平均38s,出血约2mL,未出现气胸、大出血、气管食道瘘、喉返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新型经皮扩张器能顺利实施经皮气管切开,手术快速安全。 
2015 Vol. 16 (05): 19- [摘要] ( 178 ) [HTML KB] [PDF 0KB] ( 20 )
22 吴耀华
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腹腔感染细菌学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肝胆术后患者腹腔感染细菌学临床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78例肝胆术后患者腹腔细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发生腹腔细菌感染的临床因素。结果肝胆术后患者腹部感染的细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经过分析有10项临床因素相关,其中有3项与腹部细菌感染的发病有显著性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手术持续时间(P=0.038)、静脉插管留置时间(P=0.030)、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P=0.013)3个因素为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腹部细菌感染的临床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如手术技巧的提高、缩短手术持续时间,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静脉置管时间,对降低肝胆术后腹部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5 Vol. 16 (05): 22- [摘要] ( 102 ) [HTML KB] [PDF 0KB] ( 11 )
25 顾春飞; 冯林松; 郁林海; 褚永悦; 朱海峰; 方胜利; 汪韬; 钟诚
医用胶在双侧腹股沟疝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用胶在双侧腹股沟疝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行TEP术,术中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精索骨骼化,平铺补片,用医用胶粘合固定。结果 40例患者中,1例中转为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手术时间95~130min,平均(105.0±20.2)min;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0±0.3)d。术后并发腹股沟区血肿1例,皮下气肿2例,阴囊积液3例,附睾炎1例;随访5~48个月,平均(22.0±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医用胶在双侧腹股沟疝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安全有效。 
2015 Vol. 16 (05): 25- [摘要] ( 245 ) [HTML KB] [PDF 0KB] ( 45 )
28 黄尾全; 陈天雷; 王丽
Q开关532nm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
目的探讨Q开关532nm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患者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仪,波长为532nm,能量密度为1.8~3.0J·cm-2。结果 102例患者均经1~3次Q开关Nd:YAG 532nm激光治疗,其中治疗1次有效率为73.52%,治疗2次有效率为78.57%,治疗3次有效率为84.37%,治愈率为81.37%,总有效率为95.10%。患者治疗时局部均有轻度的灼痛感,并有轻微红肿,经冷敷20~30min后肿胀消失,24h后红斑消失,脱落结痂1周左右。5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色素沉着,1个月后无明显消退,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片治疗4个月后消退。所有患者无感染及瘢痕发生,无色素脱失。结论 Q开关532nm激光治疗面部雀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2015 Vol. 16 (05): 28- [摘要] ( 779 ) [HTML KB] [PDF 0KB] ( 30 )
30 张芳; 吴洁; 戴寒英; 刘梅; 赵黎丽; 雷恩骏
瑞芬太尼对烧伤早期削痂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在烧伤早期削痂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烧伤削痂手术患者(ASA2—3级)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瑞芬太尼(R组)、芬太尼(F组)2组。麻醉诱导:R组采用丙泊酚1.5~2.0mg·kg-1、罗库溴铵0.6~0.8mg·kg-1、瑞芬太尼0.6~0.8μg·kg-1(输注时间1~2min)静注注射;F组丙泊酚1.5~2.0mg·kg-1、罗库溴铵0.6~0.8mg·kg-1、芬太尼3~4μg·kg-1。气管插管后,R组采用微量泵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丙泊酚4~6mg·kg-1·h-1维持麻醉。F组维持用芬太尼2.5μg·kg-1每30min静脉注射追加。于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后10、20min,拔管后等时间点记录有创血压、心率,同时抽取颈内静脉血检测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和血糖值,记录麻醉结束后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后,R组MAP、心率和肾上腺素低于F组;2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较,瑞芬太尼可以更有效减少手术和麻醉应激反应,使麻醉药物与血压控制融为一体,方法简便、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2015 Vol. 16 (05): 30- [摘要] ( 228 ) [HTML KB] [PDF 0KB] ( 47 )
33 李文贵
开颅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开颅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开颅组40例行开颅术,微创组70例行新型微创钻孔引流术,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微创组Ⅰ级47.1%明显高于开颅组(35.0%),Ⅲ级15.7%及Ⅴ级2.9%则明显低于开颅组(22.5%及7.5%)(P<0.05)。术后不良反应:微创组切口脑脊液漏2.9%、应激性溃疡31.4%、再出血1.4%、脑梗死2.9%,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较开颅手术具有更理想的疗效并能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率。 
2015 Vol. 16 (05): 33- [摘要] ( 451 ) [HTML KB] [PDF 0KB] ( 8 )
35 胡晒传; 邱修华
介入联合中西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34例
