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血清NF-κB、AngⅡ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 |  
						| 杨慎先; 王磊; 李慧娟; 蔡海羽 |  
					| 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 |  
						|  |  
						| YANG Shen-xian;WANG Lei;LI Hui-juan;CAI Hai-yu |  
					
						| 
								
									| 
											
                        					 
												
													
													    |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核因子κB(NF-κB)、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EH)早期肾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根据mALB水平将入选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伴肾损害组(A组)56例和高血压不伴肾损害组(B组)40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NF-κB、AngⅡ水平。结果 A组和B组血清NF-κB、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血清NF-κB、AngⅡ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F-κB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mALB呈正相关(r=0.381、0.473、0.346,均P<0.05);血清AngⅡ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mALB呈正相关(r=0.507、0.431、0.375,均P<0.05)。结论 EH患者血清NF-κB、AngⅡ水平明显升高,EH伴早期肾损害患者更明显,提示NF-κB、AngⅡ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合并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发展。 更多 |  |  
															| 关键词 :
																																																																原发性高血压, 
																																																																	 核因子κB, 
																																																																	 血管紧张素Ⅱ, 
																																																																	 早期肾损害 |  
															|  |  
													
														
															| 
																																																																																																																																																																																																																																																														
																					| [1] | 张继良; 陶雪琴; 邱永杰; 王兴春. NAH个体化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8): 1-. |  
																					| [2] | 余文宇. 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8): 22-. |  
																					| [3] | 李美荣; 穆芳. 血清胱抑素C和尿足细胞标志蛋白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55(03): 81-. |  
																					| [4] | 徐劲松;程亚慧;夏国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09): 22-. |  
																					| [5] | 郭瑞. 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9): 109-. |  
																					| [6] | 罗萍;俞姝倩;方小云;陈艳梅; . 隐性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发生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4): 27-. |  
																					| [7] | 付熠;邵超华;王蔚浩;吴彪.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胰岛素抵抗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10): 13-. |  
																					| [8] | 王报捷;黄乐辉;陈兢兢. 珍菊降压片与福辛普利钠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9): 8-. |  
																					| [9] | 王青; 况佩君. 非诺贝特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52(08): 44-. |  
																					| [10] | 尹新华; 章丽丽. 超重或肥胖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3): 14-. |  
																					| [11] | 凌云; 吴红玲; 毛艳芳; 徐明明; 金李鹏.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53(11): 78-79. |  
																					| [12] | 严春姣. 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6): 1-. |  
																					| [13] | 易伟; 周静. 加倍剂量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轻中度蛋白尿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2): 1-. |  
																					| [14] | 梅荣.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干预[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53(02): 1-. |  
																					| [15] | 张志坚; 周从阳; 龚少峰; 罗雅娟. 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氧化应激及核因子κB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08):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