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 52卷 10期
刊出日期:2012-10-28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 杨前勇;张静;宋宁燕;聂忠;李刚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治疗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治疗组和糖尿病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10m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给予等剂量溶媒灌胃。第10周末测定血糖、肾质量指数、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线粒体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锰超氧化物岐化酶(Mn-SOD)、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性。结果糖尿病治疗组与糖尿病组比较,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肾质量指数和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肾脏线粒体MDA、NO含量及T-NOS酶活性升高,Mn-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治疗组肾脏线粒体MDA、NO含量及T-NOS酶活性下降、Mn-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线粒体存在明显氧化应激反应,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线粒体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这可能是其不依赖降糖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2012 Vol. 52 (10): 1- [摘要] ( 434 ) [HTML KB] [PDF 0KB] ( 39 )
1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2012 Vol. 52 (10): 1- [摘要] ( 327 ) [HTML KB] [PDF 0KB] ( 21 )
4 叶晶珠;詹丽英;李志晋;徐红燕;郑马亮
miR-224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miR-22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08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手术标本。应用原位杂交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24的表达水平,分析miR-224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原位杂交检测显示,在108例结肠癌组织miR-224阳性表达率为66.67%,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0.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结肠癌组织中miR-224比癌旁组织高出(3.88±0.46)倍(P<0.05)。随着结肠癌临床分期的进展miR-224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临床Ⅲ/Ⅳ期、Ⅰ/Ⅱ期中结肠癌miR-224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都显著增高(均P<0.001),miR-224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显著增高(P<0.001)。结论 miR-224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成为结肠癌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2012 Vol. 52 (10): 4- [摘要] ( 503 ) [HTML KB] [PDF 0KB] ( 32 )
8 胡尚伟; 张铭文
p27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27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定位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对照组)、118例脑胶质瘤组织标本(胶质瘤组,按Kernohn病理分级,其中Ⅰ级30例,Ⅱ级29例,Ⅲ级31例,Ⅳ级28例)中p27蛋白的表达和定位,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p27蛋白在胶质瘤组低表达率(54.24%)显著高于对照组(0.00%)(P<0.001)。胶质瘤组中Ⅰ-Ⅳ级的p27低表达率分别为6.67%、41.38%、74.19%、92.86%,p27蛋白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有关(P<0.001)。p27蛋白中、高表达标本定位于细胞质的比例分别为:对照组0.00%,胶质瘤组Ⅰ级7.14%、Ⅱ级29.41%、Ⅲ级57.14%和Ⅳ级100.00%;p27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质者明显集中于恶性程度较高组(P<0.001)。结论 p27蛋白的表达和定位与脑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预测脑胶质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2012 Vol. 52 (10): 8- [摘要] ( 410 ) [HTML KB] [PDF 0KB] ( 27 )
10
《江西医学院学报》刊名和主管主办单位变更通知
 <正>各位读者、作者:鉴于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昌大学,经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7月2日批复(新出审字[2012]337号),《江西医学院学报》更名为《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原刊号CN 36—1029/R作废,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36—1323/R,主管、主办单位由原江西医学院变更为南昌大学,出版单位由原《江西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变更为《南昌大学学报(医 
2012 Vol. 52 (10): 10- [摘要] ( 478 ) [HTML KB] [PDF 0KB] ( 25 )
11 吴田英;翟晓蔚;浦争;毛红芳;张琴;韩月霞;王英;梁思铭;徐秀民
婴儿气质与婴儿肥胖的关系