目的探讨介入联合中西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穿刺股动脉,在DSA监视下,行介入联合中西药物治疗(按罂粟硷、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顺序给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4例患者接受1~3次介入治疗,均获9~12个月随访。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82.3%。结论介入联合中西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经济性好;能改善临床症状,治愈或延缓疾病病程,特别适合于Ⅰ、Ⅱ型病例。 
2015 Vol. 16 (05): 35- [摘要] ( 170 ) [HTML KB] [PDF 0KB] ( 15 )
37 陈令秋; 乙从亮; 许雪英; 杨登伦
早期超声诊断联合手术疗法对睾丸扭转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超声诊断联合手术疗法对睾丸扭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睾丸扭转患者按是否采取早期超声诊断分为2组:观察组42例(早期扭转22例、中期扭转10例、晚期扭转10例)采用早期超声诊断联合手术疗法,对照组38例单纯采用手术疗法。观察不同病程睾丸扭转的超声表现,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中、晚期睾丸扭转超声诊断率准确率分别为72.7%(16/22)、90.0%(9/10)、100.0%(10/10),早期扭转诊断率较低,随着扭转时间的增长,诊断率逐渐增加,超声诊断特征更加明显。观察组术后睾丸坏死、睾丸缩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超声诊断对睾丸扭转具有较为重要的诊断价值,其诊断准确性高,能有效反映出患者病情,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5 Vol. 16 (05): 37- [摘要] ( 235 ) [HTML KB] [PDF 0KB] ( 52 )
39 陈琦; 鲁厚根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共136膝)膝关节病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于TKA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表(HSS)评价膝关节功能情况,同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估量表(VA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随访3个月发现出现轻度膝前痛6例,出现单侧下肢肌间静脉血栓15例,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前膝关节主动屈曲度为(104±23)°,术后恢复至(128.8±10)°,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HSS总评分及其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120例患者(136膝)膝关节功能恢复优112膝,良17膝,一般5膝,差2膝,优良率为94.85%。结论采用TKA术治疗膝关节病可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2015 Vol. 16 (05): 39- [摘要] ( 156 ) [HTML KB] [PDF 0KB] ( 48 )
41 郭俊龙
甲状腺次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切除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指征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38例行甲状腺次切除术,对照组30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术后对患者淋巴结部分进行放疗。随访6~60个月比较2组的生存率、复发率及死亡率,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2组术后1、3、5年生存率、死亡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年QOL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肿瘤如符合结节切除手术者可保留甲状腺功能,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5 Vol. 16 (05): 41- [摘要] ( 195 ) [HTML KB] [PDF 0KB] ( 51 )
43 黎雪秋
腹腔镜与开腹行早期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传统的开腹和腹腔镜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流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具有微创、康复快、手术安全和出血少等特点,治疗效果较好。 
2015 Vol. 16 (05): 43- [摘要] ( 163 ) [HTML KB] [PDF 0KB] ( 29 )
44 汤志亮
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28例采用两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切口无感染液化。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孔法腹腔镜手术技术上可行且安全,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效果相似,但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少。
2015 Vol. 16 (05): 44- [摘要] ( 228 ) [HTML KB] [PDF 0KB] ( 18 )
46 邹果芳; 胡红波; 罗萍香; 何剑芬
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对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对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简称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联合化疗组(36例)和静脉化疗组(40例)。联合化疗组采用腹腔灌注加静脉联合化疗:第1天给予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于3h内输完;卡铂按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取值6,于第2天腹腔给药,每3周1次为1个疗程。静脉化疗组采用单纯静脉化疗:第1天给予紫杉醇135mg·m-2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h,间隔1h给予卡铂(按AUC计算取值6,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3周1次为1个疗程,共6~8次。观察患者生存期与临床、组织分期、化疗疗程关系;对2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变化、近期疗效及2、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76例患者2年生存率为53.95%,5年生存率为34.21%。术后1年内化疗≥6个疗程的2年生存率为68.63%,<6个疗程的2年生存率为24.00%,≥6个疗程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6个疗程的2年生存率(χ2=13.45,P=0.001)。