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 52卷 01期
刊出日期:2012-01-28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综合报道
调查研究
综述
病例报告
   
基础医学
1 石小玉; 熊丽霞; 周莹; 蔡伟; 赵林; 章克萍; 李文林
可溶型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2对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抑制作
目的应用可溶型IL-13受体α2(sIL-13Rα2)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探索生物治疗纤维化的新途径。方法构建pMSCV/sIL-13Rα2载体和表达sIL-13Rα2的细胞模型,分子量(0.2×106)滤膜离心浓缩培养液,Ni2亲和层析,SDS-PAGE分析sIL-13Rα2,Western blot检测sIL-13Rα2,RT-PCR和羟脯氨酸法显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构建的重组体pMSCV/sIL-13Rα2成功转染入HEK293细胞,并表达sIL-13Rα2。50μg.L-1 IL-13促进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系CRL-1762生成Ⅰ型胶原蛋白,50μmol.L-1 sIL-13Rα2能有效抑制IL-13刺激CRL-1762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蛋白。结论 sIL-13Rα2靶向IL-13抑制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2012 Vol. 52 (01): 1-5 [摘要] ( 565 ) [HTML KB] [PDF 0KB] ( 19 )
6 曾明泉; 陈新; 王琪鸿; 朱美
CD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C6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目的研究CD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NSCs)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效果及机制,为NSCs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胎脑作为供体,采用神经球形成法培养NSCs,脂质体介导CD基因转染NSCs,G418筛选。NSCs/CD与C6胶质瘤细胞分组共培养,MTT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结果成功构建CD基因转染NSCs,NSCs/CD对C6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NSCs是良好的载体,NSCs/CD-5-FC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效果。
2012 Vol. 52 (01): 6-9 [摘要] ( 548 ) [HTML KB] [PDF 0KB] ( 16 )
10 刘晓静; 孙坚
中草药提取液对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探讨金银花、黄芩和连翘的提取液对甲3型流感病毒诱导狗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金银花、黄芩和连翘3种中草药的提取液进行抗病毒试验,以细胞病变、姬姆萨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 V和PI双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评价药物对甲3型流感病毒诱导MDCK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在MDCK细胞上甲3型流感病毒(血凝滴度为1∶64)的TCID50为0.65.100μL-1;实验浓度:金银花为1∶256(1.95g.L-1),黄芩为1∶64(7.81g.L-1),连翘为1∶64(7.81g.L-1)。在光镜下观察甲3型流感病毒对照组的MDCK细胞,可见被感染的MDCK细胞出现了细胞凋亡特有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和PI双染经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3种药物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金银花(28.13±3.30)%、黄芩(13.47±3.04)%、连翘(19.17±6.55)%]均显著低于病毒对照组[(54.10±4.58)%](P<0.001)。结论 7.81g.L-1的黄芩及7.81g.L-1的连翘均能抑制100TCID50的甲3型流感病毒诱导MDCK细胞凋亡。1.95g.L-1的金银花不能够有效抑制100TCID50的甲3型流感病毒诱导MDCK细胞凋亡。
2012 Vol. 52 (01): 10-13 [摘要] ( 641 ) [HTML KB] [PDF 0KB] ( 23 )
14 杨媛; 胡晓
吡罗昔康贴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通过研究吡罗昔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其分布特点,探索其经皮给药系统的药物转运特性。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吡罗昔康经皮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关节中吡罗昔康的浓度;大鼠右肩部应用2、4、6mg吡罗昔康贴片后,用DAS软件处理时间-血药浓度数据,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局部给药4mg后2、4、8h,关节中吡罗昔康质量分数分别为:(119±26)、(1 538±358)、(1 349±320)ng.g-1,血浆中吡罗昔康质量浓度分别为:(427±82)、(2 015±184)、(1 317±224)μg.L-1,它们的比值介于0.28和1.02之间;在2~6mg剂量范围内,大鼠局部应用吡罗昔康贴片,血浆中吡罗昔康质量浓度4h达峰值,药峰质量浓度(Cmax)分别为:(925±118)、(1 980±135)、(2 644±337)μg.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29 976±10 845)、(63 871±58 534)、(85 389±15 352)μg.L-1.h-1,Cmax、AUC0-∞随剂量的增高成比例增大。结论吡罗昔康经皮给药后,可直接从用药部位渗透至局部深层的关节组织中并达到较高的质量浓度;在2~6mg内,吡罗昔康贴片于大鼠体内呈线性动力学特征。
2012 Vol. 52 (01): 14-16 [摘要] ( 591 ) [HTML KB] [PDF 0KB] ( 21 )
17 历风元; 蒋智敏; 朱涟敏; 戴宏燕
昆明小鼠肺癌模型建立的初步研究