目的探讨肥胖婴儿的气质特征以及其气质与婴儿早期体质量增长的关系,为肥胖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遵循自愿原则,选取肥胖婴儿79例为肥胖组,正常体质量婴儿81例为正常组。由婴儿的主要照料人填写气质量表,输入儿童气质评估系统测试婴儿的气质类型和各维度的得分,测量体格并对婴儿喂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肥胖组与正常组相比,气质类型、气质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注意分散度、坚持性5个维度与婴儿早期体质量增长具有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应强度、坚持性维度为婴儿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肥胖婴儿具有特殊的气质特征。肥胖婴儿气质特征为其体质量增长的影响因素。 
2012 Vol. 52 (10): 11- [摘要] ( 318 ) [HTML KB] [PDF 0KB] ( 7 )
14 贾海琴;谭艳;王虹
2009-2011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2009-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对临床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分离出的4 292株病原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做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4 29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 351株,占78.1%;革兰阳性球菌941株,占21.9%;位于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98.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均保持了较高的敏感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68.1%),而大肠埃希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率较低(≤33.8%)。非发酵菌占很高比例,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比例逐年增加,只有阿米卡星对其敏感率较高(≥76.0%)。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严重,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保持较高的敏感性(≥72.5%)。糖肽类和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始终保持高敏感性(≥93.6%)。结论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系统。医院常见病原菌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常用药物敏感性明显下降。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最大程度地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扩散。
2012 Vol. 52 (10): 14- [摘要] ( 410 ) [HTML KB] [PDF 0KB] ( 22 )
18 况荣华;卢欢;罗丽芳;姜敏
HPLC同时测定苯巴比妥、苯妥英与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苯巴比妥(PB)、苯妥英(DPH)与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紫外检测法。色谱柱:shima-pak C18(5μm,150mm×4.6mm);流动相:甲醇-水(50∶50);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10μL,室温25℃进样。结果 PB、DPH和CBZ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089、9.291和10.973min,PB在5.0~80.0mg·L-1(r=0.999 6)、DPH在2.5~40.0mg·L-1(r=0.999 7)、CBZ在5.0~80.0mg·L-1(r=0.999 7)范围内线性良好。结论本方法便捷、准确、灵敏,适于PB、DPH和CBZ血药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2012 Vol. 52 (10): 18- [摘要] ( 337 ) [HTML KB] [PDF 0KB] ( 26 )
20 朱波;舒如明;朱枚珍;邓雯;刘淮
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18对妊娠维持和分娩发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妊娠维持和分娩发动的作用。方法按分娩方式将90例足月妊娠产妇分为自然分娩发动组(自然分娩组,根据宫口开大情况分为潜伏期及活跃期)和剖宫产组(剖宫产组),各45例。用ELISA方法检测其外周血IL-10及IL-18水平。结果剖宫产组比自然分娩组的2个时期的IL-10水平都高(P<0.05),活跃期比潜伏期IL-10水平降低(P<0.05);而剖宫产组比自然分娩组2个时期的IL-18水平都低(P<0.05),活跃期比潜伏期IL-18水平升高(P<0.05))。结论 IL-10可能与妊娠维持有关,IL-18可能通过使Th1/Th2平衡向Th1显性状态偏移来参与妊娠。
2012 Vol. 52 (10): 20- [摘要] ( 403 ) [HTML KB] [PDF 0KB] ( 13 )
23 姚芬;葛红珊;周小军
正畸疗效与患者满意度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患者矫治前后错畸形严重程度(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指数)与患者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探索影响正畸治疗满意度的因素,为口腔正畸的治疗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88例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治疗前后牙石膏模型(其中男23例,女65例),测量患者矫治前后错畸形PAR指数,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合作度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获得,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例患者后牙咬合关系、前牙覆盖、前牙覆、中线关系治疗前后PAR指数评分差值均明显低于牙弓拥挤度(均P<0.01)。综合满意度评分较高,达(5.98±1.1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正畸患者各满意度的因素包括:男性、后牙咬合效果差、口腔卫生保持相对较好、年龄、按时复诊、父母关注程度、牵引合作程度。结论错畸形患者正畸效果较为明显,患者满意度与合作度均较好,患者错畸形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满意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2012 Vol. 52 (10): 23- [摘要] ( 362 ) [HTML KB] [PDF 0KB] ( 26 )
