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 62卷 1期
刊出日期:2022-02-28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 冀荔 王烈宏 刘淑敏
基于lncRNA/GABAA受体探讨产后抑郁的发病及干预机制
目的 探讨lncRNA MAGI2-AS3/miR-330/γ-氨基丁酸A(GABAA)在产后抑郁症(P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激素模拟妊娠诱导的PPD小鼠模型,进行蔗糖偏好测试(SPT)、尾悬试验(TST)和强迫游泳测试(FST)以评估小鼠抑郁样行为。通过微阵列分析筛选出PPD小鼠海马组织中异常表达的lncRNAs/miRNAs。通过基因转染改变MAGI2-AS3和GABAA的表达,以探索它们在PPD小鼠神经元恢复中的作用以及在神经细胞中相互作用关系。通过荧光素酶测定进一步验证MAGI2-AS3/miR-330/GABAA三者间的关系。结果 在行为测试中,PPD模型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基于PPD小鼠和假手术组小鼠的海马组织进行lncRNA微阵列分析,发现在PPD小鼠中MAGI2-AS3显著上调,而miR-330显著下调(P<0.05)。RT-qPCR验证发现,PPD小鼠海马中MAGI2-AS3表达相对于假手术小鼠显著上调(P<0.05),而miR-330表达降低(P<0.05)。通过荧光素酶测定进一步验证了MAGI2-AS3和miR-330之间的结合关系,并确定了GABAA作为miR-330的下游分子。功能实验分析显示,上调PC12细胞中MAGI2-AS3表达导致GABAA表达增加(P<0.05),但转染miR-330模拟物使细胞中GABAA表达降低(P<0.05)。向PPD小鼠海马中注射sh-MAGI2-AS3或sh-GABAA后,海马组织中神经元损伤减少(P<0.05)。结论 MAGI2-AS3通过miR-330/GABAA网络参与神经元损伤并增加PPD模型中的神经元丢失。
2022 Vol. 62 (1): 1- [摘要] ( 80 ) [HTML 1KB] [PDF 0KB] ( 180 )
9 陈祎祎彭建军
miR-124诱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高表达的miR-124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理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收集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与健康捐献眼的晶状体前囊膜,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晶状体前囊膜中的miRNA进行检测。使用EdgeR,利用F检验筛选差异表达miRNA。使用RegRNA检测差异表达miRNA和靶基因的结合关系以及结合位点,并进一步使用qRT-PCR验证miR-124和Bcl-2表达量的相关性。采用人LEC细胞分别转染dsControl、miR-124 inhibitor、dsBcl-2-640、miR-124 inhibitor+dsBcl-2-640,使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表达量的变化;将各组细胞置于35.5 mmol·L-1高糖环境中培养48 h,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糖尿病性白内障眼和健康对照眼miR-124丰度值分别为281 208和64 669(变化倍数为2.26,P<0.05),是上调最为显著的miRNAs之一。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124可与Bcl-2启动子序列中相对于转录起始位点的核苷酸-645处序列结合。qRT-PCR检测结果表明miR-124与Bcl-2表达量呈负相关性(r=-0.872 9,P=0.023 7)。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sBcl-2-640组LEC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0.22±0.03)比(0.41±0.04),P<0.05],miR-124 inhibitor组显著升高[(0.91±0.09)比(0.41±0.04),P<0.05],而miR-124 inhibitor+dsBcl-2-640组无明显差异[(0.37±0.03)比(0.41±0.04),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iR-124 inhibitor组LEC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11.33±1.86)%比(25.81±2.33)%,P<0.05],dsBcl-2-640组显著增加[(32.30±4.54)%比(25.81±2.33)%,P<0.05],而miR-124 inhibitor+dsBcl-2-640组无明显差异[(23.20±4.30)%比(25.81±2.33)%,P>0.05)]。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LEC高表达的miR-124可靶向Bcl-2启动子序列诱导LEC细胞凋亡。
2022 Vol. 62 (1): 9- [摘要] ( 19 ) [HTML 1KB] [PDF 0KB] ( 196 )
16 任雨洁罗锦花詹剑华
复方雪莲烧伤膏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复方雪莲烧伤膏对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创面愈合的作用和机制,为临床应用其治疗深Ⅱ度烫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 将70只成年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烫伤组)10只、B组(单纯烫伤组)20只、C组(烧伤湿润膏对照组)20只和D组(复方雪莲烧伤膏组)20只,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A组除常规喂养外不做任何处理,B组给予创面外敷凡士林,C组给予创面外敷烧伤湿润膏,D组给予创面外敷复方雪莲烧伤膏。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于造模后第4、7、10、14天取材,检测各组创面组织含水量、CD68巨噬细胞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mRNA相对表达量和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D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B、C组,创面愈合率高于B、C组,创面组织含水量少于B、C组(均P<0.05);D组创面组织中VEGF含量、VEGF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A、B、C组,Bax蛋白表达水平低于A、B、C组(均P<0.05);D组的CD68巨噬细胞含量低于A组,高于B、C组(P<0.05),说明D组的CD68巨噬细胞含量调控在一定范围内。结论 复方雪莲烧伤膏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有收敛作用,其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含量,促进VEGF分泌、VEGFmRNA的表达,上调bcl-2的同时下调Bax蛋白,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2022 Vol. 62 (1): 16- [摘要] ( 66 ) [HTML 1KB] [PDF 0KB] ( 201 )
