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 54卷 07期
刊出日期:2014-07-28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 史浩;秦克旺;张磊;朱小春;
基因芯片技术对先天性巨结肠症相关基因的筛选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 disease,HD)病变组织与自身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全人类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4对HD及其正常切缘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并用RTPCR技术对个别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有表达意义的基因12 125个。筛选4对标本的差异表达基因共622个,其中下调基因584个(93.89%),上调基因38个(6.11%)。6个基因芯片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其中碳酸酐酶平均上调76.05倍(芯片结果9.7倍),T细胞分化蛋白平均上调7.2倍(芯片结果5.3倍),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基因caspase-7平均上调3.04倍(芯片结果2.5倍),心脏和神经脊衍生蛋白2平均下调0.32倍(芯片结果0.23倍),神经降压素受体1平均下调0.32倍(芯片结果0.19倍),微管蛋白β-2B平均下调0.30倍(芯片结果0.19倍)。结论 HD组织与正常结肠组织间在基因的表达层面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得到的基因可能参与了HD病变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过程。
2014 Vol. 54 (07): 1- [摘要] ( 372 ) [HTML KB] [PDF 0KB] ( 42 )
6 莫冰;余克花;黎帆;李蓉;宋矿余;
双复制子质粒消除耐药质粒的研究
目的观察双复制子质粒对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方法构建双复制子质粒pKT230-oriV,并通过转化或接合转移途径转入带有pRK290质粒的细菌中,观察双复制子质粒对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结果转入双复制子质粒菌培养5代后,细菌中的pRK290耐药质粒被消除。结论双复制子利用接合转移途径是消除耐药质粒的一个途径。
2014 Vol. 54 (07): 6- [摘要] ( 254 ) [HTML KB] [PDF 0KB] ( 29 )
9 吴志鹏; 姚碧红; 魏碧蓉;
不同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蛋白差异分析
目的对比转氨酶水平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AsC)与乙肝患者的血清蛋白表达差异。方法各收集15例AsC(对照组)与乙肝患者(实验组)血清,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2组的血清蛋白,并对其血清蛋白样品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比较。结果 2组血清蛋白样品中共找到6个明显的差异点:其中实验组血清中表达量上调有4个点,表达量下调有1个点,新出现1个点。结论 AsC与乙肝患者的血清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点可能为乙肝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2014 Vol. 54 (07): 9- [摘要] ( 223 ) [HTML KB] [PDF 0KB] ( 22 )
12 曹飞;况荣华;李辉;刘明斌;戚京城;熊昌辉;陈宝;李譞超;黄鹏;
不同数学模型对手足口病发病的预测效果分析与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数学模型对手足口病发病的预测效果并进行比较,为手足口病的监测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报告数据(以月为单位),分别应用曲线回归模型、单纯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模型、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与多层感知神经网络(ARIMA-MLP)组合模型模拟手足口病的疫情变动轨迹,比较各模型的拟合效果,确定最优预测模型。结果南昌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明显的季节趋势。对其发病趋势,3种模型均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以ARIMA-MLP组合模型对手足口病月发病率的拟合效果最好(R2=0.908,MAE=3.06)。结论 ARIMA-MLP组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对手足口病监测和预防具有一定意义。
2014 Vol. 54 (07): 12- [摘要] ( 354 ) [HTML KB] [PDF 0KB] ( 53 )
17 李晓瑶;邹淑慧;夏方娜;杨小平;余克花;刘金辉;
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E1、E2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对不同基因型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的E1、E2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以找出重要的生物信息学数据。方法从Gene Bank中获取不同基因型HCV的E1、E2蛋白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运用DNA Star,ClustalX,Bio Edit等国际通用的软件进行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序列比对,计算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在线软件TMHMM v2.0分析E1、E2蛋白跨膜区。AntheProt5.0软件分析二级结构。结果 E1氨基酸起始于aa 193—aa196和终止于aa 382—aa 383,E2蛋白氨基酸起始于aa 384和终止于aa 744—aa 754。不同基因型间E1、E2蛋白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59.7%~77.0%,氨基酸同源性为60.6%~82.8%。E1、E2蛋白存在3个跨膜区:E1存在2个跨膜区,位于aa 273—aa 293和aa 363—aa 383;E2蛋白存在1个跨膜区,位于aa 723—aa 744。二级结构分析发现不同型HCV E1、E2蛋白富含α螺旋(21%~30%),β折叠(26%~36%)和卷曲结构(43%~48%)。结论HCV E1、E2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表现为较大的异质性,其蛋白跨膜区富含α螺旋,胞外区以β折叠为主。
2014 Vol. 54 (07): 17- [摘要] ( 310 ) [HTML KB] [PDF 0KB] ( 35 )
22 李文艳; 彭梅;
HPLC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钠的浓度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实时监测血浆中丙戊酸钠的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mm×1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2.527.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4nm,柱温25℃,样品经酸化用正己烷沉淀蛋白提取,以环己烷羧酸为内标,以2-溴-4’-硝基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结果血浆中丙戊酸钠线性范围为5~250μg·mL-1(r=0.999 9,n=6),检测限为1.0μg·mL-1。方法回收率为98.14%~105.93%,萃取回收率为83.58%~87.58%。日内日间RSD<10%。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
