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肝豆状核变性一例及其家系分析 |
黄正刚; 孙西霞; 黄其萍 |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江西南昌330006; 江西南昌330006; 江西南昌330006; |
|
|
摘要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 ,HLD)是一种较常见的、由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年龄在 3~ 13岁 ,80 %的病例在 5~ 10岁即开始发病。男、女之比为 1.5∶1。发病形式以慢性肝病为最多 ,占72 .8%。常表现为黄疸 ,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
|
|
关键词 :
再发风险,
杂合子,
隐性遗传病,
遗传咨询,
铜蓝蛋白,
年龄因素,
联合治疗,
家系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常染色体
|
出版日期: 2003-08-28
|
[1] |
冯琼; 吴庆; 钟清玲; 贾书磊; 刘萌; 周彩云.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治疗压力性溃疡[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5): 30-. |
[2] |
陈美含; 陈揭剑; 陈旭娇; 周洁; 吴明; 杨明; 付莉莉; 宋书伟; 梅长林.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泛素连接酶β-TrCP的表达及其作用和调控机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1): 26-. |
[3] |
刘智衡. 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0): 20-. |
[4] |
万其芳. 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5): 11-. |
[5] |
胡晒传; 邱修华. 介入联合中西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34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5): 35-. |
[6] |
祝敬溪;瞿颖莹;许建君;魏英;顾冬云; . 阿立哌唑与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的疗效简[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4(10): 37-. |
[7] |
何满莲;黄勇坚;曾芝兰; . 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在消化道出血术中定位及其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5): 55-. |
[8] |
孙雅娜;. 以抑郁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2例报告[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9): 107-. |
[9] |
刘金刚; 刘莉; 周江涛; 刘佩莲; 刘宏兰. 安福县1648例遗传咨询外周血染色体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9): 1-. |
[10] |
梁超; 刘伟中. 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断与中西医联合治疗[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9): 1-. |
[11] |
刘桂清; 程冬生; 易圩生; 宋金梅. 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良性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10): 1-. |
[12] |
朱新锋; 李晓延; 陈刚; 王谦; 白建华. 5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误诊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03): 1-. |
[13] |
叶春风; 刘燕玲; 李国林; 宋小华. 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误诊21例临床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51(09): 1-. |
[14] |
汪发文. 参麦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08): 1-. |
[15] |
王银玉; 白小春; 陈国水; 程顺茂. 干扰素联合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06):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