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铜死亡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张振赵新丽周星琦杨玉梅李锋李娴 |
蚌埠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省生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
摘要 目的 探讨铜死亡相关基因(CRG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特征,以及与免疫浸润、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由GeneCards数据库获得CRGs列表,从TCGA下载的RNAseq数据经TPM标准化,剔除非口腔癌样本后保留362例(含32例癌旁组织)。通过limma包筛选差异基因,分析基因相关性,使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GO/KEGG富集分析。构建DEGs蛋白互作网络、基因互作网络。Cox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DEGs,构建临床信息列线图,GSVA包分析预后分子和免疫浸润关系,以及预后分子的m6A甲基化分析。结果 共获得31个CRGs和20个DEGs。ARID1A与ATP7A、SLC30A7相关性最高(r=0.628、0.630,P<0.001)。GO和KEGG分析显示,DEGs涉及重要的生物过程,如对脂多糖反应、细胞衰老等。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CALCOCO2、TAX1BP1、SQSTM1等为关键枢纽基因。RUNX1、NFE2等是多个DEGs的共同转录因子。HSPD1(HR=1.402,P=0.004)、SQSTM1(HR=1.389,P=0.046)和CALCOCO2(HR=1.323,P=0.009)高表达显著降低患者生存率。外部数据集(GSE85195、GSE30784)和HPA组织染色进一步验证预后分子在OSCC中的高表达。列线图校准结果(C指数=0.694)显示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免疫浸润:HSPD1与肥大细胞丰度呈负相关(r=-0.411, P<0.001),SQSTM1与自然杀伤细胞(r=0.410, P<0.001)、CALCOCO2与辅助性T细胞(r=0.491, P<0.001)呈正相关,但效应量较弱;m6A甲基化:HSPD1与HNRNPC(r=0.643, P<0.001)、CALCOCO2与YTHDC2(r=0.505, P<0.00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SPD1、SQSTM和CALCOCO2是关键的预后分子,且和免疫细胞浸润、m6A甲基化基因具有相关性。CRGs可能作为OSCC患者潜在的预后因子和治疗靶点,为OSC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
关键词 :
口腔鳞状细胞癌,
铜死亡,
预后模型,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分析
|
|
基金资助: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908085QH373);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1903a07020029);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04g01020017);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20a0565);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KJ2021a0702); 安徽省高校科研项目(2024AH051219); 蚌埠医科大学横向课题(2019-BYHX-03); |
[1] |
林鑫 成红玉 韩泽文 徐振江 黄晓畅. 葡萄籽多酚通过糖酵解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5): 10-. |
[2] |
成红玉 林鑫 韩泽文 徐振江 黄晓畅. 白藜芦醇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糖酵解[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4): 1-. |
[3] |
胡家李蕾殷爱红杨颖. 基于SPR-MS联合法鉴定Mas的互作蛋白[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4): 7-. |
[4] |
邹高德陈梓豪习小庆张驰宇黄高敏李嘉欣叶真逢. MXD3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和免疫浸润的相关性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3): 38-. |
[5] |
潘希望邱模竞郑林林杨新博徐晨李太原胡家萍. 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结肠癌相关lncRNA-miRNA网络及其细胞水平的功能验证[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1): 6-. |
[6] |
耿楼 王莹莹 顾文莉. PFK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63(4): 30-. |
[7] |
陈蔚冰陈蔚华叶婷婷. SCC-Ag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6): 63-. |
[8] |
潘金清 汤佳馨 周佳敏 沈小媛 叶祥生 谭筱江. 基于焦亡相关lncRNAs的肺鳞癌预后风险模型[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6): 25-. |
[9] |
阳建超 程兆瑞 喻超 张艾 刘兴贵. 基于TCGA数据库探索POLA2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62(3): 11-. |
[10] |
王娜 李燕萍. 橙色红曲菌Rab蛋白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0, 44(4): 332-. |
[11] |
陈东启余勃陆豫. RACE法克隆黑曲霉NCU-317中α-L-鼠李糖苷酶基因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9, 43(5): 489-. |
[12] |
陈芬郭凌燕李羽陈林林. VEGF-A、VEGF-C在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5): 44-. |
[13] |
梁志林; 王辉; 胡维; 刘志刚; 刘晓宇. 家蚕过敏原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CRABP)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5): 15-. |
[14] |
林建立; 巴金戈; 刘志刚; 杨平常; 刘晓宇. 粉尘螨过敏原Derf2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03): 1-. |
[15] |
陈林林; 卓夏阳. CD44与口腔鳞状细胞癌[J]. 实用临床医学, 2002, 3(02):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