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13年 14卷 04期
刊出日期:2013-04-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蓝蔚;刘德伍;彭燕;纪雪亮;易先锋;
吡非尼酮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
 目的观察吡非尼酮(PFD)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人增生性瘢痕标本取自整形患者,采用组织块法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根据PFD用药的不同浓度分为对照组(0 mg.mL-1),实验1组(0.15 mg.mL-1)、实验2组(0.3 mg.mL-1)及实验3组(1 mg.mL-1),加药24、48、72 h后,提取细胞上清,ElISA法检测PFD干预下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Ⅰ、Ⅲ胶原蛋白的分泌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蛋白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均P<0.05),但对胶原蛋白分泌抑制作用与干预时间的延长无明显的关系(均P>0.05)。结论 PFD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增生性瘢痕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2013 Vol. 14 (04): 1- [摘要] ( 744 ) [HTML KB] [PDF 0KB] ( 30 )
4 曾国勇;肖军兰;曾祥俊;
肌营养不良蛋白表达在萎缩性肌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蛋白)在萎缩性肌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均表现为双下肢近端肌肉萎缩的43例肌营养不良患者、3例其他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包括1例脂质沉积性肌病、2例运动神经元病)及5例正常对照者的骨骼肌标本进行Dystrophin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肌细胞膜上无显色,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患者全部为弱阳性,BMD/LGM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患者中6例肌细胞膜上显色浅淡、不连续或呈斑片状,其余15例患者肌细胞膜上染色正常;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1例肌细胞膜显色浅淡、呈斑片状,另1例染色正常。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肌细胞膜上染色均正常。结论对于存在双下肢近端肌肉萎缩的临床表现相似的肌病患者,Dystroph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将其大致区分,对早期预测肢体功能影响程度及正确地进行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意义。
2013 Vol. 14 (04): 4- [摘要] ( 307 ) [HTML KB] [PDF 0KB] ( 38 )
6
《实用临床医学》稿约
 <正>(2012年4月修订)《实用临床医学》是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临床医学杂志,由南昌大学医学院主办,2000年12月创刊,现为月刊。本刊主要刊载反映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研究结果、方法技术、新发现、新进
2013 Vol. 14 (04): 6- [摘要] ( 268 ) [HTML KB] [PDF 0KB] ( 58 )
7 胡向东;熊声贺;熊丽;
人Kiss-1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对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目的构建Kiss-1重组质粒,探讨过表达Kiss-1对体外培养的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EGFP-N2-kiss-1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体外转染至NCI-H446细胞;根据转染情况分为3组:Control组(转染p-EGFP-N2空载体)、转染组(转染p-EGFP-N2-kiss-1重组质粒)及未转染组(空白对照)。West-ern blot检测经转染后的NCI-H446细胞中Kiss-1、mmp-9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Kiss-1蛋白对NCI-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EGFP-N2-kiss-1重组质粒并转染至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446;转染Kiss-1明显抑制了NCI-H446的增殖;Western blot示转染组细胞内的Kiss-1表达增加,mmp-9蛋白表达减少。结论过表达Kiss-1基因能抑制体外活化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的增殖;转染后细胞内mmp-9蛋白表达减少,推测其抗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mmp-9产生的。
2013 Vol. 14 (04): 7- [摘要] ( 237 ) [HTML KB] [PDF 0KB] ( 56 )
10 周元风; 胡永兵; 洪浪
麝香保心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及hs-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方法将24只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8只)、模型对照组(8只)、麝香保心丸组(8只);正常对照组饲普通标准饲料,模型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组先导管球囊损伤兔左侧颈总动脉然后喂饲高脂饲料;同时麝香保心丸组每天灌胃麝香保心丸液3 mL.kg-1,而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水。实验满12周后停药禁食12 h,耳缘静脉取血10 mL用于做血脂、hs-CRP检查;用10%乌拉坦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分离颈总动脉组织,观察其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血脂、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麝香保心丸组与模型对照组血脂、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为调脂,抗炎症反应。
2013 Vol. 14 (04): 10- [摘要] ( 291 ) [HTML KB] [PDF 0KB] ( 32 )
12 李敬峰;张鹏飞;姜红英;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2组患者均采用柳氮磺吡啶片1.0 g口服,4次.d-1。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方黄柏液100 mL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100 mL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9%(P<0.05),治疗组出现恶性呕吐6例,对照组出现恶性呕吐7例,无其他不良反应。随访1年,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7.65%、22.78%。结论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
2013 Vol. 14 (04): 12- [摘要] ( 492 ) [HTML KB] [PDF 0KB] ( 61 )
14 罗琼; 李景平;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IL-12、IL-18的表达与胎儿宫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及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相关性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意义。方法对105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研究组,宫内感染13例,宫内未感染92例)和42例血清HBsAg阴性的正常孕妇(对照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孕妇外周血乙型肝炎5项指标和细胞因子IL-12、IL-18、IFN-γ、IL-4水平;测定新生儿脐血乙型肝炎5项和HBV-DNA水平。结果宫内感染组孕妇的IL-12、IL-18、IFN-γ水平显著低于宫内未感染组及对照组,IL-4水平则显著高于宫内未感染组及对照组(均P<0.01)。宫内未感染组的IL-12、IL-18、IFN-γ和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外周血IL-12、IL-18与IFN-γ呈显著正相关(r=0.956、0.927、0.885及r=0.926、0.943、0.856,均P<0.01),与IL-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926、-0.921、-0.913及r=-0.935、-0.982、-0.939,均P<0.01)。结论IL-12、IL-18既可加强HBV感染的T细胞的反应和IFN-γ的生成,又能增强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望成为HBV宫内感染免疫治疗的新靶位。