20 晏毛毛刘宇华蔡珊珊何星星谢步善
高通量技术筛选的米托蒽醌促进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高通量技术(HTS)筛选的米托蒽醌(MTX)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MTX(0、0.5、1、2.5、5、10、20μmol·L-1)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免疫印迹检测HepG2细胞凋亡标记分子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率。结果 MTX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生长,且呈浓度依赖性,其中5、10、20μmol·L-1 MTX处理的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69、0.67、0.43;与10μmol·L-1MTX比较,20μmol·L-1 MTX的增殖抑制率显著下降(P<0.001)。与0μmol·L-1 MTX处理的肝癌HepG2细胞比较,5、10μmol·L-1 MTX轻度上调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而20μmol·L-1 MTX显著上调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P<0.05)。0μmol·L-1 MTX处理的肝癌HepG2细胞凋亡率为9.07%,20μmol·L-1 MTX处理的肝癌HepG2细胞凋亡率为21.1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S筛选出的MTX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殖,诱导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加,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2022 Vol. 62 (1): 20- [摘要] ( 122 ) [HTML 1KB] [PDF 0KB] ( 163 )
24 王晓燕冯景见何英霞李康李鑫
miR-219-5p对人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微小RNA-219-5p(miR-219-5p)对人肾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iR-219-5p和NIMA相关激酶6(NEK6)蛋白在肾癌组织和肾癌细胞786-O、ACHN中的表达。建立过表达miR-219-5p的细胞,观察其对肾癌细胞786-O、ACHN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219-5p与NEK6的靶向关系。在786-O、ACHN细胞中转染si-NEK6,噻唑蓝(MTT)和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和克隆数,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1、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NEK6蛋白表达。共转染miR-219-5p和pcDNA3.1-NEK6,观察过表达NEK6对miR-219-5p诱导的786-O和ACHN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与癌旁组织或肾上皮细胞比较,肾癌组织或肾癌细胞786-O、ACHN中miR-219-5p表达量明显减少,NEK6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过表达miR-219-5p明显减低786-O、ACHN细胞存活率、克隆数、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Cyclin D1、MMP-2蛋白表达量,提高P21、E-cadherin蛋白水平(P<0.05)。miR-219-5p靶向调控NEK6表达。抑制NEK6明显减少786-O、ACHN细胞中NEK6、Cyclin D1、MMP-2蛋白表达量、细胞存活率、克隆数、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显著提高P21、E-cadherin蛋白水平(P<0.05)。过表达NEK6逆转了miR-219-5p对786-O、ACHN细胞增殖、迁移、侵袭、Cyclin D1、MMP-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逆转了其对P21、E-cadherin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 miR-219-5p通过靶向调控NEK6表达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2022 Vol. 62 (1): 24- [摘要] ( 61 ) [HTML 1KB] [PDF 0KB] ( 202 )
32 张小燕 陈慧 陈婧 耿月华
敲减miR-145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盆底功能障碍的修复作用
