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26年 26卷 4期
刊出日期:2025-08-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余帅江 罗欢 兰谢 周利萍 符金娟
握力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目的 通过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分析,探讨低握力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进行双样本MR分析,用于估计低握力对CVD风险的因果效应。用异质性和多效性验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使用基因富集分析探讨握力与CVD因果关系的机制。结果 最终纳入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正向MR分析,78个SNP进行反向MR分析。正向MR分析结果显示,低握力与CVD之间可能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OR:1.14,95%CI:1.02~1.29,P=0.03)。反向MR分析未发现CVD与低握力之间有显著关联(OR:1.05,95%CI:0.97~1.15,P=0.22)。基因富集分析识别出58个与低握力和CVD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细胞对抗原处理与呈递、IgA生成的肠道免疫网络等通路中显著富集(P<0.05)。结论 低握力可能导致CVD风险升高。增加肌肉力量是否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2026 Vol. 26 (4): 1- [摘要] ( 38 ) [HTML 1KB] [PDF 0KB] ( 59 )
8 陈雅丽 赵悦 朱振华 欧阳成峰 全莉娟
全面呼吸康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面呼吸康复联合平衡功能训练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80例COPD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全面呼吸康复+平衡功能训练)和对照组(实施常规呼吸康复)每组40例,均干预12周。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跌倒风险、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评估肺通气功能、6分钟步行测试(6MWT)评估运动能力、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12周,2组BBS评分、FEV1%、6MWT距离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增幅优于对照组(P<0.001);2组SGR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降低(P<0.001),且观察组降幅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面呼吸康复联合平衡功能训练可有效降低COPD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并能改善患者平衡功能、肺通气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2026 Vol. 26 (4): 8- [摘要] ( 36 ) [HTML 1KB] [PDF 0KB] ( 46 )
14 曾霞蔚 李锦嫦 吴文英 梁添丽 赵丹青 梁晓晴 潘一杏
浮针结合肌肉再灌注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效果
目的 浮针结合肌肉再灌注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浮针结合肌肉再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进行评价]、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价]、日常独立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价]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4)。2组治疗后FMA评分、ADL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01)。治疗期间2组头晕、出血、血肿、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浮针结合肌肉再灌注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明显提高SHS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026 Vol. 26 (4): 14-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59 )
18 李金
基于Th17/Treg失衡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MP-7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目的 基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失衡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82例行RA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依据基于红细胞沉降率(ESR)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ESR)分类,其中高活动组16例、中活动组25例、低活动组23例、稳定组18例;另选取同期8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2组MMP-7、Th17/Treg水平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RA患者MMP-7、Th17、Treg、Th17/Treg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MP-7对RA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MMP-7水平、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显著上升,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与稳定组相比,低活动组、中活动组、高活动组患者MMP-7水平、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呈显著不断上升趋势,Treg细胞百分比呈显著不断下降的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P-7与Th17呈正相关(r=0.623,P=0.001),MMP-7与Treg呈负相关(r=-0.412,P=0.020),MMP-7与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r=0.568 ,P=0.001),MMP-7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Th17/Treg比值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ROC曲线结果显示相较于MMP-7、Th17/Treg单独检测,二者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较高。结论 RA患者的MMP-7水平、Th17细胞百分比及Th17/Treg比值较健康人群均显著升高,而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且这些指标与RA疾病活动度均具有相关性,其中MMP-7水平和Th17/Treg比值与RA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
2026 Vol. 26 (4): 18-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55 )
24 魏巍
2型糖尿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二聚体、血脂及氧化应激水平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D-二聚体(D-D)、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6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合并RA者分为观察组(n=60),未合并RA者分为对照组(n=66)。比较2组患者D-D和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D和血脂指标水平及其联合检测对T2DM合并RA患者的诊断价值,比较2组患者血糖[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D-D、血脂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与患者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D-D、血脂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大于单独预测的AUC(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FBG、HbAlc水平均显著降低,2hPG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D-D、TC、HDL-C、LDL-C及SOD与FBG、HbAlc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与2hPG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MDA与FBG、HbAlc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与PBG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D-D和血脂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T2DM合并RA患者有一定辅助价值,且D-D、血脂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与患者血糖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T2DM合并RA患者的临床评估指标。
