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 60卷 6期
刊出日期:2020-12-28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 张小玲 徐丹 甘仰本 况杰
SARIMA模型在南昌市HIV/AIDS疫情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模型预测南昌市HIV/AIDS发病情况,为该市艾滋病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HIV/AIDS病例人数建立SARIMA模型,用2017年1—6月HIV/AIDS病例数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然后用建立的模型预测2017年7—12月HIV/AIDS病例数。结果南昌市2007—2016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数2218例,且HIV/AIDS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最终建立的最优模型为SARIMA(0,1,1)×(0,0,1)12,赤池信息准则(AIC)为771.0,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为29.6%,且通过Ljung-Box检验,模型残差为白噪声(P=0.686)。模型对2017年1—6月发病数进行预测,均在95%置信区间内,且与实际报告病例数变动的趋势一致,验证了模型合理性。模型预测2017年7—12月HIV/AIDS病例数也符合之前流行趋势。结论 SARIMA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南昌市HIV/AIDS按月发病人数的动态变化,可用于HIV/AIDS疫情的短期预测。
2020 Vol. 60 (6): 1- [摘要] ( 194 ) [HTML 1KB] [PDF 0KB] ( 343 )
5 王立娟齐亮叶琳王彦珍罗安平
槲皮苷对噪声诱导神经性耳聋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槲皮苷(Que)对噪声诱导神经性耳聋小鼠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组)、噪声暴露组(Noise组)、低剂量Que治疗组(L-Que组)、高剂量Que治疗组(H-Que组),每组10只。除Con组外其余3组均接受噪声暴露,其中L-Que组和H-Que组在噪音暴露前分别给予50 mg·kg-1·d-1和100 mg·kg-1·d-1 Que处理。检测各组在点击音和全频程刺激下的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免疫荧光染色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耳蜗内毛细胞(IHC)、外毛细胞(OHC)的改变以及3-硝基酪氨酸(3-NT)、4-羟基壬醛(4-HNE)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的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Noise组ABR阈值以及OHC中3-NT、4-HNE和LC3B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01),对应于频率>22.4 kHz的耳蜗位置处的OHC密度显著降低(均P<0.001);与Noise组比较,L-Que组和H-Que组ABR阈值和OHC中3-NT、4-HNE和LC3B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对应于频率>22.4 kHz的耳蜗的位置处的OHC密度显著增加(均P<0.01),且H-Que组效果更优(P<0.01)。结论 Que对噪声诱导的神经性耳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耳蜗OHC氧化应激和自噬作用来实现的。
2020 Vol. 60 (6): 5- [摘要] ( 83 ) [HTML 1KB] [PDF 0KB] ( 308 )
10 杨培培李铁柱周金鑫王忠海
miR-134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软脑膜纤维化的作用
目的探究miR-134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软脑膜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n=20)和模型组(SAH组,n=20);2组脑组织采用芯片分析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并采用RT-qPCR对其进行验证;使用miRDB软件预测miR-134的靶蛋白,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34对TGF-β1的靶向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miR-134过表达和低表达的血管内皮细胞RAOEC中TGF-β1和CollagenⅠ表达。12只SAH大鼠随机分4组,各组颅骨后分别注射空白慢病毒(空白慢病毒组,n=3)、Lv-miR-134(Lv-miR-134组,n=3)、Lv-TGF-β1(Lv-TGF-β1组,n=3)和Lv-miR-134+siRNA-TGF-β1(Lv-miR-134+siRNA-TGF-β1组,n=3),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软脑膜组织的纤维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SAH组miR-134表达降低,TGF-β1和CollagenⅠ的蛋白和mRNA表达增高(均P<0.05)。miR-134能够与TGF-β1的3′-UTR区域直接结合,并抑制其活性。血管内皮细胞中miR-134抑制TGF-β1和CollagenⅠ的蛋白和mRNA表达(P<0.05)。与空白慢病毒组相比,Lv-miR-134组、Lv-miR-134+siRNA-TGF-β1组的纤维化程度降低(P<0.05),而Lv-TGF-β1组纤维化程度升高(P<0.05)。结论 miR-134通过调控TGF-β1抑制SAH后软脑膜纤维化。
2020 Vol. 60 (6): 10- [摘要] ( 144 ) [HTML 1KB] [PDF 0KB] ( 304 )
15 王希方 雷雨 刘屹 岳青芳 侯银银 曹菲 孙超 王海鹏 陆王锋
PFKFB3敲减抑制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和转移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敲减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分3组,si-ctrl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组、si-PFKFB3#1组和si-PFKFB3#2组,分别转染2种不同的敲减siRNA序列。WB检测PFKFB3蛋白表达,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检测细胞转移能力。结果与si-ctrl组比较,si-PFKFB3#1组(0.103±0.024)和si-PFKFB3#2组(0.106±0.028)PFKFB3/GAPDH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孵育48、72和96 h,si-PFKFB3#1组和si-PFKFB3#2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si-PFKFB3#1组[(63.51±3.87)%]和si-PFKFB3#2组[(61.26±3.66)%]细胞G1期比例增加,si-PFKFB3#1组[(25.64±2.71)%]和si-PFKFB3#2组[(24.79±2.59)%]S期比例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ctrl组(305±27)比较,si-PFKFB3#1组(125±20)和si-PFKFB3#2组(136±18)转移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PFKFB3敲减可以抑制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和转移。
