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 54卷 08期
刊出日期:2014-08-28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 陈未平;吴利东;房晓薇;齐协飞;
依达拉奉对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脓毒血症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NS组)、模型组(LPS组)及依达拉奉治疗组(ED组),每组20只。LPS和ED组采用尾静脉注射LPS(10mg·kg-1)建立ALI模型,ED组随后立即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5mg·kg-1)。LPS注射6h后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提取肺组织测定干/湿重比值(D/W),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NS组比较,LPS组肺组织D/W、动脉血气测得PaO2、PaCO2、PaO2/FiO2显著下降,肺损伤病理评分及血浆TNF-α、IL-6升高(P<0.05)。与LPS比较,ED组肺组织D/W、动脉血气测得PaO2、PaCO2、PaO2/FiO2升高,肺损伤病理评分及血浆TNF-α、IL-6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NS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肺内氧自由基,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产生。
2014 Vol. 54 (08): 1- [摘要] ( 350 ) [HTML KB] [PDF 0KB] ( 23 )
4 梁又德;杨旭;刘莹;杨芬;巫家宝;高丽萍;刘学;
实验性牙周改建中LIF和LIFR的表达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牙周改建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与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LIFR)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24只6—7周龄雌性Wistar大鼠,每只大鼠上颌左右两侧分别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建立大鼠实验性牙移动的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加力后3、7、14d处死动物。制备标本,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LIF和LIFR在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对各组LIF和LIFR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LIF和LIFR在正常牙周膜中表达较弱,且主要分布在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之中,加力后,实验组表达显著增加。且LIF和LIFR各天之间表达强弱各不相同。在压缩侧,LIF和LIFR的表达在第14天最强,其中LIF第14天的表达显著高于第7天(P<0.05);LIFR在第14天的表达亦显著高于第3天(P<0.01)和第7天(P<0.01)。在牵张侧,LIFR在第14天表达最强,且比第3天和第7天表达显著增高(均P<0.01),而LIF表达在各天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LIF和LIFR的表达呈规律性的变化,参与了牙齿移动过程中的牙周组织改建。
2014 Vol. 54 (08): 4- [摘要] ( 448 ) [HTML KB] [PDF 0KB] ( 42 )
8 曾建华;熊龙;李经堂;严亮;凌蒙;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人工骨治疗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以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为载体支架,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构建NanoHA复合rhBMP-2人工骨(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植入兔桡骨缺损,探讨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局部成骨活性及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能力,为临床骨缺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只成年的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组(A组)、Nano-HA人工骨组(B组)、空白组(C组)3组,每组12只,制作成桡骨为12mm的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B组植入Nano-HA人工骨,C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植入后于4、8、12周行大体观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检测、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1)与术前比较,3组ALP含量术后4周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8周达最高峰(P<0.05),之后开始下降,在12周时ALP含量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3组术后4、8、12周ALP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X线片表现:术后12周A组植入材料完全降解,骨皮质连接完成,骨缺损完全修复;B组材料大部分降解,有大量骨密度影,有大量骨痂形成,骨髓腔基本再通,骨缺损大部分修复;C组骨折断端光滑硬化吸收,无骨质长入,骨髓腔封闭,形成骨不连。3组术后4、8、12周Lane-Sandhu X线骨形成评分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织学表现:术后12周A组材料完全降解,大量的板层骨形成,骨痂完成塑形,骨缺损修复;B组材料大部分降解及密质骨形成,有大量新生骨组织,骨缺损大部分修复;C组骨缺损断端大量的纤维组织形成,未见新骨形成,断端骨不连。3组术后4、8、12周Lane-Sandhu组织学骨形成评分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点抗弯生物力学检测A组标本术后4、8、12周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比Nano-HA人工骨具有更强的成骨能力,明显缩短了骨缺损愈合时间。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在修复长骨骨缺损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骨缺损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 Vol. 54 (08): 8- [摘要] ( 401 ) [HTML KB] [PDF 0KB] ( 34 )
14 徐鸣; 周斌;
预先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目的评价预先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24只。SH组打开腹腔后即关腹,不进行缺血再灌注;I/R组和D组采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腹主动脉,确认腹主动脉搏动消失,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30min后松开动脉夹,开始再灌注。D组于缺血前15min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200μg·kg-1,I/R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在再灌注12h、1d、2d、7d后应用Tarlov评分评价后肢运动功能,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脊髓组织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与SH组比较,I/R组、D组Tarlov评分降低(P<0.05),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D组Tarlov评分升高(P<0.05)、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预先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可减轻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2014 Vol. 54 (08): 14- [摘要] ( 290 ) [HTML KB] [PDF 0KB] ( 29 )
