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22年 23卷 5期
刊出日期:2022-10-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胡彬 高小敏 何春娟 吴利东
转谷氨酰胺酶家族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关系研究
目的 应用泛癌多基因分析法探讨转谷氨酰胺酶基因家族(TGMs)与肾透明细胞癌(KIRC)的关系。方法通过TCGA和UCSC Xena数据库综合分析TGMs的表达与KIRC的免疫微环境和干细胞指数、肿瘤分期、临床分期及预后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TGM1—TGM7在KIRC中均有差异表达(P<0.05),TGM1—TGM6的表达与KIRC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其中TGM2、TGM5各免疫亚型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M2在KIRC不同临床分期均显著表达(P<0.05)。结论 TGMs与KIRC存在关联,其中TGM2的高表达与KIRC的进展有关。
2022 Vol. 23 (5): 1-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0KB] ( 161 )
6 兰金滢 万爱兰 邹晓伟 田洋丽 张剑昭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收集从建库起至2021年11月30日发表的关于rTMS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疗效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4进行Meta分析,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1099名患者,其中试验组533名,对照组566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rTMS干预后试验组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的疗效优于对照组(SMD=-0.69,95%CI-0.91~-0.46,P<0.000 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高频rTMS(SMD=-0.66,95%CI-0.91~-0.41,P<0.000 1)和低频rTMS(SMD=-0.88,95%CI-1.31~-0.46,P<0.000 1)均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有效。刺激强度<100%MT的rTMS(SMD=-0.83,95%CI-1.07~-0.59,P<0.000 01)和强度≥100%MT的rTMS(SMD=-0.59,95%CI-0.91~-0.26,P=0.000 4)亦显示均有效。结论 rTMS可以降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未来仍需进行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探讨rTMS的最佳刺激参数。
2022 Vol. 23 (5): 6- [摘要] ( 41 ) [HTML 1KB] [PDF 0KB] ( 167 )
12 鲍立杰程斌吴利东
急性甲维虫螨腈中毒后呈“僵冻状”死亡2例报告
目的 总结急性甲维虫螨腈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救治体会,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收治的2例口服甲维虫螨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有高热、大汗,烦躁并逐渐出现意识不清表现,经治疗后1周内呈“僵冻状”死亡,并出现气管插管困难。结论 甲维虫螨腈毒性强,致死率高。对于急性中毒患者应早期行血液净化治疗并必要时可予以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2022 Vol. 23 (5): 12-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143 )
15 石水波 冯亮 张振东 罗龙华 曾芳 刘莲 李冬水
不同术式一侧睾丸取精对对侧睾丸生精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一侧睾丸取精对对侧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梗阻性无精症患者随机分为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组(PESA组)、睾丸穿刺精子抽吸术组(TESA组)和开放手术组(对照组),每组10例。均行右侧睾丸或附睾取精,同时获取右侧睾丸组织,术后45 d穿刺获取左侧睾丸组织;将所取睾丸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后于光镜下观察,测量睾丸曲细精管直径、内径及上皮高度;同时检测各组手术前后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率。结果 3组左右两侧睾丸曲细精管直径、内径、上皮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左侧睾丸曲细精管直径、内径、上皮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手术前后抗精子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中3种手术取精方式对对侧睾丸生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2022 Vol. 23 (5): 15-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0KB] ( 163 )
19 吴俊波 向云 肖锋 杨杰 李红
脑出血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并将观察组依据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损伤(n=32)、中度损伤(n=35)及重度损伤(n=13)3个亚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和IGF-1水平;比较3个亚组不同神经损伤程度患者血清hs-CRP和IGF-1水平,分析hs-CRP和IGF-1水平与神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hs-CRP和IGF-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重度损伤组hs-CRP和IGF-1水平高于中度损伤组,且中度损伤组高于轻度损伤组(均P<0.001);hs-CRP和IGF-1水平与脑出血神经损伤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r=0.799、r=0.692,均P<0.001)。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IGF-1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均呈正相关。
2022 Vol. 23 (5): 19-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65 )
22 黄无浪 张旭华 张亮
日间胆囊切除手术模式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日间胆囊切除手术(DCLC)模式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临床资料,按手术模式的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住院手术模式)78例和日间手术组(采用DCLC模式)84例,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日间手术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手术组(均P<0.00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CLC术治疗胆囊结石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安全性好,患者满意度高。