27 齐海锋;谈小云;付睿;胡宝金
肾损伤分子-1测定对诊断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意义
目的探讨肾损伤分子(Kim-1)测定对诊断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过敏性紫癜(HSP)无尿改变组30例、HSP有尿改变组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Kim-1、mAlb,比色法检测尿NAG酶,放射免疫法检测尿β2-MG水平。结果 HSP有尿改变组尿Kim-1、mAlb、NAG酶、β2-MG水平分别高于HSP无尿改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无尿改变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有尿改变组中,尿Kim-1与其他3项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m-1可作为反映早期HSP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2012 Vol. 52 (10): 27- [摘要] ( 439 ) [HTML KB] [PDF 0KB] ( 21 )
29
《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一文试验对象“选择时间”更正通知
<正>各位读者、作者: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第52卷第7期已经印刷发行,由于编辑的疏忽,在第52页一文(作者:颜晓萍,林荣金,陈丽娟,方美蓉。题名: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出现错误。现更正如下:在第53页左半栏第5行的"选择2011 
2012 Vol. 52 (10): 29- [摘要] ( 363 ) [HTML KB] [PDF 0KB] ( 21 )
30 张学康; 闵佳
术中持续靶控输注咪唑安定对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残余肌松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靶控输注咪唑安定对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残余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肝肾功能正常需全麻插管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阿曲库铵组和维库溴铵组2组,每组60例,每组又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小组,每小组30例,对照组术中不用咪唑安定;试验组术中使用咪唑安定。2组患者麻醉诱导用芬太尼4.0μg·kg-1、异丙酚1.5~2.0mg·kg-1,阿曲库铵组加用阿曲库铵0.6mg·kg-1,维库溴铵组加用维库溴铵0.1mg·kg-1;麻醉维持用TCⅠ-Ⅱ型微量泵输注异丙酚4~6mg·kg-1·h-1、阿曲库铵组加用阿曲库铵0.5~0.75mg·kg-1·h-1,维库溴铵组加用维库溴铵0.08~0.1mg·kg-1·h-1,并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试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TCⅠ-Ⅰ型注射泵靶控输注咪唑安定,设定靶浓度为100ng·mL-1。所有患者术毕前10min停止所有麻醉用药,术毕用呼吸囊作呼吸转入麻醉苏醒室(PACU)继续采用呼吸机控制通气。停药后用TOF-watch SX型加速度肌松监测仪测定腕部尺神经拇内收肌的神经肌肉传递功能。T1肌颤搐定标为100%,停药后连续监测TOFR,记录T1肌颤搐恢复至25%、75%、90%的时间及恢复指数,待患者完全清醒且TOFR≥0.9后拔除气管导管。结果试验组T1恢复至25%、75%、90%的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恢复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同一TOF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持续靶控输注咪唑安定可延长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术后应加强肌松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012 Vol. 52 (10): 30- [摘要] ( 429 ) [HTML KB] [PDF 0KB] ( 15 )
33 陈少卿;刘钰;黎军和;李勇;张凌;张战民;汤声波;游震宇;孙哲;郭银芳;汪小浪
含铂两药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非鳞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含铂两药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非鳞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评价贝伐珠单抗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对16例非鳞型NSCLC患者采用含铂两药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6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观察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化疗过程中,记录患者的毒副作用。结果 16例患者均完成6个周期的治疗,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例(6.3%),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7例(43.8%),稳定(stable disease,SD)5例(31.2%),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3例(18.7%);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50.0%(8/1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81.3%(13/16)。PFS 7.0个月(95%CI5.4~8.5个月)。OS 12.1个月(95%CI10.2~14.1个月)。所有患者对毒副作用均可耐受,且多为Ⅰ度和Ⅱ度,无一例患者因为不可耐受化疗反应而终止治疗,未出现蛋白尿、胃肠穿孔、缺血性事件、静脉血栓栓塞事件、肺出血及致死性肺出血。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没有增加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其安全性较高。
2012 Vol. 52 (10): 33- [摘要] ( 561 ) [HTML KB] [PDF 0KB] ( 15 )
37 首云锋;张志坚;徐小华
