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 54卷 1期
刊出日期:2023-02-28

道德与人生
   
道德与人生
1 岳奎 赵鹤玲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嬗变与传播
话语是人类物质实践活动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随着实践的深入推进,话语呈现出内在演变与形塑的发展样态。从话语的历史演变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经历了反思与探索、深化与拓展、转换与革新、创新与超越四个时期。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迈进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从实践和话语层面成功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要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必须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权,增强话语实力,扩大话语传播。
2023 Vol. 54 (1): 1- [摘要] ( 41 ) [HTML 1KB] [PDF 0KB] ( 93 )
11 何锡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生成逻辑与实践展开
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由党的政治基因、肩负的时代责任、面临的现实考验和高度的历史自觉所决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强烈的政党担当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履行使命任务有着宝贵的实践经验,这就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全党的政治执行力,勇于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建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体系,塑造“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使命文化,为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 Vol. 54 (1): 11- [摘要] ( 75 ) [HTML 1KB] [PDF 0KB] ( 74 )
19 赵明晨 宋协娜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题献论”问题——一个学术考察与阐释的视角
马克思向达尔文题献《资本论》这一“题献论”,诞生于1930年代初的苏联,之后在西方被广泛传播,其扭曲了“马克思-达尔文”的智识关系。究其原因,该“题献论”源于20世纪前三分之一世纪在欧洲和苏联存在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科学路线之争,其中“达尔文”始终处于意识形态竞争的前沿。然而,对于题献所指、题献动机、“马克思-达尔文”精神内核之间的冲突以及达尔文回信所提内容与现实不一致等各种争议和质疑长期存在。通过对爱德华·艾维林作为与达尔文通信主体的重新假设,以及“1880年10月12日信件”和《学生的达尔文》作品的发现和关系论证,“题献论”的神话最终被解构。
2023 Vol. 54 (1): 19- [摘要] ( 42 ) [HTML 1KB] [PDF 0KB] ( 72 )
32 沈湘平李松美
超越“物是人非”的文明形态
人与物的关系是理解文明形态的基本视角,正是在人与物的非此不可的关系中,文明才得以产生和发展。从人和物的关系视角可以将文明分为物非人非、人是物非、物是人非、物是人是等类型,其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相契合。西方现代化及其现代文明形态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造成了人的全面“物化”,在根基处具有“物是人非”的特性。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追求的是“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它不是简单的扬人而抑物,而是要让物和人都“是其所是”,从而在本质上朝向“物是人是”的理想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张扬基于人的存在理性的实践理性主义,是马克思所谓“历史之谜”的当代自觉解答,实质上指向人类的公共文明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物是人非”的文明形态,这一进程具有无比的艰巨性、复杂性,特别需要一种表现为历史耐心的历史主动精神。
2023 Vol. 54 (1): 32- [摘要] ( 16 ) [HTML 1KB] [PDF 0KB] ( 54 )
41 赵春明 谷均怡
工业机器人应用、上下游产业关联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基于2006—2015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海关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从上下游产业关联视角探究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内和行业间前向关联渠道机器人应用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行业间后向关联渠道机器人应用对企业产品质量变动不存在显著影响;各渠道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与企业所有制类型和行业要素密集度密切相关,其中同行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仅体现在食品和饮料业以及木材和家具业,对纺织和服装业的产品质量升级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工业机器人应用存在资源再配置效应,行业内和行业间前向关联渠道机器人应用对核心产品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2023 Vol. 54 (1): 41- [摘要] ( 69 ) [HTML 1KB] [PDF 0KB] ( 77 )
56 欧阳志刚 李伟
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非线性溢出效应
