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 |
李世杰罗小婉孙广范 |
中山市博爱医院妇科内分泌科
|
|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合并不孕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及术后妊娠结局,探讨EMs合并不孕患者AMH水平对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腔镜检查确诊为EMs合并不孕患者104例,其中盆腔腹膜型EMs 60例(腹膜型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4例(卵巢型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检测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AMH水平,术后给予相应的妊娠指导,其中期待自然妊娠者33例(自然妊娠组)、行促排卵-人工授精(COH-IUI)25例(COH-IUI组)、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46例(IVF-ET组)。术后随访1年,观察104例患者妊娠结局,并比较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AMH水平。结果 104例患者术后1年妊娠53例,未妊娠51例,累积妊娠率为50.96%。自然妊娠组、COH-IUI组、IVF-ET组患者术后3个月AMH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妊娠方式中妊娠组术前血清AMH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5)。腹膜型组、卵巢型组患者术后3个月AMH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EMs类型中妊娠组术前血清AMH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5)。结论血清AMH水平反映卵巢的储备功能,手术对血清AMH水平无明显影响,术前血清AMH水平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的指标。
|
|
关键词 :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抗苗勒管激素
|
|
[1] |
牛永勤田葱李娟刘慧常兴隆. 醋酸泼尼松龙联合针灸治疗不明原因不孕症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8, 19(8): 46-. |
[2] |
易玲黄筱金陈玲琴杨青萍翟幽. 阿司匹林辅助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治疗不明原因不孕症的效果[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8(4): 44-. |
[3] |
肖秀娟付晨星王晓兰. 心理干预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高龄孕产妇焦虑、抑郁及妊娠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8, 19(4): 79-. |
[4] |
杨章莉周春慧. 子宫内膜低容受性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8, 19(2): 98-. |
[5] |
邹文宋嫣.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误诊为膀胱癌1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8, 19(12): 68-. |
[6] |
马清芳.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10): 39-. |
[7] |
吴龚丽莉高小萌杨乐王家寿徐青香周鹏. 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评价[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9): 64-. |
[8] |
胡月莲. 卵泡刺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抗苗勒管激素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7): 45-. |
[9] |
刘华程晓娥甘峰. 保守手术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7): 51-. |
[10] |
罗学思段凤英. 完全性Kartagener综合征并发原发性不孕及早期流产1例[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57(05): 105-. |
[11] |
马明霞田葱李娟常兴隆.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女性不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4): 102-. |
[12] |
王晓平. 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和妊娠率影响的比较[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57(02): 65-. |
[13] |
郭芬张艳梅董立玉杨秋鸿.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2): 67-. |
[14] |
李世杰; 江珊; 孙广范; 林霞; 林秀峰; 吴日然; 芮玉宣.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生育指数与术后妊娠情况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2): 45-. |
[15] |
范华刚; 陈慧婷. 肝脏子宫内膜异位1例报告[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1): 5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