血尿酸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目的通过测定左心室功能、动脉僵硬度,探讨高尿酸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及左心室功能与动脉僵硬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其中不合并冠心病及高尿酸血症25例(对照组),仅有冠心病45例(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42例(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检测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左心室功能指标及股脉搏波速度(c-f PWV)、校正心率后反射波增强指数(AIx@75)等反映患者动脉僵硬度指标。结果冠心病合并高尿酸组c-f PWV[(8.89±1.68)cm.s-1]显著高于对照组[(6.65±1.05)cm.s-1]及单纯冠心病组[(7.42±1.39)cm.s-1](P=0.016)。冠心病合并高尿酸组AIx@75(27.36±9.28)显著高于对照组(17.20±10.24)及单纯冠心病组(24.16±12.54)(P=0.024)。相关性分析显示AIx@75与LVEF呈正相关(r=0.227,P=0.025)。结论合并高尿酸的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及单纯冠心病组相比动脉僵硬度更差;动脉僵硬度与左室功能不全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2012 Vol. 52 (10): 37- [摘要] ( 421 ) [HTML KB] [PDF 0KB] ( 43 )
41 马林; 刘金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和DWI扫描,其中48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多期增强扫描。采用扩散系数值(b值)0、1 000s.mm-2测量病变整体、边缘及中心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及灌注ADC值。分析不同的b值时,比较各测量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结果肝细胞癌ADC值与肝转移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肝转移瘤ADC值与肝血管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ADC值与肝囊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磁共振DWI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2012 Vol. 52 (10): 41- [摘要] ( 502 ) [HTML KB] [PDF 0KB] ( 43 )
44 邓莫根;元云飞;周凯;陈淼
25例胃癌肝转移同步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8年10月至2010年2月25例胃癌肝转移同时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结果计算生存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4个月(3~117个月),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0%、63.0%、21.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原发灶大体形态、组织学分化、肝转移灶数目、直径大小与术后生存有关(均P<0.05),患者的性别、相关肿瘤标志物、原发灶切除方式、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TNM分期、肝转移灶部位、术后有无化疗与术后生存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体形态、组织学分化、肝转移灶数目、直径大小为其术后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手术切除对于肝转移瘤仍为最有效的手段,亦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途径。
2012 Vol. 52 (10): 44- [摘要] ( 455 ) [HTML KB] [PDF 0KB] ( 17 )
48 席海龙;万红梅;席锦蓉;王水珠;刘红梅
西地那非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目的评价西地那非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PA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15例):西地那非组(西地那非25mg、tid),联合治疗组(西地那非25mg、tid加氟伐他汀40mg、qn)。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6周进行右心导管检查、6min步行距离(6MWT)测试,并对动脉血氧分压(PaO2)、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UREA)、肌酐(CREA)及肌酸激酶(CK)等进行检测。结果 2组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力降低(P<0.05),6MWT增加(P<0.05),PaO2升高(P<0.05),且联合治疗组较西地那非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前后ALT、AST、UREA、CREA及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AH患者,西地那非联合氟伐他汀是一种相对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2 Vol. 52 (10): 48- [摘要] ( 537 ) [HTML KB] [PDF 0KB] ( 22 )
51 李琳;何玲;陈丽萍;江英;卢文青;晏长红;涂满梅;王巧芳;刘红霞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前后血液内环境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液内环境各项指标可能造成的变化及其安全性。方法对3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监测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血常规、血糖、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等的变化。结果 32例患儿经换血后总胆红素值下降显著(P<0.001),血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清游离钙较换血前下降(均P<0.01),血钠、钾及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糖与换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换血术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值,对血清钠、钾无明显影响,对血钙、白细胞、血小板有影响。