18 陈益国;邓林强;陈会;熊章华;孙敬;余理智;
呼吸道标本病原学检测对曲霉菌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呼吸道标本直接涂片和培养对曲霉菌诊断的价值。方法将85例呼吸道标本(痰液、肺泡灌洗液)培养曲霉菌阳性患者按曲霉菌感染及曲霉菌定植诊断标准分为曲霉菌感染组(30例)和曲霉菌定植组(55例)。均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细菌培养联合标本直接革兰染色对区别曲霉菌感染和定植的诊断意义。结果 85例呼吸道合格标本曲霉菌培养和直接涂片阳性中,30例与临床诊断相符,符合率为35.2%。曲霉菌感染组镜下和培养检出正常菌群均显著低于定植组、曲霉菌检出次数显著高于定植组(均P<0.05)。2组镜下WBC浸润量、菌丝检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08,P=0.83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曲霉菌检出次数、无正常菌群定植(包括镜下和培养均无正常菌群)对曲霉菌病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使用、糖尿病、呼吸衰竭及血液系统疾病是其疾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曲霉菌培养阳性基础上,镜下未见正常菌群对诊断灵敏度为83.3%,阴性预测值均达83.9%,培养未见正常菌群诊断灵敏度为86.7%、阴性预测值为89.4%,但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低于60.0%;两者联合诊断曲霉菌感染的特异度可提高到66.4%,阳性预测值可为53.9%。三者联合检测(镜下和培养未见正常菌群与检出次数)能提高曲霉菌诊断的特异度(92.0%)和阳性预测值(71.0%)。结论在标本合格条件下曲霉菌检出阳性时,呼吸道标本直接涂片及培养出正常菌群对区分曲霉菌定植与感染具有诊断价值。
2014 Vol. 54 (08): 18- [摘要] ( 398 ) [HTML KB] [PDF 0KB] ( 28 )
22 许国安;徐靖;周亚军;方向明;邓武昌;高栋才;刘毓平;
二尖瓣成形术多技术复合应用治疗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MVP)多技术复合应用治疗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MI)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复杂性MI患者按常规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综合应用多项MVP技术进行二尖瓣修复,包括瓣矩形切除、前叶三角形切除、腱索缩短、腱索转移、缘对缘二孔化、置入人工腱索、置入人工瓣环等,术中采用注水实验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成形效果。结果全组病例围术期无死亡,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4±4)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69±21)min。术后1周心脏彩超复查:二尖瓣无任何反流或微量反流18例,轻度反流5例。出院时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其中NYHAⅠ级14例,Ⅱ级9例。随访中1例缺血性病变患者术后9个月二尖瓣由微量反流增加至中度反流,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无异常出血、血栓栓塞、心内膜炎等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复杂性MI患者,根据二尖瓣病因与病变部位,合理选择MVP多技术复合应用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014 Vol. 54 (08): 22- [摘要] ( 364 ) [HTML KB] [PDF 0KB] ( 54 )
25 涂建斌; 沈思瑶; 饶丽华;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南昌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ICU患者各种临床标本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2株。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5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行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rmtE和npm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5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44.2%、53.8%、75.0%和78.8%,对其余14种抗生素耐药率均在90.0%以上。5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有38株检出armA基因表达,表达率为73.1%(38/52);其余均未检出。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携带armA型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多种抗生素呈多重耐药性。
2014 Vol. 54 (08): 25- [摘要] ( 344 ) [HTML KB] [PDF 0KB] ( 34 )
29 史光东;罗继琼;冉瑞明;包和红;张涛;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6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并分析脑出血不同时期、不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不同出血量及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入院7d时(P<0.01);GCS评分≤8分较GCS评分>8分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P<0.01);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脑出血量的增加而增高(P<0.01);好转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死亡患者(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且急性期增加较为明显,同时血NT-proBNP与脑出血量、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患者预后均具有密切关系,该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评估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2014 Vol. 54 (08): 29- [摘要] ( 474 ) [HTML KB] [PDF 0KB] ( 55 )
32 高宇; 朱志图;
应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比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比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同时评价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在预后的评价的作用。方法 62例经病理学证实为晚期的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组(A组,31例)和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组(B组,31例)。分析2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生存。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并根据化疗后血清LDH变化,分为反应组(下降)和不反应组(升高或持平)。结果 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12.9%和25.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0.3%和9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位PFS为17.4个月优于B组9.6个月(95%可信区间,5.2个月to 19.7个月,P=0.264)。亚组分析鳞癌患者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优于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2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性别、年龄、LDH反应性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患者预后较男患者好(HR=3.231,P=0.014),初治时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预后较好(HR=0.287,P=0.005),LDH反应组比不反应组预后好(HR=0.379,P=0.027)。结论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均为较好的治疗方案,LDH反应性可能预测晚期NSCLC患者疗效。
