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 64卷 3期
刊出日期:2024-06-28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 徐慧丽 吴志国 孙水林
IFNα-2b治疗32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IFNα-2b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并接受IFNα-2b治疗的323例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将其分为3组:ALT<2×ULN(A1组,n=111)、2×ULN≤ALT≤5×ULN(A2组,n=111)以及ALT>5×ULN(A3组,n=101)。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3组间的抗病毒效果。结果 在停药时及停药后第12、24、48、72、96、144、192、240周,323例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9.9%、40.2%、39.0%、36.2%、34.1%、33.4%、31.3%、30.7%、30.7%;HBsAg阴转率分别为6.2%、6.2%、6.2%、5.9%、5.9%、5.9%、5.6%、5.6%、5.6%;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8.2%、31.0%、32.8%、34.4%、33.7%、33.1%、32.8%、32.5%、31.6%。在各随访时间点,3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A3组显著高于A2组,A2组显著高于A1组(P<0.05);3组患者的HBs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3例患者均出现发热及类流感样症状,238例(73.7%)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降低,35例(10.8%)甲状腺功能异常,5例(1.5%)斑秃,1例(0.3%)睡眠障碍,经过密切观察和对症处理后,患者均顺利完成疗程,各指标均基本正常。结论 IFNα-2b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在停药时及停药后随访期间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大多数患者可耐受IFNα-2b的不良反应。IFNα-2b的抗病毒效果可能与ALT水平有关。
2024 Vol. 64 (3): 1- [摘要] ( 29 ) [HTML 1KB] [PDF 0KB] ( 44 )
6 龙林 吴志国 周瑶 向海鸿 邱芳 罗小露 刘翠芸 孙水林
IFN-α抗病毒治疗118例慢性乙型肝炎并10年随访分析
目的 探讨IFN-α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为CHB的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接受普通IFN-α治疗且资料完整的CHB患者118例,通过门诊定期复诊和电话随诊收集患者的乙肝五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肝DNA定量(HBV-DNA)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比较治疗前后、随访期间不同时间点的HBV-DNA和HBs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和ALT复常率等。结果 HBV-DNA阴转率及HBsAg阴转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提高,HBV-DNA阴转率在治疗第24、36、48周时的阴转率明显高于第12周,HBsAg阴转率在治疗第48周明显高于第12周和2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第24~432周各随访节点HBV-DNA阴转率及HBsAg阴转率呈先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治疗第48周其转换率明显高于第12周(P<0.05);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及SVR随停药时间的延长呈先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停药后,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在各随访节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学复发率停药后先上升,在停药第144周呈现稳定趋势。ALT复常率在停药第144周呈现稳定趋势,停药第144周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停药第12周(P<0.05)。结论 IFN-α抗病毒治疗CHB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治疗及停药后各随访节点,HBV-DNA阴转率、HBsAg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HBeAb转换率均可获得较高的应答率。
2024 Vol. 64 (3): 6-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0KB] ( 55 )
11 向海鸿 吴志国 宋淑芬 龙林 艾茂兴 刘翠芸 谢琼 杨龙 孙水林
46例核苷(酸)类似物应答不佳的慢性乙肝患者予序贯干扰素α-2b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经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序贯IFN α-2b治疗的效果,为NAs经治且应答不佳的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经NAs治疗的46例CHB患者中,NAs耐药者31例(N1组),NAs部分病毒学应答者15例(N2组),均接受序贯IFN α-2b重叠NAs治疗12~24周后停用NAs,仅予序贯IFN α-2b治疗。收集2组患者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DNA定量(HBV-DNA)等相关指标,并于治疗第12、24和48周(T1、T2和T3)时进行比较。结果 N1组因严重失眠脱落1例。N1组和N2组患者HBV-DNA定量在T1、T2和T3治疗时间节点均明显低于其基线值(P<0.05),但2组治疗时间节点间HBV-DNA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1组和N2组各治疗时间节点病毒学应答率(T1:53.3%和40.0%;T2:60.0%和47.0%;T3:50.0%和53.0%),HBsAg阴转率(T1:6.6%和0.0%;T2:10.0%和0.0%;T3:13.3%和0.0%),HBeAg阴转率(T1:17.4%和0.0%;T2:26.0%和0.0%;T3:26.0%和36.4%)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T1:0.0%和0.0%;T2:4.3%和0.0%;T3:4.3%和1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停用NAs后未出现肝衰竭等不良事件。结论 NAs部分病毒学应答及NAs耐药CHB患者,IFNα-2b序贯治疗后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安全性均良好。此类患者治疗期间可实现NAs的停用,且可作为临床优化抗病毒治疗的方案之一。
2024 Vol. 64 (3): 11-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91 )
