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20年 21卷 9期
刊出日期:2020-09-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郑晓雪汤佳珍
13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F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13例FTIDM病例,男4例、女9例,均呈超急性起病,病程为(3.46±2.11)d,5例有发热,1例出现呼吸道症状,6例伴有腹痛,10例出现恶心呕吐,仅1例有糖尿病家族史;发病时血糖显著升高,达(34.51±7.24)mmoL·L-1,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正常,达(6.96±0.57)%,空腹C肽降低,达(0.10±0.06)ng·mL-1,餐后2 h C肽降低,达(0.11±0.06)ng·m L-1,动脉血pH值提示酸中毒,达(7.09±0.13),多有低T3综合征表现,可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肝肾功能损害、横纹肌溶解、心脏骤停等。结论FT1DM以超急性起病、严重代谢紊乱为特点,常合并多系统损害。
2020 Vol. 21 (9): 1- [摘要] ( 38 ) [HTML 1KB] [PDF 0KB] ( 266 )
5 赵建红 程相超 杨敏
不同时期静脉滴注生长抑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作用。方法将90例需行ERCP的胆胰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B组、C组分别于术前3 d、术前1 d、术中给予生长抑素治疗,3 mg·次-1,1次·(12 h)-1,观察3组术后胰腺炎以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血、尿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B组、C组,B组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0.0%、3.3%、20.0%,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0.0%、20.0%、30.0%;A组ERCP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C组,B组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3 d使用生长抑素可显著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
2020 Vol. 21 (9): 5- [摘要] ( 55 ) [HTML 1KB] [PDF 0KB] ( 268 )
8 王红宇 张思森 刘晓鹏 张建东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及初步探讨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传染情况及分型做进一步探讨。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2月10—29日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6例,所有患者均经核酸检测确诊。收集6例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6例患者均经核酸检测呈阳性,从明确接触日期开始连续1个月无发热、咳嗽咳痰、乏力及腹泻等相关症状。6例患者淋巴细胞未见明显下降,C反应蛋白及PCT基本正常,影像学无明显肺部感染表现。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临床表现症状轻微,与轻型患者无明显界限,但仍不除外有传染性,需引起注意。
2020 Vol. 21 (9): 8- [摘要] ( 66 ) [HTML 1KB] [PDF 0KB] ( 254 )
11 古银芳郭珑华邹小芳吴国武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NH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NH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感染患者的治疗和转归情况,再比较发生感染和未发生感染者之间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 73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3例,感染发生率为31.5%,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23例发生感染的患者中,死亡1例(4.3%),因感染而死亡,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治愈22例,感染治疗有效率为95.7%。发生感染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显著长于未发生感染者(t=2.058,P=0.043)。结论 NHL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当严密观察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及时监测相关感染指标,尽可能在早期发现感染征兆,并施以合理的抗感染治疗,以预防不良结局的发生。
2020 Vol. 21 (9): 11- [摘要] ( 51 ) [HTML 1KB] [PDF 0KB] ( 251 )
14 黄秋鸿 刘云 奉慕金 李波香 梁伟凤 杨思思 杨梅
下肢金属异物性动静脉瘘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下肢外伤性动静脉瘘(AVF)患者及国内外文献中下肢外伤性AVF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有关下肢外伤性AVF文献,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下肢外伤性AV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中英文文献,28例患者资料分析显示患者在外伤后1 d~34年出现临床症状,且26例患者发生延迟诊断,25例经过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治疗都恢复良好。本例患者因"左小腿疼痛2月余"入院,诊断为左侧小腿中下段异物残留和左小腿AVF,行左下肢AVF栓塞术和左小腿异物取出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下肢疼痛完全消失。结论下肢创伤后持续肿胀和疼痛,应考虑AVF的可能性,并根据瘘口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治疗。
2020 Vol. 21 (9): 14- [摘要] ( 55 ) [HTML 1KB] [PDF 0KB] ( 224 )
18 张玉麒刘明亮
腹腔镜下Dixon与Miles手术对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与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对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浚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08例,均采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治疗,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54例采用Dixon手术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Dixon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比较2组临床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术后并发症(排便困难、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肛门功能优良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 d的IL-6水平上升幅度明显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优良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iles手术比较,腹腔镜下Dixon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总体效果明显,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预后良好。
