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目的评价改良工型腕部束缚带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CICU收治的258例CHD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9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自行设计的改良工型腕部束缚带和传统腕部束缚带进行固定约束。记录保护性约束期间2组被约束患儿腕部挣脱情况、约束部位的皮肤损伤、护士对患儿进行桡动脉导管操作时松解和重新约束总时长。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收集患儿家属、护士对保护性约束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腕部挣脱率低于对照组[0%(0/129)比62.02%(80/129),P<0.01];观察组约束部位皮肤损伤率低于对照组[1.60%(2/129)比44.19%(57/129),P<0.01];护士对患儿进行桡动脉导管操作时松解和重新约束完成总时长,观察组为(9.21±1.41)s,低于对照组的(46.46±3.74)s(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4.57%比62.01%,P<0.05);护士对观察组患儿约束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89%比36.43%,P<0.05)。结论改良工型腕部束缚带约束效果好、舒适度高,可减少束缚带接触部位皮肤神经损伤和压力性损伤,便于护士对患儿手部进行操作,有助于患儿家属和护士满意度的提高。
目的探讨改良的根向复位瓣术增宽附着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已行种植一期手术,植体潜入式愈合,二期手术术前种植位点附着龈宽度不足2 mm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例,研究组二期手术同期行改良根向复位瓣术,对照组行常规二期手术。比较二期术前,术后1个月及6个月术区附着龈宽度,附着龈重建情况及改良菌斑指数。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附着龈宽度较术前平均增宽4.81 mm,且高于对照组[(5.72±0.86)mm比(1.23±0.55)mm,P<0.05],术后6个月亦高于对照组[(5.65±0.85)mm比(1.16±0.53)mm,P<0.05]。2周拆线时除研究组1个位点缝线脱落造成黏膜愈合不良外,2组黏膜均愈合较好,附着点重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改良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种植二期手术同时进行改良根向复位瓣术,能有效增宽附着龈,缩短种植修复疗程,无须开辟第二术区,创伤较小,能够改善口腔卫生,为临床种植体周围附着龈宽度不足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编辑部公告
下载中心
友 情 链 接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