16 邱芳 吴志国 谢宝刚 刘翠芸 罗小露 金堤 宋志英 孙水林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介素-7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白介素-7(IL-7)在慢性肝病患者不同阶段血清及尿液中的水平及,探讨其临床意义,为肝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30例健康受试者(A1组)、56例慢性肝炎患者(A2组)、37例肝硬化患者(A3组)血清和尿液样本,共计147份,其中A1组血清样本13份、尿液样本17份,A2组血清样本24份、尿液样本40份,A3组血清样本24份、尿液样本29份。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样本IL-7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血清样本白蛋白(ALB)水平,采用肝脏弹性测量和肝脏脂肪变性定量检测设备检测各组受试者肝脏弹性硬度值(kPa值),并分析IL-7水平与ALB、kPa值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IL-7水平A1组>A2组>A3组,A1组与A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A1组、A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IL-7水平A1组>A2组>A3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7水平与ALB呈显著正相关(r=0.226,P=0.041),与肝弹性硬度kPa值呈显著负相关(r=-0.258,P=0.045);尿液IL-7水平与血清ALB呈显著正相关(r=0.221,P=0.046)。结论 随着慢性肝病的进展,血清IL-7水平呈下降趋势;IL-7水平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可能具有延缓或抑制肝纤维化的潜力。
2024 Vol. 64 (3): 16-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85 )
20 冯伟珂 黄承凤 曾俊权 胡云 张守华 李科浩 陶强
应用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修复小鼠皮肤缺损创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创面局部应用脐带血单个核细胞(UCB-MNCs)治疗皮肤缺损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45只C57小鼠建立创面损伤模型后分为3组。实验组:先将0.5 mL的UCB-MNCs(细胞数:1×10~9 mL-1)皮下于8~10 mm均匀注射在每只小鼠伤口周围,再将0.5 mL的UCB-MNCs均匀注射在创面表面,共1次;阳性对照组:创口表面涂抹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商品名:贝复新);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伤口自然暴露。各组小鼠造模后第0、3、7及14天,采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情况。结果 所有小鼠均造模成功,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造模后第3、7、14天血清VEGF、TGF-β和bFGF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14天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创伤已全部愈合,且表皮修复状况良好,可以观察到部分炎症细胞的浸润;阳性对照组的小鼠部分表皮修复状况良好,但仍有一部分创伤没有完全愈合,肉芽组织的生长状况良好;空白对照组未完全愈合的创伤周围瘢痕组织增生明显,且出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以及部分创伤仍未愈合的现象。结论 UCB-MNCs修复小鼠的皮肤损失创伤,是通过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来促进皮肤缺损创伤的愈合。
2024 Vol. 64 (3): 20-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60 )
26 罗潇王庆刘珏伶熊健祝泽宇俞康徐静静程茌文俞益丰
DMU-212诱导凋亡及自噬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类似物反式-3,4,5,4′-四甲基二苯乙烯(DMU-212)在抑制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过程中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体外研究材料,随机将细胞分为6组,均使用10 ng·mL-1 VEGF进行诱导处理,并分别暴露于0、10、20、40、80、120μmol·L-1 DMU-212,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分别通过划痕实验和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对照组(0μmol·L-1 DMU-212处理)和DMU-212组(40μmol·L-1 DMU-212处理)的细胞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2组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通过TUNEL实验和MDC实验检测2组细胞凋亡和自噬水平。结果 各DMU-212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率总体呈现浓度依赖性抑制,差异显著(F=11.35,P<0.001)。与对照组相比,DMU-212组细胞迁移速率和管腔形成能力显著受到抑制(均P<0.01);DMU-212组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Cyto-c、ATG7、LC3-Ⅱ和Beclin 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P62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DMU-212组凋亡探针和自噬探针的荧光强度均显著增加(P<0.05和P<0.01)。结论 DMU-212可诱导HUVECs凋亡并提高自噬水平,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
2024 Vol. 64 (3): 26-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71 )
33 黄伟 胡中柱 张雅琪 罗云蔓
大黄素抑制维罗非尼耐药黑色素瘤细胞增殖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维罗非尼耐药黑色素瘤细胞(A375R)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分别用0、80、160、320μmol·L-1的大黄素处理对照组和A—C组细胞48 h。分别通过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大黄素对各组细胞增殖、凋亡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Bcl-2、Akt、p-Akt、mTOR、p-mTOR)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处理后的A—C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显著提高(P<0.01和P<0.05),且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A—C组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Akt及p-mTOR蛋白的表达均下降,其中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素可抑制A375R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2024 Vol. 64 (3): 33-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0KB] ( 97 )
38 邹高德陈梓豪习小庆张驰宇黄高敏李嘉欣叶真逢