2022 Vol. 23 (5): 22- [摘要] ( 19 ) [HTML 1KB] [PDF 0KB] ( 137 )
24 龚洁戴寒英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1例报告
<正>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定义是出生时存在的任何涉及心脏和(或)大血管的结构异常在成年后持续存在。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存活到成年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已显著增加[1]。其中,10%~15%的患者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相关的心外异常[2]。在非心脏手术期间,心力衰竭在CHD患者
2022 Vol. 23 (5): 24-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161 )
26 李茜雷利娜周新利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子痫前期和胎盘血流灌注及子宫动脉血流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子痫前期和胎盘血流灌注及子宫动脉血流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68例为研究组,其中单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4例(妊娠期高血压亚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58例(轻度子痫前期亚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6例(重度子痫前期亚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4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胎盘血流灌注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子宫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值(D)、收缩期峰值流速(S)、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及胎盘血流灌注参数[胎盘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对妊娠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亚组、轻度子痫前期亚组、重度子痫前期亚组的PI、RI、S/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亚组、轻度子痫前期亚组、重度子痫前期亚组的VI、FI、VF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得知,PI、RI、S/D诊断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1、0.952、0.848;VI、FI、VFI诊断子痫前期的AUC分别为0.833、0.743、0.631。结论 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与胎盘血流灌注参数VI、FI、VFI在评估子痫前期疾病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作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
2022 Vol. 23 (5): 26-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70 )
30 杨仕章
预防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体会
目的 探讨预防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措施。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60例子宫纵隔施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术后放置节育器(IUD)30例为A组,放置IUD+口服戊酸雌二醇30例为B组,B组再根据口服戊酸雌二醇每日口服剂量分为B1组(3 mg)10例、B2组(6 mg)8例和B3组(9 mg)12例。术后随访5~48个月。观察各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及自然流产率。结果 随访期间A组和B组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宫腔粘连率、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9,P=0.390;χ~2=0.268,P=0.605;χ~2=3.268,P=0.071;χ~2=1.002,P=0.317)。从B1到B3组,月经改善率、妊娠率逐渐升高,宫腔粘连率逐渐下降;B1、B2、B3组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5,P=0.179),B1、B2、B3组宫腔粘连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6,P=0.012;χ~2=15.000,P=0.001;χ~2=13.645,P=0.001)。结论 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术后放置IUD同时加服戊酸雌二醇对防止宫腔粘连形成无明显优势;术后每日口服戊酸雌二醇9 mg宫腔粘连及妊娠结局有改善。
2022 Vol. 23 (5): 30- [摘要] ( 19 ) [HTML 1KB] [PDF 0KB] ( 163 )
34 吴卫萍袁爱群饶小平陈媛媛朱友荣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儿童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PICU 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7例行CB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CBP应用疾病种类,观察患儿CBP期间的并发症、预后及转归,比较肝、肾功能异常患儿CBP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结果 67例患儿共行148例次CBP,其中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56例次,连续性血液透析(CVVHD)6例次,血浆置换86例次。经治疗后痊愈20例、好转23例、放弃治疗出院13例、死亡8例、未愈3例,治愈好转率为64.18%。肝、肾功能异常患儿CBP治疗后的肝、肾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并发症为低体温(128例次占62.13%)及电解质紊乱(61例次占29.61%),经处理后均顺利完成血液净化;有9例次因静脉壶凝血提早下机,无出血、心跳呼吸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BP已广泛应用于儿科各种疾病,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2022 Vol. 23 (5): 34-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188 )
