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 61卷 4期
刊出日期:2021-08-28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 涂成城陶峰储斌陈红波
子痫前期相关miR-23b-5p靶基因的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预测并对子痫前期相关miR-23b-5p的候选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miR-23b-5p的机制研究及其靶基因的实验验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中选择子痫前期胎盘脐血miRNA差异表达的数据集GSE119799,选择表达显著下调的miR-23b-5p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在线分析网站RNA22-HAS、TargetScan及miRDB分别预测miR-23b-5p的靶基因,并利用韦恩图取其交集。使用富集分析网站DAVID对其交集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STRING网站对其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结果获得的222个交集靶基因在生物过程上主要涉及干细胞分化的调控、胞质翻译负性调节等;在细胞组成上主要涉及膜外成分等;在分子功能上主要涉及翻译调节活性、金属离子结合等,主要参与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钙信号通路等。蛋白互作分析显示TLR4是链接度最高的关键基因。结论 miR-23b-5p可能通过影响滋养细胞侵袭、内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免疫反应等来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本研究为后续的靶基因验证及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2021 Vol. 61 (4): 1- [摘要] ( 341 ) [HTML 1KB] [PDF 0KB] ( 432 )
7 黄艳琴袁佳蕾余艳容彭珊珊张咏郭红燕胡银英
人参皂甙Rg3下调树突状细胞IDO杀伤小鼠肾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3促进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增强作用,比较Rg3 DC疫苗与常规DC疫苗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制备DC,以普通DC诱导培养体系为Control组(C组),G10、G20、G50组在DC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20、50μg·mL-1人参皂甙Rg3,观察4组DC形态变化,诱导6 d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11c、CD80和CD86、MHC-Ⅱ的表达;以RAG肿瘤抗原致敏后成熟DC将其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沉默,用qPCR方法检测IDO沉默率,然后与同种异体T细胞混合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功能,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IL-12、IFN-γ水平;经激活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与肿瘤细胞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CTL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 G20组人参皂甙Rg3可以明显下调DC中IDO的表达,且诱导CTL杀伤肿瘤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组(P<0.05),IL-12、IFN-γ的表达水平随着Rg3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的Rg3可在体外下调DC的IDO表达,促进DC成熟,进而促进其抗原递呈能力,有效地活化和增强CTL的抗肿瘤作用。
2021 Vol. 61 (4): 7- [摘要] ( 237 ) [HTML 1KB] [PDF 0KB] ( 409 )
11 方明袁立黄龙
肺腺癌中免疫相关lncRNA的筛查表达与预后分析
目的筛查肺腺癌免疫相关lncRNA,并分析其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自美国TCGA数据库筛选肺腺癌患者的转录数据和临床资料;使用美国Cytoscape软件3.5.0构建免疫-lncRNA共表达网络获得免疫相关的lncRNA;采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分配风险评分,筛选预后相关的lncRNA,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多变量Cox回归分析预测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使用R3.6.1软件和limma包进行主成分分析;基因组富集分析各组的功能注释。结果数据库挖掘获得14 142个lncRNA和331个免疫相关基因,关联分析共筛选出1133个免疫相关的lncRNA;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15个免疫相关lncRNA与肺腺癌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其中6个免疫相关的lncRNA(AL161431.1、AC079949.2、LINC00707、AC010980.2、AC068338.3、AC123595.1)是肺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而风险分数是与总生存期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6个免疫相关的lncRNA中低风险组总体生存期较高风险组显著延长(P<0.000 1);主成分分析显示,高、低风险组的风险值有显著差异;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高、低风险组在免疫应答通路中均有富集。结论成功筛选出6个免疫相关的lncRNA,且其可预测肺腺癌患者的预后。
2021 Vol. 61 (4): 11- [摘要] ( 320 ) [HTML 1KB] [PDF 0KB] ( 416 )
18 简娇敏陈冲朱涛
FABP7与TLR4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小鼠脊髓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脂肪酸结合蛋白7(FABP7)、Toll样受体4(TLR4)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小鼠脊髓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C57BL/6小鼠分为2组:对照组(Ctrl组)、DPN组,每组10只。采用连续2 d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00 mg·kg-1)复制DPN小鼠模型,Ctrl组小鼠同方法等剂量注射柠檬酸钠缓冲液;测2组0、2、4、6、8和10周时小鼠体重、随机血糖、热缩足潜伏期(TWL)、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免疫组化法测定2组足底表皮神经纤维密度(INEFD);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脊髓FABP7和TLR4的表达;ELISA法测定2组血浆与脊髓中TNF-α水平。结果与Ctrl组比较,DPN组随机血糖(2、4、6、8和10周)、TWL(4、6、8和10周)明显升高(均P<0.05),体重(2、4、6、8和10周)、MWT(2、4、6、8和10周)、IENFD明显下降(均P<0.05)。与Ctrl组比较,DPN组FABP7、TLR4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血浆与脊髓组织中TNF-α水平均升高(均P<0.05)。结论 DPN小鼠模型中脊髓组织FABP7、TLR4表达均增高,提示FABP7参与DPN发病,可能与FABP7调控TLR4受体影响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2021 Vol. 61 (4): 18- [摘要] ( 333 ) [HTML 1KB] [PDF 0KB] ( 398 )
