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5名女青年心导纳图运动试验的研究 |
成濬如; 吕景新; 陈子川; 俞俊甫; 王汝琭; 姚祥玉; 顾力兵 |
江西医学院物理学教研室; 江西医学院物理学教研室; 江西省体育科研所; 南昌师范学校; |
|
|
摘要 本文采用本院研制的“HB—ADM型阻抗导纳仪”对35名女青年进行了心导纳图运动实验的研究,提出若干观察指标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在运动过程和恢复过程中心脏功能各项指数都在不断进行有规律的变化,对临床检查、诊断以及优秀运动员、飞行员等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
|
关键词 :
运动试验,
心脏功能,
心电图,
心导纳图,
受试者,
女青年,
静息状态,
恢复过程,
负荷运动,
安静状态
|
出版日期: 1984-06-28
|
[1] |
吴慧慧; 周建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变化[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8): 11-. |
[2] |
刘杏花; 郭凤瑜. 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3): 18-. |
[3] |
谭海霞; 刘淑兰; 艾平兰; 林云. 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电图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2): 32-. |
[4] |
伍海林; 刘志鹏; 万爱兰. 流浪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2): 25-. |
[5] |
刘艳阳; 江舂媛; 管细红; 王云霞; 兰梅香.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Lorenz散点图的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1): 9-. |
[6] |
吴慧慧; 龚丛芬; 周建华.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9): 8-. |
[7] |
张红; 冯慧玲; 黄萍; 李新华; 刘名义; 靳高凤; 徐文炜; 夏春华; 熊玉卿. 创新药物阿托伐他汀钙/阿昔莫司缓释胶囊人体耐受性试验[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5(05): 6-. |
[8] |
陈静; 孙国芳; 丁颖; 黄慧萍; 汤俐雯. T波峰-末间期、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与心肌缺血的关系[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5(02): 38-. |
[9] |
刘杜芳; 蔡小东. 心电图初期心室复合波在老年心力衰竭病情判断中的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1): 13-. |
[10] |
王自豪; 李素娟.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12): 26-. |
[11] |
张惠媛.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12): 98-. |
[12] |
焦方刚. 41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6): 14-. |
[13] |
游振涛;郑宁;罗淑晖;陈静;朱庆雄; . 12导联心电图对手足口病的辅助诊断[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5): 68-. |
[14] |
黄晓琴; . 350例青年征兵体检心电图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4): 38-. |
[15] |
梁锦标;熊垒;陈春霞;蔡小东; .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伴房室旁道前向性2∶1阻滞1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12): 6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