2014 Vol. 54 (07): 22- [摘要] ( 323 ) [HTML KB] [PDF 0KB] ( 42 )
24 邱模昌;蔡灵卿;王芳;刘建明;程畅河;
β-胡萝卜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β-胡萝卜素(β-C)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血管内皮细胞长至80%以上融合时,将其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糖损伤组及低、中和高剂量β-C组,每组6个复孔。正常对照组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5mmol·L-1,高糖损伤组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33mmol·L-1,低、中和高剂量β-C组分别加入β-C 10、20、40μmol·L-1+10%葡萄糖注射液33mmol·L-1。各组放置5%CO2培养箱中培养48h后,收集细胞或培养液进行实验。使用酶联免疫检测仪、采用MTT比色法检测5组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血管内皮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乳酸→丙酮酸连续监测法检测5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使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定量法检测5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的水平;先参照NO检测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实验,后采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5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损伤组的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均明显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MDA水平,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血管内皮细胞中ROS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高糖损伤组比较,中、高剂量β-C组的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均明显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MDA水平及低、中和高剂量β-C组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血管内皮细胞中R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β-胡萝卜素对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NO水平和促进ROS的降解有关。
2014 Vol. 54 (07): 24- [摘要] ( 385 ) [HTML KB] [PDF 0KB] ( 16 )
29 钟铁刚; 林嫔容; 张诚华;
大承气汤联合电针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腹内高压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电针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腹内高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3例肝移植术后腹内高压(腹内压≥1.330kP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静脉泵入生长抑素抑制肠液分泌,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大承气汤联合电针治疗。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腹内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有效27例,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有效23例,有效率为88.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7d腹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大承气汤联合电针治疗肝移植术后腹内高压是一种促进肝移植术后腹胀患者肠蠕动,降低腹内压,减轻腹胀的安全有效方法。
2014 Vol. 54 (07): 29- [摘要] ( 251 ) [HTML KB] [PDF 0KB] ( 21 )
32 熊焕文; 徐劲松;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方法将56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28例)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对照组(28例)单纯应用垂体后叶素,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7.1%,对照组为4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2014 Vol. 54 (07): 32- [摘要] ( 373 ) [HTML KB] [PDF 0KB] ( 44 )
34 郭韶梅; 喻杰;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Lipo-PGE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90例COP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po-PGE1加常规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各95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PGE1 10μg加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2次·d-1;B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2次·d-1,疗程均为2周。检测治疗前后2组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肺动脉平均压(MAP),测定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以及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A组治疗2周后SPAP、MAP、DPAP、CEC、ET-1明显降低,NO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Lipo-PGE1能够降低COP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及恢复其内皮源性因子产生及释放功能有关。
2014 Vol. 54 (07): 34- [摘要] ( 232 ) [HTML KB] [PDF 0KB] ( 28 )
37 洪波;赵鹤亮;崔颖;杨冬生;史继国;