建立皮下异种肿瘤移植的昆明小鼠肺癌模型,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接种于昆明小鼠皮下,观察肿瘤移植成功率,并测瘤重,固定标本作石蜡切片、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昆明小鼠小腿皮下异种肺癌移植成功率为37.5%。结论利用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可以建立皮下异种肿瘤移植的昆明小鼠肺癌模型,但其成功率较低,仍需进一步完善。
2012 Vol. 52 (01): 17-19 [摘要] ( 744 ) [HTML KB] [PDF 0KB] ( 32 )
45 高婉仪; 曾永威; 邓学斌; 卢桂尧; 袁岚
三维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超声、DR IVP诊断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的对比研究
比较三维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超声、DR静脉尿路造影(IVP)在诊断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139例经临床证实的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三维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经腹超声、DR IVP结果对照。结果三维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的检出率为94.24%,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77.70%)及DR IVP(49.64%)(P<0.05)。三维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更好地显示肾脏积液的情况,肾实质的厚度、回声及观察输尿管梗阻和肾功能的情况。结论三维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优于经腹超声、DR IVP检查。
2012 Vol. 52 (01): 45-47 [摘要] ( 859 ) [HTML KB] [PDF 0KB] ( 28 )
临床医学
20 李贇; 彭芬芬
Kv1.3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腹腔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低钾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探讨Kv1.3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腹腔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低钾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C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以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CAPD无腹膜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腹腔巨噬细胞Kv1.3表达;按不同K+浓度分为4组:5.4mmol.L-1 K+组(正常浓度对照组)、2.0mmol.L-1 K+组、4.0mmol.L-1 K+组和10.0mmol.L-1 K+组。将Raw 264.7巨噬细胞与不同K+浓度组置于RPMI1640培养基中共同培养。经LDH、中性红吞噬、大肠杆菌(E.coli)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测定等,观察其对巨噬细胞活性、吞噬能力、杀菌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透出液中巨噬细胞Kv1.3表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荧光强度:(8.78±2.30)%vs(9.54±3.61)%,P>0.05]。2.0、4.0、10.0mmol.L-1 K+组Raw264.7细胞培养4、8、12、24hLDH水平与5.4mmol.L-1 K+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4.0、10.0mmol.L-1 K+组Raw264.7细胞培养8、12、24hLDH水平与细胞培养4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5.4mmol.L-1 K+组比较,2.0mmol.L-1 K+组吞噬中性红显著下降(0.21±0.02vs 0.15±0.01,P<0.01),4.0、10.0mmol.L-1 K+组吞噬中性红均无明显变化(0.21±0.02vs 0.19±0.03,0.22±0.05,均P>0.05);与4.0mmol.L-1 K+组比较,2.0mmol.L-1 K+组吞噬中性红显著下降(0.19±0.03vs 0.15±0.01,P<0.01);与10.0mmol.L-1 K+组比较,2.0、4.0mmol.L-1 K+组吞噬中性红显著下降(0.22±0.05vs 0.15±0.01,0.19±0.03,P<0.01)。与5.4mmol.L-1 K+组比较,2.0mmol.L-1 K+组吞噬细菌数及杀菌数显著下降(P<0.05);与10.0mmol.L-1K+组比较,2.0、4.0mmol.L-1 K+组吞噬细菌数及杀菌数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 CAPD相关性腹膜炎巨噬细胞Kv1.3表达无显著的改变,但低钾能显著地降低巨噬细胞吞噬和杀菌的功能。
2012 Vol. 52 (01): 20-24 [摘要] ( 615 ) [HTML KB] [PDF 0KB] ( 21 )
25 朱皓; 于晓红
卵巢黏液性肿瘤中EGFR和CD44V6的表达及意义
研究卵巢黏液性肿瘤中EGFR蛋白及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分别检测20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40例卵巢黏液性交界性囊腺瘤和40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癌中EGFR蛋白和CD44V6的表达,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EGFR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瘤、黏液性交界性囊腺瘤和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7.5%、67.5%,囊腺癌组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瘤、黏液性交界性囊腺瘤和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7.5%、65.0%。EGFR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患者年龄无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相关(P<0.05)。EGFR与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关(P>0.05)。CD44V6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GFR和CD44V6的表达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 EGFR对卵巢黏液性交界性囊腺瘤和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CD44V6高表达可能是卵巢黏液性囊腺癌预后判断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2 Vol. 52 (01): 25-28 [摘要] ( 623 ) [HTML KB] [PDF 0KB] ( 22 )