2020 Vol. 21 (9): 18- [摘要] ( 57 ) [HTML 1KB] [PDF 0KB] ( 247 )
21 曲晓力杨海艳韦静蒋嫔娥
人胎盘片对卵巢功能减退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评价人胎盘片对卵巢功能减退(D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资料收集及随访,对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柳州市工人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使用短效黄体期长方案进行胚胎移植-体外受精(IVF-ET)的DOR患者18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应用人胎盘片)90例和对照组(未用人胎盘片)90例,比较2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HCG日)子宫内膜厚度(Em)、A型子宫内膜率和阻力指数(RI),以及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n)用药时长和总量、获卵数、优胚数、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研究组HCG日的Em和A型子宫内膜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RI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获卵数、优胚数和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Gn总量、Gn时长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胎盘片可改善DOR患者的临床结局,适用于DOR患者。
2020 Vol. 21 (9): 21- [摘要] ( 128 ) [HTML 1KB] [PDF 0KB] ( 237 )
24 万娟 蒋玲慧 李娟 吴飞华
低分子肝素联合三七粉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先兆流产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三七粉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先兆流产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地屈孕酮,观察组地屈孕酮+低分子肝素+三七粉,比较2组孕妇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流产率及活胎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左RI、右RI均低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低于对照组(15.00%比37.50%,P<0.05),最终获得活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比62.50%,P<0.05)。观察组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对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先兆流产孕妇,低分子肝素联合三七粉治疗有助于胚胎正常发育,且对孕妇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2020 Vol. 21 (9): 24- [摘要] ( 92 ) [HTML 1KB] [PDF 0KB] ( 223 )
26 潘志良曾令铝叶美珊黎锦灵黎醒尹
系列石膏结合矫形器与康复训练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膝关节脱位1例
目的探讨1例大龄儿童先天性双侧膝关节半脱位合并双侧马蹄内翻足、双腕关节屈曲挛缩,应用系列石膏结合矫形器与康复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分为3个阶段:先复位双膝关节并屈曲90°,再矫正双侧马蹄内翻足,最后矫正双腕关节垂腕畸形。在每个阶段中先行手法复位,然后系列石膏固定矫正,穿戴矫形器辅助相应的康复训练。在每个系列石膏阶段结束后,日夜穿戴矫形器维持1年,同时参与日常康复训练。结果患儿双腕关节可以背伸35°,双手握持功能良好。双下肢生物力线正常,双膝关节复位并能屈曲90°,双踝足跖屈、内翻和内旋畸形基本矫正,双下肢可以承重站立及行走。结论先天性膝关节脱位的大龄儿童,应用系列石膏矫正结合矫形器与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仍可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避免因手术治疗的创伤和痛苦。
2020 Vol. 21 (9): 26- [摘要] ( 52 ) [HTML 1KB] [PDF 0KB] ( 236 )
30 戴天生吴庆平曾龙平
婴儿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婴儿泌尿道感染(UTI)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初次泌尿道感染患儿85例。按照患儿年龄段不同分为2组:婴儿组55例,年龄1个月~1岁;幼儿组30例,年龄3~7岁。比较2组临床表现[发热、尿路刺激征、尿液异常情况(血尿、尿混浊)、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精神状态及纳差情况]、实验室结果[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WBC)、肝功能损害及心肌损害率]、影像学检查情况、误诊率及复发率。结果与幼儿组比较,婴儿组发热、纳差、精神差等症状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5);与幼儿组比较,婴儿组血WBC、CRP、PCT、肝功能损害及心肌损害异常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幼儿组比较,婴儿组影像学检查尿路结构异常率显著升高(P<0.05);与幼儿组比较,婴儿组误诊率及复发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婴儿UTI多表现为发热性泌尿道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无法表述,误诊率高,需注意尿常规检测;婴儿UTI合并泌尿系器质性或功能异常者较多,需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婴儿UTI有一定复发率,需加强随访。
2020 Vol. 21 (9): 30- [摘要] ( 65 ) [HTML 1KB] [PDF 0KB] ( 249 )
34 陈广源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效果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吸气分数(IC/TLC)]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IC/TL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症状及肺功能情况,利于患儿病情恢复。
2020 Vol. 21 (9): 34- [摘要] ( 189 ) [HTML 1KB] [PDF 0KB] ( 232 )
37 阙爱玲涂琼卢庆红
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儿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AP)的作用。方法全程跟踪1例支原体感染合并AP患儿的治疗过程,从药品用法用量的选择,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药物的相互作用、饮食管理及心理支持等方面为患儿提供药学服务,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结果经过医生、护士、药师共同努力,患儿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在全程参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可协助医师合理选药,做好患儿家属的用药教育,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同时还要学会读懂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变化。