峡部裂性与退变性腰椎滑脱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的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spondylolysis of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SLS)和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er spondylylisthesis,DLS)发病部位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178例经CT确诊的腰椎滑脱患者,其中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94例(SLS组),DLS患者84例(DLS组),分别整理、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资料。结果 SLS组男女比4351;DLS组男女比417。SLS组的年龄小于DLS组[(55.31±11.33)岁比(64.00±10.89)岁,u=5.21,P<0.01)]。SLS和DLS在不同部位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66,P=0.000);SLS发病部位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56,P=0.076),DLS发病部位与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8,P=0.049)。结论 SLS好发L5,男女无显著差异;DLS好发于L4,女性明显多于男性;SLS发病年龄早于DLS。
2014 Vol. 54 (07): 37- [摘要] ( 258 ) [HTML KB] [PDF 0KB] ( 95 )
40 李丹明; 穆庆霞; 孙新臣; 王沛沛;
 目的研究4种[放射治疗肿瘤学组(RTOG)、牛津(Oxford)、密歇根(Michigan)和选择性放化疗协作组(SCALOP)]不同胰腺导管腺癌(PDAC)靶区勾画方法的差异。方法对9例病理确诊为PDAC术后或未行手术的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由5位医师在CT上根据4种不同的靶区定义独立勾画计划靶体积(PTVs)。比较9例患者的RTOG、Oxford、Michigan和SCALOP靶区勾画方法的PTVs情况,并以协方差(COV)、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和交集体积百分比(Vintersection)定量比较不同靶区勾画方法的勾画的稳定性。结果 9例患者的RTOG靶区勾画方法PTVs、Vintersection和concordance index值与Oxfor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TOG、Oxford靶区勾画方法PTVs、Vintersection和concordance index值与Michigan、SCALO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ichigan靶区勾画方法PTVs值与SCALO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xford、RTOG、Michigan和SCALOP靶区勾画方法CO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DAC术后或未行手术的患者采用SCALOP、Michigan方法较RTOG、Oxford有更好的稳定性,不同的勾画方法勾画出PTVs存在明显差异,但哪种方法能够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仍需进一步临床循证医学的证据给予支持。
2014 Vol. 54 (07): 40- [摘要] ( 235 ) [HTML KB] [PDF 0KB] ( 28 )
44 张绿云;祝妍华;亓华云;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61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实行常规手术护理时加强细节护理;对照组(57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实行常规手术护理。采用焦虑、抑郁、满意度自评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118例手术均进行顺利;试验组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在手术室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加强细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护理质量。
2014 Vol. 54 (07): 44- [摘要] ( 394 ) [HTML KB] [PDF 0KB] ( 34 )
46 李志龙;张延斌;徐通达;李东野;
腰身指数联合血尿酸检测对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腰身指数(WHtR)、血尿酸(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根据和研究材料。方法对650例拟诊为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身高、腰围、WHtR、血压及血UA的测定。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将650例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单支组,134例)、2支病变组(2支组,174例)、3支病变组(3支组,127例)和正常组(215例)。按照WHtR及血UA值分为WHtR>0.5组、WHtR≤0.5组及尿酸≥420μmol·L-1组、尿酸<420μmol·L-1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计算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各组年龄、WHtR、腰围、肱动脉SBP、肱动脉DBP、CHOL(胆固醇)、血UA、GLU(血糖)、LDL(低密度脂蛋白)、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直线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将Gensini积分行平方根转化后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后挑选出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行多元直线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后,WHtR、血清UA、LDL、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对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独立的预测价值(P<0.001或P<0.05)。各组间Gensini积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WHtR和血UA水平的升高,Gensini积分也逐渐升高,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也逐渐加重(P<0.01)。结论WHtR结合血UA检测可以很好地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2014 Vol. 54 (07): 46- [摘要] ( 402 ) [HTML KB] [PDF 0KB] ( 33 )
51 邓星平; 陈自力;
某院ICU病房老年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与血清1,3-β-D-葡聚糖和PCT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在ICU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老年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7例假丝酵母菌感染老年患者(感染组)及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于入住ICU、体检时检测1,3-β-D-葡聚糖及PCT水平。结果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诊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针对老年患者,1,3-β-D-葡聚糖最佳cut-off值为24.2ng·L-1,诊断敏感度为93.9%,特异性为81.6%;感染组PCT诊断AUC为0.832,针对老年患者,PCT最佳cut-off值为0.55ng·L-1,诊断敏感度为82.7%,特异性为80.9%;1,3-β-D-葡聚糖诊断效能优于PCT(Z=2.723,P=0.006,P<0.05)。感染组1,3-β-D-葡聚糖阳性检出率(89.36%)显著高于PCT阳性检出率(44.68%)(χ2=16.000,P<0.05)。结论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老年患者假丝酵母菌感染诊断具有高度灵敏度与特异性,诊断效能高;PCT检测诊断效能低于1,3-β-D-葡聚糖,但也可辅助临床早期诊断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
