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材料特性及评价标准 |
徐松 徐康义 王叶飞 黄金铭 章灿林 贾晓娟 |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福建省高速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
|
摘要 为了建立合理的坑槽修补材料评价方法,选择性能优良且适合特定环境的修补材料。通过叶片阻力试验、水煮试验、滚动筛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来测试修补料的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并对修补料的评价标准进行修订。基于试验结果,建议修补料的黏附等级、滚动筛残留率和水稳定性分别不小于4级、60%和75%。并且,热补料的动稳定度和最大弯曲应变应分别不小于800次·mm-1和2 300με,冷补料应不小于600次·mm-1和900με。在施工和易性方面,对于不可储存类的修补料建议现场拌制,并在制备后30 min内尽快完成修补施工作业,拌和扭矩需要小于40 N·m。此外,水泥-乳化沥青和环氧树脂冷补料的初始强度较高,高温稳定性好,可以实现快速修补的目的,建议初始稳定度不小于2 kN。
|
|
关键词 :
沥青路面,
坑槽修补,
修补料,
修补材料性能,
评价指标
|
|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78446); |
[1] |
祝琴胡若晨吴玉婷林永钦贾仁安. 课程建设质量评估的四集成评价法及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9, 43(5): 435-. |
[2] |
魏玲. 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选址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6, 40(03): 225-. |
[3] |
张新芝; 陈斐; . 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的理论解析与发生势差度量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4(02): 79-. |
[4] |
郭能荣; 袁美俊; 邢钦玉. 层间接触状况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9, 31(02): 1-. |
[5] |
刘耀 黄新建 张滨松 许智宏. 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9(01): 79-86. |
[6] |
尹继东 彭道宾. 省域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6(04): 61-6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