2020 Vol. 21 (9): 37- [摘要] ( 118 ) [HTML 1KB] [PDF 0KB] ( 238 )
40 李丽萍余亚萍王珺蕾李财保董晓明熊祖国
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近视患者干眼和睑板腺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近视患者干眼和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或门诊就诊的120例(240眼)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将患者分为干眼组(n=70)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50)。受检者均进行OSDI问卷调查、裂隙灯下行眼前节检查、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查看眼部情况。比较2组眼表和睑板腺状况,分析干眼和眼表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眼组MGD和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较高(P<0.05),泪河高度、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均较低(P<0.05)。干眼患者OSDI评分与NIBUT呈负相关(r=-0.392,P=0.001),与泪河高度无关(r=-0.203,P=0.091),与睑板腺缺失呈正相关(r=0.410,P<0.001)。结论近视患者中干眼的患病率较高,干眼人群存在MGD,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干眼及MGD较为可靠,可提高干眼的检出率。
2020 Vol. 21 (9): 40- [摘要] ( 77 ) [HTML 1KB] [PDF 0KB] ( 213 )
43 唐巧珍
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CRSWNP患者采取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嗅觉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出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SNOT-20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且评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递减趋势,各时段SNOT-20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术后4、12及24周嗅觉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评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递减趋势,各时段嗅觉功能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RSWNP患者采取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改善嗅觉功能。
2020 Vol. 21 (9): 43-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0KB] ( 276 )
45 邹制理
MSCT扫描检查对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符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检查对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光山县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58例,先行X线检查,再行MSCT扫描,观察2种检查方式的周围型肺癌阳性检出率、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符合率及MSCT下周围型肺癌影像学特征。结果与X线检查比较,MSCT周围型肺癌阳性检出率显著升高,漏诊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CT检查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1.38%(53/58)、93.10%(54/58)、13.79%(8/58),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63.79%(37/58)、68.97%(40/58)、0.00%(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1,χ2=10.994,χ2=6.579;P<0.001,P<0.001,P=0.010);MSCT下周围型肺癌影像学特征:病灶平均直径为(1.96±0.57)cm,可见分叶征、毛刺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洞征等多种征象。结论 MSCT可显著提高周围型肺癌阳性检出率,准确判断TNM分期,并可显示病灶征象及其周边形态特征,有助于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
2020 Vol. 21 (9): 45- [摘要] ( 131 ) [HTML 1KB] [PDF 0KB] ( 209 )
48 南海超
胸部数字X线检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胸部数字X线检查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确山县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9例高度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部数字X线检查、血清MP-IgM抗体或病原学检查,将血清MP-IgM抗体或支原体培养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数字X线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分析胸部数字X线检查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79例高度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31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占39.24%,其中19例经血清MP-lgM抗体确诊,12例经支原体培养确诊。数字X线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32例(真阳性29例、假阳性3例),阴性47例(真阴性45例、假阴性2例),诊断灵敏度为93.55%(29/31)、特异度为93.75%(45/48)、准确度为93.67%(74/79)、阳性预测值为90.63%(29/32)、阴性预测值为95.74%(45/47),与血清MP-lgM抗体或支原体培养检测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68)。数字X线检查确诊29例患者中,10例为单肺病变,19例为双肺病变;16例伴有叶性分布实变影,8例伴有支气管血管束周围浸润,5例伴有结节样小气腔实变。结论胸部数字X线检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指导。
2020 Vol. 21 (9): 48- [摘要] ( 96 ) [HTML 1KB] [PDF 0KB] ( 232 )
51 姚方方
眼科B超诊断黄斑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眼科B超诊断黄斑病变(AM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眼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AMD患者70例,对140只眼分别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与眼科B超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对AMD,眼科B超的阳性检出率为87.86%,OCT的阳性检出率为78.57%。与OCT诊断相比,眼科B超的AMD检出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B超检查在AMD患者诊治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当患者眼底出血以及屈光间质混浊时其他检查方法结果受影响较大,而眼科B超检查不受影响,其检测效果显著。