29 吴庆; 冯琼; 付晓玲; 殷明; 吴凯
桡骨小头切除后尺骨冠状突丢失高度对肘关节稳定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探讨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并冠状突骨折行桡骨小头切除后不同部位的尺骨冠状突高度丢失对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的防腐新鲜尸体标本20具,对其进行标本的制备。取制备好的尸体5具(10侧)行桡骨小头切除术,桡骨小头切除是在环状韧带上缘平面。将15具(30侧)尸体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10侧。3组分别于冠状突高度2mm处、冠状突高度1/4处、冠状突高度1/2处截骨,分别测量肘关节屈曲0°、30°、60°、90°、120°时外翻角度的变化。结果当尺骨冠状突高度2mm处及冠状突高度1/4处截骨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不受限及稳定性不受影响;当冠状突高度1/2处截骨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受限及稳定性受影响;当冠状突高度3/4处截骨时肘关节活动度受限及不稳定;当冠状突基底部截骨时肘关节活动度受限及严重不稳定。B、C 2组在肘关节屈曲为0°、30°、60°、90°、120°时尺骨冠状突丢失高度2mm、1/4截骨的肘关节外翻角度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 3组在肘关节屈曲为30°、60°、90°、120°时尺骨冠状突丢失高度1/2截骨的肘关节外翻角度与A、B、C 3组在尺骨冠状突丢失高度2mm、1/4截骨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尺骨冠状突骨折不超过冠状突原高度的1/4时,对肘关节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行手术摘除碎骨片不会影响肘关节功能;当尺骨冠状突骨折超过原高度的1/2时,会明显影响肘关节稳定性,在行复位内固定的同时,并保持冠状突的高度达到原高度的1/2以上。
2012 Vol. 52 (01): 29-32 [摘要] ( 737 ) [HTML KB] [PDF 0KB] ( 35 )
32 周毅; 关健华; 林启谋; 杜春花
乳腺癌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的研究
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87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55例,髓样癌24例,原位癌8例;TNM分期Ⅰ-Ⅱ期134例,Ⅲ期5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植入剂组95例和对照组92例。植入剂组在肿瘤下方、腋窝、锁骨下血管区域、胸大小肌之间多点撒入氟尿嘧啶植入剂,总剂量为600mg。对照组无植入。术后常规化疗。观察术后切口感染、渗液或裂开,患肢水肿、组织溃烂情况及局部疼痛、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等局部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血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及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水平;观察患者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和3年生存率。结果植入剂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渗液或裂开及患肢水肿、组织溃烂情况;局部疼痛、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植入组分别为8.42%、15.79%、10.53%,对照组分别为6.52%、11.96%、11.9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全身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植入剂组术后局部复发6例(6.3%),对照组术后局部复发15例(16.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植入剂组死亡6例(3年生存率为93.7%),对照组死亡16例(3年生存率为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是安全、有效的,是乳腺癌术后局部化疗的有效途径,可减少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
2012 Vol. 52 (01): 32-35 [摘要] ( 591 ) [HTML KB] [PDF 0KB] ( 21 )
36 唐琼珍; 曹平良; 陈早芳; 卢寅辉; 胡杰; 刘建萍; 樊考林
季节变化对长效钙离子拮抗剂降压效果的影响
探讨季节变化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F组和A组,每组50例。F组患者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mg口服,1次.d-1;A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口服,1次.d-1。对2组患者冬、夏季各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pressure monitoring,ABPM)1次,并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冬季24hSBP、白昼dSBP、夜晚nSBP均值均显著高于夏季(均P<0.05),F组患者治疗后冬、夏季24hSBP、dSBP、nSBP差值[(10.9±4.8)、(12.6±4.9)、(9.6±3.6)mmHg]均显著高于A组[(5.2±2.9)、(5.3±3.1)、(5.1±2.9)mmHg](均P<0.05)。