MXD3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和免疫浸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MAX二聚化蛋白3(MXD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和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取前列腺癌样本和正常样本的RNA测序数据和临床信息,比较肿瘤和相邻正常组织之间的MXD3表达水平。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MXD3表达水平的预后价值和MXD3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采用GO和KEGG进行基因富集分析,使用ESTIMATE算法分析前列腺癌中MXD3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相关性。通过qRT-PCR和蛋白质印迹验证前列腺癌组织中的MXD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MXD3的表达水平在前列腺癌中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其高表达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而且MXD3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或P<0.001)。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XD3与前列腺癌细胞的分裂增殖密切相关。MXD3的表达与调节性T细胞和滤泡辅助T细胞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01和P<0.05),而与肥大细胞和CD4+T细胞呈负相关(P<0.01和P<0.001)。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MXD3在前列腺癌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MXD3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参与前列腺癌的分裂增殖并与免疫浸润相关,是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免疫靶点。
2024 Vol. 64 (3): 38-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93 )
46 喻多多 魏聪惠 罗军
基于fNIRS的主动、被动与想象屈肘运动脑激活的特点及比较
目的 利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技术探究健康成年人主动屈肘、被动屈肘和想象屈肘运动脑激活的特点。方法 选取30名健康大学生为被试者,男女各15例,年龄(21.22±1.42)岁,选择右手主动、被动和想象屈肘任务作为刺激模式,采用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系统实时采集被试者3种不同运动模式下脑功能区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 HbO2)水平作为脑激活的特征值,并以静息态(resting state, RS)的HbO2水平为基线值,比较3种运动模式下脑激活的特点。结果 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运动模式下,右侧初级运动皮层(H=13.309,P=0.004),右侧前额叶前部皮层(H=20.30,P<0.001),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H=12.194,P=0.007),左侧初级体感皮层(H=12.642,P=0.005),左侧初级运动皮层(H=20.03,P<0.001),左侧前额叶前部皮层(H=18.187,P<0.001),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H=13.379,P=0.004)的HbO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右侧初级体感皮层(H=4.284,P=0.232),右侧前运动区和辅助运动皮层(H=4.201,P=0.241),左侧前运动区和辅助运动皮层(H=8.793,P=0.052)Hb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运动模式下存在特定的脑功能区激活,其激活程度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任务下的脑激活区最类似。
2024 Vol. 64 (3): 46-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47 )
52 胡丹邢佳
呼吸道合胞病毒对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上皮细胞自噬和mTOR信号通路基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对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上皮细胞自噬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45例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纳入同期体检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n=10)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儿童鼻咽分泌物标本(NPA),利用RT-PCR进行RSV筛查,通过G(黏附)基因扩增测定RSV毒株的分子特征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qRT-PCR检测25例RSV阳性NPA样本(RSV组)和10例健康对照NPA样本(健康对照组)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自噬相关基因(BECN1、ATG3、ATG5、NPC1与GABARAP)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AKT1、mTOR、PDPK1、RICTOR与TSC1)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145份上呼吸道感染儿童NPA样本中,69份(47.6%)为RSV阳性。对31株有代表性的RSV进行循环基因型检测,经BLAST分析,31株RSV均为RSV-A型。通过靶向G基因的胞外域部分,系统发育分析发现31株RSV-A聚类为具有72 bp核苷酸重复的ON1基因型。此外,毒株分别属于谱系1(51.6%),其次是谱系3(29%)和谱系2(19.4%)。RSV组呼吸道上皮细胞中ATG3和NPC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RSV组呼吸道上皮细胞中AKT1、mTOR和TSC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结论 RSV感染可以提高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上皮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ATG3和NPC1)的表达,抑制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AKT1、mTOR和TSC1)的表达,进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以实现其在宿主内的生存方式。
2024 Vol. 64 (3): 52-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94 )
59 徐磊 杨玉 杨利 谢理玲 张东光 黄慧 熊翔宇
