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肌缺血严重性中的应用价值 |  
						| 陈小珠; 刘淑军; 唐昌忠; 康文慧; 杨震 |  
					| 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超声科 |  
						|  |  
						| CHEN Xiao-zhu;LIU Shu-jun;TANG Chang-zhong;KANG Wen-hui;YANG Zheng |  
					
						| 
								
									| 
											
                        					 
												
													
													    |  |  
													    | 摘要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评价冠心病缺血心肌与梗死心肌的应变,探讨其在评价左室心肌缺血严重性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其中心绞痛20例、心肌梗死20例)及2O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进行3D-STE检测,得出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环周应变(GCS)、径向应变(GRS)、面积应变值(GAS)及各节段纵向应变(LS)、环周应变(CS)、径向应变(RS)、面积应变值(AS)的收缩期峰值,并以冠脉造影(CAG)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各心肌应变参数与心肌缺血严重性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冠心病组的左室整体应变(GLS、GCS、GRS及GAS)均降低(P<0.05)。与CAG检测结果比较,左室前壁AS判断心肌严重缺血的最佳截断值、敏感性、特异性及AUC分别为-13.8%、95.0%、95.0%、0.9。结论 3D-STE定量分析梗死心肌和缺血心肌的应变,能够反映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节段AS可能是定量评价心肌缺血严重性的良好指标。 |  |  
															| 关键词 :
																																																																三维超声心动图, 
																																																																	 斑点追踪, 
																																																																	 应变,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  
															|  |  
															| 基金资助: 深圳市龙华新区科技计划项目(1030099) |  
													
														
															| 
																																																																																																																																																																																																																																																														
																					| [1] | 何力鹏; 姜宇; 雷光涛; 游志刚; 姜醒华; 吴延庆; 吴清华. 比伐卢定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前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0): 3-. |  
																					| [2] | 应康; 胡震; 王继伟; 郭良云.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前和产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0): 55-. |  
																					| [3] | 邹文; 杨彦青; 邹满花; 宫蔚; 葛丹丹. 左心房容积指数在预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中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9): 49-. |  
																					| [4] | 蔡忠贵; 王德启; 李扬.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15-. |  
																					| [5] | 朱从飞. 缺血性J波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3): 16-. |  
																					| [6] | 刘海兰; 宋嫣; 袁高乐; 刘惠芬; 赵新. 组织多普勒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的左心室舒张同步性[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56(02): 66-. |  
																					| [7] | 汪和青; 刘伟平. 崩岗区岩土固结特性试验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38(01): 28-. |  
																					| [8] | 俞旭波; 洪浪; 李林峰. 二甲双胍预防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再梗死的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2): 13-. |  
																					| [9] | 刘艳阳; 江舂媛; 管细红; 王云霞; 兰梅香.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Lorenz散点图的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1): 9-. |  
																					| [10] | 吴慧慧; 龚丛芬; 周建华.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9): 8-. |  
																					| [11] | 胡晓华. 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8): 24-. |  
																					| [12] | 于雁涛; 蔡丽云. 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7): 7-. |  
																					| [13] | 王炎林; 赵常莉. 以背痛为主要症状的心肌梗死1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4): 40-. |  
																					| [14] | 曹娟娟.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3): 85-. |  
																					| [15] | 陈静; 孙国芳; 丁颖; 黄慧萍; 汤俐雯. T波峰-末间期、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与心肌缺血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55(02): 3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