F组患者治疗后冬季24hSBP、dSBP、nSBP、24hSBPSD、dSBPSD、nSBPSD均值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A组患者治疗后冬、夏季血压晨峰均值[(34.6±10.1)、(34.3±8.9)mmHg]均显著低于F组[(38.8±11.3)、(36.1±9.8)mmHg](均P<0.01)。A组患者治疗后冬季24h、白昼、夜间ABPM血压达标率(78.6%、76.5%、78.6%)均显著高于F组(53.7%、58.5%、46.3%)(均P<0.01)。A组患者治疗后冬、夏季血浆NO水平[(57.32±10.37)、(64.26±11.62)μmol.L-1]均显著高于F组[(48.74±12.10)、(55.21±9.86)μmol.L-1](均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较非洛地平缓释片使血压季节差异更小,平稳性更高,达标率更高,更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2012 Vol. 52 (01): 36-40 [摘要] ( 716 ) [HTML KB] [PDF 0KB] ( 11 )
41 罗璇; 张晓晞
三种牙本质黏结剂从涂布到光固化挥发时间对其微拉伸强度的影响
比较和评价Gluma One-Bond(OB)、Single Bond(SB)和Clearfil SE Bond(SE)3种黏结剂从涂布到光固化挥发暴露时间对其微拉伸强度的影响,得出时间量化指标,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拉伸强度测试法比较3种牙本质黏结剂(OB,SB和SE)分别涂布10,20,30,40和50s后的微拉伸强度,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断面微观形态。结果 OB、SB和SE 10s组的微拉伸强度值明显低于20s组、30s组、40s组与50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s后微拉伸强度达峰值,之后结果保持稳定,后4组的微拉伸强度均值间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3种黏结剂的20s组、30s组、40s组和50s组牙本质小管口的封闭情况都比10s组好;SE中20s组、30s组、40s组和50s组均比OB和SB中相应秒组的牙本质小管口封闭情况要好。结论 3种黏结剂从涂布到光固化暴露挥发时间从20s后即可获得理想的黏结强度。
2012 Vol. 52 (01): 41-44 [摘要] ( 463 ) [HTML KB] [PDF 0KB] ( 17 )
48 刘蓓; 朱鸿剑; 肖秋金; 邓晓莉; 文萍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Graves病患者131Ⅰ治疗中的价值
观察Graves病患者131Ⅰ治疗前后的甲状腺体积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Graves病131Ⅰ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行131Ⅰ治疗并临床治愈的Graves病患者在治疗前1d及治疗后6个月均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测量52例患者131Ⅰ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大小,计算甲状腺体积;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52例患者131I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内部血流分布情况,测量甲状腺上动脉的内径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与治疗前比较,52例患者治疗后甲状腺体积缩小,甲状腺上动脉内径变窄,PSV、EDV降低,RI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36±6.69)cm3、(0.22±0.05)cm,(123.00±37.60)、(59.10±18.70)cm.s-1,0.49±0.09vs(11.98±6.52)cm3、(0.19±0.08)cm,(64.70±24.60)、(26.40±11.60)cm.s-1,0.64±0.13,P<0.05或P<0.01)]。52例患者中,治疗前甲状腺血流分级为Ⅰ级、Ⅱ级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2%、17.31%vs 59.62%、26.92%,P<0.05或P<0.01);治疗前甲状腺血流分级为Ⅲ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77%vs 13.46%,P<0.01)。结论 Graves病患者在131Ⅰ治疗前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体积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Graves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2 Vol. 52 (01): 48-51 [摘要] ( 652 ) [HTML KB] [PDF 0KB] ( 20 )
52 喻敬恩; 程有生
改制DBH-100双球囊导管及JSA-2500导管在输卵管介入中的临床应用
探讨改制DBH-100双球囊导管及JSA-2500导管(5F同轴导管)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 sal-pingography,SSG)和输卵管再通术(tube recanalization,FTR)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和实用价值。方法对548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uterine tube angiography,HSG)检查诊断为输卵管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梗阻的不孕症患者[(输卵管完全性梗阻147例;输卵管不完全性梗阻401例,其中输卵管通而欠畅87例(21.7%),输卵管通而不畅246例(61.3%),输卵管通而极不畅者68例(17.0%)],用改制DBH-100双球囊导管及5F同轴导管行SSG和FTR,统计术后1年的妊娠率和输卵管通畅度治疗的有效率,并结合术前、术后HSG及术中输卵管动态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输卵管完全性梗阻患者147例的277条输卵管中261条获管腔再通,再通成功率94.2%,其中:106条输卵管仅行SSG即获管腔再通,占40.6%,其余155条行SSG后又行FTR获再通,占59.4%;1年妊娠率为42.9%,异位妊娠率2.7%,管腔再闭塞率1.8%。输卵管不完全性梗阻401例的734条不同程度梗阻的输卵管,行SSG插管注药治疗后随访1年妊娠率为43.9%,输卵管通而欠畅者为53.6%,输卵管通而不畅者为39.6%,输卵管通而极不畅者为6.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SSG和FTR对输卵管性不孕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改制双球囊导管及5F同轴导管,操作时间短,且简便、安全,疗效可靠。