24 吴凯妮张蔓刘少松钟嫦周晓东
粪菌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Meta分析
目的评估粪菌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a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维普和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5月20日。纳入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但只有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software V.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项试验性随机对照研究(17例患者)和7项前瞻性队列研究(21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有54.7%(128/234)的克罗恩病患者获得临床缓解。队列研究中,临床缓解合并比例为50.3%(95%CI,35.4%~65.6%),异质性中等(P=0.031,I2=56.718%)。临床反应合并比例为71.7%(95%CI,57.2%~82.7%),异质性中等(P=0.197,I2=33.723%)。亚组分析表明,儿童患者进行治疗的人群和未进行抗生素预处理可能提高缓解率。大多数不良反应是暂时性的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腹胀等。结论粪菌移植可以提高克罗恩病患者获得临床缓解的比例。在随访期间,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不能确定。未来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诱导克罗恩病的缓解。
2021 Vol. 61 (4): 24- [摘要] ( 347 ) [HTML 1KB] [PDF 0KB] ( 402 )
31 曾桂香李娇杨洋于春红彭小维
青少年近视眼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眼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近视患儿62例;根据患儿屈光度数的不同分为2组:低中度近视组40例(低度近视20例+中度近视20例)、高度近视组22例。采用多焦视觉电生理仪检测2组患儿的mfVEP,并分析其视网膜不同区域(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及1环、2环、3环)mfVEP的P波振幅和潜伏期。结果与低中度近视组比较,高度近视组P波振幅在上方、鼻侧、颞侧、1环、2环区域均降低(均P<0.05),而在下方区域及3环区域无显著差异(均P>0.05);高度近视组在上方、鼻侧、颞侧、2环区域的P波潜伏期均较低中度近视组延长(均P<0.05),而在下方、1环、3环区域与低中度近视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高度近视患儿的mfVEP的特征表现为P波振幅在多个区域较低中度近视下降,潜伏期延长。
2021 Vol. 61 (4): 31- [摘要] ( 355 ) [HTML 1KB] [PDF 0KB] ( 406 )
35 邓剑雄钟方炎顾伟国邱峰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与肺腺癌和肺鳞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在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Oncomine、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TMPRSS2在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和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并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TMPRSS2表达水平对该类患者预后的影响。基于TIMER数据库分析TMPRSS2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及免疫浸润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在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中,相比正常肺组织TMPRSS2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均出现显著增高(P<0.05)。肺腺癌中TMPRSS2的高表达有较好的预后(HR=0.49,95%CI 0.39~0.63;P=3.9×10-9),而在肺鳞状细胞癌中无相关性(HR=1.15,95%CI 0.89~1.48;P=0.28)。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中TMPRSS2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有关(P<0.05),B细胞和CD4+ T细胞浸润水平与肺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结论 TMPRSS2在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下降,TMPRSS2的表达水平可能通过免疫细胞浸润影响肺腺癌患者的预后。
2021 Vol. 61 (4): 35- [摘要] ( 375 ) [HTML 1KB] [PDF 0KB] ( 417 )
40 单卉陈德平李卫平李信候海文
CT引导下微波消融与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CT引导微波消融与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粒子植入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粒子植入术)与观察组(微波消融术),每组31例。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时手术效果与病情控制情况。采用ECOG量表评分评估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5.8%)高于对照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7.4%和96.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4.2%和90.3%,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ECOG评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引导微波消融术与粒子植入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微波消融术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粒子植入术患者。
2021 Vol. 61 (4): 40- [摘要] ( 324 ) [HTML 1KB] [PDF 0KB] ( 416 )
44 王鑫薛莉崔长富燕飞张妮李转会
