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ood’s综合征研究现状 |
徐峰; 李光明; 方育霞; 陆小娜 |
江铜集团东铜医院内科; 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科; |
|
|
摘要 <正>1954年R.A.Good首次报道了1例患有胸腺瘤及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成年患者,2年后又对这类患者的免疫反应进行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患者有免疫功能缺陷,之后学者将这类患者称之为Good’s综合征。90年代后研究者发现该类患者有B淋巴细胞产生分化障碍,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属于原发
|
|
关键词 :
胸腺瘤,
免疫缺陷病,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Good’s综合征
|
出版日期: 2011-04-28
|
[1] |
汤中文倪正义周密许俊. 合并HIV/AIDS结核病患者的外科治疗[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2): 27-. |
[2] |
李藕; 温国欢; 曹秀芬; 高重阳; 韩述; 毛婷; 贺星. 临床护理路径在HIV感染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6): 79-. |
[3] |
荣城; 谭爱军. 胸腺瘤的CT诊断[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3): 83-. |
[4] |
涂寒剑; 柳阳春; 徐全; 张平; 龚南平.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围术期治疗的临床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52(06): 1-. |
[5] |
朱丰. 胸腺瘤的外科治疗[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05): 1-. |
[6] |
白晋军. 高位胸腺瘤误诊为甲状腺腺瘤一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05): 1-. |
[7] |
朱丰. 胸腺瘤的手术治疗[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03): 1-. |
[8] |
许铭炎; 洪坤学; 邓小玲; 于晓军; 徐小虎; 陈梅珍; 邵一鸣. 抗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外膜蛋白gp120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及测序鉴定[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47(01): 1-. |
[9] |
黄立. 纵膈肿瘤156例的诊治体会[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43(02): 1-. |
[10] |
丁山; 冯绍辉. 儿童原发性纵隔肿瘤的X线表现[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1(S1): 1-. |
[11] |
温文; 况春景; 刘和琛. 先天性免疫缺陷一例报告[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1(03): 1-. |
[12] |
陈三军. 胸腺瘤并发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报告[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32(02):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