术后1年内化疗≥6个疗程的5年生存率为47.06%,<6个疗程的5年生存率为8.00%,≥6个疗程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6个疗程的5年生存率(χ2=11.37,P=0.001)。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为66.7%,静脉化疗组总有效率为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05)。2组患者血清CA125均有下降,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静脉化疗组总有效率为9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5,P>0.05)。联合化疗组血液系统毒性Ⅰ—Ⅲ级发生率及消化系统反应Ⅰ—Ⅲ级发生率分别为47.22%及72.22%,静脉化疗组分别为75.00%及90.00%。2组血液系统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分级及化疗疗程数有关;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能明显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且达到与单纯静脉化疗相同的疗效。 
2015 Vol. 16 (05): 46- [摘要] ( 254 ) [HTML KB] [PDF 0KB] ( 29 )
50 吴艳; 李炜虹
欧维婷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74例
目的观察欧维婷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将74例萎缩性阴道炎绝经后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7例。甲硝唑组每晚清洁外阴后给予甲硝唑400mg置阴道后穹窿处,连用7d。联合治疗组在甲硝唑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欧维婷0.5g外阴及阴道涂抹,每晚1次,连用7d后减至每周2次,使用1个月。对2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阴道健康评分、阴道炎症状评分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1.9%、97.3%和2.9%,甲硝唑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7.6%、86.5%和28.0%,联合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硝唑组,复发率显著低于甲硝唑组(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阴道健康评分、阴道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阴道健康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阴道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联合治疗组阴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甲硝唑组,阴道炎症状评分显著低于甲硝唑组(均P<0.05)。治疗后复发组阴道健康评分中pH值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阴道弹性、皱襞湿润度、黏膜状况、分泌物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欧维婷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效果确切,且不易复发。
2015 Vol. 16 (05): 50- [摘要] ( 150 ) [HTML KB] [PDF 0KB] ( 32 )
53 欧光顺; 王舒雅; 陈虹; 叶新华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西医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TCM-WM)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 precocious puberty,I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集国内外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IPP的随机病例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相关文献,将JADAD评分≥3分的文章纳入本研究,并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8篇,合计753例女童IPP患儿。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在骨龄差/年龄差比值(SMD=-1.43,95%CI=-2.52~-1.48,P=0.003)、卵巢发育(SMD=-0.31,95%CI=-0.56~-0.06,P=0.02)、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SMD=-0.42,95%CI=-0.66~-0.18,P=0.000 7)和预期身高(SMD=1.17,95%CI=0.08~2.26,P=0.03)的疗效与单一用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组;2组对子宫发育的疗效合并效应量(SMD=-0.17,95%CI=-0.75~0.41,P=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相当。联合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骨龄差/年龄差比值(SMD=-3.81,95%CI=-6.21~-1.41,P=0.002)、预期身高(SMD=2.07,95%CI=1.64~2.50,P<0.000 01)合并效应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所纳研究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女童IPP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2015 Vol. 16 (05): 53- [摘要] ( 241 ) [HTML KB] [PDF 0KB] ( 52 )
59 徐汉云
普米克令舒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分析研究普米克令舒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2组均实施常规治疗(祛痰、止咳、吸氧、镇静、平喘、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5~10mg·kg-1·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15mg加入2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2次·d-1,15min·次-1。7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普米克令舒1mg加入2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治疗,7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咳嗽、气促、哮鸣音、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心率变化、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咳嗽、气促、哮鸣音、湿啰音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1,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15 Vol. 16 (05): 59- [摘要] ( 240 ) [HTML KB] [PDF 0KB] ( 47 )