血清miR-23a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iR-23a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收集12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用qPCR检测2组血清中miR-23a的表达,并分析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与miR-23a的表达的相关性。出院后3个月进行随访,根据改良Rankin(mRS)量表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组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对脑梗死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高血压、高脂血症患病史和NIHSS评分均升高,血清miR-23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评分与血清miR-23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2,P<0.05)。预后不良组(n=63)高血压、糖尿病和房颤史比例和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n=84),预后不良组血清中miR-23a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NIHSS评分是影响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清miR-23a表达是脑梗死预后的保护因素。NIHSS评分和血清miR-23a对脑梗死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价值更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3,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48%、91.67%,准确性为91.16%。结论脑梗死患者入院NIH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miR-23a表达水平是急性脑梗死预后的保护因素,二者均与脑梗死预后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1 Vol. 61 (4): 44- [摘要] ( 365 ) [HTML 1KB] [PDF 0KB] ( 397 )
49 李剑锋吴晓瑭何喜
数字肺系统对肺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肺系统诊断工具对肺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进行胸部CT扫描后发现的肺小结节,并经病理诊断提示为良性或肺腺癌的患者共97例。分别使用数字肺系统诊断工具和飞利浦肺结节CAD软件配合2名中级放射科医生人工诊断对患者的肺小结节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式诊断肺小结节良恶性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良性组(n=72)、浸润前病变组(n=11)、浸润性腺癌组(n=147)肺小结节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数字肺系统鉴别肺小结节的准确性为92.8%,CAD配合人工鉴别肺小结节的准确性为94.8%(χ2=0.355,P=0.551)。数字肺系统诊断浸润前病变肺小结节(90.9%比72.7%,χ2=10.980,P=0.001)以及直径≤1 cm的肺小结节(98.8%比86.0%,χ2=10.070,P=0.002)的准确性优于CAD配合人工诊断;在诊断浸润性腺癌(64.3%比100.0%,χ2=6.087,P=0.014)和纯磨玻璃结节(57.1%比95.2%,χ2=8.400,P=0.004)方面,数字肺系统的准确性显著低于CAD辅助人工诊断。结论使用数字肺系统进行肺小结节辅助诊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工诊断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对浸润前病变肺小结节以及直径≤1 cm的肺小结节的诊断上。然而鉴别诊断的总体准确性依旧需要提高。
2021 Vol. 61 (4): 49- [摘要] ( 329 ) [HTML 1KB] [PDF 0KB] ( 399 )
55 李双莲邓燕熊伟伟殷小龙
0.01%阿托品滴眼液延缓不同程度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0.01%阿托品滴眼液延缓不同程度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4~16岁的近视儿童120例,按患儿及监护人意愿分为0.01%阿托品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2组分别按近视等效球镜分为低度、中度、高度近视3个亚组,每组20例。对照组白天配戴足矫单焦框架眼镜;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每晚睡前双眼给予0.01%阿托品滴眼液。记录患儿用药前、用药2年后近视屈光度(SE)、眼轴长度(AL)的变化,并观察研究组用药期间全身及眼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脱落5例,其中过敏1例、外斜视1例、眼压升高2例,视近模糊持续时间长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1例。对照组60例均完成随访。用药2年后,研究组低度、中度、高度近视儿童的SE增加分别为(-0.82±0.20)、(-1.05±0.38)、(-1.61±0.35)D,AL增加分别为(0.69±0.17)、(0.73±0.15)、(0.85±0.17)mm,与对照组各对应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E增加在低度与中度、低度与高度、中度与高度近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增加在低度与中度近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高度与低度、高度与中度近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眼部不良反应:畏光、视近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2.7%(7/55)、7.2%(4/55), 10例随访过程中症状逐渐消失,1例因视近困难持续时间久放弃用药;过敏1例、眼压升高2例、外斜视1例均停止用药后恢复正常。结论应用0.01%阿托品滴眼液2年能有效延缓低度、中度及高度近视儿童的屈光度增加及眼轴增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2021 Vol. 61 (4): 55- [摘要] ( 317 ) [HTML 1KB] [PDF 0KB] ( 328 )
61 饶胜芳黄国梅
131碘联合云克与联合泼尼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突眼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131碘联合云克与联合泼尼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突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20年6月就诊的甲亢伴突眼患者62例,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云克组和激素组,每组31例。2组均予131碘和(或)甲巯咪唑、左甲状腺素钠片稳定甲亢病情后,云克组注射云克,激素组口服醋酸泼尼松;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云克组总有效率(93.54%)高于激素组(77.42%);云克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68%)明显低于激素组(32.26%),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31碘联合云克治疗甲亢伴突眼临床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21 Vol. 61 (4): 61- [摘要] ( 236 ) [HTML 1KB] [PDF 0KB] ( 387 )