目的 探讨敲减miR-145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修复大鼠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影响。方法 分离大鼠BMSC,并鉴定;将miR-NC或miR-145-shRNA慢病毒载体转入BMSC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将32只大鼠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对照组(Con)、PFD组、miR-NC治疗组(miR-NC)和miR-145-shRNA治疗组(miR-145-shRNA)。通过阴道扩张法建立PFD大鼠模型,miR-NC和miR-145-shRNA组大鼠分别给予注射已转染miR-NC和miR-145-shRNA慢病毒载体的BMSC,14 d后,进行尿流动力学(膀胱容积、排尿时膀胱内压、漏尿点压)测试,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盘底支持组织中Ⅰ型胶原(CollagenⅠ)和弹性蛋白(Elas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分离大鼠BMSC;与miR-NC组比较,miR-145-shRNA组BMSC的细胞活力明显增强(P<0.001)。与Con组比较,PFD组大鼠膀胱容积、排尿时膀胱内压、漏尿点压以及盘底支持组织中CollagenⅠ和Elastin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1);与PFD组比较,miR-NC组和miR-145-shRNA组大鼠中上述指标均增加(均P<0.05),且miR-145-shRNA组优于miR-NC组(均P<0.05)。结论 敲减miR-145能增强BMSC对大鼠盆底功能障碍的修复作用。
2022 Vol. 62 (1): 32-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192 )
38 王俊井邵银初谌少波李浩
香青兰总黄酮调节MEK/ERK信号通路诱导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
目的 探讨香青兰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分化及其对MEK/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颈椎脱臼处死4周龄雌性SD大鼠,分离、培养BMSCs,按香青兰总黄酮处理浓度的不同将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50μg·mL-1抗坏血酸+10 mmol·L-1β甘油磷酸钠+10-8 mol·L-1地塞米松)、香青兰总黄酮高(100μg·mL-1)、中(50μg·mL-1)、低(25μg·mL-1)3个不同浓度组。24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CCK-8法);7 d后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ALP比活性测定;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MEK1和ER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香青兰总黄酮干预浓度的增加,BMSCs胞浆内棕红色逐渐加深,且咖啡色颗粒逐渐变大、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香青兰总黄酮低、中、高浓度组和阳性对照组BMSCs存活率、ALP比活性和MEK1、ERK1蛋白表达水平均依次升高,且各浓度组显示出浓度依赖性(均P<0.05);香青兰总黄酮高浓度组和阳性对照组检测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青兰总黄酮可诱导BMSCs增殖及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香青兰总黄酮通过激活MEK/ERK信号通路蛋白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2022 Vol. 62 (1): 38- [摘要] ( 68 ) [HTML 1KB] [PDF 0KB] ( 189 )
43 雷翔慧 李涛
血管生成素-2、瓜氨酸联合降钙素原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预后的评估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瓜氨酸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脓毒症患者105例,根据是否合并ARDS分为脓毒症合并ARDS组(n=45)和脓毒症组(n=60);比较2组入院第1天血清Ang-2、瓜氨酸及PCT水平,评估三者单一和联合诊断脓毒症合并ARDS的诊断价值。根据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28 d内转归分为:死亡亚组(n=21)和生存亚组(n=24),比较两亚组入院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血清Ang-2、瓜氨酸和PCT的水平。结果与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合并ARDS组血清Ang-2、PCT水平更高,瓜氨酸水平更低(均P<0.05)。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合并ARDS的敏感度为84.4%,特异度86.7%,高于3种指标单独检测。与生存亚组比较,死亡亚组患者血清中各时间点的Ang-2、PCT水平均更高,瓜氨酸水平均更低(均P<0.05)。结论 血清Ang-2、瓜氨酸及PCT对脓毒症合并ARD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三者的联合检测对脓毒症合并ARDS诊断价值最高。
2022 Vol. 62 (1): 43-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83 )
48 李丽琴 谭鑫 杨彩丽 黄爱花 程鹏 张莲 罗宏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及对血清VEGF及PEDF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为增生期血管瘤组(增生组),消退期血管瘤患儿60例作为消退期血管瘤组(消退组),选取4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增生组给予普萘洛尔0.5~2.0 mg·kg-1·d-1口服治疗12周。采用ELISA法检测增生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消退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PEDF水平变化,并分析增生组VEGF、PEDF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增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6%;增生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消退组(P<0.05),血清PEDF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消退组(P<0.05)。增生组血清VEGF水平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依次降低(P<0.05),血清PEDF水平依次升高(P<0.05);增生组治疗12周血清VEGF下降水平与疗效呈正相关(r=0.489,P<0.05),血清PEDF上升水平与疗效呈正相关(r=0.380,P<0.05);增生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时血清VEGF下降水平与PEDF上升水平呈正相关(r=0.369,P<0.05)。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VEGF水平、上调PEDF水平相关。