61 于国华; 吴芬; 李俊
综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
目的探讨综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版《构音障碍评定表》、失语症筛查表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排除失语症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系统训练包括松弛训练、呼吸训练、构音器官运动训练、构音类似运动训练、构音训练、韵律训练、视、听觉反馈的训练以及低频电刺激结合发声训练。治疗1个月后再次采用《构音障碍评定表》进行构音器官运动及构音的评定。对患者治疗前后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61例患者在构音器官运动及构音方面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构音器官运动:治疗后在最长发音时间、头部控制、唇力度、舌外伸范围、灵活度方面改善率明显提高(P<0.01或P<0.05)。构音检查:治疗后较治疗前50单词检查[(22.84±14.81)个比(30.83±14.97)个,P<0.01)]、142个音节复述检查均明显提高[(52.42±43.49)个比(70.27±49.36)个,P<0.05)],文章正答率亦明显提高[(0.38±0.32)%比(0.52±0.31)%,P<0.05)]。结论采用综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2015 Vol. 16 (05): 61- [摘要] ( 188 ) [HTML KB] [PDF 0KB] ( 14 )
65 胡洁琳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发现和诊断早期青光眼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160眼)行眼底视乳头OCT检查的患者按检查结果分为3组:疑似青光眼组(SG组,34例,68眼)、确诊青光眼早中期组(DG早中期组,40例,72眼)和正常组(10例,20只眼)。分别对各组采集的各象限(颞侧、上方、鼻侧、下方)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平均RNFL、视盘参数(水平及垂直杯盘比、杯/盘面积比)的数据进行比较;将OCT测得的各组眼的平均RNFL厚度值与视野平均缺损(MD)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 SG组下方、上方象限及平均RNFL厚度,DG早中期组下方、上方、鼻侧、颞侧象限及平均RNFL厚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SG组鼻侧、颞侧RNFL厚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G早中期组各象限(上方、下方、鼻侧)及平均RNFL厚度明显低于SG组(均P<0.05);颞侧RNFL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G早中期组及SG组的水平及垂直杯盘比、杯/盘面积较正常组明显变大(均P<0.05)。各组的平均RNFL厚度值与MD呈高度正相关(r=0.703,P=0.00)。结论频域OCT能直观、精确地以图像及数据的方式显示视神经病变的微观层面,能检测出视野损害前的早期青光眼RNFL局限性损害,具有简便、非侵入性、重复性好、可长期随访等特点,有利于对青光眼患者的早期诊断。
2015 Vol. 16 (05): 65- [摘要] ( 165 ) [HTML KB] [PDF 0KB] ( 27 )
69 周志田
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容修复前牙对牙龈的影响
目的观察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容修复前牙后对牙龈的影响。方法选择前牙形态和色泽异常100例(235颗牙)患者,将235颗牙按树脂厚度的不同分为2组:A组(167颗牙)和B组(168颗牙)。2组均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患牙进行直接贴面美容修复。比较2组修复前,修复后3、6个月牙周指数(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和牙周附着水平)及牙龈炎发生率。结果 A组牙龈炎发生率为43.11%(72/167),B组牙龈炎发生率为57.14%(96/1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修复前比较,2组修复后3、6个月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和牙周附着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A组比较,B组修复后3、6个月牙周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和牙周附着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修复前牙的牙冠轴面凸度越厚,牙周组织受损程度越大,牙龈炎的发生率越高。 
2015 Vol. 16 (05): 69- [摘要] ( 262 ) [HTML KB] [PDF 0KB] ( 23 )
71 钟荣明; 刘金生; 叶贱辉
64排CTA对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颅内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行64排CTA检查。观察其结果并与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对比。结果颅脑CTA检查检出动脉瘤64例,其中6例为可疑动脉瘤,未检出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3例。DSA检查检出动脉瘤60例,未检出动脉瘤12例,动静脉畸形3例。与DSA检查比较,64排CT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检出动脉瘤的敏感度为93.7%(60/64),特异性为63.6%(7/11),准确性为85.3%(64/75),漏诊率为5.3%(4/75)。CTA检出动脉瘤的病例中,动脉瘤多发9例,单发55例;其中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10例,前交通动脉段20例,大脑中动脉段16例,后交通动脉段23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段10例,大脑前动脉及其他段10例。结论64排CTA诊断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MIP和VR后处理技术对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及正常颅脑血管分布有确切及良好的显示。 
2015 Vol. 16 (05): 71- [摘要] ( 173 ) [HTML KB] [PDF 0KB] ( 26 )
73 陈婕; 陈兵勇; 尹晓云; 黄继才; 李景珊