2014 Vol. 54 (08): 32- [摘要] ( 601 ) [HTML KB] [PDF 0KB] ( 42 )
37 杨绮帆;钱锁开;钟务招;邓磊;温建峰;陈小宝;曾文辉;徐凡;
分期钛金属网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分期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4例分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手术的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一期先行V-P分流术,6例患者一期先行颅骨修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4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分流管堵塞1例(2.2%)、颅内感染1例(2.2%)、分流过度出现脑室裂隙样改变2例(4.5%)及并发癫痫或加重3例(6.8%),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1个月进行GCS评估,29例(65.9%)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15例(34.1%)无明显变化;复查CT或MRI示:原室管膜下水肿均有改善或完全消失,29例(65.9%)脑室基本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行GOS评分:良好23例(52.2%),中残14例(31.8%),重残或植物生存7例(16.0%)。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积水、脑膨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分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手术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2014 Vol. 54 (08): 37- [摘要] ( 378 ) [HTML KB] [PDF 0KB] ( 23 )
40 白晓; 许霞; 赵花;
肺部感染肺泡灌洗液中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肺部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培养,分析检出非发酵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3年6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陕西省总队医院检验科从BALF中分离的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93株非发酵菌,检出率居前4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48/93,51.61%)、鲍曼不动杆菌(31/93,33.3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0/93,10.75%)、醋酸钙不动杆菌(2/93,2.15%);非发酵菌对不同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对非发酵菌的作用较好。结论肺部感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非发酵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耐药性,应加强临床肺泡灌洗液的细菌学检测,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2014 Vol. 54 (08): 40- [摘要] ( 271 ) [HTML KB] [PDF 0KB] ( 41 )
43 李小琳;劳国荣;付四毛;罗序峰;刘玉玲;孙多成;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川崎病冠脉损害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128MSCT)在诊断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川崎病患儿128MSCT及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结果。128MSCT在无屏气状态下进行扫描,扫描时心率为80~130次·min-1,平均(99±18)次·min-1。主要观察冠状动脉瘤的数目、部位、大小及形状。冠状动脉病变按左冠状动脉(LCA)主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主干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30例川崎病患者中17例行128MSCT和ECHO冠状动脉检查均未见异常。128MSCT显示冠状动脉损害患者13例[病变累及冠状动脉起始处或近端6例,累及冠状动脉中段和(或)远端7例];ECHO只显示冠状动脉起始处和近端的损害6例,ECHO诊断完全符合率为76.67%(23/30)。ECHO评估中远端冠脉病变有限;漏诊7例(LCA、RCA近、中、远端多处瘤样扩张3例,双侧远端冠状动脉增粗迂曲2例,LCA中端中度或LAD轻度狭窄2例)。恢复期:13例冠状动脉损害患者以128MSCT结果为对照,ECHO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1.54%(8/13),8例同期随访(1~6个月)128 MSCT及ECHO均提示冠状动脉病变消失。漏诊5例(128MSCT提示RCA中、远端节段性瘤样扩张2例,LCA、RCA多发巨大瘤合并双侧冠脉瘤壁钙化1例,LCA中端或LAD狭窄各1例)。结论在较高心率、无屏气模式下,128MSCT有助于评价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全貌,能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随访和诊断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2014 Vol. 54 (08): 43- [摘要] ( 356 ) [HTML KB] [PDF 0KB] ( 29 )
47 童明富;蔡长春;王细金;欧阳卫泽;叶向荣;
31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D-二聚体在其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并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对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价值。方法总结并分析资料完整且经临床确诊的31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缺血性肠病中,缺血位于乙状结肠7例、降结肠6例、降结肠+乙状结肠14例、横结肠2例、横结肠+降结肠2例;有冠心病史13例,有糖尿病史11例,有高血压病史23例,有高脂血症14例,有肝硬化病史2例,曾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多年1例,合并心房纤颤9例。确诊方法:腹部CTA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闭塞5例,肠系膜动脉狭窄12例;腹部血管彩超提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狭窄8例;6例腹部CTA未见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结合病史、D-二聚体、结肠镜下表现诊断缺血性肠病。26例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好转,4例因腹痛加重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1例病情加重放弃治疗。结肠镜下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呈节段性分布,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除黏膜活检提示黏膜下层含铁血黄素细胞对诊断有意义外,其他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1 450±242)μg·L-1,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正常值<0.3μg·L-1)。结论缺血性肠病绝大多数患者临床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有助提高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率;缺血性肠病应当早期诊断,内科保守治疗可好转,部分需外科手术治疗。
2014 Vol. 54 (08): 47- [摘要] ( 364 ) [HTML KB] [PDF 0KB] ( 32 )
50 陈予;