2013 Vol. 14 (04): 14- [摘要] ( 352 ) [HTML KB] [PDF 0KB] ( 40 )
18 姚素华;袁裕波;鄢骏;蓝光心;
丁二酸洛沙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丁二酸洛沙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二酸洛沙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30例。2组分别给予丁二酸洛沙平和利培酮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4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治疗前,治疗第1、2及4周进行血清泌乳素测定。结果丁二酸洛沙平组总有效率为60%,利培酮组总有效率为6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2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2组治疗前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2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利培酮组升高更显著(均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或中度,经对症处理后很快缓解。结论丁二酸洛沙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但对女性泌乳素水平影响较小。
2013 Vol. 14 (04): 18- [摘要] ( 298 ) [HTML KB] [PDF 0KB] ( 31 )
21 曾淑云;邱宇;陈文勇;朱耀;曾洪杰;
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不同血液净化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重症A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58例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B组58例采用间隙性血液透析(IHD)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1)2组治疗后BUN、Scr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O3-、血p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期间无高血钾发生,B组发生12例(20.7%),其发生率远高于A组(P<0.05)。2)透析时A组发生心律失常8例(13.8%)、发生低血压7例(12.1%)、发生心力衰竭2例(3.4%),而B组分别为14例(24.1%)、18例(31.0%)、21例(36.2%),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保持液体出入平衡的前提下,A组24 h液体入量为(3 500±500)mL,而B组仅为(1 700±250)mL,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治疗后活化部分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延长、血小板(PLT)计数比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而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B组在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T、纤维蛋白原、APTT均无明显变化(P>0.05)。4)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50/58),B组总有效率为69.0%(40/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较好地维持ARF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减少心律失常、低血压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3 Vol. 14 (04): 21- [摘要] ( 307 ) [HTML KB] [PDF 0KB] ( 36 )
24 王梅珍;梁一江;周小燕;罗秋梅;
舒利迭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舒利迭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O2、P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利迭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的效果明确,且不良反应少。
2013 Vol. 14 (04): 24- [摘要] ( 283 ) [HTML KB] [PDF 0KB] ( 46 )
26 王玲; 刘建兰
黄蜂蜇伤15例救治分析
 <正>我国处于亚热带,四川又处于西部山区,黄蜂在亚热带山林中很多,被黄蜂蜇伤者时有发生。2010-2012年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收治被黄蜂蜇伤的患者15例,现将临床救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15例均为急诊科收治被黄蜂蜇伤的患者,其中
2013 Vol. 14 (04): 26- [摘要] ( 178 ) [HTML KB] [PDF 0KB] ( 26 )
27 罗萍;俞姝倩;方小云;陈艳梅;
隐性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发生的关系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发生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相应指导。方法将310例体检者根据偶测血压以及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高血压组(n=100)、隐性高血压组(n=85)和正常血压组(n=125),分析3组人群一般资料、动态参数和血压晨峰发生情况。结果隐性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动态血压参数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P<0.01),而隐性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高血压组患者血压晨峰发生率为35.3%,血压晨峰值为(28.9±8.1)mmHg,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22.4%、(24.7±9.6)mmHg],但显著低于高血压组[51.0%、(34.8±12.7)mmHg],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性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血压晨峰会加重靶器官的损害。
2013 Vol. 14 (04): 27- [摘要] ( 258 ) [HTML KB] [PDF 0KB] ( 31 )
30 曹铭华;张将;江顺福;吴明超;邢小丽;曹玮;高黎明;毛元潮;叶斌;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球嚢扩张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证实,狭窄率>50%]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球嚢扩张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照组单纯给予内科药物治疗。观察治疗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动脉残余狭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缺血性卒中的再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2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0%。支架置入后狭窄程度均明显改善,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3.64±13.25)%下降至(12.19±4.86)%,远端血管无新梗死灶,无手术期死亡及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均随访6个月,无脑缺血症状发生。18例患者复查DSA,1例出现大脑中动脉再狭窄,狭窄率为5.6%。对照组随访6个月,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仍发作2次,其中2例患者出现新的脑梗死病灶。治疗组和对照组6个月后缺血性卒中的再发生率分别为0.0%及8.0%,NIHSS评分分别为(3.92±1.48)分及(6.27±3.12)分,Barther指数分别为80.22±20.12及65.78±24.2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球嚢扩张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中重度狭窄,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其效果优于单纯内科药物治疗。