39 郝会青 付立新 王平珍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链球菌感染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链球菌感染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分布及耐药性,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2021年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及儿科收治的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以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共收集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211例,其中男139例(65.9%),女72例(占34.1%);4个年龄组中婴儿期占比最高,为64.45%,其次为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分别为17.54%、14.70%,新生儿期占比最低,为3.32%。各年龄段检测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均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耐药率为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美罗培南有较强敏感性(耐药率<10%),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和四环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6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极高(耐药率>90%)。结论 本院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链球菌感染在婴儿期占比较高,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在各年龄段无明显差异,儿科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增加针对性用药,减少经验性或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减少本地区耐药菌株出现。
2022 Vol. 23 (5): 39- [摘要] ( 43 ) [HTML 1KB] [PDF 0KB] ( 165 )
42 严丽丽 周锦龙 张子宇 邹芳 唐文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血清miRNA-143和CD4~+T细胞亚群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血清微小RNA-143(miR-143)和CD4~+T细胞亚群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诊断的ARDS新生儿共80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30例、中度32例和重度18例,治疗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143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 重度组血清miR-143和TGF-β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最低(P<0.05);但重度组血清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中度组,轻度组最高(P<0.05)。Pearson检验发现,血清miR-143与TGF-β水平呈正相关(r=0.984,P<0.001),与CD4~+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979,P<0.001)。结论 miR-143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儿童ARDS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介导TGF-β表达和CD4~+T细胞亚群的功能发挥病理作用。
2022 Vol. 23 (5): 42-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191 )
45 王静 尚清 梅雪蕊
头针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小儿孤独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头针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小儿孤独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孤独症患儿13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为组(予以行为疗法干预)、头针组(给予头针治疗)和联合组(应用头针+行为疗法治疗),每组45例,3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比较3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孤独行为评分(ABC评分,包括交往、语言和感觉评分)和心理发育水平(PEP-3评分,包括沟通、体能和行为评分)。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行为组和头针组(93.33%比77.78%、82.22%,均P<0.05);行为组与头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PEP-3评分(包括沟通、体能和行为评分)均高于、ABC评分(包括交往、语言和感觉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行为组和头针组改善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 孤独症患儿采用头针+行为疗法治疗,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心理发育水平及孤独行为,疗效显著。
2022 Vol. 23 (5): 45-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0KB] ( 162 )
48 范小利 王正
五行角音辅助治疗慢性肝郁气滞型耳鸣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五行角音辅助治疗慢性肝郁气滞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慢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和氟桂利嗪口服,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口服并进行心理疏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五行角音治疗,每日1次,每次45 min,疗程为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THI、SCL-90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THI、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3%(P<0.05)。结论 五行角音对改善慢性肝郁气滞型耳鸣患者的THI、SCL-90评分和临床症状有辅助作用。
2022 Vol. 23 (5): 48-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0KB] ( 142 )
52 向维仁黄泉龙
鼻腔扩容术治疗鼻阻塞6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腔扩容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导致的鼻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9例因鼻阻塞行鼻腔扩容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40例,单纯下鼻甲肥大5例,单纯中鼻甲肥大8例,单纯钩突肥大3例,混合型结构异常13例。根据患者病因不同制定个性化的鼻腔扩容术,包括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中鼻甲手术等,术后6个月随访。比较患者术前术后鼻阻塞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分)及鼻阻力值(NAR值)改善情况。结果 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与术后VAS评分分别为(7.320±1.725)、(1.265±0.293)分,术前与术后NAR值分别为(0.415±0.029)、(0.158±0.019)kPa·L-1·s-1,术后VAS评分、NAR值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或P<0.01)。结论 通过对鼻阻塞患者的术前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鼻腔扩容术,可明显改善患者因鼻腔结构异常导致的鼻阻塞。
