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纯肝素封管频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影响 |
刘海燕; 肖清英; 刘洁; 游春凤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室 |
|
LIU Hai-yan;XIAO Qing-ying;LIU Jie;YOU Chun-feng |
|
摘要 目的探讨纯肝素封管频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影响。方法对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行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及血液透析治疗,并采用纯肝素(肝素钠注射液)封管液对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封管。观察40例患者封管频次间隔2、3、4、5、7d血流量及导管通畅率、导管半通畅率、导管栓塞率。结果 40例患者的封管频次间隔2~5d血流量较封管频次间隔7d多,导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封管频次间隔7d,导管半通畅率、导管栓塞率均明显低于封管频次间隔7d(均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纯肝素封管频次间隔2~5d时,既可延长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又减少封管的次数。 更多还原
|
|
关键词 :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
肝素钠注射液,
封管频次,
导管通畅
|
|
基金资助: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20155256) |
[1] |
陶玲玲; 李敏. 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9): 72-. |
[2] |
程静; 陶玲玲. 2种穿刺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9): 78-. |
[3] |
滕晏丰; 巫旋钦; 陈庚; 刘镜锋; 程颖; 陈中良.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冠心病5例报告[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42-. |
[4] |
张敏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压力源分析与护理干预[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0): 84-. |
[5] |
李敏; 张敏秋; 程静; 魏江霞. 3种血液净化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55(04): 48-. |
[6] |
魏娜; 刘秀娟; 尹秀英; 余燕燕; 邹鑫. 维持性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与脂质代谢紊乱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55(01): 59-. |
[7] |
陈清萍;曹珊;曾艳;曾庆堃;. 盐酸米多君不同给药方式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11): 7-. |
[8] |
李青春; 张淑春;. 单针穿刺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9): 90-. |
[9] |
陈小军;付慧;潘丽丽;徐云发. 低钙透析液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52(08): 78-. |
[10] |
王稻;蔡绍曦;陈清萍;陈建辉;廖雯. 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肺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52(08): 16-. |
[11] |
李国华; 李宇丹; 丁志胜; 胡晏珍; 蔡雪. 透析患者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2种治疗方法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10): 1-. |
[12] |
陆雅良; 杨柳; 陈钦开. 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的抢救体会[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7): 1-. |
[13] |
罗宇鸿; 张洪海; 付俊; 陆建枫; 陈菊艳. 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糖基化终产物的影响及相关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53(03): 1-. |
[14] |
王龙湘. 血液透析超滤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06): 1-. |
[15] |
房向东; 秦艳东; 涂卫平; 邹宏昌; 秦晓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脂蛋白(α)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52(03):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