2020 Vol. 21 (9): 51- [摘要] ( 88 ) [HTML 1KB] [PDF 0KB] ( 264 )
54 汪康胜
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CT与X线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对比CT与X线片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65例患者中手术发现81个椎体骨折,其中单个椎体骨折49例,多个椎体骨折16例,T12—L2为主要损伤部位,爆裂型29例、脱位型11例、单纯压缩型25例;CT扫描诊断的准确率为89.23%(58/65),高于X线的64.62%(4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对骨折分型的诊断综合符合率(86.15%)高于X线诊断(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CT检查可全面直观显示骨折的具体状况,可为骨折类型的评估提供更可靠、全面的信息,诊断价值高于X线,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2020 Vol. 21 (9): 54- [摘要] ( 88 ) [HTML 1KB] [PDF 0KB] ( 235 )
56 樊梅荣 李敏 程静 罗来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便利抽取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110例进行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析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MHD患者自我管理总得分为(58.76±9.440)分。不同年龄、性别、病程、工作状况、文化程度的MHD患者自我管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总分及其各维度、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P<0.05)、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呈负相关(r<0,P<0.05)。病程、文化程度、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焦虑评分是影响MH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 MHD患者整体自我管理处于中低水平。明确影响MH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釆取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有助于MHD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
2020 Vol. 21 (9): 56- [摘要] ( 115 ) [HTML 1KB] [PDF 0KB] ( 239 )
60 张华秀张达颖曹新添顾丽丽
简易颈椎枕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简易颈椎枕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摆放法,试验组采用简易颈椎枕摆放体位。比较2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和舒适度。结果试验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05±0.16)min比(6.17±0.13)min,P<0.001];试验组无头痛、颈痛、背痛、肢体麻木等症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21/38比2/38,P<0.001),视觉模拟评估明显低于对照组[(7.37±0.29)分比(9.35±0.23)分,P<0.001]。结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使用简易颈椎枕能明显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020 Vol. 21 (9): 60- [摘要] ( 49 ) [HTML 1KB] [PDF 0KB] ( 223 )
63 黄丽君熊润萍邓文静杨静王璐瑶
“冰肌散”疗法对闭合性髌骨骨折术前患膝肿胀的改善
目的探讨"冰肌散"涂药疗法对闭合性髌骨骨折术前患膝肿胀的改善。方法选取100名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术前治疗组采用"冰肌散"涂药法,对照组单纯使用冰敷疗法,治疗时长3 d。于2组患者入院时与治疗3 d后进行疼痛评分、患膝肿胀评分,并比较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51±0.872)分比(3.381±1.261)分,P<0.05];2组患膝肿胀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331±0.683)分比(2.624±1.634)分,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0%比78.00%,P<0.05)。2组均未见皮肤过敏、溃烂等毒副反应发生。结论 "冰肌散"涂药疗法能明显改善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患膝肿胀状况,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2020 Vol. 21 (9): 63- [摘要] ( 68 ) [HTML 1KB] [PDF 0KB] ( 251 )
66 张丛杨靖康晓娜
正念减压结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癌痛爆发期伴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结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癌痛爆发期伴焦虑患者癌痛、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痛爆发期伴焦虑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正念减压训练,观察组40例给予正念减压结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连续干预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2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观察2组干预期间癌性爆发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癌性爆发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5%比25.0%,χ2=4.501、P<0.05)。2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结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够显著降低癌痛爆发期伴焦虑患者爆发痛发生率,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2020 Vol. 21 (9): 66- [摘要] ( 68 ) [HTML 1KB] [PDF 0KB] ( 259 )
70 易利波方岚胡晶
3M加压固定胶带联合扁纱带应用于ICU留置胃管的效果
目的探讨3M加压固定胶带联合扁纱带的双重固定法在ICU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4月ICU收治的留置胃管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3M加压固定胶带固定留置胃管,观察组使用3M加压固定胶带联合扁纱带双重固定留置胃管,比较2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胶布更换间隔时间。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7.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4.67%(P<0.05);观察组胶布更换间隔时间为(6.17±1.24)d,长于对照组的(4.36±1.23)d(P<0.05)。结论 3M加压固定胶带联合扁纱带的双重固定法能够减少ICU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降低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胶布更换频率。