2026 Vol. 26 (4): 24- [摘要] ( 20 ) [HTML 1KB] [PDF 0KB] ( 57 )
29 昌小波傅丽霞罗剑波罗永新
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
目的 研究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效能。方法 前瞻性选取可疑AMI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胶乳免疫比浊法和免疫抑制法检测患者CK-MB质量和活性,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比较胶乳免疫比浊法和免疫抑制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金标准检查结果为AMI阳性64例,阴性16例。金标准检测为阳性的患者,其胶乳免疫比浊法和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结果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均P<0.001)。胶乳免疫比浊法的AUC为0.962,特异度为87.50%,敏感度为92.19%,准确度为91.25%;免疫抑制法的AUC为0.842,特异度为75.00%,敏感度为81.25%,准确度为80.00%;delong检验显示胶乳免疫比浊法的AUC高于免疫抑制法的AUC(Z=2.359,P<0.05)。胶乳免疫比浊法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χ2=0.574,P=0.450),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45,P<0.001);免疫抑制法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χ2=3.063,P=0.080),但一致性较差(Kappa=0.474,P<0.001)。结论 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CK-MB质量对AMI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其诊断效能高于免疫抑制法的诊断效能。
2026 Vol. 26 (4): 29-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57 )
37 吴志勇周志东肖仁杰廖直强曾君剑徐国海付凯文
超声引导下肩关节囊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肩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B)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SB)对接受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P组35例(行PENGB)与I组(行ISB)35例。每组各脱落5例,最终纳入60例患者。术后观察是否发生阻滞后并发症,并评估阻滞程度。比较2组15条目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拔管后30 min(H1)、术后3 h(H2)、术后6 h(H3)、术后12 h(H4)、术后24 h(H5)]、前臂运动、感觉与交感神经阻滞评分量表(前臂MBS)评分[阻滞后30 min(T1)、术后3 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CMS)评分。结果 P组术后1 d的QoR-15评分显著高于I组(P<0.05),2组术后3 d的QoR-15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术后T1—T3时点前臂MBS评分显著高于I组(P<0.05),T4时点后组间差异消失(P>0.05);2组术后VAS评分及C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ENGB可以取得与ISB同等程度的术后镇痛效果,减轻阻滞后上肢无力麻木感,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
2026 Vol. 26 (4): 37- [摘要] ( 36 ) [HTML 1KB] [PDF 0KB] ( 56 )
38 李亮吴小颖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
目的 探究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VSD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生素骨水泥联合VSD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包括停止渗液及愈合时间、敷料更换次数)及创面复发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创面修复相关因子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创面细菌阳性检出率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分]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敷料更换次数显著减少,停止渗液和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创面复发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创面细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降低,血清VEGF、EGF、bFGF水平及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可降低细菌阳性检出率和创面复发率,提高创面修复因子水平,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6 Vol. 26 (4): 38-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57 )
42 张松青 夏晓芹 许瑶 易肖莲
LISA技术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目的 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NRDS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LISA技术联合NIPPV治疗,对照组予气管插管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NIPPV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2 h比较2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记录治疗相关时间、给药期间相关情况、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治疗后12 h,观察组患儿的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再次使用PS时间与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气漏综合征、PS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心动过缓与再次使用PS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P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脑室内出血、肺出血、消化道出血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LISA技术联合NIPPV治疗NRDS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026 Vol. 26 (4): 42- [摘要] ( 39 ) [HTML 1KB] [PDF 0KB] ( 60 )
47 卜京华付迎新赵春华朱晓晨
米诺环素联合甲泼尼龙与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2026 Vol. 26 (4): 47-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47 )
52 李亚伟
iRoot SP单尖充填与AH Plus热牙胶充填根管的充填质量、术后疼痛及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究并比较iRoot SP单尖充填、AH Plus热牙胶充填技术的充填质量、对术后疼痛的影响与整体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行根管治疗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AH Plus热牙胶充填,观察组采用iRoot SP单尖充填,比较2组的充填质量和时间、术后1周内的疼痛程度、治疗前后的牙周健康状况、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充填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充填效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1周时,观察组的疼痛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内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在术中及术后1周时的疼痛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牙周健康相关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oot SP单尖充填、AH Plus热牙胶充填的充填质量均比较可靠,iRoot SP单尖充填术利于缩短充填用时,有效改善患牙的牙周健康,且术后的舒适性更优。