2014 Vol. 54 (07): 51- [摘要] ( 346 ) [HTML KB] [PDF 0KB] ( 28 )
54 何灿丽;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期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甘胆酸(CG)水平的变化及ICP的诱发因素,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ICP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1例(M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31例(N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均为2周,2组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另外选择31例健康孕妇为健康组(A组)。比较M、N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及治疗前后瘙痒评分的变化;检测M、N组治疗前后及A组血清总胆汁酸(TBA)、CG以及肝功能(ALT、AST、T-BIL、D-BIL)、硒(Se)含量;观察3组围产儿结局及新生儿生化、心肌酶谱指标水平。结果 ICP患者血清Se含量较健康孕妇显著降低(P<0.05)。M、N组治疗前血清CG、TBA、ALT、AST、T-BIL、D-BIL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M、N组血清CG、TBA、ALT、AST、T-BIL、D-BIL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M组较N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M组治疗后瘙痒评分、黄疸消退时间显著优于N组(P<0.05);胎儿宫内窘迫率、早产率、Apgar≤7分比例、新生儿窒息率及死胎率均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能明显减轻瘙痒和黄疸,改善生化异常,改善围产儿预后。血清甘胆酸水平测定有助于ICP的早诊断、早治疗。妊娠期血清硒减少可能会引起ICP。
2014 Vol. 54 (07): 54- [摘要] ( 318 ) [HTML KB] [PDF 0KB] ( 29 )
58 陈勤玲; 时会菊; 江星;
早期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早产儿患儿为2006年8月至2013年7月间住院病例共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n=55)按常规治疗,研究组(n=5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紫绀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给氧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具有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还有恢复气道通畅、保护气道组织、减少用氧时间等综合作用,从而更快更好地改善患儿不良症状,加快病情康复。
2014 Vol. 54 (07): 58- [摘要] ( 363 ) [HTML KB] [PDF 0KB] ( 31 )
61 李成龙;李有武;戴转云;涂学云;王峥;詹育成;汪燕;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用于喉罩置入的半数有效浓度的测定
 目的测定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为3.5μg·mL-1时,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用于喉罩(LMA)成功置入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Ce50)。方法按照升降序贯法连续选择病例,28例患者入选。首先设定丙泊酚Ce为3.5μg·mL-1开始TCI,5min后以初始Ce 3.5ng·mL-1 TCI瑞芬太尼,5min后行LMA置入术,根据LMA置入成功或失败以0.5ng·mL-1为增减量对下一例患者的瑞芬太尼Ce进行调整,采用升降序贯试验法结合probit法计算瑞芬太尼Ce50及95%可信区间,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丙泊酚TCI后1min(T1)、3min(T2)、5min(T3),瑞芬太尼TCI后1min(T4)、3min(T5)、5min(T6)及插入LMA后1min(T7)各时点的心率(HR)、血压(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患者术后有无不良记忆。结果 1)丙泊酚Ce为3.5μg·mL-1时,瑞芬太尼TCI用于成功置入LMA的Ce50为2.80ng·mL-1,其95%可信区间为1.79~3.46ng·mL-1;Ce95为4.21ng·mL-1,其95%可信区间为3.51~11.7ng·mL-1。术后随访患者均无麻醉诱导期不良记忆。2)与T0比较,T5、T6、T7时间点的MAP及T6、T7时间点的HR均明显下降(均P<0.05)。T0与T1、T2及T3时间点的MAP及HR,T5、T6与T7时间点的MAP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丙泊酚Ce 3.5μg·mL-1 TCI时瑞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成功置入LMA的Ce50及Ce95分别为2.80ng·mL-1及4.21ng·mL-1。
2014 Vol. 54 (07): 61- [摘要] ( 346 ) [HTML KB] [PDF 0KB] ( 29 )
65 孙伟; 黄永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纤溶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凝血纤溶异常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急性加重期患者34例,稳定期患者26例),并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对象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D-二聚体(D-D)和狼疮样抗凝物质(LA)的水平。结果 COPD患者PTT、AP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FIB、D-D、LA比值、PLT等凝血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D-D值和PaCO2值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P<0.05),PaO2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P<0.05),而LA比值、FIB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急性加重期的高凝低纤状态更有利于血栓的形成,对监测COPD病情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014 Vol. 54 (07): 65- [摘要] ( 230 ) [HTML KB] [PDF 0KB] ( 21 )
68 赵铭; 白翠兰;