2012 Vol. 52 (01): 52-55 [摘要] ( 518 ) [HTML KB] [PDF 0KB] ( 11 )
56 杨宇龙; 王农荣
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降脂治疗与病情转归的关系
通过对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HL-SAP)的常规治疗与加用降血脂治疗的对照分析,评价降脂治疗在HL-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1例HL-SAP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常规抑酸、抗炎、抑制胰酶分泌,复方丹参注射液、生大黄泡水及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及胰岛素注射液降血脂治疗。观察2组患者三酰甘油(TG)下降至5.65mmol.L-1、血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CRP)恢复至正常及腹痛消失、腹水消退时间等情况。结果 TG下降至5.65mmol.L-1时间:对照组为(5.6±1.6)d,研究组为(3.4±1.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对照组为(3.7±1.2)d,研究组为(2.1±0.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恢复至正常时间:对照组为(8.1±3.2)d,研究组为(6.8±2.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缓解时间:对照组为(5.8±2.2)d,研究组为(4.1±1.8)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消退时间对照组为(11±2.8)d,研究组为(6.7±2.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L-SAP的TG水平的恢复对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和缩短病程具有相关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及胰岛素注射液对HL-SAP的降血脂治疗是必要的,且安全、有效。
2012 Vol. 52 (01): 56-58 [摘要] ( 777 ) [HTML KB] [PDF 0KB] ( 12 )
59 黄朝辉; 叶斌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99个椎体进行PKP手术。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y日常活动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Cobb角、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前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与术后1d、1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1d、1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引起的疼痛,对维持椎体稳定性、恢复椎体的部分高度、提高生存质量有一定的作用,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2012 Vol. 52 (01): 59-61 [摘要] ( 518 ) [HTML KB] [PDF 0KB] ( 6 )
综合报道
62 刘培; 蒋莉; 颜碧钦; 赵玉萍; 李腾; 杨帆
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难治性排卵障碍不孕症的临床探讨
探讨来曲唑(LE)和促性腺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排卵障碍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克罗米芬(CC)单用或联用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治疗6个月以上未获妊娠的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73例,于月经第3天(或黄体酮撤药性出血第3天)开始,每晚口服LE 2.5mg,连服5d。于月经周期第8天始,根据B超监测结果给予肌注HMG 75~150U。从周期第10天开始,B超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并注意观察基础体温、宫颈黏液等指标。当B超显示优势卵泡直径≥18mm或2个卵泡直径达16mm时,停用HMG,一次注射HCG 10 000U;24h后若未排卵则再注射HCG 6 000U,并指导患者在此期间性生活。排卵后常规予黄体酮隔日注射40mg,使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达18d。结果 73例共治疗179个周期,其中127个周期有排卵,周期排卵率为70.9%;21例妊娠,临床妊娠率为28.8%。均为单胎妊娠,无一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至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在8mm以上者共有159个周期,占88.8%;有33个周期子宫内膜厚度达10mm以上。结论 LE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难治性排卵障碍不孕症,安全有效,对子宫内膜无抑制作用,作为其补充治疗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方法。
2012 Vol. 52 (01): 62-63 [摘要] ( 571 ) [HTML KB] [PDF 0KB] ( 18 )
64 刘燕玲; 刘洋; 叶春凤; 曹晓春; 傅缨
黄芪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检测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观察黄芪治疗儿童NS前后TNF-α的变化。方法选取2003年10月至2010年10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NS的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黄芪组和激素组各3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0例为健康组。黄芪组和激素组分别给予黄芪加强的松口服和单用强的松治疗。检测各组患儿血清TNF-α水平,比较黄芪组和激素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TNF-α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并判定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结果 NS患儿血清TNF-α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1);黄芪组与激素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24h尿蛋白定量均下降(P<0.05),尤以黄芪组下降更明显(P<0.01);黄芪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均显著高于激素组(P<0.05)。结论黄芪联合激素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激素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儿血清TNF-α有关。 