2013 Vol. 14 (04): 30- [摘要] ( 206 ) [HTML KB] [PDF 0KB] ( 51 )
33 王稻;陈建辉;廖雯;陈清萍;曹珊;田利娜;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联合用药,观察两药联合应用与单一用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14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C组给予缬沙坦治疗,D组未用阿托伐他汀钙和缬沙坦及同类其他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分别在用药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患者血清CRP、IL-1、IL-6及TNF-α水平。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A、B、C组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仅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IL-6、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清CRP、IL-1、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其中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1、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治疗后比较,炎症指标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阿托伐他汀钙与缬沙坦治疗均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水平,且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改善作用明显。
2013 Vol. 14 (04): 33- [摘要] ( 268 ) [HTML KB] [PDF 0KB] ( 39 )
36 钟能洪;沈国隽;刘焱;
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对Hp感染的疗效
 目的评价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效果。方法将105例Hp感染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52例)采用不含铋三联疗法(雷贝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口服,2次.d-1),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果胶铋200 mg,均在治疗14 d后停药4周测Hp的感染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6.23%,对照组Hp根除率为82.69%,治疗组根除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果胶铋与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组成的四联方案具有更好的Hp根除效果。
2013 Vol. 14 (04): 36- [摘要] ( 284 ) [HTML KB] [PDF 0KB] ( 22 )
38 黄晓琴;
350例青年征兵体检心电图分析
 目的了解应征青年心脏状况,为征兵体检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350例应征青年的心电图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50例受检人员中,心电图正常者261例,占74.57%;异常者89例,占25.43%,其中窦性心律失常46例(13.14%),左心室高电压26例(7.43%),其他异常17例(4.85%)。经综合分析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后,仅有2例(0.57%)心电图不合格。结论应征青年体检可出现多种心电图异常,心外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经临床综合分析排除心血管疾病后,应视此类心电图为合格。
2013 Vol. 14 (04): 38- [摘要] ( 326 ) [HTML KB] [PDF 0KB] ( 21 )
40 卢早霞;吴柯;石艾桂;何娟;汪悦;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酚磺乙胺过敏反应伴肾损害1例
<正>酚磺乙胺是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物,其说明书描述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荨麻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过敏性休克等[1],尚未见涉及脏器受损的报道。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11年5月发生1例酚磺乙胺过敏反应伴肾损害的病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2013 Vol. 14 (04): 40- [摘要] ( 304 ) [HTML KB] [PDF 0KB] ( 36 )
42 王立新; 任志远;
针灸刀剥离松解治疗颈性眩晕综合征
 <正>颈性眩晕综合征是临床颈椎病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症状除有颈肩臂疼痛、麻木、甚至瘫痪外,还可引起头疼、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血压不稳(升高或降低)等,因而,时常被误诊为美尼尔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等。2011—2012年,笔者应用针灸刀疗法治疗由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综合征患
2013 Vol. 14 (04): 42- [摘要] ( 271 ) [HTML KB] [PDF 0KB] ( 37 )
43 王月生;
30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肾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超、CT或MRI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肾癌根治术、单纯肾切除及部分肾切除术,术后辅以生物免疫治疗。结果 3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透明细胞癌25例,乳头状细胞癌1例,囊腺癌1例,未获得病理结果(术中探查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1例,良性肾腺瘤2例。30例患者均获2~36个月的随访,其中3例Ⅳ期肾癌、1例Ⅲ期肾癌伴有双肾结石及左肾囊肿患者术后24个月死亡。26例患者均无瘤生存,无一例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肾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肾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2013 Vol. 14 (04): 43- [摘要] ( 226 ) [HTML KB] [PDF 0KB] ( 23 )
46 杨健;杨金星;梅佩冬;沈为民;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与钻孔术的比较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开颅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CT定位下引流术。采用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CN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进行评估,观察2组患者术后6个月CSS、CNS、NIHSS评分,残死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CSS、CNS及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残死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HICH的疗效较开颅术更为确切。
2013 Vol. 14 (04): 46- [摘要] ( 332 ) [HTML KB] [PDF 0KB] ( 37 )
49 赵琴;胡海涛;龚志翔;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的应激反应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的应激反应。方法上肢手术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0.5%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0.5%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10 mg的混合液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前30 min(T0),术中1 h(T1),手术后6 h(T2)观察血糖(blood glucose,Glu)水平、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结果 T0时2组患者Clu、Cor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T1、T2时2组患者Clu、Cor的浓度开始增加(P<0.05);T1、T2时观察组患者Clu、Cor的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较单纯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的应激反应少,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3 Vol. 14 (04): 49- [摘要] ( 343 ) [HTML KB] [PDF 0KB] ( 59 )