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5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起始剂量为10mg·次-1,3次·d-1,之后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调整普萘洛尔的剂量,治疗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门静脉内径(DPV)、最大血流速度(VPV)与血流量(QPV),脾静脉内径(DSV)、最大血流速度(VSV)与血流量(QSV),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肝静脉自由压(FHVP)、肝静脉楔入压(WHV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HVPG、DPV、VPV、QPV、VSV、QSV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较治疗前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未发现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普萘洛尔是安全有效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降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肝静脉压力梯度,降低门静脉血流,且安全性高。
2014 Vol. 54 (08): 50- [摘要] ( 732 ) [HTML KB] [PDF 0KB] ( 43 )
53 李丽琴;黄敖;刘君;罗建忠;高飞;张帅;
CO2激光联合匹多莫德、中药熏洗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匹多莫德、中药熏洗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多发性跖疣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20例)、治疗1组(30例)和治疗2组(30例)。3组均在局部麻醉下行CO2激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1组采用匹多莫德片治疗。治疗2组采用匹多莫德片治疗,同时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1组有效率、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0%、20.0%比55.0%、25.0%,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1组比较,治疗2组有效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96.7%、3.3%比55.0%、25.0%,70.0%、20.0%,均P<0.05)。结论 CO2激光联合匹多莫德、中药熏洗治疗多发性跖疣可显著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2014 Vol. 54 (08): 53- [摘要] ( 392 ) [HTML KB] [PDF 0KB] ( 18 )
56 曾斌;孙建设;李晓华;王诗琪;薛艳平;夏云;
比较鼻科动力系统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
 目的比较鼻科动力系统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腺样体肥大手术中的优越性。方法将85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B 2组:均行手术切除,A组38例采用鼻科动力系统;B组47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B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P<0.05);A组住院费用较B组少(P<0.05);总有效率与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科动力系统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均具有视野清晰、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出血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2014 Vol. 54 (08): 56- [摘要] ( 520 ) [HTML KB] [PDF 0KB] ( 43 )
59 熊章华;陈益国;陈会;熊龙;
73例尿培养菌落计数不达标标本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尿培养菌落计数不达标的原因,以提高尿细菌学检测的临床符合率。方法对73例尿培养菌落计数不达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尿培养菌落计数不达标患者中82.19%(60/73)有真性尿路感染。81.67%(49/60)的患者提前使用了抗生素,但抗生素提前使用的有效率仅为48.98%(24/49)。有临床尿路感染者尿沉渣涂片镜检有WBC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尿沉渣涂片镜检无WBC的病例、尿培养阴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尿培养阳性(均P<0.01)。尿培养+尿沉渣涂片镜检阳性、阴性总符合率和误诊率均显著高于尿培养(均P<0.01)。结论单纯尿定量培养不足以对提前使用抗生素患者进行尿路感染的实验室诊断,需要结合尿沉渣涂片以排除因抗生素误用或滥用导致的假阴性报告。
2014 Vol. 54 (08): 59- [摘要] ( 420 ) [HTML KB] [PDF 0KB] ( 32 )
62 李巧云; 张海华;
术前单次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术前单次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股神经阻滞组(F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F组于麻醉诱导前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患侧股神经阻滞,单次给予0.5%罗哌卡因20mL,C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术毕均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维持VAS评分≤3分,当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于术后2、4、8、12、24和48h时行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患者术后24h舒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次数、氟比洛芬酯使用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患者术后各时点BCS舒适度评分均显著升高,术后24h舒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次数及氟比洛芬酯使用率均显著减少(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单次股神经阻滞可提高全身麻醉下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
2014 Vol. 54 (08): 62- [摘要] ( 393 ) [HTML KB] [PDF 0KB] ( 23 )
66 刘铭; 谢平;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围术期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30例麻醉诱导前经2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随后以0.3μg·kg-1·h-1速度输注至术毕前,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30例以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10min(T2)及手术结束时(T3)经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采集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分别于术前访视时,术后6h、1d、2d及3d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 1)与T0时点相比,T1—T3时点2组Da-jvO2及CERO2均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D组T2—T3时点Da-jvO2及CERO2均显著降低(P<0.05)。2)与术前比较,C组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D组术后6h及1d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从而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2014 Vol. 54 (08): 66- [摘要] ( 277 ) [HTML KB] [PDF 0KB] ( 23 )