2022 Vol. 62 (1): 48-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0KB] ( 143 )
52 唐志强张海清沈叶顾琤单远洲
经口联合颏下腔镜与开放甲状腺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10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组(n=27)和开放手术组(n=76)。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淋巴结比例)、术后并发症情况(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手术部位感染以及下颏部位感觉减退)及术后24 h疼痛程度(VAS评分)、美容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与开放手术组相比,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组患者手术耗时较长,但清扫的淋巴结总数更多(P<0.05);2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手术部位感染以及下颏部位感觉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半年随访时2组无一例上述并发症发生;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组出现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和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及下颏部位感觉减退。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和美容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均P<0.05)。结论 经口联合颏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性不劣于传统开放手术,且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适合于对美容有较高需求的早期甲状腺癌患者。
2022 Vol. 62 (1): 52- [摘要] ( 68 ) [HTML 1KB] [PDF 0KB] ( 170 )
56 朱娜胡鑫杨春燕
阿帕替尼辅助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hCAP18和Pokemon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辅助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人类阳离子抗菌蛋白18(hCAP18)及Pokemo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DP方案,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辅助DP方案,21 d为1个疗程,随访2年。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血肿瘤标志物(CYFRA21-1、VEGF以及CEA)水平、血清hCAP18和Pokemon水平、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心脏毒性、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70.18%)和疾病控制率(DCR)(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ORR:50.88%,DCR: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和血清hCAP18和Pokemo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生存期[(11.19±2.57)年比(9.48±2.12)年]和1年生存率(54.39%比35.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DP治疗可能发生协同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2 Vol. 62 (1): 56- [摘要] ( 42 ) [HTML 1KB] [PDF 0KB] ( 214 )
61 徐红燕王文静姜秀栾云雁郭辉孙志宋成村殷军蕾高绍荣
安罗替尼维持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EC、ES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安罗替尼维持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患者血清循环内皮细胞(CEC)和内皮抑素(ES)水平的变化。方法 收集8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服用安罗替尼;对照组给予依托泊苷治疗。比较2组疗效、生存期、生活质量KPS评分、不良反应,定期采集2组患者血清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EC、ES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2.50%比35.00%,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6.1±0.6)个月比(3.8±0.7)个月,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腹泻、蛋白尿、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皮疹、血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2组总不良反应率和3/4级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观察组治疗4和6周期的NSE、CE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E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KP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安罗替尼维持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患者血清CEC水平,升高血清ES水平。