2022 Vol. 23 (5): 52- [摘要] ( 18 ) [HTML 1KB] [PDF 0KB] ( 170 )
55 张伟盛迎涛薛建秀
eotaxin-2、eotaxin-3表达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eotaxin-2、eotaxin-3表达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5月经手术治疗的50例住院病例,其中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CRSwNP组)20例,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CRSsNP组)2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鼻中隔偏曲组)10例。CRSwNP组收集中鼻道息肉组织,CRSsNP组收集筛窦炎性黏膜,鼻中隔偏曲组收集鼻中隔矫正患者的下鼻甲黏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otaxin-2和eotaxin-3的表达量。结果 CRSsNP组、CRSwNP组eotaxin-2、eotaxin-3表达明显高于鼻中隔偏曲组(P<0.05或P<0.01);CRSsNP组与CRSwNP组eotaxin-2、eotaxin-3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SwNP、CRSsNP患者鼻息肉或黏膜组织中eotaxin-2、eotaxin-3高表达,该结果可为以eotaxin-2、eotaxin-3为靶点的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2 Vol. 23 (5): 55- [摘要] ( 18 ) [HTML 1KB] [PDF 0KB] ( 151 )
58 吴正华 左丽娟 张诚
超声造影与超声弹性成像在肺周围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肺周围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周围性肿块进行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比较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对肺周围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CEUS诊断肺周围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0.8%、82.8%、83.9%,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肺周围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7.8%、79.3%、78.6%,二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肺周围性病变的良恶性方面,具有相似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二者对肺周围性肿块的诊断可起到相互补充作用,为临床准确诊断疾病提供参考价值。
2022 Vol. 23 (5): 58- [摘要] ( 114 ) [HTML 1KB] [PDF 0KB] ( 142 )
62 杨智利 赵锦洪 谢季平 肖菊花 王玉
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与形态对孕早期异位妊娠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与形态预测和诊断孕早期异位妊娠(E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孕早期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最终临床诊断,其中EP85例(EP组),正常宫内孕(IUP)71例(IUP组),比较2组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形态。结果 EP组子宫内膜厚度(8.92±2.58)mm, IUP组子宫内膜厚度(11.59±2.71)mm, EP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IUP组(t=6.29,P<0.05)。IUP组假孕囊征和三线征构成比低于EP组(χ~2=7.044、χ~2=15.933,P<0.05),其他形态构成比高于EP组(χ~2=25.589,P<0.05);EP组假孕囊征征构成比高于其他形态(χ~2=29.72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厚度诊断EP的曲线下面积为0.764,子宫内膜厚度<10.5 mm是诊断EP的最佳截断值。结论 孕早期妇女子宫内膜形态为假孕囊征或三线征时需警惕EP,当子宫内膜厚度小于10.5 mm诊断EP的诊断价值较高。
2022 Vol. 23 (5): 62- [摘要] ( 18 ) [HTML 1KB] [PDF 0KB] ( 171 )
65 应辰 施春女 徐承云 张小雪 李文龙 肖清英
透析中卧位体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及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透析中卧位体操锻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后疲乏(PDF)及创伤后成长(PT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长期透析且并发PDF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卧位体操锻炼,每周3次,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Piper疲乏量表评分、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Piper疲乏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PTG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透析中卧位体操锻炼能够有效改善MHD患者的PDF,提高患者PTG水平。
2022 Vol. 23 (5): 65- [摘要] ( 136 ) [HTML 1KB] [PDF 0KB] ( 154 )
70 陶玲玲曾财花殷鹭程静李敏
钝针扣眼穿刺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钝针扣眼穿刺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对照组采用锐针绳梯穿刺法。比较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处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处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内瘘闭塞、内瘘狭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钝针扣眼穿刺法可以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点渗血,减轻穿刺疼痛。
2022 Vol. 23 (5): 70-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0KB] ( 171 )
73 张秋香曾露露刘鲁华涂平花李翠花
改良式约束带在手术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 探讨改良式约束带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手术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后使用传统约束带固定,观察组使用改良式约束带固定,比较2组约束有效率、患者舒适度及约束带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约束有效率、患者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比80%、96%比60%,均P<0.05),约束带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比26%,P<0.05)。结论 改良式约束带可显著降低手术患者因约束不牢固而导致的挣脱、坠床、皮肤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2022 Vol. 23 (5): 73- [摘要] ( 145 ) [HTML 1KB] [PDF 0KB] ( 159 )