2012 Vol. 52 (01): 64-66 [摘要] ( 654 ) [HTML KB] [PDF 0KB] ( 25 )
67 欧阳卫东; 尹世平; 郑娜; 梁礼权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清S100B的影响
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术中S组在气管插管后持续吸入0.5%~1.5%七氟醚,C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术前(t1)、气管插管(t2)、切皮(t3)、钻颅骨(t4)、动脉瘤夹闭(t5)、缝皮(t6)、拔管(t7)共7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于麻醉诱导前(T1)、动脉瘤夹闭即刻(T2)、夹闭后2h(T3)、夹闭后4h(T4)、夹闭后24h(T5)共5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S100B蛋白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中BIS值维持在55左右,术中生命体征平稳,SpO2维持在99%~100%,PETCO2维持在30%~35%,心电图(ECG)无明显异常,术中无躁动。2组各临床监测时间点MAP、HR、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MAP均显著低于术前(t1)(P<0.05);HR、CVP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100B蛋白在T1、T2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夹闭后2h(T3)后S组明显低于C组(P<0.05);2组患者S100B蛋白术前(T1)处于正常水平,T2后明显高于术前,持续升高到T4达到峰值(P<0.01),T5时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并且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还能降低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2012 Vol. 52 (01): 67-69 [摘要] ( 574 ) [HTML KB] [PDF 0KB] ( 16 )
70 李文通; 喻本桐; 刘升; 万于华; 高涛
电视胸腔镜辅助肺部疾病手术321例临床分析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肺部疾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21例肺部疾病患者均行电视胸腔镜辅助肺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在电视胸腔镜引导下进行病灶或肺叶切除。结果 321例患者中,8例术中转为开胸,313例均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肺手术,无围术期死亡。220例肺实质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诊断:良性占位性病变60例,恶性肿瘤160例;肺大疱101例。肺大疱、良性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分别为:(93.7±35.5)、(141.2±49.2)、(161.2±37.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2.3±66.9)、(271.8±181.1)、(289.4±142.6)mL;术后当日引流量分别为:(133.0±71.5)、(213.0±98.0)、(209.7±108.6)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分别为:(3.0±0.7)、(3.4±1.0)、(4.3±1.5)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4±1.4)、(7.2±1.7)、(8.1±1.8)d。9例合并液气胸对症处理后治愈;1例术后4h出现进行性胸腔内出血,行开胸止血术;5例术后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其中2例带管出院),1例术后肺部感染。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具有术后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其切口隐蔽性好,更具有美容效果。
2012 Vol. 52 (01): 70-72 [摘要] ( 458 ) [HTML KB] [PDF 0KB] ( 15 )
73 宋劼; 程良道; 郑剑峰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
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下子宫全切术、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麻醉诱导前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Ⅱ组手术开始后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Ⅲ组术毕苏醒后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3组其他处理均相同。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后2、4、8、12、24h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以及麻醉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h内Ⅰ组VAS评分低于其他2组(均P<0.05),但术后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h内首次感到疼痛的时间Ⅲ组明显短于Ⅰ、Ⅱ组(P<0.01),使用镇痛药百分率Ⅲ组也高于Ⅰ、Ⅱ组;术后,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具有超前镇痛作用,麻醉诱导前应用效果更好,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子宫全切术中能有效缓解术后早期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2 Vol. 52 (01): 73-74 [摘要] ( 430 ) [HTML KB] [PDF 0KB] ( 15 )