51 李延辉;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日间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日间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中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方法对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228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日间手术治疗。结果 2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病例24 h内出院,随访1年,复发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日间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2013 Vol. 14 (04): 51- [摘要] ( 264 ) [HTML KB] [PDF 0KB] ( 28 )
53 谭建良;张学泉;李华象;
培菲康保留灌肠在胃肠道术后肠道菌群失调中的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病因、诊断及培菲康保留灌肠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的研究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病历资料。结果 10例胃肠道术后患者术后4~6 d开始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症状,排除其他致腹泻、腹胀原因后,停用抗生素,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同时用培菲康保留灌肠,患者治疗后3~4 d腹泻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培菲康保留灌肠对术后肠道菌群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2013 Vol. 14 (04): 53- [摘要] ( 223 ) [HTML KB] [PDF 0KB] ( 21 )
54 廖永锋;
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留置胃管、禁食、输液和肠胃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12 h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共7 d。营养支持治疗第8天对2组患者体质量、前清蛋白、血清蛋白等营养指标,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肠鸣音恢复、排便、进食、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8天,观察组前清蛋白、血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总蛋白指标及淋巴细胞计数,IgA、IgG、IgM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排便、进食、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显著提高患者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3 Vol. 14 (04): 54- [摘要] ( 259 ) [HTML KB] [PDF 0KB] ( 30 )
57 方冰;周光宇;李红;刘胜才;刘建;王奇;
解剖钢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优良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解剖钢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Ⅳ型跟骨骨折有较好的疗效,是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首选的治疗方法。
2013 Vol. 14 (04): 57- [摘要] ( 268 ) [HTML KB] [PDF 0KB] ( 37 )
59 范升华;王建军;王三华;闵筠杰;
Halo-Vest外固定架在上颈椎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Halo-Vest外固定架对急诊外伤所造成的上颈椎骨折及脱位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1例急性上颈椎骨折及脱位患者采用Halo-Vest外固定架复位固定治疗,其中环椎爆裂骨折并枢椎骨折3例,齿状突骨折6例,Hangman骨折2例。结果 11例固定时间22~38周,平均29周。随访36~60周,均获骨性愈合,术前有神经损伤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Halo-Vest架具有坚强的三维固定作用,方便、牢固、可靠,是颈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治疗方法。
2013 Vol. 14 (04): 59- [摘要] ( 318 ) [HTML KB] [PDF 0KB] ( 51 )
61 李井山;饶放萍;刘辉;钟雪平;张万泉;饶义康;
载药自固化磷酸钙加自体髂骨复合型DDS治疗四肢感染性骨不连
目的探讨载药自固化磷酸钙(CPC)加自体髂骨复合型DDS治疗四肢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四肢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患者行彻底病灶清除后,采用载药型CPC+敏感抗生素+自体髂骨组成复合型DDS植于骨缺损处,再加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均获5~30个月的随访,平均17个月。12例创口一期愈合,3例发生浅表感染(创口渗液),经换药二期愈合。15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5~12个月,平均8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载药型CPC+自体髂骨复合型DDS植骨是治疗四肢感染性骨不连的较好方法。
2013 Vol. 14 (04): 61- [摘要] ( 214 ) [HTML KB] [PDF 0KB] ( 24 )
63 谈海军;邹志民;王馨靓;周东江;
吸痰管通畅法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吸痰管通畅法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4例ASAⅠ—Ⅱ择期胸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2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都相同,在确定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时,观察组采用吸痰管通畅法,对照组采用听诊法。术中观察开胸侧肺的塌陷情况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观察组31例开胸后患侧肺能完全塌陷,肺隔离成功率(就位准确率)96.9%,对照组24例开胸后患侧肺能完全塌陷,肺隔离成功率75.0%,观察组就位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组患者的SpO2均能维持在96%~99%。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听诊法下插管分隔成功率低,通过吸痰管通畅法能更有效地进行定位,而患者改变体位后需常规重新定位。
2013 Vol. 14 (04): 63- [摘要] ( 220 ) [HTML KB] [PDF 0KB] ( 42 )
65 李世杰;栾峰;颜友良;林霞;
12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妊娠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术后妊娠情况。方法对2007—2010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经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患者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药物组(术后采用药物治疗)74例、对照组(术后未药物治疗)52例。对2组病例均进行随访24~36个月,对术后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药物组妊娠率47.29%(35/74),对照组妊娠率26.92%(14/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可提高妊娠率。
2013 Vol. 14 (04): 65- [摘要] ( 350 ) [HTML KB] [PDF 0KB] ( 27 )