通过在实物期权模型中引入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通过不确定性与利率渠道对中国企业R&D产生负向溢出效应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泰勒规则度量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的方法,并构建双阈值门限面板模型实证研究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非线性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非线性负向溢出效应分别由机制Ⅰ(经济繁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和机制Ⅱ(经济萧条、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刻画。机制Ⅰ中的负向溢出效应大于机制Ⅱ中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这种效应随着所有权性质、行业属性具有异质性特征。
2023 Vol. 54 (1): 56-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63 )
77 岳书敬 张鑫和
数字经济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
从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四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测度2011—2018年中国分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进一步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结构固化,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可以使能源强度降低0.26%,作用强度具有边际递减特征;技术进步和制造业升级是发挥数字经济“抑制”作用的主要渠道。上述“抑制”作用在能源分类、数字经济分维度、能源强度分解和分区域检验中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
2023 Vol. 54 (1): 77- [摘要] ( 53 ) [HTML 1KB] [PDF 0KB] ( 73 )
91 袁小平 姜春燕
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工作情感劳动的困境及其破解
社会工作服务具有丰富的情感劳动内涵,社会工作服务结案阶段的情感离场特征表现为社会工作者容易呈现情感付出非标准化、情感关系延绵以及情感记忆犹存等困境,其原因在于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分配、情感体验以及情感管理方面出现异化。从情感社会学分析视角来看,这种困境其实是国内特殊的社会情境造成的不合理的痛苦,通过实践者自身的角色调适、打造情感情境以及重新思考情感劳动规则是消解困境的出路。这也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提供了参考。
2023 Vol. 54 (1): 91- [摘要] ( 59 ) [HTML 1KB] [PDF 0KB] ( 72 )
99 廖晓明魏永平
我国政府督查治理的制度变迁、实践逻辑与机制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督查在解决政策堵点、问题难点,保障中央政策权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益成为推进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和工具。从制度变迁角度看,政府督查总体上经历了国家“政治行动”主导下的孕育期、党务督查引领下的发展期、政府重塑下的确立期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下的成熟期。新时代政府督查是在沿革和发展原有督查制度基础上的创新,形成了以促进政策落实为驱动、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以优化政策决策为面向和以依法行政为指向的实践逻辑。推进政府督查治理需要进一步完善督查组织的协调协同机制、健全督查过程信息的多元反馈机制、强化督查结果正向激励与负向惩戒相结合的应用机制、提升公众参与的技术赋能机制。
2023 Vol. 54 (1): 99-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74 )
108 刘康
元宇宙意识形态风险的生成诱因、样态呈现及其治理逻辑
作为具有潜在战略意义的新兴领域,元宇宙不仅充满机遇而且暗含风险,必须做出前瞻性的风险研判并谋划如何治理。元宇宙固有的空间拓展、去中心化、虚拟生存、数字沉溺与意识形态的主权性、主导性、凝聚性、认同性形成对立。在资本技术扩张共谋、去中心化群体共创、虚拟化身跨界共存和沉浸体验具身共在等诱因的作用下,生成了新生场域失落、主流话语式微、价值引领失焦与思想传导弱化等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为此,需要遵循权衡利弊,趋利避害的辩证思维方法,构建基于夯实阵地建设、凝聚治理合力、整合价值引领和重构认知情境的元宇宙意识形态风险治理框架,使元宇宙这一新的“变量”转化成为巩固意识形态安全、凝聚主流价值共识的最大“增量”。
2023 Vol. 54 (1): 108- [摘要] ( 71 ) [HTML 1KB] [PDF 0KB] ( 72 )
119 马其家刘飞虎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教育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的反思与完善
数据安全是教育信息化的根基和保障,推进教育信息化应平衡教育数据的发展和安全。教育数据滥用不仅威胁个人隐私和教育管理秩序,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也会引发政治、经济等领域安全风险。当前,我国教育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中存在规则混乱、缺失、冲突等问题,需要采用整体视角和运用法治思维对三个关键维度的规则进行完善,以形成统筹协调的治理体系:首先应明确教育数据基础共性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在识别重要数据、个人数据的基础上修正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应赋予教育数据控制者、处理者以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并丰富其义务形式;最后应区分泄露个人数据、非个人数据的不同法律责任,构建教育数据泄露多元追责路径,并设置法定免责条款。实施教育数据安全治理有利于实现兼顾维护总体国家安全与释放教育数据价值的治理目标,切实推动教育现代化高效可持续发展。
2023 Vol. 54 (1): 119- [摘要] ( 40 ) [HTML 1KB] [PDF 0KB] ( 95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公告

 
· 喜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再次进入CSSCI来源期刊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通新投稿系统
· 2022年重点专题选题
· 关于作者投稿的重要启事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