9例儿童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 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遗传学结果。方法 收集2017—2022年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9例AIS患者临床资料,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性腺、腹股沟彩超,并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9例患者染色体均为男性核型,其中7例患者的社会性别为女性,2例为男性;所有患者就诊原因均有腹股沟斜疝(或伴有性别模糊),均发现AR基因突变,病例1为新突变(p.R608fs*18)。66.6%(6/9)的AIS患者突变位于配体结合域(ligand binding domain, LDB),80%(4/5)的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突变位于LBD,50.0%(2/4)的部分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突变位于LBD。55.5%(5/9)AIS患者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结论 错义突变为AR基因常见突变类型,LBD是AIS的主要突变部位,外生殖器表现为女性患者,如发现腹股沟斜疝,应常规行性腺及腹股沟彩超检查以排外AIS。
2024 Vol. 64 (3): 59- [摘要] ( 16 ) [HTML 1KB] [PDF 0KB] ( 44 )
66 孙静黄佳琛张华
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清miR-193a-3p、miR-146b-5p的表达及对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
目的 探讨miR-193a-3p、miR-146b-5p在早期宫颈癌(ECC)血清中的表达量及其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汉中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ECC患者(研究组)82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女性(对照组)74例,比较2组血清miR-193a-3p、miR-146b-5p的表达量。根据是否复发将研究组分为复发亚组(n=23)和未复发亚组(n=59),单因素分析比较2亚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ROC分析血清miR-193a-3p、miR-146b-5p表达量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miR-193a-3p、miR-146b-5p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亚组高危型HPV阳性率、FIGO分期、宫颈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均高于未复发亚组(P<0.05),而血清miR-193a-3p和miR-146b-5p的表达量均低于未复发亚组(P<0.05);血清miR-193a-3p和miR-146b-5p的低表达、高危型HPV阳性、SCC-Ag均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193a-3p、miR-146b-5p表达量预测术后复发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57和2.12,二者联合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2.61%,96.61%和0.932。结论 血清miR-193a-3p、miR-146b-5p的表达在ECC患者呈低表达;二者均可作为预测ECC术后复发的敏感指标,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2024 Vol. 64 (3): 66-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44 )
72 林芳明薛海龙柯俊丞张辛林明冠
两种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中应用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行血管介入手术的106例ASO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术中采用药物涂层球囊,对照组术中采用普通球囊。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氧还蛋白(TRX)、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血栓前状态指标[血栓前体蛋白(TpP)、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踝肱指数(ABI)、靶动脉血管内径、Rutherford分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7.36%)(P<0.05);术后3、7 d观察组SOD、TRX水平高于对照组,MP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7 d观察组TpP、vWF、t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7 d观察组ABI、靶动脉血管内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Rutherford分级分布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球囊行血管介入手术治疗ASO患者,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药物涂层球囊能增强疗效,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血栓前状态,恢复患者血流,改善患者预后。
2024 Vol. 64 (3): 72-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87 )
78 陈泓羽李铁莲杨蕾谢玲
放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立体定向体放射治疗(SBRT)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和肿瘤反应影响。方法 对2019—2020年期间在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一线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的NSCLC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16例,共有32.8%(38/116)的患者接受了SBRT,纳入联合组,其余患者纳入单用组。使用Kaplan-Meier模型评估2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记录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整个队列的中位PFS为12.00个月(95%CI:10.17~13.83),和中位OS为23.43个月(95%CI:20.04~26.82)。多变量分析显示,SBRT治疗是PFS(HR:0.45,95%CI:0.65~0.93,P=0.020)和OS(HR:0.32,95%CI:0.53~0.87,P=0.013)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组的中位PFS为13.97个月(95%CI:12.04~15.89),而单用组为10.08个月(95%CI:7.90~12.27)(P=0.016)。联合组的中位OS为30.67个月(95%CI:22.20~39.14),而单用组为21.97个月(95%CI:18.64~25.30)(P=0.011)。2组间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3级或3级以上肺炎的发生率略高于单用组(7.89%vs 3.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0)。结论 在一线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期间,联合SBRT可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PFS和OS,且不增加治疗毒性。
2024 Vol. 64 (3): 78-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0KB] ( 27 )