75 胡晓璐; 王占科; 陈自力; 李剑
THUMPER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比较
比较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以评价Thumper心肺复苏机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救治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8年1-12月救治的30例为人工组,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救治的35例为Thumper组。人工组采用传统的徒手心肺复苏法进行心肺复苏,Thumper组采用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比较2种方法在心肺复苏开始后5、15、30min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心肺复苏5min时,人工组与Thumper组的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肺复苏15、30min时,Thumper组与人工组比较,PaO2、SaO2明显增高(P<0.05或P<0.01),PaCO2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Thumper心肺复苏机是目前理想的心肺复苏仪,在心肺复苏中较传统徒手心肺复苏有明显优势。
2012 Vol. 52 (01): 75-76 [摘要] ( 565 ) [HTML KB] [PDF 0KB] ( 59 )
77 张文圣; 李志坚; 颜小平; 杨少鸿; 胡汪; 李成文; 吴旭东
Monarc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6例报告
探讨Monarc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手术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对女性SUI患者26例进行Monarc吊带术治疗,对手术效果、并发症等进行了随访评估。结果经过3~26(18±3)个月随访,26例患者中24例有效,长期有效率92.3%,1例术后10个月出现顽固性尿频、尿急症状,经抗炎、舍尼亭等治疗后,症状反复出现;1例术后发生尿潴留,延长导尿时间后或(和)经反复尿扩时用金属尿道探子向下压后尿潴留消失,但仍有轻微排尿困难症状;1例出现阴道损伤,无特殊处理,自行愈合;无复发病例。结论 Monarc吊带术是一种治疗女性SUI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微创、手术简单易掌握、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2012 Vol. 52 (01): 77-78 [摘要] ( 406 ) [HTML KB] [PDF 0KB] ( 22 )
79 夏青; 高新庐; 祝匡明
64排CT血管造影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狭窄中的作用
探讨64排CT血管造影(CTA)三维重建对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例行上肢动静脉内瘘并且血流量<150mL.min-1的血透患者,对其前臂内瘘进行CTA检查。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间断或连续摄影观察,检查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图像三维重建,观察上肢动静脉内瘘的血管情况。结果图像经三维重建后能清楚地显像,显示吻合口静脉段节段性狭窄18例,显示左肱动脉闭塞1例,显示吻合口上6cm处桡动脉局部闭塞1例。根据CTA结果分别对20例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其内瘘血管通路问题,其中进行内瘘重新吻合术18例,选择对侧上肢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1例,行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1例。结论 CTA能有效、准确地显示内瘘血管情况,可以清晰地了解血管狭窄、血管闭塞以及位置,并为手术修复内瘘或血管成型术修复内瘘提供明确指导。
2012 Vol. 52 (01): 79-80 [摘要] ( 748 ) [HTML KB] [PDF 0KB] ( 30 )
81 何维铭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1例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单纯性疱疹性角膜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21例(21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单纯性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局部给予更昔洛韦凝胶200mg,滴眼,2次.d-1;金因舒眼液0.05mL,滴眼,6次.d-1;更昔洛韦眼药水0.05mL,滴眼,6次.d-1。21例(21眼)患者治疗后均行角膜荧光染色检查。结果 21例(21眼)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10~20d,角膜修复,角膜荧光染色(-)。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单纯性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应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避免炎症的蔓延,以免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
2012 Vol. 52 (01): 81-82 [摘要] ( 599 ) [HTML KB] [PDF 0KB] ( 28 )
83 刘小春; 谢元才; 叶波; 陈伟清
10例急性门静脉系血栓形成药物保守治疗分析
急性门静脉系血栓形成是指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此病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规检查不易明确诊断,很多患者往往在出现腹膜炎或剖腹探查后才能明确诊断[1]。赣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急性门静脉系血栓形成10例,均 
2012 Vol. 52 (01): 83-84 [摘要] ( 602 ) [HTML KB] [PDF 0KB] ( 23 )
调查研究
85 洪凌燕,李钟捷,习青华,李琦,阮世颖,周小军
