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副产物硫酸铵辅助制备氧化镁纳米棒 |
周文威柳丽芸郭兰玉徐强王立中陈伟凡 |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
摘要 为了寻找规模化合成氧化镁纳米棒的新方法,通过氨水沉淀硫酸镁制备了花状氢氧化镁前驱体,探索了前驱体热分解过程中副产物硫酸铵的存在和煅烧温度对产物物相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吸附硫酸铵的花状氢氧化镁800℃煅烧2 h再洗涤,可以得到长度1~2μm、直径30~100 nm的氧化镁纳米棒;沉淀产物花状氢氧化镁经洗涤后再在600~800℃煅烧2 h,可以获得平均直径2μm的氧化镁纳米花;副产物硫酸铵对氧化镁纳米棒形成起了结构导向的作用。
|
|
关键词 :
氧化镁,
纳米棒,
热分解,
花状氢氧化镁,
硫酸铵
|
|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61020,51464033);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32BBE50004); |
[1] |
付佳敏张瑜娟袁铿闵卫平. 金纳米棒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57(03): 69-. |
[2] |
卓明鹏; 王怡萍; 胡海鸿; 李颖毅; 胡建东; 陈伟凡. 纳米钕基氧化物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催化性能[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4, 36(04): 311-. |
[3] |
江春喜; 扶名福; 涂江平; 黄菊花. AAO模板上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摩擦学性能[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0, 34(01): 1-. |
[4] |
江春喜; 扶名福; 涂江平; 黄菊花. 真空中AAO模板上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摩擦磨损性能[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9, 33(05): 1-. |
[5] |
周新木; 郭树军; 刘厚凡; 彭庆辉. 碳酸锌的沉淀及分解制备活性氧化锌[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9, 31(04): 1-. |
[6] |
刘建飞. 不同溶剂体系中改性氢氧化镁的分散行为[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7, 31(06): 1-. |
[7] |
江春喜; 扶名福; 涂江平; 黄菊花. 铝基体上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制备[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5, 29(03): 1-. |
[8] |
胡希定; 杨水金; 孙聚堂; 马木艳; 张克立; 秦子斌. 邻苯二甲酸钙的热分解机理[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95, 19(03): 1-. |
[9] |
任维祺; 李观德; 曾繁章; 裴来寿; 宗世璋; 林淦松; 舒勇; 谭伟昌. 镁硅玉人工骨关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0, 32(02): 1-. |
[10] |
傅师羲; 童义平; 占冬生. 25℃时Tb_2(SO_4)_3—(NH_4)_2SO_4—H_2O三元水盐体系的溶度图[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88, 12(03): 1-. |
[11] |
傅师羲. 三元水盐体系相图的研究——25℃时Ho_2(SO_4)_3—(NH_4)_2SO_4—H_2O和Er_2(SO_4)_3—(NH_4)_2SO_4—H_2O的溶度图[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87, 11(02): 1-. |
[12] |
张振辉; 黄琴心; 张亚平. 二甲苯胺兰—Ⅱ萃取光度法测定硅酸盐岩单矿物中镁[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77, 1(00):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