59 徐佳李贵春彭斌峰苏铁
节细胞神经纤维瘤1例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正>节细胞神经纤维瘤(GN)是一种起源于成熟交感神经细胞、生长较缓慢的良性肿瘤[1]。该病发病率极低,容易引起误诊,且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因体检、压迫周围神经或器官引起不适而被发现[2]。鹰潭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收治1例节细胞神经纤维瘤,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体检发现左后侧纵膈占位3 d于2020年3月24日入院。体检胸部CT平扫示:左上肺胸膜下占位性病变,
2021 Vol. 61 (4): 59- [摘要] ( 325 ) [HTML 1KB] [PDF 0KB] ( 384 )
69 刘启航汪凯红张亿达盛欧阳曹润福
膀胱肾源性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正>肾源性腺瘤(NA)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泌尿系统肿瘤[1],男女发病比例为2:1,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病变主要见于膀胱[2]。经尿道切除是其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术后有复发的风险,需定期复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膀胱NA患者,现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诊疗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7 d于2019年11月28日收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2021 Vol. 61 (4): 69- [摘要] ( 267 ) [HTML 1KB] [PDF 0KB] ( 365 )
92 黄治发陈恩晴许之靓杨子凡曾君剑蒋澜王凡张鹏
双侧肌皮神经变异1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双侧肌皮神经变异对上肢手术操作的影响,提供一定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宜春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实验室的一具成年女性尸体,对其采用局部解剖学方法,使其腋窝部分的臂丛神经充分暴露,观察各神经的解剖学形态并对比其对不同上肢手术的影响。结果左侧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存在交通支,且缺少喙肱支;右侧肌皮神经缺如,且外侧束和内侧束存在交通支,且正中神经缺少肱肌支。对比知道:肌皮神经位置及起止的变化对臂丛阻滞、肌皮神经的皮瓣移植等手术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例肌皮神经变异对上肢手术操作有一定的影响。
2021 Vol. 61 (4): 92- [摘要] ( 245 ) [HTML 1KB] [PDF 0KB] ( 362 )
95 张赢 易昀敏
微单视设计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1例
<正>白内障是全球和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高度近视患者常容易并发白内障,手术治疗仍是各种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人工晶体的发展,运用微单视设计理念定制连续视程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运用微单视设计方案定制连续视程人工晶体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相关文献报道少见。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收治1例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运用微单视设计理念定制连续视程人工晶体行双眼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双眼获得满意全程视力,
2021 Vol. 61 (4): 95- [摘要] ( 266 ) [HTML 1KB] [PDF 0KB] ( 367 )
100 杜浏学 张礼仁 刘家明 张志宏 刘志礼
伤寒性脊柱炎误诊胸椎结核1例
目的探讨伤寒性脊柱炎误诊为胸椎结核的原因,总结伤寒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3月收治的1例临床误诊为胸椎结核的伤寒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性,年龄62岁,因反复低热伴背部疼痛入院。术前通过临床表现及MRI检查诊断为胸椎结核,术后对病灶组织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此病例为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伤寒性脊柱炎。结论伤寒性脊柱炎与胸椎结核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临床上通过仔细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综合诊断。对于无法确诊者,可通过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获取病灶组织行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从而避免误诊误治。
2021 Vol. 61 (4): 100- [摘要] ( 333 ) [HTML 1KB] [PDF 0KB] ( 371 )
103 刘运炜余永春胡明斌王语柔余洪远陈少卿
成人小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并肠套叠1例

<正>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病因不明,发病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各异。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受累部位多见于肺部和软组织,但发生于小肠却少见。笔者收治1例成人回肠IMT,结合病例资料及相关文献报告如下,以提高对该病诊疗及预后的认识。1 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腹痛、恶心、呕吐半月,

2021 Vol. 61 (4): 103- [摘要] ( 232 ) [HTML 1KB] [PDF 0KB] ( 393 )
105 邱义玲
新生儿时期感染脑炎并存脑穿通畸形引起的精神障碍1例报告
<正>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是一组因各种病原体直接损害脑组织引起的脑功能紊乱所致的精神障碍的总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极易造成小儿脑损伤,该病发病急,病死率高达15%~30%[1],会导致患儿的神经细胞发生直接损伤,炎症介质还会引起患儿脑血管发生痉挛以及颅内血管发生增殖性改变,患儿发生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导致后遗症的发生。很多存活者会留下耳聋、失眠、肢体运动障碍、癫痫、精神障碍等后遗症。
2021 Vol. 61 (4): 105- [摘要] ( 222 ) [HTML 1KB] [PDF 0KB] ( 321 )