南昌市居民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了解南昌市社区居民的吸烟现状,分析影响吸烟的因素,为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昌市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956例,调查其吸烟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吸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3.22±13.23)岁,其中男性562人占58.8%,年人均家庭经济收入以1~2万为主占34.1%。吸烟率为37.97%,吸烟者平均年龄为(38.18±13.58)岁,平均吸烟(11.97±9.12)支.d-1,80.9%的吸烟者意识到烟雾会危害他人的健康。影响吸烟的因素包括:性别(β=-2.241,P=0.000)、介意周围人吸烟(β=1.753,P=0.000)、家中对吸烟的限制(β=-0.358,P=0.000)、单位内吸烟情况(β=0.287,P=0.000)。结论调查对象男性较多,吸烟率较高,室内吸烟者较多,家庭与单位的控烟环境较为宽松;多数公共场所虽然有禁烟标识,但在公共场所吸烟者仍有相当高的比例,香烟广告或变相广告仍然充满了社会环境,吸烟影响因素多,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营造无烟的环境对于降低吸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2 Vol. 52 (01): 85-88 [摘要] ( 715 ) [HTML KB] [PDF 0KB] ( 33 )
综述
89 孙慧云; 张立霞; 陈蔚云; 文小明; 郑莉萍; 郑月慧
遗传因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PCOS的特征有: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无排卵性不孕。其临床表现有多毛、肥胖、卵巢多囊性改变、无排卵性月经不调甚至不孕不育等。目前与PCOS发病有关的遗传因素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雄激素相关基因、高胰岛素血症相关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瘦素及其受体基因和脂联素基因、钙激活酶10基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基因、核苷酸内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基因1(ENPP1)等。目前还未发现PCOS特定的遗传致病基因,故很可能是以上多基因作用而导致PCOS。因此,通过以上因素为PCOS动物模型的建立、深入了解P-COS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PCOS的关键靶点提供依据。
2012 Vol. 52 (01): 89-92 [摘要] ( 531 ) [HTML KB] [PDF 0KB] ( 24 )
93 章金强; 刘季春
E-钙黏附素基因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形成是多因素的作用、多基因的变化和多阶段发展的结果,而肿瘤的发生主要是基因表达异常造成的[1]。基因表达异常包括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基因过度表达和基因表型改变等,其中基因表型改变包括DNA 
2012 Vol. 52 (01): 93-95 [摘要] ( 526 ) [HTML KB] [PDF 0KB] ( 32 )
96 李辉; 张达颖
射频热凝术对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应用原理及进展
所有由于椎间盘结构变化而引起的疼痛,均可称为椎间盘源性疼痛(discogenic pain),椎间盘诸多的病理状态在临床上都已经具有特定的诊断,如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炎等。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与年龄、遗传易感
2012 Vol. 52 (01): 96-98 [摘要] ( 350 ) [HTML KB] [PDF 0KB] ( 33 )
99 胡雅坤; 徐仁伵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神经电生理研究进展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为运动神经元病最常见的类型,其诊断除了依据临床表现外,主要依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其他辅助检查如肌酸磷酸激酶(CK)活性可轻度异常,头颅MRI可能显示部分病例受累脊髓和脑干萎缩变小,脑脊液检查、血生化、 
2012 Vol. 52 (01): 99-101 [摘要] ( 308 ) [HTML KB] [PDF 0KB] ( 8 )
102 高勇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新进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镇痛分娩已成为趋势。在分娩镇痛的诸多方法中,椎管内阻滞是最有效的方法[1-2],其具有镇痛效果好、阻断产妇交感神经活动、改善胎儿及新生儿的酸碱平衡状态、产妇满意度高等优点。现就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应用新进展予以综述。
2012 Vol. 52 (01): 102-104 [摘要] ( 390 ) [HTML KB] [PDF 0KB] ( 12 )
病例报告
105 黄柯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并卵巢破裂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身高158cm,体质量60kg,体质量指数(BMI)24.04kg.m-2。因原发不孕2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碘油
2012 Vol. 52 (01): 105-106 [摘要] ( 413 ) [HTML KB] [PDF 0KB] ( 7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募青年编委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征稿通知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招聘审稿专家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约稿邀请函
· 投稿时请下载并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江西教育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知网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