孕早期超声检测胎儿NT厚度联合母亲血清PPAP-A、Fβ-hCG水平检测在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孕早期采用超声检测胎儿颈部透明软组织(NT)厚度联合母亲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水平检测在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对2 823例孕周在10~14周的单胎孕妇,采用超声检测胎儿NT厚度,生化检测母亲血清PAPP-A、Fβ-hCG水平;对胎儿NT厚度,母亲血清PAPP-A、Fβ-hCG水平异常者进一步行产前染色体检查。将2 823例孕妇按检测结果分为阴性组(胎儿唐氏综合征检测阴性)、阳性组(胎儿唐氏综合征检测阳性)与唐氏综合征组(染色体检查确诊胎儿患唐氏综合征),比较3组胎儿NT厚度,母亲血清PAPP-A、Fβ-hCG水平的差异。结果 2 823例孕妇中,胎儿唐氏综合征阳性31例,阳性率为1.10%;31例阳性胎儿确诊唐氏综合征2例,检出率为0.71‰(2/2 823)。与阴性组、阳性组比较,唐氏综合征组孕妇血清PAPP-A水平显著降低(P<0.05)、Fβ-hCG水平显著升高(P<0.05),胎儿NT厚度明显增厚(P<0.05)。结论在孕早期对孕妇采用超声检测胎儿NT厚度联合母亲血清PPAP-A、Fβ-hCG水平检测对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减少因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2015 Vol. 16 (05): 73- [摘要] ( 747 ) [HTML KB] [PDF 0KB] ( 53 )
77 郭利方
肢体语言沟通对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开展肢体语言沟通对护理技术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为患儿提供更为全面、细致的护理体验。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32例患儿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4例患儿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肢体语言沟通。比较2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技术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技术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97.1%比78.1%,97.1%比71.9%,均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能明显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技术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2015 Vol. 16 (05): 77- [摘要] ( 176 ) [HTML KB] [PDF 0KB] ( 35 )
80 杨慧; 范寒院; 肖花; 李朝梁; 王尧
家庭康复病床对老年脑卒中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病床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48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家庭康复组和住院康复组,每组124例。住院康复组在医院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案(Brunnstrom、Bobath、PNF技术、言语治疗及作业治疗等)。家庭康复组在出院前1周由康复主管医生、治疗师和护士对患者、家庭成员和照料人员进行系统的康复教育,出院后指导家属共同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及康复治疗的实施(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家庭环境改善、肢体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锻炼等),增加辅助用具配备及环境改造的指导。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及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2组患者出院时、康复训练6个月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 2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6个月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训练6个月后,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康复训练前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家庭康复治疗与住院康复治疗一样,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2015 Vol. 16 (05): 80- [摘要] ( 188 ) [HTML KB] [PDF 0KB] ( 32 )
83 闵小琴
优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密切观察体征、防止内瘘失功及必要的健康宣教等),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及饮食护理等)。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015 Vol. 16 (05): 83- [摘要] ( 197 ) [HTML KB] [PDF 0KB] ( 31 )
85 罗瑞霞; 娄秋英
抗血栓弹力袜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使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56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保持床单位平整,患者下肢抬高、良肢位摆放、被动的下肢功能锻炼,注意抗凝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方法,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禁止吸烟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下肢DVT。比较2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比20.5%,P<0.01)。结论抗血栓弹力袜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DVT有较好的疗效。 
2015 Vol. 16 (05): 85- [摘要] ( 271 ) [HTML KB] [PDF 0KB] ( 23 )
87 姜美花
碘伏纱条用于拔甲术后伤口换药的效果
目的观察碘伏纱条用于拔甲术后创面换药的效果。方法将132例患者按拔甲术顺序编号,单号归为碘伏组(66例),双号归为雷佛奴尔组(66例)。2组按常规拔甲清创后,碘伏组和雷佛奴尔组分别用0.5%碘伏纱条、0.1%雷佛奴尔纱条覆盖甲床创面,再用无菌纱布稍加压包扎伤口,术后每2天换药1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换药疼痛程度,按创面愈合标准统计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碘伏组较雷佛奴尔组换药疼痛程度明显减轻[(3.65±0.75)分比(7.70±1.16)分,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减少[(11.10±0.62)d比(13.45±0.95)d,P<0.05]。结论拔甲术后创面换药采用碘伏纱条,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2015 Vol. 16 (05): 87- [摘要] ( 753 ) [HTML KB] [PDF 0KB] ( 51 )
88 刘丽玲; 李苏娣; 肖清香