2020 Vol. 60 (6): 15- [摘要] ( 66 ) [HTML 1KB] [PDF 0KB] ( 281 )
20 张鹏 潘改燕 孙巨军
P2Y12敲除在LPS诱导的急性肺炎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G蛋白偶联P2Y受体12(P2Y12)敲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野生型(WT)小鼠(WT组)和P2Y12敲除(P2Y12 KO)小鼠(P2Y12 KO组),通过LPS注射建立小鼠急性肺炎模型,比较2组小鼠经LPS处理0~7 d后的生存率。收集2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采用生化分析仪和BCA法检测BALF中性粒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采用HE染色和ELISA法检测2组小鼠肺损伤情况和肺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B)]的表达。结果与WT组相比,P2Y12 KO组小鼠经LPS处理0~7 d后存活率明显增加。LPS处理后6~48 h,与WT组比较,P2Y12 KO组BALF中性粒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E染色结果显示,LPS处理24 h后,与WT组比较,P2Y12 KO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募集明显减少(P<0.01),并且肺部聚合纤维蛋白染色较浅,肺水肿程度明显降低(P<0.01);ELISA实验结果显示,LPS处理24 h后,与WT组比较,P2Y12 KO组肺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IL-10和MIP1b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P<0.001)。结论 P2Y12敲除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小鼠肺部炎症反应并减少肺损伤。
2020 Vol. 60 (6): 20- [摘要] ( 77 ) [HTML 1KB] [PDF 0KB] ( 298 )
25 谌秋华 陈燕玲 谢联斌
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EA和AFP的结果对比
目的比较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方法选取的210名受试者为2015年7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n=124)和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n=86)。受试者均清晨采集全血标本,分别应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肿瘤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检测值呈正相关(rCEA=0.733、rAFP=0.669,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EA、AFP的结果在诊断肿瘤中的AUC分别为0.674、0.655,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EA、AFP的结果在诊断肿瘤中的AUC分别为0.606、0.6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结果基本一致,相关性良好,均有助于提升临床肿瘤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2020 Vol. 60 (6): 25- [摘要] ( 223 ) [HTML 1KB] [PDF 0KB] ( 279 )
29 熊友健 胡榕 卢庆红 涂琼 钟建民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12岁以下癫痫儿童拉莫三嗪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数学模型
目的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MEM法)建立拉莫三嗪(LTG)在12岁以下癫痫儿童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数学模型,分析其用于预测癫痫患儿LTG血药浓度的可能性。方法收集118例服用LTG的癫痫患儿159份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和临床生化指标。通过NONMEM软件建立LTG在癫痫患儿中的PPK数学模型,用自举法(Bootstrap)评估数学模型参数的精确度,并用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NPDE)作进一步评估和验证。结果最终回归数学模型:清除率(CL/F)=1.52×(WT/40)0.87×e-2.63,分布容积(V/F)=290.30×(AMT/100)0.75,CL/F、V/F典型值分别为1.52 L·h-1和290.30 L。Bootstrap评估显示,最终回归数学模型的稳定性和效能均良好,典型值和固定效应参数的RSE均<16%(6.54%~15.22%)。NPDE分析显示,LTG的PPK最终模型模拟数据为标准正态分布,个体间变异度从72.61%下降到15.23%,表明LTG的PPK模型的变异度良好。结论运用NONMEM法建立的LTG在12岁以下癫痫患儿的PPK数学模型,可用于预测癫痫患儿LTG血药浓度。
2020 Vol. 60 (6): 29- [摘要] ( 72 ) [HTML 1KB] [PDF 0KB] ( 248 )
33 张绍平徐怡
LncRNA DILC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ILC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80例胆囊癌组织标本(胆囊癌组)和3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标本(对照组)中胆囊癌细胞GBC-SD和人胆囊上皮细胞HGBEC中DILC基因表达水平。以DILC表达量的中位数为截断值,将胆囊癌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并比较这2组临床病理特征。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通过转染DILC siRNA下调GBC-SD细胞中DILC的表达,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胆囊癌组DILC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BC-SD细胞DILC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HGBEC细胞(P<0.05)。高表达组T分期为T3—T4期、TNM分期为Ⅲ—Ⅳ期的占比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T分期(T3—T4)、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DILC高表达是胆囊癌患者不良预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转染DILC siRNA后,GBC-SD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01)。结论 DILC在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分期和生存预后有关。DILC可以促进胆囊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2020 Vol. 60 (6): 33- [摘要] ( 117 ) [HTML 1KB] [PDF 0KB] ( 286 )
