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多模式CT影像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超时间窗再灌注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AIS患者,在患者发病6~24 h行多模式CT影像检查扫描,进行患侧梗死核心区和缺血半暗带区、侧支循环、出血转化风险及预后评估。治疗后24 h观察患者梗死面积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情况。通过CTP/动态CTA筛选适合行血管内再灌注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AIS-LVO)患者4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取栓组(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即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和药物组(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另根据脑侧支循环(rLMC评分)、出血(CTA或NCCT)、预后(mRS评分)情况将AIS-LVO患者再进行分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预测价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结果 60例AIS患者与其健侧镜像区比,患侧梗死核心区CBV和CBF均下降,MTT和TTP均延长(P <0.05);患侧缺血半暗带区CBV增高,CBF下降,TTP和MTT延长(P <0.05)。患侧梗死核心区较缺血半暗带区CBV和CBF均下降,TTP和MTT延长(P <0.05)。侧支循环不良组(n=22)和侧支循环良好组(n=38)梗死核心区CBV、CBF、MTT、TT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缺血半暗带区CBV、CBF均降低,MTT、TTP延长,ASPECT评分、rLMC评分增高(P <0.05)。40例AIS-LVO患者中取栓组(n=20)预后良好率为80.00%(16/20),高于药物组(n=20)的45.00%(9/20)(P <0.05);取栓组缺血半暗带区rCBV、rCBF高于药物组,rMTT、rTTP短于药物组(P <0.05);出血组(n=8)脑灌注参数CBV、CBF、rCBV、rCBF低于未出血组(n=32)(P <0.05);预后不良组(n=15)ASPECTS评分、rLMC评分较低于预后良好组(n=25),mR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 <0.05)。联合应用ASPECTS评分和rLMC评分预测AIS-LVO患者预后的效能高于单独应用ASPECTS评分或rLMC评分的效能(P <0.05)。结论 运用多模式CT影像可对AIS患者缺血半暗带、侧支循环、出血转化风险与预后进行评估。支架取栓术治疗AIS-LVO患者可使超时间窗者获益。联合应用ASPECTS评分和rLMC评分对预测AIS-LVO患者预后有较高的效能。
|
|
关键词 :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多模式CT影像,
超时间窗再灌注,
机械取栓术,
脑侧支循环
|
|
基金资助: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MS173); 三亚市医疗卫生科技创新项目(2019YW08); 三亚市高校及医疗机构专项科技计划项目(2021GXYL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