2022 Vol. 62 (1): 61- [摘要] ( 39 ) [HTML 1KB] [PDF 0KB] ( 188 )
66 曹雪莉陈永新
全身麻醉诱导期体外压迫胃部对胃进气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诱导期体外压迫胃部对胃进气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Ⅱ级,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后,采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进行面罩通气,试验组在面罩通气期间压迫患者胃部;对照组不进行体外压迫胃部操作。采用超声测量术前(T0)、面罩通气后2 min(T1)以及拔管即刻(T2)胃窦部的横截面积(CSA)及胃进气情况。回访术后6 h内和术后6~12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2组患者胃窦CSA及胃进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T1、T2时对照组CSA明显增大、胃进气情况明显增加(P<0.05);T1、T2时试验组CSA、胃进气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内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0%比65.5%,P<0.05),术后6~12 h 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比30%,P>0.05)。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期体外压迫胃部能有效减少胃进气、降低术后6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2022 Vol. 62 (1): 66- [摘要] ( 63 ) [HTML 1KB] [PDF 0KB] ( 210 )
69 王淑玮 李燕 杨瑛
2种染色方法对高透氧化锆陶瓷半透明性的影响
目的 评估浸泡染色和预着色2种染色方法对高透氧化锆陶瓷半透明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临床上常用的4种类型高透氧化锆瓷块,将白色瓷块ST、TT浸泡入Upcera专用染色液分别着色(浸染组,n=30),预成染色瓷块ST-ML和TT-ML为预染组(n=30)。2组均选用VITA经典比色板中的A2、B2、C2色,3种颜色饱和度相同,明度B2>A2>C2。按不同类型和不同颜色将试件分为3个亚组,每组5个试件。另选10个未染色白色瓷块,分为ST对照组(n=5)和TT对照组(n=5)。3组瓷块切削、终烧结、打磨、荡洗等工艺相同。采用ShadeEyeNCC电脑比色仪在标准黑白背景下测量色彩学特征参数(L*、a*、b*值),使用半透明参数(translucency parameter, TP)评估各试件的半透明性。结果 染色高透氧化锆的TP值低于同类型的未染色高透氧化锆(P<0.05)。不同染色方法的高透氧化锆其T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颜色的高透氧化锆其T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浸染组和预染组的TP值由高到低均为B2>A2>C2;染色方法、类型及颜色对于高透氧化锆TP值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染色会降低高透氧化锆的半透明性,浸泡染色和预着色对其半透明性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不同颜色对高透氧化锆的半透明性有影响,随着颜色明度的降低,半透明性逐渐下降。
2022 Vol. 62 (1): 69- [摘要] ( 69 ) [HTML 1KB] [PDF 0KB] ( 202 )
73 张频 樊达一 邹婷婷 邓莉芳 吴磊
中国健康老年人闭眼单脚站立时长的Meta分析
目的 对中国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闭眼单脚站立的时长进行Meta分析。方法 搜集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闭眼单脚站立相关文献,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回归分析探索异质性的来源,敏感性分析探索合并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32 997位老年人),随机效应模型显示老年人闭眼单脚站立时长为8.117 s[95%CI(7.433,8.801)],男、女性闭眼单脚站立测试(SCST)时长分别为9.028、7.385 s, 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年龄组的SCST时长分别为8.587、7.276、8.423、5.803 s;回归显示异质性可能与年龄、人群、性别、样本量有关(P<0.01)。结论 得出的中国健康老人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的闭眼单脚站立时长的估计值,可为评估老年人的平衡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2 Vol. 62 (1): 73- [摘要] ( 212 ) [HTML 1KB] [PDF 0KB] ( 381 )
79 胡月娇潘凌云
育儿胜任感在二胎产妇产后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育儿胜任感在二胎产妇产后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388名二胎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产后社会支持量表和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二胎产妇心理弹性得分为(49.62±7.63)分,产后社会支持得分为(40.90±6.47)分,育儿胜任感得分为(54.10±11.57)分。二胎产妇育儿胜任感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676,P<0.01),产后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841,P<0.01)。育儿胜任感可在产后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8.50%。结论 产后社会支持可通过育儿胜任感影响二胎产妇的心理弹性,提示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其育儿胜任感,从而改善其心理弹性状况。
