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BsAg阴性献血者输血HBV感染残余风险分析 |
方昌志;傅颖媛;钱榕;熊丽红; |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江西省血液中心检验科; |
|
Residual Risk of Transfusion-transmitted HBV Infection in HBsAg-negative Blood Donors |
FANG Chang-zhi1,2,FU Ying-yuan1,QIAN Rong2,XIONG Li-hong2 |
|
摘要 目的分析HBsAg ELISA法检测阴性献血者的输血HBV感染残余风险,评价其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瑞士罗氏诊断公司的Cobas s201核酸检测平台对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57 141人份2遍ELISA检测阴性标本进行HBV DNA/HCV RNA/HIV-1,-2RNA三项联合核酸检测(Cobas TaqScreen MPX试剂),检测模式为混样检测+拆分检测,即先进行6标本混样检测,再对检测阳性标本进行拆分检测;对127人份拆分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分项鉴别试验及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 1)2遍ELISA法共检测标本60 037人份,检出HBsAg阴性标本57 141人份;2)对57 141人份阴性标本进行HBV DNA/HCV RNA/HIV-1,-2RNA三项联检,共检出127人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3)127人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分项鉴别试验,共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69人份,输血HBV残余风险为0.12%,其定量检测结果以<20U.mL-1为主(51人份,占73.9%);4)69人份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发现乙型肝炎可疑窗口期感染6人份(占8.7%),隐匿性感染52人份(占75.4%)。结论 HBsAg ELISA法检测阴性献血者的输血HBV感染残余风险依然存在,其感染状况多以隐匿性感染为主,将核酸检测纳入血液筛查常规模式,可降低输血残余风险,提高输血安全。
|
|
关键词 :
HBsAg,
HBV感染,
残余风险,
核酸检测,
献血者
|
|
[1] |
魏建梅;张华秀;曾春娥; . 健康管理对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6): 116-. |
[2] |
熊子波;梁伟;郑爱萍;熊祖应;贺丽娟;罗琼. 伴有与无肾组织乙肝病毒抗原沉积的Ig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对比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2(05): 48-. |
[3] |
瞿运秋;刘楠;刘以农;胡贵华. 江西农业大学2008、2009级新生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1): 130-. |
[4] |
张晓丽; 徐祥莲; 刘绍少. 南昌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6): 1-. |
[5] |
肖影群; 章萍; 邓茜; 钟青梅; 王武; 熊小亮; 艾有生. 肝组织病理检查对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病的诊断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3(04): 1-. |
[6] |
张晓丽; 杨娟; 刘绍少. 南昌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3): 1-. |
[7] |
陈兰芳; 辛琼; 胡蓉.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06): 1-. |
[8] |
韩玲; 熊丽红. 2种不同ELISA试剂HBsAg检测结果的比较[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51(06): 1-. |
[9] |
樊吉义; 雷水红; 张桂萍. 南昌市东湖区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调查及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03): 1-. |
[10] |
付军; 黄萍; 何金秋; 陈绛青. 慢性无症状HBV感染者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肝脏病理结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8, 9(11): 1-. |
[11] |
李启辉; 陆典瑞; 胡继征. 江门市159 721名自愿献血者五项输血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05): 1-. |
[12] |
易诚予; 夏惠芬. 南昌市公用电话机生物性污染调查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47(05): 1-. |
[13] |
王能河; 柯于强.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肝损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47(03): 1-. |
[14] |
邓仕标. 抚州市医学大专新生HBsAg阳性的调查[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46(02): 1-. |
[15] |
周海林. 干扰素联合病毒唑、乙肝疫苗治疗慢性肝炎疗效观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45(05):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