76 张华秀操秋娥杨健陈灵云
复方黄柏液联合积雪苷霜在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后换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积雪苷霜在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后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56例,按换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观察组采取复方黄柏液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换药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碘伏换药法。比较2组伤口情况和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时疼痛评分和创面色素沉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液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换药法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022 Vol. 23 (5): 76- [摘要] ( 36 ) [HTML 1KB] [PDF 0KB] ( 135 )
79 黄圣斐 刘芳 陶静怡 沈艳红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方案在胃肠道肿瘤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方案在胃肠道肿瘤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XELOX方案辅助化疗的6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营养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营养管理方案,分别在入院时、化疗1次、化疗3次和化疗6次后比较2组患者营养学指标[包括白蛋白、血红蛋白、球蛋白及总蛋白水平,体重指数(BMI),NRS 2002营养评分和整体评估量表(PG-SGA)评分]、化疗不良反应(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生命质量协作组癌症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及卡氏评分(KPS)评分评价]。结果 入院时和化疗1次后2组各项营养学指标及EORTC QLQ-C30、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次后2组化疗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3次和化疗6次后观察组各项营养学指标、化疗不良反应及EORTC QLQ-C30、KP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方案可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况,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2022 Vol. 23 (5): 79-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135 )
86 汤莹黄武华
品管圈活动对甲状腺切除日间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执行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甲状腺切除日间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执行率的影响。方法 将183例行甲状腺切除日间手术患者按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115例采用品管圈活动中制定的对策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执行率与住院时间,观察试验组品管圈活动圈组成员在活动实施前后综合能力(包括创意激发、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QCC手法、责任心、工作成就感、服务理念)评分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执行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89.56%比58.82%,P<0.001),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1.76±0.06)d比(2.82±0.08)d,P<0.001]。试验组圈组成员综合能力各方面在活动实施后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升高(均P<0.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切除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执行率,促进患者恢复,并且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022 Vol. 23 (5): 86-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156 )
90 黄芬 章洁苓 吴芳
查检表在肿瘤病房留置针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查检表在肿瘤病房留置针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需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控制(质控)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的需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外周留置针置入和日常维护集束化查检表进行护理质控。比较2组护士静脉留置针规范化使用情况,包括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正确率、护士日常维护正确率和静脉留置针导管固定正确率;比较患者因留置针并发症(静脉炎或导管堵管)致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观察组护士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正确率、护士日常维护正确率和静脉留置针导管固定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因静脉炎和导管堵管致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查检表简便、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推动护士同质化、规范化操作行为,可有效降低肿瘤科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2022 Vol. 23 (5): 90- [摘要] ( 62 ) [HTML 1KB] [PDF 0KB] ( 178 )
