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通气模式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极低出生体重NRDS的效果比较 |
廖欢 |
赣州市妇幼保健院NICU |
|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通气模式联合肺表面活性剂(PS)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极低出生体重NRDS患儿按通气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PS后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观察组给予PS后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治疗。比较2组通气后1、6、12、24 h桡动脉血气值[包括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无创通气时间、入院后总吸氧时间、总住院时间,观察2组无创通气后24 h床旁胸部X线片改善情况及治疗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时点P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O2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时点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创通气后24 h床旁胸部X线片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创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BP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PS联合DuoPAP治疗极低出生体重NRDS效果优于PS联合NCPAP。
|
|
关键词 :
极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剂,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
|
|
基金资助:赣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2018-02-10); |
[1] |
李公利胡苗苗刘冉冉杨聪聪.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功能不全婴幼儿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4): 48-. |
[2] |
李琴黄珊华姚帆. 氟康唑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真菌感染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6): 35-. |
[3] |
夏晓芹张家杰张志刚赖宝添许瑶.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用于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拔管失败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6): 59-. |
[4] |
谢小丹.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3): 44-. |
[5] |
杜坐平; 张薇.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频繁呼吸暂停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8): 60-. |
[6] |
许志有; 王耀霜; 韩萍; 符艺影; 孔燕子; 董战玲.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5(06): 55-. |
[7] |
付芳;汪金秀;连冬梅;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药方法的改进[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4): 80-. |
[8] |
李琳;王巧芳;陈丽萍;何玲. 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10): 87-. |
[9] |
钟炜;周利;王风;孟丽娟;刘丽.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8): 79-. |
[10] |
钟钿; 罗雅玲; 董利民.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52(08): 1-. |
[11] |
李健; 黎瑞春; 胡晓凤.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09): 1-. |
[12] |
袁芩; 管美声. 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体重儿胃肠道发育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46(03): 1-. |
[13] |
江英; 李丰; 王启新.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45(02): 1-. |
[14] |
谭稼荣; 陈静; 袁新华; 王红丽; 顾春健; 富林宝.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44(06): 1-. |
[15] |
刘棋明. 全胃肠外营养疗法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44(06):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