2012 Vol. 52 (10): 51- [摘要] ( 405 ) [HTML KB] [PDF 0KB] ( 28 )
54 国华; 宋军平
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5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龄划分标准分为3组:青年组(58例)、中年组(89例)和老年组(111例)。3组患者均于入院后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结果 3组患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加,老年组最高,中年组次之,青年组则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以老年组最高,中年组次之,青年组则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发生率以青年组最高,老年组次之,中年组则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患者颅外颈动脉都有粥样硬化,且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加。不稳定性软斑块不仅是引起中老年人群脑梗死以及脑梗死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也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监测颅外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对各年龄段人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2 Vol. 52 (10): 54- [摘要] ( 416 ) [HTML KB] [PDF 0KB] ( 17 )
57 周荣胜;朱宇麟;刘齐宁;杨会;何平;马正敏;毕阳
Proseal喉罩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roseal喉罩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喉罩通气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20例。2组全身麻醉诱导前行T12-L1硬脊膜外穿刺。全身麻醉诱导后,L组置入喉罩,T组行气管内插管,2组均行控制呼吸。观察2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置入喉罩)即刻(T1)及插管(置入喉罩)后5(T2)、气腹后15(T3)、气腹后60(T4)、放气腹后5(T5)min和拔管(拔喉罩)即刻(T6),拔管(拔喉罩)后10(T7)min的血流动力学参数(SBP、DBP、HR、SpO2)、呼吸参数[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以及术后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恶心呕吐)、并发症(呛咳、咽痛、声嘶、反流误吸)、全身麻醉药(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使用量的情况。结果 L组在T1、T6时HR、SBP、DBP值略高于T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在T1、T6时HR、SBP、DBP值均明显高于T0(P<0.05)。L组在T1、T6时HR、SBP、DBP值均明显低于T组(均P<0.05)。L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使用量均明显少于T组(均P<0.05)。L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恶心呕吐、呛咳、咽痛、声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T组(均P<0.05),L组反流误吸发生率与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seal喉罩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2012 Vol. 52 (10): 57- [摘要] ( 423 ) [HTML KB] [PDF 0KB] ( 23 )
61 袁新春;周爱云;陈莉;罗礼云
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
目的探讨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血流灌注特征。方法对92例因健康体检、门诊及住院疑为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使用声诺维造影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将结果与手术病理及随访结果比较。结果肾脏恶性肿瘤73例(肾透明细胞癌68例,肾嫌色细胞癌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良性肿瘤19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4例,肾囊肿3例,肾柱肥大2例),超声造影结果显示肾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表现不同,肾透明细胞癌多表现为快进慢退、高增强、不均匀性增强、弥漫性增强,有假包膜征。肾嫌色细胞癌均表现均匀性、弥漫性、低增强,未见假包膜征。乳头状肾细胞癌表现快进快退、不均匀性、弥漫性、低增强,均未显示有假包膜征。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表现为慢进慢退、低增强、均匀性增强、向心性增强,假包膜征均未显示。肾囊肿表现轮廓清晰显示,但内部及分隔未见造影剂增强回声。肾柱肥大表现未见明显包块轮廓出现,灌注显像与邻近肾脏组织一致。肿瘤的增强减退情况、增强方式、增强程度及假包膜征在肾脏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增强的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肾细胞癌的分型诊断和肾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2012 Vol. 52 (10): 61- [摘要] ( 632 ) [HTML KB] [PDF 0KB] ( 43 )
65 鲍希安;陶晓三;邓捩根;郑小兰
垂体后叶素治疗心脏手术患者并发顽固性低血压的疗效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心脏手术患者并发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行心脏手术并发顽固性低血压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N组)和治疗组(P组),每组10例。N组患者持续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P组患者在使用多巴胺>10μg·kg-1.min-1、去甲肾上腺素>0.2μg·kg-1.min-1后,仍无法维持平均动脉压(MAP)>70mmHg(9.3kPa)的情况下,不再增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而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0.5、2、4h,手术结束后MAP、心率(HR)及手术结束后尿量、酒石酸美托洛尔的使用量的情况。结果 P组治疗后0.5、2、4h,手术结束后MAP和手术结束后尿量、酒石酸美托洛尔的使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垂体后叶素的使用对心脏手术并发顽固性低血压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