93 兰平 任瑜 熊春凤 李玲芳 晏萍兰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小儿包茎佩戴扩张矫形器的镇痛效果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小儿包茎佩戴扩张矫形器的镇痛效果。方法 收集门诊收治的120例小儿包茎患儿,将其按就诊时间分组,即2019年9—10月就诊患儿为对照组,2019年11—12月就诊患儿为研究组,每组60例。2组均在治疗前进行常规的消毒,对照组直接佩戴包茎扩张矫形器,研究组外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佩戴包茎扩张矫形器。比较2组患儿佩戴时疼痛评分、佩戴耗时、一次佩戴成功率、患儿配合度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疼痛评分更低,佩戴耗时更短,一次佩戴成功率更高,患儿配合度和家长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小儿包茎佩戴扩张矫形器前外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减轻疼痛,缩短佩戴耗时,提高患儿的配合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包茎复发。
2022 Vol. 23 (5): 93-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0KB] ( 159 )
95 徐灵茹
逼尿肌训练联合术后尿管护理对老年男性脊髓髓内肿瘤患者术后康复及膀胱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逼尿肌训练联合术后尿管护理对老年男性脊髓髓内肿瘤(ISCT)患者术后康复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男性ISCT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后尿管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逼尿肌训练联合术后尿管护理。护理1周后,比较2组术后康复指标、膀胱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导尿间隔时间、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01)。护理1周后,2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护理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1)。结论 逼尿肌训练联合术后尿管护理可以加快老年男性ISCT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膀胱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2 Vol. 23 (5): 95- [摘要] ( 16 ) [HTML 1KB] [PDF 0KB] ( 157 )
98 丁楠
沟通技巧联合多元化护理在儿童鼻窦炎鼻负压置换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联合多元化护理在儿童鼻窦炎鼻负压置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2020年商丘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180例接受鼻负压置换治疗的鼻窦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90)和常规组(n=90)。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使用沟通技巧联合多元化护理。比较2组舒适度、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常规组(88.89%比48.89%,P<0.001);干预后,试验组SAS评分、PSQ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01,P<0.001和P<0.05)。结论 沟通技巧联合多元化护理在儿童鼻窦炎鼻负压置换治疗中应用效果佳,可提高治疗舒适度,减弱患儿负面心理,改善其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2 Vol. 23 (5): 98- [摘要] ( 97 ) [HTML 1KB] [PDF 0KB] ( 170 )
101 余瑾 黄站梅
2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曲前列尼尔全程用药管理
目的 总结2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曲前列尼尔全程管理经验。方法 患者A,诊断为系统性硬化症、肺动脉高压(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患者B,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动脉高压(中度),心功能分级为Ⅲ级。2例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心脏彩超肺动脉收缩压均增高。入院后均给予原发病的常规治疗,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氧疗等,同时应用曲前列尼尔注射液治疗,并进行院内及家庭用药全程管理。结果 2例患者应用曲前列尼尔后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A心功能分级由Ⅳ级降至Ⅲ级,患者B心功能分级由Ⅲ级降至Ⅱ级。2例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心脏彩超肺动脉收缩压均逐步下降至正常水平。2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通过院内及家庭曲前列尼尔用药全程管理,及时对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2 Vol. 23 (5): 101- [摘要] ( 53 ) [HTML 1KB] [PDF 0KB] ( 145 )
104 陈华英 王卫红 李亚敏 陈晓春 张慧琳 黄伶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元记忆睡眠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元记忆睡眠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417例OSA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所有患者均完成一般资料问卷、多导睡眠监测及成人元记忆量表(MIA)评定。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LSD多重比较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 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睡眠状态下呼吸暂停次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最快心率、低通气指数和鼾声指数与OSA患者元记忆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 睡眠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次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最快心率和鼾声指数是OSA患者元记忆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多关注这些因素,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其元记忆水平。
2022 Vol. 23 (5): 104- [摘要] ( 40 ) [HTML 1KB] [PDF 0KB] ( 168 )
111 朱四红