37 焦凡 谢湘梅 罗阿兰 骆佳佳 刘琴 胡晓莹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平衡及步行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平衡及步行能力康复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关于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对所获得文献按照标准筛选、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69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镜像组350例,对照组341例。镜像组的平衡能力[SMD=0.98,95%CI(0.48,1.47),P=0.000 1]、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下肢部分评分[MD=4.29,95%CI(1.82,6.76),P=0.000 7]、功能性步行功能分级[MD=0.62,95%CI(0.35,0.90),P<0.000 01]、步速[SMD=0.89,95%CI(0.50,1.28),P<0.000 01]、步频[MD=6.69,95%CI(3.09,10.28),P=0.000 3]、步幅[MD=6.13,95%CI(0.24,12.02),P=0.04]和步长[SMD=0.80,95%CI(0.47,1.13),P<0.000 01]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镜像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平衡及步行能力。
2020 Vol. 60 (6): 37- [摘要] ( 77 ) [HTML 1KB] [PDF 0KB] ( 288 )
45 潘超刘丽瑜
贝伐珠单抗对伽玛刀手术后难治性脑水肿的疗效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对伽玛刀手术后难治性脑水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伽玛刀术后难治性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贝伐珠单抗治疗3周后采用头颅MRI和格拉斯哥(GCS)评分评估疗效,治疗6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生活质量。结果靶向贝伐珠单抗治疗在1周后与脑水肿相关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3周后,头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意识清醒,偏瘫肢体运动逐渐恢复,病理反射消失。治疗后G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评分明显降低[(9.162±0.546)分比(13.541±1.287)分,P=0.036]。T2WI序列显示水肿最大层体积减小[(203.161±22.154)cm3比(16.151±2.152)cm3,P<0.001]。治疗6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评分明显升高[(3.846±0.587)分比(1.390±0.168)分,P=0.026]。4例发生高血压,发生率为15.38%。结论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能明显改善难治性脑水肿,逆转病变,改善临床预后。
2020 Vol. 60 (6): 45- [摘要] ( 507 ) [HTML 1KB] [PDF 0KB] ( 241 )
48 张卜元范静华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NGF、NKA、SP表达与Th1/Th2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激肽A(NKA)、P物质(SP)的表达与辅助T淋巴细胞(Th1/Th2)及其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CVA患儿为研究组,健康体检正常儿童80例为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3%的高渗盐水及沙丁胺醇400μg收集支气管诱导痰,检测诱导痰炎性细胞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GF、NKA、SP、神经源性相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5(IL-5)、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相关细胞因子[IL-2、IL-4、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 Th2细胞水平。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NGF、NKA、SP与Th1/Th2、IL-2、IL-4、IL-10、IFN-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Th1细胞数、Th1/Th2值及IL-2、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总数、Th2细胞数及NGF、NKA、SP、TNF-α、IL-5、MMP-2、MMP-9、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GF、NKA及SP与Th1/Th2(r=-0.354、-0.457、-0.502,均P<0.01)、IL-2(r=-0.493、-0.398、-0.376,均P<0.01)、IFN-γ(r=-0.506、-0.385、-0.489,均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IL-4(r=0.437、0.382、0.455,均P<0.01)、IL-10(r=0.396、0.508、0.449,均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VA患儿存在明显的Th1/Th2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失衡,炎症因子水平急增,通过NGF、NKA及SP检测可有助于了解CVA患儿病情变化及免疫功能失衡情况。
2020 Vol. 60 (6): 48- [摘要] ( 111 ) [HTML 1KB] [PDF 0KB] ( 248 )
53 张卫平陈莉王婧玲谌芳群袁文欣聂小艳