70 蒋仕祥; 杜小蓉;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脂联素、白介素-1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脐血、胎盘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脂联素(AP)、白介素-1(I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GDM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GDM孕妇为试验组,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2组孕妇血清与脐血PAI-1、AP、IL-1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2组胎盘组织中PAI-1、AP、IL-1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清、脐血、胎盘组织AP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PAI-1、IL-1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AP的低表达、PAI-1与IL-1的高表达可能与GDM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4 Vol. 54 (08): 70- [摘要] ( 459 ) [HTML KB] [PDF 0KB] ( 21 )
73 向科妍;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辅以压力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支持(P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探讨SIMV+PS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2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抗感染治疗、原发病治疗、营养治疗等常规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SIMV,观察组行SIMV+PS。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参数[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吸气峰压(PIP)、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pH值]的变化,记录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脱机成功率及住ICU时间。结果 2组患者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PIP、PaCO2、PaO2、SaO2及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脱机时间及脱机成功率分别为(13±9)d、(15±10)d、(60±5)h及92.0%,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脱机时间及脱机成功率分别为(21±11)d、(22±8)d、(73±8)h及73.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IMV+PS通气模式可加速脱机,减少COPD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2014 Vol. 54 (08): 73- [摘要] ( 308 ) [HTML KB] [PDF 0KB] ( 25 )
76 向小燕;
层级护理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分娩的19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的18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质量(包括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产程观察准确率、护患沟通时间、母乳吸吮开始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产后出血发生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程观察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护患沟通时间多于对照组,母乳吸吮开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均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层级护理模式应用于产房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
2014 Vol. 54 (08): 76- [摘要] ( 336 ) [HTML KB] [PDF 0KB] ( 21 )
79 杨彩霞;
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社区综合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综合康复训练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随访,每半年评估一次。干预组参加为期6个月的康复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文体活动、健康讲座等),每周2d。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12、24、36个月各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对患者进行PANSS、社交技能评定量表、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评定,并记录复发和再住院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PANSS总评分及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12、24、36个月后,干预组阴性症状及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及PANSS总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对照组PANSS总评分及分量表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社交技能评分、社交适应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2及36个月后,干预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干预组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复发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再就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院-社区综合康复模式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进一步开展此项目可以提高参与综合康复模式的患者比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社会支持服务。
2014 Vol. 54 (08): 79- [摘要] ( 376 ) [HTML KB] [PDF 0KB] ( 17 )
83 喻宁芳;陈纯旭;罗胜强;臧宁;
快速CRP分析仪对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以贝克曼AU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测C反应蛋白(CRP)结果为标准,探讨芬兰Orion Diagnostica仪器公司的Qick Read CRP分析仪和艾瑞德(i-Reader)快速免疫分析仪快速测定CRP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选择50例需行CRP检测患者,取其静脉血分别采用AU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Qick Read CRP分析仪、i-Reader快速免疫分析仪对其CRP水平进行检测。对3种不同分析仪检测的CRP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和系统误差(Se)估计。结果 Qick Read CRP分析仪、i-Reader快速免疫分析仪的CRP测定值与AU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CRP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ick Read CRP分析仪、i-Reader快速免疫分析仪的CRP测定值与AU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CRP测定值存在显著正相关(r=0.992 5、0.975 3,均P<0.005);Qick Read CRP分析仪、i-Reader快速免疫分析仪的CRP测定值系统误差临床可接受。结论 Qick Read CRP分析仪和i-Reader快速免疫分析仪快速测定CRP结果与AU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值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其系统误差能为临床所接受。