南昌地区“全面三孩”背景下已婚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全面三孩”背景下已婚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星软件调查南昌地区已婚育龄女性对“全面三孩”政策的知晓情况及态度、目前的生育情况、生育意愿以及影响生育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 1)96.20%的被调查女性表示了解“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80.12%表示支持三孩政策。2)被调查的女性中,已生育者1270例,其中已生育一孩占46.30%;生育二孩占38.82%;生育三孩及以上者仅占14.88%。已生育者,妊娠顺利者占70.94%,母儿相关并发症比例总和为29.06%;顺利阴道分娩者占60.87%;行阴道助产者占9.37%;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者占32.28%;异常分娩占比较高。3)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其生育意愿逐渐下降(P<0.001);身为独生子女的女性,有更高的生育意愿(P<0.001);女性受教育程度、年收入越高、在事业单位、企业工作的女性、生育意愿越低(P<0.001)。在未生育的女性中,96%有生育意愿,仅4%无生育意愿,但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只有53%,三孩生育意愿为21%,三孩以上仅为10%;仅生育女孩者,与仅生育男孩及儿女双全者相比,再生育意愿更高(P<0.001)。结论 绝大多数育龄女性有生育意愿,但二孩、三孩生育意愿不高,其影响因素有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受教育程度、职业女性、年收入、生育次数、现有子女性别、前次妊娠并发症、前次分娩方式等。
2022 Vol. 23 (5): 111- [摘要] ( 74 ) [HTML 1KB] [PDF 0KB] ( 146 )
115 袁倩 李彤 黄蓉 靳晓蒙 曹英
便携式信息终端在住院患者院内延续护理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便携式信息终端在住院患者院内延续护理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00例接受院内延续护理服务的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以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为调查问卷。按调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0例。对照组填写纸质调查问卷,研究组用智能手机、平板或PDA在问卷星平台填写调查问卷。比较2组问卷有效应答率及满意度各维度条目均分。结果 研究组问卷有效应答率高于对照组(96.8%比85.2%,P<0.01)。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对照组纳入213例,研究组纳入242例。满意度各维度条目得分中,2组后勤管理、住院环境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7个维度得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便携式信息终端调查住院患者院内延续护理满意度,可提高数据真实性、管理效能及工作效率,为延续护理质量改进提供支持。
2022 Vol. 23 (5): 115-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138 )
119 张强 邓珠玉 张琳 范艳慧 吕氏彬 唐闽 奴尔巴合提 王喜萍
单中心心房颤动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和抗凝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区域内单中心房颤人群流行病特点及抗凝现状。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就诊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的房颤患者702例,随访半年(出院1、3和6个月),分析人群流行病学特点、栓塞/出血风险评估(CHA2DS2-VASc/HAS-BLED评分)分布特征、随访6个月时新发事件(急性冠脉事件、急性心力衰竭、新发脑血管病、出血事件、血栓事件、再次住院、死亡)的发生率,以及影响抗凝治疗的主要因素。结果 1)702例房颤患者平均年龄(73.96±11.27)岁,男352例、女350例,常见伴随疾病有高血压(38.89%)、冠心病(50.57%)、心力衰竭(49.19%)、心脏瓣膜病(1.42%)、糖尿病(56.27%),主要以阵发性房颤(40.02%)和永久性房颤(31.19%)为主,房颤人群总体抗凝率为64.10%;CHA2DS2-VASc评分≥2分人群中,未口服抗凝药物患者224例(占总房颤人群31.91%),口服抗凝药物患者425例(占总房颤人群60.54)。702例患者中使用华法林抗凝患者112例(15.60%)、新型抗凝药物(NOAC,包括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和艾多沙班)338例(48.15%),本地区房颤人群服用抗凝药物种类以NOAC为主。2)对口服华法林抗凝人群随访半年,发现自行停用华法林抗凝药物的患者13例(10.66%),在出院1、3个月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最高(59.82%、73.21%),出院6个月时INR达标率下降至58.93%。3)随访半年中,记录到新发脑血管疾病4例,其中未抗凝组3例、抗凝组1例;栓塞事件2组均为1例;再住院分别为17例、13例;死亡分别为3例、2例。结论 本地区房颤好发于老年人,抗凝率总体良好,多数患者以口服NOAC为主;出院6个月时患者华法林INR达标率明显下降。
2022 Vol. 23 (5): 119-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149 )
125 曾琴琴付书华陆莹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研究现状
角膜后弹力层是角膜内皮层的基底膜,在维持角膜完整性和透明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角膜后弹力层脱离(DMD)的解剖因素同角膜后弹力层与基质层之间黏附疏松有关,两层间易受各种因素作用而至二者分离,房水进入角膜基质内,引起持续性角膜水肿。DMD是眼内手术及眼外伤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理,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致严重角膜水肿,导致视力明显下降。临床处理DMD需考虑其脱离的位置、范围、原因以及不同脱离类型。文章综述DMD的可能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方法等的研究进展。
2022 Vol. 23 (5): 125-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126 )
130 刘兆辉吴锦涛张友来邹立津曾元临何霞飞辛国华
高剂量乌司他丁在严重烧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乌司他丁(UTI)的用量达到40~120万U·d-1时被称为高剂量UTI。UTI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高剂量UTI对胰蛋白酶、弹性蛋白、糜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还能抑制炎症因子和过量超氧化物的生成,清除氧自由基,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休克时的循环状态,从而保护各脏器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且其疗效呈现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UTI有望成为治疗严重烧伤的新手段,但最合适的使用剂量,以及剂量与不良反应的效应关系尚不明确。
2022 Vol. 23 (5): 130- [摘要] ( 41 ) [HTML 1KB] [PDF 0KB] ( 153 )
135 刘薇 刘艺帆 陈立仁 欧阳志强
Forsus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研究进展
<正>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约占所有错牙合畸形的1/3[1],包括牙、牙弓、颌骨及颜面的前后关系不调,其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下颌后缩[2],即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靠后或下颌骨发育不足,因此,导下颌向前、促进下颌骨继续发育并刺激颞下颌关节改建是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较为理想的矫治方式[3]。
2022 Vol. 23 (5): 135-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0KB] ( 190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