2026 Vol. 26 (4): 52- [摘要] ( 39 ) [HTML 1KB] [PDF 0KB] ( 53 )
57 宋艳琳
女性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女性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郏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女性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是否有白内障分为发生组(n=22)和未发生组(n=58)。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影响因素。结果 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占比为27.50%(22/80);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的糖尿病病程更长,有高血压、未规律眼底检查、空腹血糖(FPG)>7 mmol·L-1的患者占比更高(P<0.05),且这些指标是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女性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发生率较高;糖尿病病程长、合并高血压、未规律眼底检查、FPG水平高是这些患者发生白内障的独立影响因素。
2026 Vol. 26 (4): 57-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0KB] ( 72 )
61 陈冠峰 张凤霞 叶德湫 郭晨阳 王志鹏
双通道内镜与单轴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影像学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双通道内镜与单轴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后影像指标及临床预后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双通道内镜治疗(双通道组)与单轴脊柱内镜治疗(单轴内镜组)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后CT及MRI影像指标(CT测量下中央椎管横截面积、MRI测量下硬膜囊横截面积、硬膜囊最大矢状径、手术入路侧侧隐窝角度及矢状径、手术入路对侧侧隐窝角度及矢状径)。于术前和术后各观察点(第3天、第3个月、第6个月)对2组腰痛及下肢放射痛VAS评分、生活质量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评估;于术后第3个月比较2组改良Macnab优良率。结果 共纳入5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双通道组和单轴内镜组各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术后手术入路对侧侧隐窝角度及矢状径:双通道组优于术前,且优于单轴内镜组(P<0.05)。2组术后各观察点腰痛、手术入路侧下肢放射痛较术前均明显缓解(P<0.05);双通道组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手术入路对侧下肢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单轴内镜组(P<0.05)。2组术后第3天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ODI评分,双通道组明显低于单轴内镜组(P<0.05)。双通道组改良Macnab优良率为96.00%明显高于单轴内镜组的72.00%(P<0.05)。结论 采用双通道内镜行单侧半椎板切除双侧减压(ULBD),可以有效改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中央椎管狭窄及双侧侧方椎管狭窄的影像学指标,彻底减压硬膜囊及双侧神经根结构,进而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改良Macnab优良率。
2026 Vol. 26 (4): 61-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69 )
69 孙江辉
多层螺旋CT联合DR检查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肺癌(PLC)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检查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99例疑似PLC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MSCT联合DR检查和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和DR的影像学特征及联合诊断的准确性、诊断效果及受试者特征(ROC)曲线。结果 MSCT在厚壁空洞、分叶征、毛刺征等各征象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R检查。99例疑似PLC患者经金标准确诊阳性81例、阴性18例,MSCT检出阳性67例、阴性10例,DR检出阳性45例、阴性8例,同时联合诊断检出阳性78例、阴性18例;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96.29%、100%、96.97%、100%和85.71%)显著高于MSCT(82.72%、55.56%、77.78%、89.33%和41.67%)及DR检查(55.56%、44.44%、53.54%、81.82%和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54和0.907,显著高于MSCT(0.664和0.327)及DR检查(0.472和0.056)。结论 MSCT联合DR检查在PLC的诊断中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2026 Vol. 26 (4): 69-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52 )
73 汪保花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对心肌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ECG)检查预测心肌梗死(M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M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ECG检查以及二者联合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根据随访1年的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未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和预后不良组(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微伏级T波电交替最大值(MTWAmax),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超声心动图、ECG检查及二者联合预测M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LVEF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MTWAmax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二者联合检测灵敏度93.90%,特异度87.50%,准确度92.86%,阳性预测值93.90%及阴性预测值73.68%;超声心动图联合ECG检查的AUC(曲线下面积)为0.907,相较于单一检查方法的AUC更大(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联合ECG检查对MI患者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26 Vol. 26 (4): 73- [摘要] ( 29 ) [HTML 1KB] [PDF 0KB] ( 46 )
77 张玉波
医护患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护患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EC)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接受医护患一体化护理干预的EC放疗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6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EC放疗患者为对照组。2组均干预60 d,比较干预前后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评分、癌症治疗功能评估-共性模块(FACT-G)评分,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发射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HAMA、HAMD及RPF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FACT-G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观察组HAMA、HAMD及RPF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ACT-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2%(2/62)]低于对照组[9.67%(6/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EC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提高其生命质量。