2012 Vol. 52 (10): 65- [摘要] ( 383 ) [HTML KB] [PDF 0KB] ( 35 )
68 朱龙泉;朱云生;陈世彪;赵为禄
ERCP术中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导管造影(ERCP)术患者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行ERCP患者,年龄20~70岁,ASAⅠ级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鼻导管给氧情况下,每组以2mg·kg-1异丙酚诱导,术中以10mg·kg-1·h-1异丙酚维持麻醉,F组于诱导时缓慢追加氟比洛芬酯50mg,记录起效时间、恢复时间、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镇痛效果、呼吸抑制评分和HR、MAP、SpO2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2组间麻醉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评分的例数低于C组(P<0.05),但术后嗜睡的例数高于C组(P<0.05),术中最低SpO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ERCP术中麻醉效果较好,但术后嗜睡的发生率较高。
2012 Vol. 52 (10): 68- [摘要] ( 490 ) [HTML KB] [PDF 0KB] ( 30 )
71 周萍;魏群;何青松;魏霞
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顾人进行介护指导的探讨
目的总结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主要照顾人进行介护指导的应用体会。方法将50例照顾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居家护理。试验组在居家护理的基础上,介护师对老年痴呆主要照顾人进行介护理论、介护方法、介护技巧、康复介护讲课,电话指导及采用上门传授等方式培训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照顾人。结果介护师指导试验组干预前、后及与对照组间ADL、LSR、LSIA、LSIB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介护师对老年痴呆的主要照顾人进行介护知识的规范培训及应用,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2012 Vol. 52 (10): 71- [摘要] ( 343 ) [HTML KB] [PDF 0KB] ( 32 )
74 张银清;洪朝灿;赖志云;陈英杰
软通道多靶点微创治疗30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软通道多靶点微创液化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治疗方法将62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分成多靶点微创组(治疗组,30例),单靶点微创组(对照组,32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30、90d后Barthel指数(BI)及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6%vs 59.4%,P<0.05),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6.7%vs 12.5%,P<0.05);治疗前、治疗后30d2组BI和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治疗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软通道多靶点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简单方便,能快速、有效地清除血肿,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12 Vol. 52 (10): 74- [摘要] ( 327 ) [HTML KB] [PDF 0KB] ( 38 )
77 侯良;吴磊;辛青;黄鹏;刘伟新;陈丹;刘月园
基于TOPSIS法的江西省农村西医适宜技术推广绩效评价
目的评价江西省农村推广的10项西医适宜技术的推广绩效。方法采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对10项西医适宜技术在江西省县、乡、村推广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 10项西医适宜技术中,"农村常见皮肤病诊疗技术"的推广绩效排在首位,"幽门螺杆菌根除最佳方案"排在第二,其余依次为"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新技术""子宫颈癌的预防及癌前期病变规范化诊断与治疗""臭氧(蓝氧)妇科治疗术""慢性心力衰竭规范治疗技术和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技术""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儿童哮喘早期诊疗及规范化治疗""痔疮诊疗技术的临床运用",排在最后的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外周呼吸肌麻痹治疗方案"。结论 TOPSIS法用于西医适宜技术绩效评估的排序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
2012 Vol. 52 (10): 77- [摘要] ( 444 ) [HTML KB] [PDF 0KB] ( 50 )
81 徐江红;张增珠;张静;吴骏;陈集志
我院住院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与药学干预
 目的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实施药学干预前后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对2008年(实施药学干预前)、2009-2010年(实施药学干预后)住院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以及临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占总抗菌药物消耗金额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频度最高的为洛美沙星注射剂,2009-2010年为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实施药学干预后,2009、2010年氟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的日均费用均低于2008年,且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明显下降。结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临床药学干预措施行之有效,临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较为规范合理。