67 姚慧兰;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7例宫颈HPV亚临床感染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68例,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于月经干净第3天起每晚1颗阴道塞入,10 d为1个疗程,而后停药至下次月经干净第3天开始下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59例暂不治疗。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3、9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了解HPV病毒负荷量。结果研究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3个疗程结束后3、9个月HC2较治疗前分别下降36.64%、70.63%;对照组6、12个月HC2较第1个月前分别下降3.80%、10.84%,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HPV病毒亚临床感染,疗效肯定,用药方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2013 Vol. 14 (04): 67- [摘要] ( 326 ) [HTML KB] [PDF 0KB] ( 30 )
70 刘佩蓉; 涂伟妹;
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正常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50例于宫口开全胎头着冠后,助产士指导产妇屏气和哈气,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接产。比较2组产妇软产道裂伤风险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8%、2%)较对照组(80%、14%)显著降低,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2组产道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简单、实用,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降低了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3 Vol. 14 (04): 70- [摘要] ( 1031 ) [HTML KB] [PDF 0KB] ( 43 )
72 徐红云; 杨光英;
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出血18例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剖宫产中顽固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采用B-Lynch缝合术+局部订合缝合术治疗,2 min内止血者(显效)14例(77.8%),2~10 min止血者(有效)4例(22.2%),总有效率100.0%,止血效果满意,无晚期产后出血,无子宫切除。结论 B-Lynch缝合术+局部订合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手术中顽固性子宫出血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效果确切。
2013 Vol. 14 (04): 72- [摘要] ( 264 ) [HTML KB] [PDF 0KB] ( 31 )
73 谈小云;齐海锋;黄丽丽;
综合治疗联合乌司他丁在婴儿捂热综合征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联合乌司他丁在婴儿捂热综合征危重患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降颅压、止惊、补液纠正酸中毒及呼吸机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儿入院24 h后血气分析各值的变化,并观察比较两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病死率。结果对比2组患儿治疗24 h后血气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的△pH增值为(0.04±0.02),△BE增值(4.06±3.01)mmol.L-1,△Na+增值(2.58±2.26)mmol.L-1,△K+减值(-1.11±0.65)mmol.L-1,治疗组的△pH增值为(0.11±0.11),△BE增值(9.53±3.34)mmol.L-1,△Na+增值(6.84±2.44)mmol.L-1,△K+减值(-1.60±0.65)mmol.L-1,2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儿入院期间的机械通气时间,发现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0.60±2.06)d,治疗组为(5.05±1.6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儿的病死率,对照组为50%,治疗组为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较快地改善婴儿捂热综合征危重患儿的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 Vol. 14 (04): 73- [摘要] ( 259 ) [HTML KB] [PDF 0KB] ( 42 )
76 邢娟娟;
儿童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
 目的研究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已诊断并坚持治疗的4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采集骨髓标本,应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三色流式细胞术(FCM)多参数分析技术的方法,进行MRD的检测并进行随访,随访期为1~5年。结果 4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中,已停药25例,维持治疗15例。停药的25例患儿中,诱导缓解结束时有18例MRD阴性,7例由阴性转阳性。15例维持治疗患儿中,缓解时至今MRD阴性者为8例,缓解时阳性者为7例。结论连续监测MRD对儿童急性白血病预测预后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2013 Vol. 14 (04): 76- [摘要] ( 263 ) [HTML KB] [PDF 0KB] ( 28 )
77
简讯
 <正>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江西省期刊协会2013年1月24日发文表彰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期刊和优秀期刊栏目。南昌大学主管、主办的《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荣获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期刊一等奖,《南昌大学学报
2013 Vol. 14 (04): 77- [摘要] ( 244 ) [HTML KB] [PDF 0KB] ( 48 )
78 祖敏;邹敏;李丽;谭春苗;孟丽娟;唐建新;许瑾慧;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A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儿童A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43例予孟鲁司特钠嚼服治疗,B组35例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喷鼻治疗,C组40例予孟鲁司特钠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上述各组均予对症治疗及按需使用抗生素。比较3组治疗前后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症状指标评分、腺样体/鼻咽比值(A/N比值)的变化及停药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3组治疗后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症状指标评分及A/N比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组的复发率(27.0%)显著低于A、B组(50.0%、5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用孟鲁司特钠或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其疗效低于二者联合用药,且复发率高。
2013 Vol. 14 (04): 78- [摘要] ( 381 ) [HTML KB] [PDF 0KB] ( 38 )
80 付芳;汪金秀;连冬梅;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药方法的改进
 <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导致呼气末肺泡萎陷以及肺顺应性降低,致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多见于早产儿,胎龄小于28周者发病率为60%~80%,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儿科围生期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1]