健康成人颈动脉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颈动脉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体检中心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进行健康体检人员300例,按年龄将其分为3组:18~39岁青年组(n=96)、40~59岁中年组(n=173)、≥60岁老年组(n=31)。收集饮酒史、吸烟史、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清学检查等资料;常规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极速脉搏波(UFI)技术测量颈总动脉UFPWV,即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和收缩期结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比较左右两侧、不同年龄组颈总动脉UFPWV的差异及影响因素;300例中,随机选取61例,由2名统一培训医师分别间隔24 h以上行脉搏波成像(PWV)检查,评估2名医师之间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结果同一受检者左、右两侧颈总动脉UFPWV、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师检测的颈总动脉PWV-BS、PWV-E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PWV-ES及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V-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WV-BS与收缩压(BPs)、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线性正相关(r分别为0.172、0.157,均P<0.05);PWV-ES与BMI、BPs、舒张压(BPd)、甘油三脂(TG)及年龄均呈线性正相关(r分别为0.160、0.606、0.189、0.515、0.293,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BPs是影响PWV-BS的独立相关因素,年龄、TG、BPs是影响PWV-ES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UFI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价健康成人颈总动脉弹性,BPs是PWV-BS与PWV-ES的影响因素,且PWV-ES还受年龄、TG影响。
2020 Vol. 60 (6): 53- [摘要] ( 144 ) [HTML 1KB] [PDF 0KB] ( 303 )
57 龚绍慧鄢腾峰吕世刚叶敏华吴淼经祝新根
MiR-586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miR-586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586在非肿瘤脑组织(NBT)及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miR-586在人正常星形胶质细胞(NHA)及4株胶质瘤细胞株(U87、U251、T98、LN229)中的表达。在胶质瘤细胞株中通过转染miR-586 inhibitor下调miR-586的表达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细胞周期阶段。结果 miR-586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显著比非肿瘤脑组织中高(P<0.001);在胶质瘤细胞系中,U87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U87细胞转染miR-586 inhibitor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1)。此外,miR-586 inhibitor转染U87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P<0.01)。结论 miR-586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抑制miR-586的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
2020 Vol. 60 (6): 57- [摘要] ( 110 ) [HTML 1KB] [PDF 0KB] ( 257 )
60 周凡 敖成 胡旺 胡达振 龙纤纤 黄鹏
中学生的求助行为在被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中学生求助行为在被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NSSI)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以南昌市3所中学为研究现场,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渥太华自伤判断条目、Olweus欺凌问卷和中学生求助行为问卷对4434名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22.0和PROCESS 3.3软件进行一般数据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中学生NSSI检出率为33.3%(1477/4434),且女生高于男生(37.1%比29.6%,P<0.001)。被欺凌与NSSI呈正相关(r=0.356,P<0.01);求助对象中求助家人和求助老师均与NSSI呈负相关(r=-0.176、-0.155,均P<0.01);求助方式中面对面交谈、打电话、通过纸张写信和电子文字信息均与NSSI存在负相关(r=-0.106、-0.047、-0.035、-0.036,均P<0.05)。中学生求助意愿、求助家人、求助老师及以面对面交谈方式求助,在被欺凌与NSSI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范围为1.75%~6.00%。结论中学生的求助行为在被欺凌和NSSI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被欺凌者发生NSSI的风险。
2020 Vol. 60 (6): 60- [摘要] ( 91 ) [HTML 1KB] [PDF 0KB] ( 297 )
66 刘雅珺杨树龙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的相关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在于反复发作的关节滑膜炎症导致关节和软骨发生不可逆性损伤。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人体内一种气体小分子,由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s,NOS)催化L-精氨酸产生。在RA的发病机制中,浓度过高的NO在炎症关节介导许多不同的细胞功能,包括影响免疫细胞及其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关节软骨损伤,其合成酶也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使用NOS抑制剂可逆转红斑和血管渗漏等典型的炎症症状,还可以降低炎症关节中浓度过高的NO,最终起到治疗RA的作用。

2020 Vol. 60 (6): 66- [摘要] ( 166 ) [HTML 1KB] [PDF 0KB] ( 267 )
71 张晓梅 黄鹏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是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特点,近年在结核病的诊断中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从T-SPOT.TB的原理,外周血T-SPOT.TB在肺结核、肺外结核、结核潜伏感染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以及体液T-SPOT.TB在临床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提供更多依据或线索。
2020 Vol. 60 (6): 71- [摘要] ( 46 ) [HTML 1KB] [PDF 0KB] ( 268 )
76 李紫玲 李经堂
转录因子Sp7/Osterix的研究进展