护理干预在减轻上肢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上肢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上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个体化镇痛、心理护理、呼吸训练、中医疗法、健康教育、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方面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4~72hVAS评分及睡眠时间,术后24、48h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并对2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72h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4~72h睡眠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术后24、48h镇痛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减少(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同时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014 Vol. 54 (07): 68- [摘要] ( 223 ) [HTML KB] [PDF 0KB] ( 18 )
71 范玉娟;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34例采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手术配合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配合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临床疗效显著,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014 Vol. 54 (07): 71- [摘要] ( 214 ) [HTML KB] [PDF 0KB] ( 29 )
74 黄春珍;李琳娜;陈少妹;李建旺;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给予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手术前1d(护理前)、出院时(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显著(P<0.01)。试验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P<0.01)。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能有效减少其负性心理情绪,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2014 Vol. 54 (07): 74- [摘要] ( 334 ) [HTML KB] [PDF 0KB] ( 21 )
77 李光明;陈中书;熊国亮;袁小兰;孙坚;
利肺胶囊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利肺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和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的临床效果。方法将CVA和EB各34例患者按CVA或EB诊断的先后顺序排序,奇数为CVA 1组(A1组,17例)或EB 1组(E1组,17例),偶数为CVA 2组(A2组,17例)或EB 2组(E2组,17例)。A1组口服泼尼松片20mg,bid,连续服用5d,同时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及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E1组口服泼尼松片20mg,qd,连续服用5d,同时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E2组和A2组口服利肺胶囊1.0g,tid。每组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对各组患者进行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及咳嗽积分表(咳嗽严重程度)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2周后LCQ问卷评分明显升高、咳嗽严重程度评分明显降低(均P<0.01);A1组和E1组的LCQ问卷评分及咳嗽严重程度评分均优于A2组和E2组(均P<0.05)。结论利肺胶囊可单用于CVA和EB的治疗,或作为西药治疗的辅助药物。
2014 Vol. 54 (07): 77- [摘要] ( 320 ) [HTML KB] [PDF 0KB] ( 24 )
79 李娟; 刘洋;
强化降压治疗联合健康管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降压治疗联合健康管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脑出血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强化降压联合健康管理组(A组)、标准降压联合健康管理组(B组)和标准降压组(C组),分别采用强化降压联合健康管理、标准降压联合健康管理和标准降压治疗和护理,比较3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疗效、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并对6个月之内存活的患者进行第3、6、9、14天,第3、6个月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结果A、B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较C组低,A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较B组低;A、B组护理满意度较C组高,A组护理满意度较B组高;A组疗效优于B、C组,B组疗效优于C组;A、B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较C组低,A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较B组低(P<0.05或P<0.01)。结论强化降压联合健康管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近期生存率有益,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并可减少无效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2014 Vol. 54 (07): 79- [摘要] ( 283 ) [HTML KB] [PDF 0KB] ( 12 )
82 刘建民; Qiang Tu;
老年吸入性肺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基础疾病、病原菌特点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均伴有慢性基础疾病,其中合并脑血管性疾病居首位,共35例,占58.33%(35/60)。首发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及精神萎靡的25例(41.66%),咳嗽咳痰20例(33.33%),发热13例(21.66%),呼吸困难6例(10.00%),休克2例(3.33%),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37例(61.66%),无异常体征2例(3.33%)。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且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治愈35例(58.33%),好转17例(28.33%),死亡8例(13.33%)。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起病隐袭,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要提高患者早期诊断率,避免漏诊和误诊,合理使用抗生素。
2014 Vol. 54 (07): 82- [摘要] ( 327 ) [HTML KB] [PDF 0KB] ( 28 )
84 程旭;袁也丰;孙伟铭;徐丹;路亮;林武;何璐;楼青;