2020 Vol. 21 (9): 70- [摘要] ( 40 ) [HTML 1KB] [PDF 0KB] ( 241 )
72 黄素俭 黄小娟 陈碧玲 李妹 魏艳华 罗丹 汤小玲
阶段式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阶段式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血透患者43例设为研究组,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血透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阶段式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对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内瘘成熟时间、内瘘通畅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对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各项评分、术后6个月及1年内瘘通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瘘成熟时间、并发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的掌握度,改善其内瘘成熟与通畅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 Vol. 21 (9): 72-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238 )
75 余瑾吴锐蔡芬曹方琴熊薇符碧琪方霞徐晓婷万琦
脊柱康复操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脊柱康复操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ax-Sp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指导,发放疾病康复指导手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脊柱康复操训练。对比2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和康复护理6个月后晨僵时间、疼痛评分、指地距离、胸廓扩张度和枕墙距。结果康复护理6个月后,研究组的晨僵时间为(12.06±4.13)min、疼痛评分为(14.00±4.33)分,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的(16.36±5.54)min、(19.23±8.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指地距离为(11.47±3.45)cm、胸廓扩张度为(4.30±0.47)cm、枕墙距为(3.33±0.93)cm,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7.54±3.58)、(3.74±0.21)、(5.75±0.9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与健康教育行为相比,有计划的脊柱康复操训练对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病情改善效果更明显,可改善患者症状,提升脊柱及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2020 Vol. 21 (9): 75- [摘要] ( 58 ) [HTML 1KB] [PDF 0KB] ( 242 )
78 于丹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生活能力(Bathel评分)、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以及心态[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均P<0.001);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SDS和HAMD评分相较于常规组得到显著改善(均P<0.001)。结论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中加以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治疗心态,为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2020 Vol. 21 (9): 78- [摘要] ( 98 ) [HTML 1KB] [PDF 0KB] ( 221 )
80 巴楠
主动呼吸训练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术后肺功能及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主动呼吸训练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术后肺功能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13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7例予以肺功能康复训练,研究组68例予以主动呼吸训练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比较2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第1秒用力呼吸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呼吸频率(RR)]、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部感染率。结果干预前2组FVC、FEV1、FEV1/FVC、MVV、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FVC、FEV1、FEV1/FVC、MVV均显著升高,RR均显著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FVC、FEV1、FEV1/FVC、MVV均显著升高,RR显著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PaO2均显著升高,PaCO2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PaO2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肺部感染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3,P=0.037)。结论主动呼吸训练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应用于老年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术后可增强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2020 Vol. 21 (9): 80- [摘要] ( 86 ) [HTML 1KB] [PDF 0KB] ( 196 )
84 廉小娟
5A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1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5A护理模式干预。对2组自我效能、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不同时间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服药、生活方式、定期随访和控制危险因素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GQOLI-74中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和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5A护理模式应用于CHF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0 Vol. 21 (9): 84- [摘要] ( 162 ) [HTML 1KB] [PDF 0KB] ( 196 )
87 周群姜文燕万芳丹