2012 Vol. 52 (10): 81- [摘要] ( 362 ) [HTML KB] [PDF 0KB] ( 25 )
86 钟婷;魏招秀;况海斌
p53基因家族与生殖功能的研究进展
 p53基因家族蛋白包括3个转录因子:p53、p63、p73。p53作为抑癌基因之一被人们广泛的认识,p53原始的祖先基因在非脊椎动物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和保真性。p53基因家族在调节生殖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包括维持卵泡池的大小、生殖细胞基因组的完整性、卵泡的发育、排卵、内分泌、胚胎植入以及女性不孕不育,其中p53及其通路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主要与低龄(<35岁)女性不孕不育有关,而p63、p7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龄(>35岁)女性不孕不育密切相关。
2012 Vol. 52 (10): 86- [摘要] ( 481 ) [HTML KB] [PDF 0KB] ( 53 )
90 程华; 刘曾旭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对脊髓损伤及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正>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能降解几乎所有细胞外基质,是调控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组锌依赖的蛋白水解酶,具有许多生理功能;但某些情况下,体内的一些MMPs急剧升高反而会导致机体病理损伤。MMPs特别是明胶酶(MMP-2、9)在急性脊髓损伤后过度激活导致血-脊髓屏障的破坏以及白细胞渗入至损伤的脊髓,导致细胞凋亡,加重了脊髓继发性再损伤。MMP-2、9 
2012 Vol. 52 (10): 90- [摘要] ( 383 ) [HTML KB] [PDF 0KB] ( 17 )
93 薛国勇;祝高春;林雪群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底动脉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变化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类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急症,其致死率为40%,幸存者中致残率为30%[1]。其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是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2],但其详细病理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其中脑血管的神经变化可能起了重要作用。实验发现在人和蛇、鼠等动物脑底动脉分布有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肽能神经及物质P等多种神经,其中 
2012 Vol. 52 (10): 93- [摘要] ( 371 ) [HTML KB] [PDF 0KB] ( 21 )
97 梁锦标;王小勤;蔡小东;高康阳;杨光辉;席晓晖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多因性疾病。目前,尽管AS的诊断与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其病因学的认识仍然不足。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在AS的不同临床表现形式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参与其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1],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它与多种内源性配体相互作用,引起一系列细胞信号事件。在AS中, 
2012 Vol. 52 (10): 97- [摘要] ( 385 ) [HTML KB] [PDF 0KB] ( 15 )
100 吴春雪; 陈强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进展
 <正>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近年来,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已经发生了数起HFMD的大暴发,包括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台湾及中国大陆等地区[1]。2008年3月起,HFMD在我国发病逐渐增多,它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属我国新增的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 
2012 Vol. 52 (10): 100- [摘要] ( 352 ) [HTML KB] [PDF 0KB] ( 32 )
104 严亮;熊龙;汤晓正
姐弟2人同患遗传性感觉神经根神经病报告
目的探讨遗传性感觉神经根神经病(hereditary radicular sensory neuropathy,HSN)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同患HSN的姐弟2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父母为近亲结婚,青春期后隐匿起病,以足部无痛性毁损性溃疡为主,病程长,进展缓慢,虽不会影响寿命,但会遗留残疾,肢端浅感觉减退呈"手套"和"袜套"型,后期渐累及手部。治疗主要是避免感染及损伤,加强护理,对症处理,严重者可截肢。结论 HSN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婚前的遗传咨询可预防此病的发生。 
2012 Vol. 52 (10): 104- [摘要] ( 431 ) [HTML KB] [PDF 0KB] ( 19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募青年编委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征稿通知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聘审稿专家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约稿邀请函
· 投稿时请下载并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