2013 Vol. 14 (04): 80- [摘要] ( 254 ) [HTML KB] [PDF 0KB] ( 39 )
82 易昀敏;易敬林;程先华;左志琴;罗燕燕;
加味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干眼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干眼症患者采用加味逍遥散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观察34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干眼症症状(视疲劳、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畏光、疼痛、流泪、眼红)评分、角膜FL评分及BUT、SIT检测的情况。结果 34例患者中,治疗后4周,7例患者疼痛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而34例患者视疲劳、干涩感、32例患者烧灼感、11例患者畏光、9例患者眼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34例患者角膜FL评分值及BUT、SI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采用加味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干眼症可显著改善眼部症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3 Vol. 14 (04): 82- [摘要] ( 354 ) [HTML KB] [PDF 0KB] ( 40 )
86 张林香;
基层医院眼外伤的常见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眼外伤发生的病因及处理预防措施。方法对句容市中医院诊治的300例(340眼)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眼外伤患者中异物致伤发生率最高(41%),其次为钝挫伤(18%),再次为化学伤、热烧伤、辐射伤及爆炸伤。治疗以急诊手术、药物及对症治疗为主。无光感14眼的患者中7眼转院,视力恢复不明,5眼治疗后视力为指数-0.1,2眼维持原来视力;光感-手动者26眼中转院10眼,治疗16眼,治疗后视力为指数-0.1者8眼,0.1~0.3者3眼,5眼维持原来视力;指数-0.1的102眼中转院5眼,治疗后0.1~0.3者56眼,维持原来视力41眼;0.1~0.3者32眼治疗后>0.3者26眼,维持原来视力6眼;>0.3者166眼治疗后除2眼转院外,其他患者经治疗后视力均未下降。结论眼外伤严重危害视功能,伤后须及时正确处理;为避免不可挽回的视力损害,预防更为重要。
2013 Vol. 14 (04): 86- [摘要] ( 217 ) [HTML KB] [PDF 0KB] ( 8 )
89 熊美华;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36例临床分析
 <正>目前鼻咽癌公认的有效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1]。但放射线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鼻咽部照射后黏膜充血、肿胀、腐烂出血及白膜形成,引起鼻甲与鼻中隔紧贴,加上鼻道充满黏稠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致使窦口阻塞,从而导致鼻腔粘连、鼻孔闭锁、鼻窦炎、萎缩性鼻炎等放
2013 Vol. 14 (04): 89- [摘要] ( 366 ) [HTML KB] [PDF 0KB] ( 40 )
91 袁帆;邓凤平;林启平;梁立华;赵均雄;张卫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E)治疗肝恶性肿瘤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15例,转移癌9例,治疗病灶总计31个,TAE治疗后1周内行HIFU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14 d行CEUS检查,并与同期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增强MRI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CEUS观察31个病灶治疗覆盖区,19个(61.3%)在各期均为无增强,提示肿瘤完全灭活,12个(38.7%)病灶边缘或中央局部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减退为低增强,提示为肿瘤残存。以最终诊断为金标准,CEUS诊断准确性90.3%,增强MRI为93.5%,彩色多普勒超声为48.4%。CEUS与增强MRI在评价肿瘤灭活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对肿瘤灭活诊断的准确性高于CDFI(P<0.05)。结论 CEUS可较准确地判断HIFU联合TAE治疗后肿瘤灭活程度,可为肝癌治疗近期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13 Vol. 14 (04): 91- [摘要] ( 257 ) [HTML KB] [PDF 0KB] ( 38 )
94 林春;唐振国;李亮平;
贲门癌的CT诊断
 目的分析贲门癌的CT表现,探讨CT检查在贲门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的贲门癌患者的CT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 46例贲门癌患者CT表现:贲门区管壁增厚46例,腔内肿块25例,邻近组织浸润19例,淋巴结肿大16例,远处转移7例。结论 CT能显示贲门癌的形态、大小,判定有无周围浸润、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对疾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3 Vol. 14 (04): 94- [摘要] ( 724 ) [HTML KB] [PDF 0KB] ( 29 )
96 王莲;吴家友;杨梅花;凌霞辉;
早孕期颈部透明层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超声早孕期颈部透明层(NT)检测的方法及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 820例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均采用超声测量胎儿NT值并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 2 820例孕妇中胎儿NT>3.0 mm者34例,筛查阳性率为1.21%;NT平均厚度为(7.29±1.52)mm。34例行染色体检查,染色体正常者9例,其中4例伴有水囊瘤,2例伴有全身水肿;染色体异常者25例,其中9例为Turner综合征,8例为21-三体综合征,5例为18-三体综合征,3例为染色体平衡易位。结论 NT测量对于孕妇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及胎儿结构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3 Vol. 14 (04): 96- [摘要] ( 319 ) [HTML KB] [PDF 0KB] ( 27 )
98 陈梅庄; 詹俊新;
一侧附件异常回声区对宫内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一侧附件异常回声区对宫内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早期妊娠患者双侧附件的经阴道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70%)在一侧卵巢内见到一异常回声区,大小10 mm×16 mm~20 mm×17 mm,左侧55例,右侧8例,其形态规则,呈均匀中等回声区,其中17例中间可见不规则暗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异常回声区内部及周边血流丰富,阻力指数(RI)均小于0.5。其余27例(30%)无异常发现。结论当尿HCG阳性,经阴道超声检查未见宫内孕囊或类孕囊结构,但发现一侧卵巢内有异常回声区,且CDFI显示异常回声区内探及丰富血流,RI小于0.5时,仍应考虑为宫内早孕可能性。
2013 Vol. 14 (04): 98- [摘要] ( 237 ) [HTML KB] [PDF 0KB] ( 19 )
100 陈婷婷;
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26例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行TURP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基础、导管、出血、疾病及并发症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患者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精心的护理,均顺利完成了TURP,排尿通畅,康复出院,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高龄高危BPH行TURP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2013 Vol. 14 (04): 100- [摘要] ( 255 ) [HTML KB] [PDF 0KB] ( 37 )
