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乳腺癌的MRI检查意义与操作方式初步研究 |  
						| 陈贝历 |  
					| 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影像科 |  
						|  |  
					
						| 
								
									| 
											
                        					 
												
													
													    |  |  
													    | 摘要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并对其操作方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收治的确诊为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均在治疗前给予MRI检查(包括常规MRI平扫、DWI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回顾并比较2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信号特征。结果乳腺癌患者的病灶多呈类圆形,边缘尚比较清晰,部分患者存在毛刺征,经增强扫描后病灶有十分明显的强化现象;而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则可见病灶的形态并不十分规则,范围比较广泛,且经增强扫描后,病灶呈片状强化,强化程度略低。2组患者的T1WI和T2WI信号均以等信号为主,而DWI扫描则均为高信号,其中,乳腺癌患者中弥漫高信号的比例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ADC值分别为(0.95±0.23)×10-3mm2·s-1、(1.31±0.45)×10-3 mm2·s-1,则呈相反规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MRI成像技术可以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且在常规MRI平扫的基础上,结合动态增强扫描、DWI扩散加权成像(b=500s·mm-2)作为检查方案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诊断结果。 |  |  
															| 关键词 :
																																																																乳腺癌, 
																																																																	MRI检查, 
																																																																	操作方式, 
																																																																	应用价值 |  
															|  |  
													
														
															| 
																																																																																																																																																																																																																																																														
																					| [1] | 杨满崔军威程苒韦伟. 乳腺癌细胞ret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其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6): 43-. |  
																					| [2] | 张菊弟欧伟明邓明红张金凤.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4): 79-. |  
																					| [3] | 杨福兰余燕琪习勋郭广秀黄兴伟.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BCRP、MRP1和MDR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57(02): 52-. |  
																					| [4] | 陈曦李依敏万福生. miRNA-206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57(01): 97-. |  
																					| [5] | 熊戴群; 王红.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香菇多糖对顺铂灌注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恶性胸腹水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2): 22-. |  
																					| [6] | 刘晓宇; 王琳; 段思佳; 袁春雷; 金梅. 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2): 99-. |  
																					| [7] | 邹文; 葛丹丹. 超声成像在声带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2): 68-. |  
																					| [8] | 邓笔生; 徐勇民; 傅艳师.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超前镇痛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1): 28-. |  
																					| [9] | 林菲; 谢作飘; 张芬; 杨毅.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9): 96-. |  
																					| [10] | 曹斌; 刘磊磊. 乳管镜联合乳腺彩超诊断乳头溢液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8): 69-. |  
																					| [11] | 张芬; 林菲; 杨毅.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临床剂量学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8): 101-. |  
																					| [12] | 龙吟; 魏倩; 刘大仁; 万福生. miRNA-206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6): 95-. |  
																					| [13] | 李东松; 丁玉芝; 江庆斌; 蔡泽华. 分子分型和TOPOⅡα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预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6): 31-. |  
																					| [14] | 吴丽霞; 黄丽萍; 王捷. 三维定位粗针穿刺活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4): 63-. |  
																					| [15] | 盛文君. 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评价[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4): 6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