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渗晶体液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患者复苏中的应用 |
王丽晖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
|
|
摘要 目的探讨高渗晶体液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患者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烧伤面积超过50%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渗液组和平衡液组,每组15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高渗液组给予高渗晶体液(乳酸钠林格液500mL加入10%氯化钠溶液16mL中配成含钠浓度为186mmol·L-1的高渗晶体液)治疗,平衡液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液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第1个24h和第2个24h液体总输入量、尿量、心率,输液后电解质[血钠、血氯、血碳酸氢根值(HCO-3)],肝、肾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Cr)]的变化以及水肿回吸收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高渗液组治疗后第1个24h和第2个24h的液体总输入量均明显少于平衡液组(均P<0.05),2组治疗后第1个24h和第2个24h的尿量、心率变化,血钠、血氯、血HCO-3的浓度及ALT、TBIL、C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液组水肿回吸收时间为(2.8±1.0)d,平衡液组水肿回吸收时间为(4.0±0.9)d,高渗液组水肿回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平衡液组(P<0.05)。结论高渗晶体液具有明显抗休克效果,能通过减少复苏液体总量使尿量控制在理想范围,减轻组织水肿,缩短水肿消退时间,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
关键词 :
烧伤,
休克复苏,
高渗补液
|
|
[1] |
袁兆能. 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在上肢深度烧伤创面整形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0): 31-. |
[2] |
李香兰; 漆红梅; 雷秀兰; 颜琼; 魏婵娟. 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86-. |
[3] |
孙继洪. 眼部热烧伤的综合治疗[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4): 53-. |
[4] |
徐成; 张悦安; 范锟铻. 氧化亚氮在烧伤清创换药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9): 33-. |
[5] |
李军. 23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6): 56-. |
[6] |
张芳; 吴洁; 戴寒英; 刘梅; 赵黎丽; 雷恩骏. 瑞芬太尼对烧伤早期削痂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5): 30-. |
[7] |
庞宗超; 李惠斌. 烧伤病房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耐药性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1): 31-. |
[8] |
闻琛. 透明质酸钠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中重度氢氟酸眼烧伤[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1): 77-. |
[9] |
潘小芸. 触摸护理对烧伤哭闹患儿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9): 92-. |
[10] |
戴小华; 张丽珍; 马久红; 张建融. 液体加温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早期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8): 104-. |
[11] |
王艳霞. 烧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6): 126-. |
[12] |
付小花;蔡爱英;张爱萍;彭燕; . 氧化亚氮/氧气混合气体吸入联合氯诺昔康用于烧伤后创面疼痛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5): 48-. |
[13] |
王艳霞; 姜莺; . 小儿烧伤患者氧管固定方法的改进[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4): 126-. |
[14] |
潘小芸;赵英;杨微;杨大华; . 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烧伤深Ⅱ度创面和感染创面杀菌的作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7): 41-. |
[15] |
王艳霞; 高玲;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电烧伤创面的围术期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6): 10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