102 周小兰;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在行骨科手术的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8例行骨科手术的患儿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建立干预基础、术前探视、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健康教育、与相同疾病患儿交友及熟悉手术相关过程。对88例患儿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结果88例患儿护理干预后轻度SDS、HAMA评分值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8例患儿护理干预后中度、重度SDS、HAMA评分值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对行骨科手术的患儿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焦虑和抑郁,建立良好的心态,有利提高手术成功率。
2013 Vol. 14 (04): 102- [摘要] ( 250 ) [HTML KB] [PDF 0KB] ( 50 )
105 黄宇微;黄海燕;肖锦梅;
一对一助产陪护模式对初产妇心理状态、满意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对一助产陪护模式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80例正常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0例。对照组在传统助产模式下,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分娩;观察组采取一对一全程助产陪护模式进行分娩。对2组产妇的心理状态(焦虑、恐惧),产后出血、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恐惧情绪,产后出血、产程异常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一对一全程助产陪护,可明显缓解产妇的恐惧、焦虑情绪,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利于母婴健康以及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2013 Vol. 14 (04): 105- [摘要] ( 288 ) [HTML KB] [PDF 0KB] ( 39 )
107 黄洪霞;梁妃珠;梁锋;吕冰;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4例。2组患儿在入院后均采取常规使用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并辅以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降温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咳嗽护理、发热护理、神经症状护理、饮食与运动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对2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1%及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6%及41.2%,2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013 Vol. 14 (04): 107- [摘要] ( 280 ) [HTML KB] [PDF 0KB] ( 30 )
110 沈惠玲; 方彩琼;
心理干预对断肢(指)手外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断肢(指)手外伤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将60例断肢(指)手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行显微外科断肢(指)再植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全身护理、局部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等)进行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干预。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分别于术后当天、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HADS评分(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当天,2组患者HA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心理干预组的HA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经6个月随访,常规护理组患者焦虑和抑郁阳性率分别为52.0%和54.0%;心理干预组焦虑和抑郁阳性率分别为8.0%和6.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断肢(指)手外伤患者具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心理调整和促进断肢(指)再植的成活十分有利。
2013 Vol. 14 (04): 110- [摘要] ( 289 ) [HTML KB] [PDF 0KB] ( 43 )
113 胡淑霞;侯彩荣;钟敏;胡梅英;
疼痛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士主动参与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20)采用传统的镇静、镇痛方法,患儿躁动或主诉疼痛时护士根据医嘱被动执行镇静、镇痛治疗;研究组(n=20)患儿术后即由监护医师开出小剂量镇静、镇痛药物持续静脉泵入的医嘱,护士根据FLACC、Ramsay评分对患儿的疼痛及清醒程度进行判断,在药物安全剂量范围内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保持患儿处于安静清醒状态。术后镇痛期间监测患儿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术后6、12、24 h由床位护士观察并记录患儿镇痛镇静评分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6、12、24 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更平稳(P<0.01),且呼吸机使用、监护室滞留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疼痛评估、疼痛监测、疼痛护理等规范化疼痛管理可改变被动的常规疼痛护理,确立护理人员在疼痛护理中的主导地位,对降低术后疼痛级别效果确切。
2013 Vol. 14 (04): 113- [摘要] ( 193 ) [HTML KB] [PDF 0KB] ( 28 )
116 谢继萍;匡玉萍;周娟;肖雪英;
碘伏稀释液灌洗治疗Ⅱ期压疮水泡期20例
 目的探讨碘伏稀释液灌洗治疗Ⅱ期压疮水泡期的疗效。方法将40例Ⅱ期压疮水泡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采用无菌纱布换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碘伏稀释液灌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2周后压疮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疮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碘伏稀释液灌洗治疗Ⅱ期压疮水泡期能提高创面修复质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2013 Vol. 14 (04): 116- [摘要] ( 320 ) [HTML KB] [PDF 0KB] ( 24 )
118 万香;黄承凤;涂玉珍;朱雪霞;
儿童肠造口的护理
<正>肠造口是指因治疗需要,把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并将开口缝合于腹壁切口上[1]。儿童肠造口手术是抢救腹部外伤,腹腔广泛感染,某些先天性肠道疾病,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合并休克等严重急腹症患儿的有效手段。它是将肠管在腹壁做暂时人工肛门,术后肠道内容物经造口排出。儿童"造口"多为暂时性,在肠造口术后3~6个月,待临床症状消
2013 Vol. 14 (04): 118- [摘要] ( 233 ) [HTML KB] [PDF 0KB] ( 33 )
119 黄芬;周静然;章芸;胡海珍;符卓;刘舒婷;
血液内科化疗患者拒绝使用PICC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通过探讨血液内科化疗患者拒绝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8-12月收治的40例需要化疗但拒绝使用PICC的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拒绝使用PICC的原因有:1)12.5%(5/40)认为化疗疗程已快结束,认为没必要置管;2)37.5%(15/40)为经济原因;3)17.5%(7/40)住在周边基层乡村,担心出院后导管维护得不到保障;4)15.0%(6/40)表示对PICC不了解,担心导管堵塞、感染、脱出;5)10.0%(4/40)担心生活不方便,影响洗澡、日常运动和生活;6)7.5%(3/40)担心导管隐蔽性差,影响美观。结论应利用医生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加强健康教育,有效宣传PICC,提高患者PICC置管的依从性。
2013 Vol. 14 (04): 119- [摘要] ( 380 ) [HTML KB] [PDF 0KB] ( 28 )
121 胡秀英;