熏蒸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熏蒸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11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采取熏蒸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比2组术后疼痛、肿胀及邻近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肢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5 d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肿胀评分和邻近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熏蒸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可减轻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患肢疼痛、肿胀,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康复。
2020 Vol. 21 (9): 87-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247 )
89 伍琪张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护目镜不同防雾处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处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护目镜的防雾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1—10日在隔离重症病房使用护目镜的医务人员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医务人员使用防雾酒精湿巾进行防雾预处理,B组采用0.5%碘伏进行防雾预处理,C组采用洗手液防雾预处理。比较3组护目镜佩戴过程中护目镜起雾发生率、防雾感觉评分和舒适度感觉评分以及护目镜防雾准备所需时长。结果护目镜佩戴过程中,A组护目镜起雾发生率小于B组和C组(均P<0.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防雾感觉评分和舒适度感觉评分高于B组和C组(均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目镜防雾准备所需时间最短,B组所需时间最长,且3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防雾酒精湿巾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护目镜起雾发生率,而且操作时间短、方便快捷,在保证防雾效果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眼部舒适度。
2020 Vol. 21 (9): 89- [摘要] ( 86 ) [HTML 1KB] [PDF 0KB] ( 233 )
91 康小军
集束化护理在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急诊收治的82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救治效果(病死率、缺氧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缺氧改善率显著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缺氧改善率与救治效果,进而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0 Vol. 21 (9): 91-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0KB] ( 264 )
93 许莉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按需吸痰的改良效果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按需吸痰的改良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设分为对照组,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护理,观察组依据按需吸痰指征行改良吸痰护理,干预1周后,比较2组患者血气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及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2组护理后血气指标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OI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气管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按需吸痰的改良效果良好,可更好地维持呼吸功能,减少气道黏膜损伤,降低肺部感染率。
2020 Vol. 21 (9): 93-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244 )
95 杜燚 叶平 林艳 荆少红 赵超
种植牙患者牙科焦虑症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种植牙患者牙科焦虑症(DA)状况,分析引起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行种植牙修复的患者77例为调查对象,采用牙科焦虑量表(dental anxiety scale,DAS)评估患者焦虑状况,采用自制焦虑因素调查问卷分析导致种植牙手术患者焦虑的因素。结果 77例种植牙患者,有牙科焦虑症50例(64.9%),女性高于男性(78.0%比50.0%,P<0.05)。患者术前焦虑的主要因素是疼痛(84.4%);术中焦虑的主要因素是口腔血腥味(75.3%),蒙眼(66.2%),器械操作(63.6%),麻醉药注射(62.3%)等。结论 DA在口腔种植牙手术患者中比例较高,且术前术中导致患者焦虑的因素各不相同。
2020 Vol. 21 (9): 95- [摘要] ( 64 ) [HTML 1KB] [PDF 0KB] ( 225 )
98 罗韵晴张倩李云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研究进展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在临床上很常见,在结构上常常有巩膜变薄、悬韧带松弛、玻璃体液化、囊袋较薄弱及较大的特点,因此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是临床的一大难点。近几年手术方法和手术设备不断改进,为手术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针对不同患者的自身情况及客观需求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视觉质量至关重要。文章综述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的研究进展。
2020 Vol. 21 (9): 98-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248 )
103 樊凰玉 何朝珠 彭园 廖少源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护理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病情急、重、病死率高,可并发腹内高压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护理是临床关注的焦点和重点。文章在对腹内高压(IAH)/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定义、分级及分类等相关知识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概述腹内压(IAP)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方法,进而从呼吸道、液体复苏、肾功能、肠功能护理等4个方面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护理进展加以综述。
2020 Vol. 21 (9): 103- [摘要] ( 104 ) [HTML 1KB] [PDF 0KB] ( 233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