南昌市男男同性恋HIV感染者/AIDS患者焦虑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男男同性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焦虑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干预提供心理依据。方法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对2013年7—12月在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CD4细胞计数检测的男男同性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测评。结果焦虑情绪检出率为31.25%(20/64),SAS标准均分为(45.27±11.89);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关系和CD4细胞数与患者的焦虑发生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家庭关系较好、CD4细胞数目较多是焦虑情绪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男男同性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焦虑情绪较为普遍,在咨询、检测和治疗中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2014 Vol. 54 (07): 84- [摘要] ( 291 ) [HTML KB] [PDF 0KB] ( 47 )
87 李津;钟清玲;刘德伍;章志伟;彭燕;
β-catenin信号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创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β-catenin是E-cadherin/catenin复合体及Wnt信号通路的重要分子。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证实经典Wnt通路与皮肤创面修复密切相关。本文对β-catenin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进一步认识β-catenin的作用机制和以β-catenin为靶点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2014 Vol. 54 (07): 87- [摘要] ( 328 ) [HTML KB] [PDF 0KB] ( 46 )
92 杨修伟; 曾庆黎;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3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它的转移扩散是其预后不良的常见原因。结直肠癌虽然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扩散,但是淋巴管侵袭和淋巴转移是常见的早期事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近年来发现的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的基因,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结直肠癌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 Vol. 54 (07): 92- [摘要] ( 276 ) [HTML KB] [PDF 0KB] ( 20 )
96 周树根; 吴俭;
小儿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正>脓毒症是由环境和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获得性基因性疾病[1-2],是各种致病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后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进展为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小儿是一个特殊群体,机体各项组织器官及免疫系
2014 Vol. 54 (07): 96- [摘要] ( 258 ) [HTML KB] [PDF 0KB] ( 28 )
100 黄祯; 肖卫东; 李勇; 敖建;
 <正>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由Martel等[1]根据25例脾脏肿瘤的形态特征首次提出的描述性诊断,之前曾被称为多结节性血管瘤、错构瘤及脾脏血管瘤样炎性假瘤等。脾脏SANT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疾病,一种是反应性疾病[2]。脾脏SANT依其独特的病理特点与其他脾脏肿瘤相互鉴别,但迄今为
2014 Vol. 54 (07): 100- [摘要] ( 335 ) [HTML KB] [PDF 0KB] ( 36 )
102 李卫平; 吴昆;
阑尾结核1例报告
 <正>阑尾结核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术前容易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及回盲部炎症、肿瘤等,大多数病例需要通过术后病理检查才能确诊。2013年5月25日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阑尾结核1例,现对其临床诊治过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因"右下腹胀痛6个月余"于2013年5月25日入本院治疗。患者6个月前进食后出现阵发性右下腹胀痛,排气后缓解,无恶心呕
2014 Vol. 54 (07): 102- [摘要] ( 347 ) [HTML KB] [PDF 0KB] ( 38 )
103 傅奕; 魏林; 宗海涛;
Alport综合征一家系2例
<正>Alport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又称遗传性肾炎或眼-耳-肾综合征,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部异常的遗传性肾小球基底膜疾病。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病情更为严重[1],并以反复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为最常见,85%患者伴有蛋白尿,50%患者听力障碍,通常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也有单侧耳聋者,眼部病变多出现在肾功能损伤之后[2]。随着肾活检的普及和电镜技术的发展,
2014 Vol. 54 (07): 103- [摘要] ( 416 ) [HTML KB] [PDF 0KB] ( 22 )
106 张露华; 王莹莹; 呈煌谊;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巨大血栓1例
 <正>右心房血栓在临床十分少见,尤其是活动性血栓极易造成主干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超声心动图(UCG)直接发现肺动脉栓塞的概率较低,但对于右心房血栓伴有右心扩大、肺动脉高压的直接检出率高,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可反复操作等优点,对临床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可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2013年8月24日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巨大血栓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2014 Vol. 54 (07): 106- [摘要] ( 385 ) [HTML KB] [PDF 0KB] ( 23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募青年编委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征稿通知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聘审稿专家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约稿邀请函
· 投稿时请下载并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