全身麻醉下行鼻部手术后病人早期半卧位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半卧位在全身麻醉下行鼻部手术后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全身麻醉下行鼻部手术后病人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病人术后回病房在生命体征正常、呼之能应及肌力正常的情况下采取半卧位;对照组病人术后回病房在生命体征正常、呼之能应及肌力正常的情况下采取去枕平卧6h后改为半卧位。观察2组病人术后头晕、呕吐、舌后坠、颈部不适及鼻部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鼻部疼痛分级为1—3级、4—6级及颈部不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行鼻部手术后病人早期采取半卧位可减轻病人的鼻部疼痛,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2015 Vol. 16 (05): 88- [摘要] ( 478 ) [HTML KB] [PDF 0KB] ( 64 )
90 王舒雅; 叶新华; 陈虹; 欧光顺; 孟楠楠; 穆静; 张倩
兰州市区6~13岁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兰州市区6~13岁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治疗学龄期ADHD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兰州市四区(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对6~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经PSQ筛查为阳性的儿童由小儿神经、心理行为专科医师排除智力障碍、合并其他神经或精神等疾病,依据美国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确诊ADHD;采用SPSS17.0软件对家长填写的ADHD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统计学分析,完成ADHD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3 826份,收回有效问卷3 604份。其中男童1 826人(50.7%),年龄(9.45±1.41)岁;女童1 778人(49.3%),年龄(9.33±1.75)岁。ADHD总患病率为10.63%(383例),其中男童占13.91%高于女童的7.25%(χ2=36.982,P<0.001);6~7岁、8~9岁、10~11岁、12~13岁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5,P>0.05)。ADHD各亚型的患病率: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PI)7.13%、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1.02%、混合型(ADHD-CT)2.46%,各亚型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739,P<0.001)。性别差异(男)、窒息史、中枢系统疾病史、语言发育史、学习成绩、孕期抑郁焦虑症、母孕期吸烟史、家庭经济收入、母亲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儿童零食/冷饮习惯、儿童日常生活习惯/体育锻炼习惯、以及儿童的主要抚养人等是影响ADHD的相关因素。结论兰州市区学龄期儿童ADHD患病率为10.63%,以ADHD-PI型为主。生物学和家庭环境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影响ADHD的发生。弱势群体家庭的儿童是ADHD重点防治对象。
2015 Vol. 16 (05): 90- [摘要] ( 209 ) [HTML KB] [PDF 0KB] ( 35 )
96 潘林江; 叶志华; 黄素宁; 陈罡
鼻咽癌中miR-BARTs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长约18~24个核苷酸,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发生发展、诊断以及预后、转归有关。BamH1 A右向转录(BamH1 A rightward transcripts,BARTs)是EB病毒(EBV)中一组经转录后选择性多剪接的基因产物,存在于EBV所有潜伏状态的miRNA,共22种(miR-BART1—22),并表达于NPC等EBV感染相关的恶性肿瘤。阐明miR-BARTs在NPC的作用机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2015 Vol. 16 (05): 96- [摘要] ( 242 ) [HTML KB] [PDF 0KB] ( 56 )
99 周林华
NBI染色放大内镜在常见食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正>放大内镜(magnified endoscope,ME)是一种特点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像素的电子内镜,通过按钮,可将内镜下的物像放大数十倍到上百倍,肉眼可直观到黏膜表面的黏膜组织,有助于观察微细结构的变化;在结构和原理上,ME与普通内镜无本质区别,只是在物镜与导光束或者物镜与微型摄像机间装有不同倍数的放大镜头。近年来,ME的可变焦、电子化、数字化、清晰度逐渐提高,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2015 Vol. 16 (05): 99- [摘要] ( 1294 ) [HTML KB] [PDF 0KB] ( 47 )
102 吴庆峰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种类、原因及防治研究进展
<正>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然而,血液透析治疗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虽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存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问题,制约了血液透析的使用[1]。在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中感染是最主要的并发症,约占血液透析并发症的80%以上,而导管功能不全、深静脉梗阻也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2],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治疗质量,也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因此,认识这些 
2015 Vol. 16 (05): 102- [摘要] ( 178 ) [HTML KB] [PDF 0KB] ( 22 )
105 李敏华; 张翀旎
甲沟炎的治疗现状分析
<正>甲沟炎是指(趾)甲两旁甲沟组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细菌通过甲旁皮肤的微小破损侵袭至皮下并发生繁殖而引起的炎症,通常表现为患处红肿疼痛,伴炎性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是一种外科常见疾病,常好发于青少年[1-2]。甲沟炎可导致患者许多日常活动无法进行,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临床上将甲沟炎分为4期,即1期(红肿期)、2期(炎症期)、3期(肉芽形成期)和4期(慢性嵌甲型甲沟炎形成期)。甲沟炎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等的特点,急性甲沟炎若不能 
2015 Vol. 16 (05): 105- [摘要] ( 151 ) [HTML KB] [PDF 0KB] ( 32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