64 李利 杨馨然 王乃博 万德芝 吴磊
江西省欠发达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江西省欠发达地区初中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3—6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西省25个欠发达地区(2020年已全部脱贫)选择5562名七、八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及初中生健康素养调查表等。通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修订、完善后,要求学生在30 min内独立完成标准化问卷。结果江西省欠发达地区初中生的健康素养总得分为(68.96±9.77)分,低、中、高健康素养水平的学生比例分别为34.3%、43.4%、22.3%;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行为、健康技能3个维度的高健康素养水平比例分别为23.8%、19.5%、14.6%;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性别、年级、自评学习成绩、母亲文化水平、是否为留守儿童、自评健康状况、体育锻炼以及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情况均是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江西省欠发达地区初中生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提升学生整体健康素养水平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入手。
2021 Vol. 61 (4): 64- [摘要] ( 211 ) [HTML 1KB] [PDF 0KB] ( 344 )
71 章志红罗玉姗俞雯张小羽林少龙
洪灾后不同时期居民的焦虑状态评估
目的随访调查洪灾人群的焦虑情况及现状,为受灾群众的长期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受洪涝灾害影响的曾接受安置的645例灾民[年龄(46.1±19.1)岁],于灾后4个月和6年分别进行随访,调查灾民焦虑症状情况。结果被调查灾民安置期焦虑检出率31.0%,4个月后随访到645例,焦虑检出率降为13.0%;6年随访到445例,焦虑检出率降为1.1%。各时期焦虑评分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均P<0.001),老年组焦虑检出率明显更高(均P<0.05)。各时期的焦虑检出率均无性别差异(均P>0.05)。结论洪灾后老年人更易焦虑,并且随时间推移,焦虑情况可以被缓解。但是,仍有必要在洪灾灾害后,对受灾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尤其是老年人。
2021 Vol. 61 (4): 71- [摘要] ( 234 ) [HTML 1KB] [PDF 0KB] ( 385 )
74 王艳晴 任红宇 赵娜 陈海婴 刘明斌 秦天
军团菌致病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嗜肺军团菌是引起军团菌病的主要病原体,临床表现主要是肺炎样症状和轻症流感样庞蒂亚克热。军团菌病的主要致病机制是军团菌的分泌系统分泌的效应因子和分泌的调控蛋白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嗜肺军团菌是已知的将近70种军团菌中最普遍存在的,也是临床感染人类最多的菌种。军团菌在自然水环境中广泛存在,但目前针对军团菌致病性检测的方法并不明确。文章主要介绍军团菌致病性检测方法,以期为实际应用选择时提供参考。
2021 Vol. 61 (4): 74- [摘要] ( 226 ) [HTML 1KB] [PDF 0KB] ( 379 )
80 董梦婷李春阳帕提古丽·加帕尔盛佳钰江科
乳腺癌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及交互反应
乳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现居中国女性癌症发病首位。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乳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两者在炎症过程中互为功能搭档,在TME中被推测也具有协同及相互作用。文章简述了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乳腺肿瘤微环境下以极化为主要特征的分子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两者间所存在的交互反应,指出了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共同成为乳腺癌免疫治疗新靶点的强大潜质,以期为解码乳腺癌免疫微环境提供参考,为乳腺癌诊治策略开拓思路。
2021 Vol. 61 (4): 80- [摘要] ( 262 ) [HTML 1KB] [PDF 0KB] ( 365 )
85 高凌云邓旭辉吴锦涛刘兆辉辛国华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应用进展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残。DFU以往的诊治主要是控制血糖的同时积极抗感染等治疗,但其治愈率仍有待提升。新兴的高压氧治疗(HBOT)可通过提高组织内的氧含量,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急性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脑缺血等,还能促进慢性DFU的愈合。文章通过回顾当前国内外有关高压氧治疗DFU的研究成果,对高压氧治疗DFU的机制、方法与疗效及应用现状与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2021 Vol. 61 (4): 85- [摘要] ( 216 ) [HTML 1KB] [PDF 0KB] ( 366 )
89 姚豆 田首元 郭志佳 李贝 张晋毓
铁死亡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铁死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以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诱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因神经细胞变性而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最近研究显示铁死亡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密切,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通过铁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等途径影响体内铁离子的积累,进而诱导神经细胞发生铁死亡。文章围绕铁死亡的特点及其调控机制、铁死亡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以及近年靶向铁死亡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2021 Vol. 61 (4): 89- [摘要] ( 294 ) [HTML 1KB] [PDF 0KB] ( 334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募青年编委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征稿通知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聘审稿专家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约稿邀请函
· 投稿时请下载并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