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是涉及多种信号蛋白和转录因子的复杂过程,Osterix作为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在该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细胞模型中Osterix相关分子机制的探索和构建动物模型研究其功能,均取得了许多新进展。通过深入研究Osterix表达与调控,寻找更多新靶点,对临床精准治疗骨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Osterix在骨组织工程方面的作用亦不容小觑,明确Osterix的各种上下游因子和信号通路,可推动骨组织修复工程技术革命性的发展。鉴于Osterix基因在骨形成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探索其分子结构、功能、表达调控及其相关疾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其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0 Vol. 60 (6): 76- [摘要] ( 145 ) [HTML 1KB] [PDF 0KB] ( 239 )
82 汪绪祥 王锁刚
移植肾纤维化与TGFβ1-Smad/p38MAPK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慢性移植肾病(CAN)是移植肾远期失去功能或者功能不全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异体肾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而移植肾纤维化是CAN病理改变的核心。TGFβ1-Smad/p38MAPK信号传导途径可以介导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全过程。如何预防和减缓移植肾纤维化进展至CAN仍是世界性的难题。文章总结了移植肾纤维化与TGFβ1-Smad/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以及防治CAN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2020 Vol. 60 (6): 82- [摘要] ( 89 ) [HTML 1KB] [PDF 0KB] ( 219 )
86 刘阳肖军健黄丽平胡茂荣万爱兰
经颅磁刺激在失眠障碍中的应用
失眠障碍在临床上很常见,是许多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有客观短睡眠时间,能显著增加认知功能损害、焦虑抑郁情绪及躯体不适感等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自从1980年代初期开发出经颅磁刺激以来,现已有一系列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案可用于神经、精神疾病和失眠障碍的治疗。文章就经颅磁刺激及其在失眠障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2020 Vol. 60 (6): 86- [摘要] ( 146 ) [HTML 1KB] [PDF 0KB] ( 266 )
90 胡圣利 伍冬桂 刘新庆
微型穿孔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研究进展
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时间越长,牙根吸收的机会就越大;同时治疗持续时间过长会影响患者对正畸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如何加速正畸牙齿移动速度以缩短治疗时间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临床上有效的手段是采用手术方法破坏骨皮质的连续性,提高骨改建的速度来加速牙齿移动。微型穿孔术(micro-osteoperforation,MOP)是一种新的、简单的加速牙齿移动的微创手术,它是由骨皮质切开术改良发展而来,即在不翻瓣的情况下,直接采用穿刺的方法透过黏膜对骨皮质进行微穿孔。MOP的加速效应及机制尚存在许多争议。文章就MOP的概念、生物学理论、研究现状、临床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2020 Vol. 60 (6): 90- [摘要] ( 63 ) [HTML 1KB] [PDF 0KB] ( 292 )
94 谢天裕 刘云 廖世杰 罗晓婷 冯文宇 韦昌武 黄先盈 韦庆军
细胞焦亡与恶性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如感染、恶性肿瘤等)触发并由caspase家族蛋白介导的炎症性细胞死亡,其特点是胞膜快速破裂及胞内促炎物质的释放。细胞焦亡的三种路径分别为依赖于caspase-1的经典路径、依赖于caspase-4/5/11非经典路径以及依赖于caspase-3的特殊路径。此外,GSDMD和GSDME也在焦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细胞焦亡与多种恶性肿瘤关系密切,表现为既可抑制也可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文章就细胞焦亡的路径、细胞焦亡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2020 Vol. 60 (6): 94- [摘要] ( 133 ) [HTML 1KB] [PDF 0KB] ( 202 )
99 刘文彩 黄鹏
人弓形虫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弓形虫病是由细胞内感染的弓形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弓形虫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其在宿主免疫能力低下时可导致严重后果。文章就人弓形虫病诊断方法的发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人弓形虫病的有效诊断提供更多选择。
2020 Vol. 60 (6): 99- [摘要] ( 62 ) [HTML 1KB] [PDF 0KB] ( 268 )
104 祝文涛吴丽娟陈晖刘丽赟童一帆李顺辉
应激性心肌病1例报告
<正>应激性心肌病作为一种特殊的心肌病,其定义、诊断、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在急性情况下做出诊断不易。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一科2019年11月4日收治了1例酷似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诊断为心尖球形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逼,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因胸闷、气逼1个月,加重9 h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吸烟史20余年,已戒烟;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2020 Vol. 60 (6): 104- [摘要] ( 102 ) [HTML 1KB] [PDF 0KB] ( 283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募青年编委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征稿通知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聘审稿专家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约稿邀请函
· 投稿时请下载并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