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艺术情感论初探
王家芳
江西工业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
Wang Jiafang Marxism-Leninism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摘要 本文着重探讨梁启超的艺术情感论,从情感和艺术、情感和创作、情感和欣赏等诸多方向加以评价,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 :
情感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pproaches to the artistical emotionalism of LiangQichao, evaluates from emotion to arts, from emotion to creation, from emotion toappreciation and many other relations. And an analysis about their reasons for theformation is given.
Key words :
emotion;
出版日期: 1988-06-28
[1]
徐英祥; 胡茂荣; 罗娴; 吕品; 袁也丰.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发病期及恢复期血清尿酸水平研究 [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1): 18-.
[2]
鲁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育价值研究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7(06): 120-.
[3]
刘义. 德育的现实困境与出路:从“道德之应当”到“德育之应当”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46(04): 134-.
[4]
余金鸣; 李水洪; 牛亚辉. 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 [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1): 1-.
[5]
杨伟涛. 道德自我的内在自然和谐与理性主义修养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2(03): 24-30.
[6]
邱美琼 胡唯哲. 陈廷焯的词学创作论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1(06): 94-98.
[7]
梁巧丽. 论陈邦彦诗歌中的国家情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1(04): 106-109.
[8]
詹世友; 张军宝.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价值及其文化涵蕴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9(05): 3-6.
[9]
李广贞 钟璟. 论客家山歌“唱与腔”的传统音乐文化意义——以铜鼓客家山歌为例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9(05): 114-119+151.
[10]
张逸云 詹世友. 荣辱观:从战功崇拜到生存论阐释——西方荣辱观的历史演进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9(03): 33-39.
[11]
程样国.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把握其本质内涵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7(06): 1-3.
[12]
詹世友.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培植和谐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关联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7(06): 5-7.
[13]
李洪华 徐敏. 宗教意识、政治情感与诗性话语——论陈映真小说创作的文体特征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7(06): 160-164.
[14]
陆建平 田金美. 大学英语认知发展的情感制衡效应与对应策略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7(03): 156-160.
[15]
郑志发 吴玉屏. 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功能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7(02): 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