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复方桐叶烧伤油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实施阶段性换药的效果评价 |
彭海艳赫轶男谢艳娇李彤汤利萍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 |
|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在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换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患者80例,按换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换药,观察组在术后常规换药基础上,依据创面修复各阶段的病理特点,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实施阶段性换药。比较2组创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周时的创面愈合率为(66.50±13.47)%高于对照组的(47.30±9.78)%(P<0.05),术后第4周时的创面愈合率为(84.66±8.28)%高于对照组的(69.18±10.05)%(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7.75±4.46)d,短于对照组的(30.15±4.11)d(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换药中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依据创面修复各个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术后分阶段用药,能提高创面愈合效果,缩短愈合时间。
|
|
关键词 :
肛周脓肿术后,
复方桐叶烧伤油,
切口换药,
创面愈合
|
|
[1] |
彭海艳张华秀徐亮谢艳娇. 复方桐叶烧伤油对全甲拔除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6): 54-. |
[2] |
郑素芬刘文婷李菊妹. 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新型敷料在老年精神病患者Ⅱ—Ⅳ期压疮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2): 72-. |
[3] |
顾丽丽曹新添许牧张达颖. 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11): 23-. |
[4] |
李香兰; 漆红梅; 雷秀兰; 颜琼; 魏婵娟. 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86-. |
[5] |
姜美花. 碘伏纱条用于拔甲术后伤口换药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5): 87-. |
[6] |
谭松银;吕水玉;符明慧;吴美琴. 爱宝疗栓用于宫颈电环锥形切除术后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9): 69-. |
[7] |
孙家驹. 早期应用辐照氟银猪皮对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作用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9): 1-. |
[8] |
彭燕; 刘德伍; 杨慧; 钟清玲. 表皮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05): 1-. |
[9] |
许涛; 李卫; 陆平言; 吴晓峰; 黎明. 生长激素在重度烧伤救治中的作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09): 1-. |
[10] |
廖新玲; 廖志英. 物理治疗室空气消毒法与创面愈合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03, 4(04): 1-. |
[11] |
曾元临; 李国辉; 易诚青; 戴闽. 辐照氟银猪皮在小面积新鲜创面植皮时的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 39(03): 1-. |
[12] |
廖学勤; 许永武; 邱继球; 邱晓洪; 钟守峰; 黄科弟; 曾元临. 辐照氟银猪皮在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 39(03): 1-. |
[13] |
阎萍.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 39(02): 1-. |
[14] |
冯珍; 应德霞. 冷冻治疗瘢痕疙瘩126例报告[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 39(01): 1-. |
[15] |
龚国龄. 鼓式取皮机反取皮再植治疗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 38(02):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