2014 Vol. 54 (08): 83- [摘要] ( 1022 ) [HTML KB] [PDF 0KB] ( 29 )
85 吴萱;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个性化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个性化护理方法。方法对15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Harris评分的改善程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增加,试验组Harris评分差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高龄患者进行相应的个性化护理,能促使其尽快恢复站立或行走,并减少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病痛,改善生活质量。
2014 Vol. 54 (08): 85- [摘要] ( 340 ) [HTML KB] [PDF 0KB] ( 26 )
87 李燕;廖新利;周小军;李琦;习青华;罗芳;
2011年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质量分析
 目的了解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处方质量,为提高医疗质量以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对2011年南昌市不同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CHS)中心与CHS站]的处方(共抽取2 000份处方)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用药种数、静脉滴注处方数、抗生素使用处方数、二联及以上抗生素使用处方数、激素使用处方数及处方费用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HS机构抽取的2 000张处方中,平均单张处方用药种数为2.59种,其中南昌市D区的CHS机构平均单张处方用药种数最高,与A、B、C和E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南昌市A、B、C和E区CHS机构的抗生素使用率、二联及以上抗生素使用率和激素使用率与D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S中心的平均单张处方用药种数为2.79种,CHS站为2.4种。南昌市CHS中心的平均单张处方用药种数、静脉滴注使用率和激素使用率均明显高于CHS站(均P<0.05)。CHS机构的单张处方费用平均为38.54元,其中CHS中心为51.31元,CHS站为25.77元。南昌市A、B、C、D和E区的CHS中心单张处方费用均明显高于CHS站(均P<0.05)。南昌市CHS中心50~>100元的单张处方费用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CHS站(均P<0.05)。结论南昌市CHS机构处方质量不高,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医生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居民合理用药的意识,对改善南昌市CHS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 Vol. 54 (08): 87- [摘要] ( 408 ) [HTML KB] [PDF 0KB] ( 34 )
91 王红美;敖英;刘颕;郑莉兰;
三甲医院临床护士个性特征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为了探讨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工作绩效与个性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个性特征对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的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工作绩效量表,对南昌市2家三甲医院45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职称的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在工作奉献、任务绩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聘用制与正式编制的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在任务绩效、工作贡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年龄的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在任务绩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显示,个性特征对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的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结论个性特征对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的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
2014 Vol. 54 (08): 91- [摘要] ( 331 ) [HTML KB] [PDF 0KB] ( 28 )
95 刘艳梅; 刘建萍;
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围绕传统的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替代治疗。人类和动物的起源干细胞在体外被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IPCs)成为研究热点,并显示出体内降糖作用,可能是β细胞代替治疗的一个潜在新来源。而成功诱导有功能β-胰岛样的IPCs的因素包括:慎重选择干细胞、诱导方法、小分子物质的选择。同样重要的是,分化的机制和IPCs降血糖机制及IPCs应用到临床的前期研究。文章简要介绍了IPC的来源,重点阐述产生IPCs诱导因子及体外去分化潜在的问题和实用价值。
2014 Vol. 54 (08): 95- [摘要] ( 303 ) [HTML KB] [PDF 0KB] ( 21 )
101 张秋芳; 石慧; 李志华;
二氧化碳激光技术应用于陶瓷托槽去粘结的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末期,陶瓷托槽因其良好的美学性能和较强的粘结力等优点得到正畸患者的青睐,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美中不足的是,陶瓷托槽的强粘结力容易导致去粘结过程釉质的损伤。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有学者尝试将激光技术应用于陶瓷托槽的去粘结,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文章综述了二氧化碳激光技术去粘结的原理、方法及特点。
2014 Vol. 54 (08): 101- [摘要] ( 366 ) [HTML KB] [PDF 0KB] ( 16 )
105 关玲;
1例辛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征患者的护理
 <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指一系列因素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的改变,细胞内容物漏出,包括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等酶类以及离子和小分子毒性物质[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辛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例,并就其护理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因"肺癌术后18个月,出现胸闷7d"于2012年11月30日收入本院。患者有高
2014 Vol. 54 (08): 105- [摘要] ( 317 ) [HTML KB] [PDF 0KB] ( 24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募青年编委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征稿通知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聘审稿专家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约稿邀请函
· 投稿时请下载并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