2026 Vol. 26 (4): 77-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65 )
82 田丽 涂一凡 李谷 吴弯弯 吴雪娜
产前基于经络理论的手指循经按摩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泌乳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前基于经络理论的手指循经按摩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5例足月剖宫产初产妇按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81例,脱落1例)和观察组(84例,脱落4例)。对照组给予围产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产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产前循经按摩。比较2组产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72 h乳腺疏通情况及泌乳量、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和乳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产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显著缩短(P<0.05),产后72 h乳腺通畅度及泌乳量、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显著提高(P<0.05),乳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 产前循经按摩能有效缩短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促进乳腺通畅和泌乳量,提高42 d纯母乳喂养率以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降低乳腺并发症发生率。
2026 Vol. 26 (4): 82- [摘要] ( 110 ) [HTML 1KB] [PDF 0KB] ( 63 )
88 樊美红李玉霞梁倩冯珊珊
中药塌渍联合芳香疗法在糖尿病伴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药塌渍联合芳香疗法对糖尿病伴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4年4—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住院的2型糖尿病伴皮肤瘙痒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塌渍联合芳香疗法,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干预4个疗程。比较2组瘙痒缓解情况、瘙痒症状评分(采用Duo氏瘙痒评分法进行评价)、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进行评价]、血糖水平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瘙痒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瘙痒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DLQI评分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塌渍联合芳香疗法可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伴皮肤瘙痒患者的瘙痒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并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2026 Vol. 26 (4): 88- [摘要] ( 46 ) [HTML 1KB] [PDF 0KB] ( 57 )
93 余彩霞 李小蕾
基于社交网络的正念认知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社交网络的正念认知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化疗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60,常规护理+基于社交网络的正念认知疗法)。护理干预8周后比较2组干预前后知觉压力量表(CPS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的得分。结果 干预后,2组失控感、紧张感、CPSS总分、抑郁、焦虑、HADS总分均较同组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力量、坚韧、乐观、CD-RISC总分、韧性、自我效能、乐观、希望、PPQ总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基于社交网络的正念认知疗法在减轻NSCLC化疗患者的知觉压力,缓解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弹性及积极心理资本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2026 Vol. 26 (4): 93-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63 )
99 王兰 陈圆圆 张建华
基于Swanson理论的人文关怀干预方案在前列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基于Swanson理论的人文关怀干预方案在前列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10月开封一五五医院收治的186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Swanson理论的人文关怀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心理韧性[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估]、癌因性疲乏[Piper疲劳量表(RPFS)评估]、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30)]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CD-RISC坚韧性、自强和乐观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RPFS情感、感觉、行为及严重程度、认知及情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QLQ-30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52,P=0.044)。结论 基于Swanson理论的人文关怀干预可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心理韧性,缓解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26 Vol. 26 (4): 99- [摘要] ( 65 ) [HTML 1KB] [PDF 0KB] ( 53 )
105 刘欢 夏瑶瑶 邓丽花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与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及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量表(TCNS)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70份(有效回收率85%)。患者SSCI总分为(63.78±19.93)分,TCNS总分为(107.83±30.11)分;男性、合并慢性病者病耻感更严重(P<0.05);男性、小学/初中学历、完全失能及合并慢性病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更高(P<0.05);SSC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TCN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510~0.768,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延续性护理需求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呈正相关,男性、合并慢性病及低自理能力者为重点干预人群,需加强心理支持与个性化护理以改善生存质量。
2026 Vol. 26 (4): 105-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60 )
110 罗燕花响岭嵇文丽
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鼻饲喂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收治的100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口腔运动干预),每组50例。2组均干预10 d。比较2组喂养情况,采用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OMAS)评估2组干预前后的口腔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所需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周和干预后10 d,观察组NO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口腔运动干预可增强早产儿吞咽吸吮能力,提高摄奶量,缩短鼻饲依赖时间及经口喂养过渡期,促进胃肠功能发育。
2026 Vol. 26 (4): 110-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61 )
113 李方方 肖慧玲 邱敏 刘玉莲 刘雁明
