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5年06月29日 星期日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江西菊科植物多样性的地理格局及环境相关性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泰和县石山乡人民政府 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全文: PDF (0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作为被子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的菊科(Asteraceae)兼具重要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其地理分布格局与环境适应机制研究备受关注。通过植物标本、植物志及文献资料的系统整合,构建江西省菊科植物县级分布数据库(含本地种与外来种),结合年平均气温(AMT)、海拔(Altitude)、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人类干扰指数(HII)等9个环境因子,分析了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江西省总体及本地菊科植物物种丰富度呈现“周边高-中北部低”的分布格局,而外来菊科植物物种丰富度格局较本地物种更为均匀;(2)本地与外来物种丰富度均随海拔升高呈单调递增趋势;(3)回归分析显示,非生物因素海拔和年平均气温对本地物种的物种丰富度的解释力高于外来物种,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外来菊科植物抗环境因子能力大于本地菊科植物;(4)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本地菊科植物主要受年平均气温和植被归一化指数的直接影响,而外来植物主要受人类干扰指数和植被归一化指数的直接影响。研究结果为理解江西本地与外来菊科植物分布差异机制以及物种共存提供依据。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刘洋洋 程艳梅 何梦婷 戈毓枫 彭伟龙 周亚东 龙春英
关键词 菊科植物物种丰富度环境因子江西省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260046); 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YG2022062);
引用本文:   
刘洋洋 程艳梅 何梦婷 戈毓枫 彭伟龙 周亚东 龙春英. 江西菊科植物多样性的地理格局及环境相关性[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5, 49(2): 119-.
链接本文:  
https://qks.ncu.edu.cn/Jwk_xblxb/CN/     或     https://qks.ncu.edu.cn/Jwk_xblxb/CN/Y2025/V49/I2/119
 

版权所有 © 2011《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