改良烧伤架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改良烧伤架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传统烧伤架组53例采用传统烧伤架进行临床护理,改良烧伤架组53例采用改良烧伤架进行临床护理,比较2组物表消毒合格率和患者创面感染率、痊愈时间、二次伤害率。结果改良烧伤架组物表消毒合格率显著高于传统烧伤架组(χ2=10.600 0,P=0.001 1);患者创面感染率、二次伤害率改良烧伤架组显著低于传统烧伤架组(χ2=7.361 1、P=0.006 7,χ2=32.716 0、P=0.000 1);改良烧伤架组患者痊愈时间较传统烧伤架组明显缩短(t=6.870 7,P=0.000 1)。结论使用改良烧伤架其消毒效果符合院内感染控制的要求,同时能明显减少烧伤患者创面受感染的机会,并能杜绝患者二次伤害情况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的平均痊愈时间。
2013 Vol. 14 (04): 121- [摘要] ( 245 ) [HTML KB] [PDF 0KB] ( 32 )
123 陈爱群;
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致大面积张力性水泡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下肢大面积张力性水泡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根据患者张力性水泡发生快、面积大的特点,采取心理护理、患肢护理、溶栓护理、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术后护理、饮食护理等全方位护理措施。结果患肢迅速消肿,水泡萎缩痊愈,未发生肺栓塞、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全方位的护理可使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且效果满意。
2013 Vol. 14 (04): 123- [摘要] ( 316 ) [HTML KB] [PDF 0KB] ( 27 )
125 留会; 尹干来;
应用循证护理解决股骨骨折病人常见褥疮的实践
 目的观察循征护理在股骨骨折病人褥疮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58例股骨骨折病人褥疮根据循征护理改进护理方法,采用冰袋冷敷冷疗法使局部(创面)迅速降温,使局部温度降低到皮肤疼痛阈值以下,从而缓解局部肿胀与疼痛。结果在冰敷12 h后,病人骶尾部褥疮触痛明显减轻,红肿范围明显缩小,皮肤温度降低;24 h后骶尾部褥疮基本消失,皮肤温度正常,疼痛消失,治愈率为100%。结论应用循证护理能明显地减轻股骨骨折病人褥疮疼痛,有效地提高治愈率。
2013 Vol. 14 (04): 125- [摘要] ( 200 ) [HTML KB] [PDF 0KB] ( 29 )
126 詹琼琼;李岚;彭小丹;
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78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78例患者切口Ⅰ期愈合60例,Ⅱ期愈合18例,除Ⅱ期1例发生伤口继发感染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合并有糖尿病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恰当必要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
2013 Vol. 14 (04): 126- [摘要] ( 208 ) [HTML KB] [PDF 0KB] ( 28 )
127 邹华英;
1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正>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发生于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主要特点是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脂肪变性,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肝功能急性衰竭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伴有大脑、肾脏、胰腺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预后较差,临床少见,以初产妇和双胎妊娠多
2013 Vol. 14 (04): 127- [摘要] ( 222 ) [HTML KB] [PDF 0KB] ( 28 )
129 刘年凤;曹霞;梁飞平;
男性酒依赖患者心理状况、社会支持、家庭环境的调查
 目的调查男性酒依赖患者的心理状况、社会支持、家庭环境,为治疗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环境量表(FES)对酒精依赖组(n=48)与正常饮酒组(n=60)进行评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酒精依赖组与正常饮酒组比较,职业、文化水平、婚姻状况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1、12.0、13.2,P均<0.05)。酒精依赖组SCL-90各项因子分都高于正常饮酒组,尤其是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t值分别为19.80、10.94、11.40,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酒精依赖组SSRS各因子评分均低于正常饮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酒精依赖组与正常饮酒组比较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较低,矛盾性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心理状况较差,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治疗时应予以密切关注。酒精依赖患者社会支持低、家庭环境差,应加强对心理支持治疗,积极改善家庭环境,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复饮率。
2013 Vol. 14 (04): 129- [摘要] ( 314 ) [HTML KB] [PDF 0KB] ( 34 )
133 李应军;
2010-2012年我院院内清洁中段尿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的结果统计分析,找出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特征,对其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给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合理规范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全年清洁中段尿培养的结果。结果 2010-2012年本院清洁中段尿培养共检出病原菌46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为268株,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为41株,粪肠球菌为32株,屎肠球菌为22株,表皮葡萄球菌为19株,鲍氏不动杆菌为17株,奇异变形杆菌为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6株,白假丝酵母菌为9株,其他菌株为23株。大肠埃希菌占病原菌检出总数的57.9%,该菌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为0.0%,对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耐药率为84.0%,对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和磺胺类药物耐药率均超出50.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本院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并且该菌株对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均超出50.0%。
2013 Vol. 14 (04): 133- [摘要] ( 233 ) [HTML KB] [PDF 0KB] ( 34 )
135 刘玲;杨凤英;刘佩蓉;涂伟妹;
头位分娩合并脐带脱垂2例病例分析及护理
 <正>脐带脱垂可分为隐性脐带脱垂和显性脐带脱垂。前者指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后者指胎膜破裂时脐带进一步脱至胎先露的下方,经宫颈口进入阴道内甚至是脱出于阴道口,其发生率为0.4%~10.0%[1]。脐带脱垂是产科急症之一,易导致严重的胎儿窘迫,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
2013 Vol. 14 (04): 135- [摘要] ( 225 ) [HTML KB] [PDF 0KB] ( 25 )
137 邹芳; 唐文燕;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脐血胰岛素及脂联素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有关,胰岛素抵抗是一个亚临床炎症过程,胰岛素及脂联素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炎症因子共同作用。收集近年来对GDM产妇脐血胰岛素、脂联素及对GDM孕妇所生新生儿预后影响的相关的研究文献,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和改善新生儿预后提供参考。
2013 Vol. 14 (04): 137- [摘要] ( 301 ) [HTML KB] [PDF 0KB] ( 32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