护士主导的过渡期护理模式在胰岛素泵使用患者全程管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士主导的过渡期护理模式(TCM)在胰岛素泵使用患者全程管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胰岛素泵使用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常规管理)和干预组(n=52,常规管理+TCM模式管理)。比较2组管理前后血糖控制效果[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关量表[胰岛素泵相关知识调查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胰岛素泵相关负性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总满意度。结果 管理后,干预组的FBG、HbA1c、胰岛素泵相关负性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胰岛素泵相关知识调查表、SDSCA、GSES、WHOQOL-BREF评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护士主导的TCM模式在胰岛素泵使用患者全程管理护理中能提升其血糖控制效果、胰岛素泵相关知识掌握度、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胰岛素泵相关负性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026 Vol. 26 (4): 113-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42 )
118 赵欣张孟
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需要理论的层级干预对消化道出血(GIB)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就诊的96例GIB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试验组(48例,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予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干预)。使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100(WHOQOL-10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2组的出血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干预前(P<0.001),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1);2组SDS和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01),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出血量更少,出血时间更短(P<0.001);试验组的再出血发生率为6.25%(3/48),低于对照组的20.83%(10/48)(χ2=4.360,P=0.037)。结论 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干预方案不仅能够显著提升GIB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其再出血的发生。
2026 Vol. 26 (4): 118-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67 )
123 熊引黄怡张玉红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在痰湿质人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在痰湿质人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痰湿质体检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干预,2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中医体质改善有效率、健康管理有效率、自我行为管理与满意度评分及体检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体质改善有效率、健康管理有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2组干预后自我行为管理和满意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体检相关指标(体重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厚度)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痰湿质人群的体质偏颇,提高健康管理有效性及自我行为管理水平,降低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6 Vol. 26 (4): 123- [摘要] ( 40 ) [HTML 1KB] [PDF 0KB] ( 58 )
127 王芸
耳穴压豆配合指针疗法在防治第三产程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配合指针疗法对初产妇第三产程产后尿潴留(PUR)的防治效果。方法 纳入300例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房阴道分娩且足月妊娠的健康初产妇,均无妊娠并发症,未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胎儿娩出后3组均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不予额外干预,观察1组加用耳穴压豆,观察2组加用耳穴压豆及指针疗法。比较3组临床疗效、PUR发生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及24 h出血量。结果 观察2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总有效率与观察2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的PUR发生率分别为30.0%(30/100)、13.0%(13/100)、0.0%(0/100)。观察2组PUR发生率低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观察1组PUR发生率与观察2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比较:观察2组早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观察2组、观察1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少于观察1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配合指针疗法对辅治第三产程产后PUR有着积极作用,可以改善产妇的临床疗效,减少PUR的发生,缩短产后排尿时间,减少产后24 h出血量。
2026 Vol. 26 (4): 127-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49 )
130 薛花黄仁发何培圣欧阳龙李名鹏赖小玲蔡清风
2017—2022年赣州市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赣州市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2年赣州市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调查、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对疫情三间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2022年赣州市共发生17次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10月至次年4月之间,共涉及病例347例。传播途径以人传人为主;赣州市主城区章贡区发生疫情次数最多,占全部疫情的76.47%;均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共采集实验室检测样本329份,阳性率为40.43%;流行毒株以诺如病毒GⅡ型为主。结论 赣州市诺如病毒疫情高发于冬、春季,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及小学,提示应该在冬春季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及重点人群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监控和健康宣传。应加强校园监督管理,采取病例隔离和环境消毒等综合干预措施以控制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传播。
2026 Vol. 26 (4): 130- [摘要] ( 35 ) [HTML 1KB] [PDF 0KB] ( 62 )
134 郭淑娴祝双华丁岚陈琦
热休克蛋白与铁死亡
热休克蛋白(HSPs)作为细胞蛋白质稳态调控的核心分子伴侣,在铁死亡(ferroptosis)的发生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为Fe2+积累、活性氧(ROS)生成及脂质过氧化(LOOH)失衡。HSPs家族成员在铁死亡中的作用具有显著多效性:HSP90和部分sHSP、HSP40成员可通过抑制GPX4稳定性或促进GSH耗竭增强铁死亡,而HSP70及部分sHSP成员则通过稳定GPX4或调控ATF4-HSPA5轴抑制脂质ROS积累,从而阻断铁死亡。此外,HO-1、FSP1-CoQ10及GCH1-BH4等抗氧化通路与HSPs存在潜在交互,提示HSPs可能参与多通路协同防御。各家族成员对铁死亡作用的差异,可能与亚细胞定位、客户蛋白网络及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相关。文章以HSPs在铁死亡中的双向调控及其机制复杂性为重点,综述HSP与铁死亡相关研究进展,为理解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器官损伤的病理过程提供新视角。
2026 Vol. 26 (4): 134- [摘要] ( 50 ) [HTML 1KB] [PDF 0KB] ( 55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