83 宋焱于辉耿峰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与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在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TCD)与经胸右心声学造影(c-TTE)在卵圆孔未闭(PF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收治的疑似PFO患者119例,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同步完成c-TCD、c-TTE检查。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EE)为PFO诊断金标准,比较c-TCD与c-TTE在PFO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c-TCD、c-TTE在静息状态下和在Valsalva动作下对心脏右向左分流(RLS)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静息状态相比,在Valsalva动作下c-TCD、c-TTE对RLS的检出率均显著提高(P<0.05)。在静息状态下,c-TTE与c-TCD量化RLS分流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CD对大量分流更有诊断优势;在Valsalva动作下,c-TTE与c-TCD量化RLS分流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TE与c-TCD检出RLS半定量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33例患者完成c-TEE,以c-TEE为诊断PFO金标准,c-TTE诊断PFO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3.3%、约登指数0.72,c-TCD诊断PFO的灵敏度96.3%、特异度66.7%、约登指数0.63。c-TCD与c-TTE联合诊断PFO的灵敏度为100.0%。结论 在Valsalva动作下c-TTE及c-TCD对PFO的检出率均提高,在静息状态下c-TCD对RLS的分流等级量化更有优势。c-TCD诊断PFO的灵敏度高于c-TTE,特异度低于c-TTE,二者联合诊断PFO比其中任一种方法更有优势。
2024 Vol. 64 (3): 83-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36 )
89 颜金祥 刘家明 熊绪 刘子豪 陈江伟 周荣平 陈宣银 黄胜 黄山虎 刘志礼
宏基因二代测序在脊柱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在脊柱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抗生素对mNGS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疑似脊柱感染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mNGS检测结果、组织病理学结果、术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细菌培养结果、检出细菌种类等资料,分析mNGS对脊柱感染的检测效率及抗生素对mNGS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69例患者中mNGS检测阳性45例,阳性率为65.2%;细菌培养检出1例,阳性率为4.35%;组织病理检出56例,阳性率为81.1%。mNGS阳性率低于组织病理学阳性率(P=0.035)。mNGS检测出最多的致病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7.7%)和结核分枝杆菌(17.7%)为主。术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mNGS总体阳性率为67.3%,与术前未使用抗生素患者的mNGS阳性率(6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结论mNGS技术对早期诊断脊柱感染可提供重要的依据,并可明确致病菌,但阳性率低于组织病理学,术前使用抗生素对其mNGS检测结果干扰较小。
2024 Vol. 64 (3): 89-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38 )
94 彭婉余婧周兰谭布珍
阴道菌群失调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病死率居于妇科恶性肿瘤首位。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及代谢组学的飞速发展,阴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日趋明确。大量研究揭示了阴道菌群与宿主健康之间的关系,其与卵巢癌之间亦存在关联,但具体机制尚未可知。文章就阴道菌群与卵巢癌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初步探讨阴道菌群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
2024 Vol. 64 (3): 94-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0KB] ( 44 )
98 程惠曾婧楠刘曾旭
外泌体在炎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是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膜泡,它参与细胞间通信,是细胞信号转导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容物种类众多,包括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在免疫反应、炎症、肿瘤等过程中均发挥一定作用,既是众多疾病发生过程中促炎因子的携带者,也是抑炎因子释放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外泌体在调节健康和疾病治疗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引起了研究人员高度关注,文章总结外泌体在调节炎症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并对外泌体在多种疾病中发挥作用的通路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作综述。
2024 Vol. 64 (3): 98- [摘要] ( 52 ) [HTML 1KB] [PDF 0KB] ( 60 )
104 傅金花周小江
卡纳达-克朗凯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正>卡纳达-克朗凯综合征(Canada-Cronkhite syndrome, CCS)又称息肉-色素沉着-脱发-爪甲营养不良综合征(polyposispig-mentation-alopecia-onycholrophia syndrome),病因尚不明确,临床极为罕见。CCS疾病于1955年被Cronkhite和Canada首次报道[1],并且,全世界至今已有500多例病例记录在案,其中大部分来自日本(超过75%),中国也有80多例病例报道,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如果不及时治疗,CCS的致死率约为50%[2-4]。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于2021年10月9日收治1例CCS患者,并对其进行近2年的随访追踪,报告如下。
2024 Vol. 64 (3): 104-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42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募青年编委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征稿通知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聘审稿专家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约稿邀请函
· 投稿时请下载并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