2022 Vol. 62 (1): 79- [摘要] ( 63 ) [HTML 1KB] [PDF 0KB] ( 204 )
83 丁佳统 郭家豪 洪芬芳 杨树龙
一氧化氮在血管性痴呆发病及防治中的作用
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通常以急慢性脑血管病为基础,其主要表现为大脑皮质介导的高级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和其导致的获得性持续性认知损害。不同浓度和来源的一氧化氮(NO)在稳态维持及组织病理性改变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以NO浓度或其生物利用度偏离正常范围为核心特征的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微RNA改变、脑蛋白的显著变化、高盐饮食、过度肥胖等危险因素均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有关。血管性痴呆防治的一条重要思路便是调整异常改变的NO信号通路,使之恢复正常水平。文章对近年来关于NO异常改变在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基于NO信号通路的血管性痴呆防治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究NO异常改变在血管性痴呆发病及防治中的作用提供思路。
2022 Vol. 62 (1): 83- [摘要] ( 99 ) [HTML 1KB] [PDF 0KB] ( 197 )
89 吴瑶柯本房向东涂卫平
VEGF-A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机体内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调控因子,并且在肾小球的发育以及维持肾小球稳态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VEGF-A信号通路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引起的多种肾毒性效应如蛋白尿、肾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等也渐渐受到关注,这意味着VEGF-A补充治疗可能成为一种对肾脏疾病的保护疗法。然而,研究发现VEGF-A的过表达也会引起蛋白尿、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和足细胞足突消失等肾脏病理改变。大量证据表明,VEGF-A在人体内的表达失调与多种肾脏疾病相关,如急性肾损伤(AKI)、糖尿病肾病(DN)和多囊肾病(PKD)等。肾脏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表明,靶向VEGF-A对于治疗肾脏疾病有着重要潜在价值。文章主要对近年来VEGF-A在肾脏疾病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2 Vol. 62 (1): 89- [摘要] ( 54 ) [HTML 1KB] [PDF 0KB] ( 209 )
95 张敏 颉玙 张金梅 雷霆
克罗恩病生物疗法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CD)是一种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率在成人和儿童日趋上升,可以引起严重的肠外并发症。对于CD缓解的维持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目标,在20世纪初生物制剂就被应用于CD的治疗,尽管这些药物截止到目前仍具有一定的疗效争议,但通过多年的研究证实药物对于常规治疗无效及CD伴随的一些肠损伤具有一定的价值。文章总结了在生物疗法中与CD密切联系的生物制剂的使用和疗效,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 Vol. 62 (1): 95-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207 )
99 万坤铭孙帅俞超芹
应激致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功能性下丘脑闭经(functional hypothalamic amenorrhea, FHA)是目前年轻女性中常见的闭经原因之一。文章基于心理压力、过度疲劳、能量摄入不足三大FHA诱因,对目前可供选择的FHA造模方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实际应用以及优缺点进行比较与总结,发现心理应激造模能更好地模拟FHA患者的HPA轴过度激活状态;运动疲劳造模能更好地反映FHA患者的慢性疲劳状态;能量限制造模能更好地模拟FHA患者的低能量水平。同时,不同造模方式的时长和强度对于造模结果也有很大影响;而复合因素的造模方式能更全面地模拟FHA真实的病理状态,但目前相关研究较为零散。需要更为系统的研究以提供具体、可靠的FHA造模方式。
2022 Vol. 62 (1): 99- [摘要] ( 66 ) [HTML 1KB] [PDF 0KB] ( 195 )
105 李光明
汗液异常排钾所致重度低钾血症1例
<正>低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通常血清钾<2.5 mmol·L-1时称之为重度低血钾。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主要是钾摄入减少、钾丢失过多(胃肠道、泌尿道、皮肤)、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其他因素(如大面积烧伤、腹腔引流、透析、血液置换等)。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1例罕见的由于汗液异常排钾所致的重度低钾患者,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因反复四肢乏力18年余,加重3月余于2020年6月30日入本院。
2022 Vol. 62 (1): 105- [摘要] ( 113 ) [HTML 1KB] [PDF 0KB] ( 216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募青年编委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征稿通知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聘审稿专家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约稿邀请函
· 投稿时请下载并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