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 19卷 12期
刊出日期:2018-12-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张华贞刘鹏王俊录李可爽
左卡尼汀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中联合使用左卡尼汀,观察其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08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2组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与治疗12、24周后贫血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变化情况,观察2组治疗期间高血压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89%比72.22%,χ~2=4.788、P=0.029)。治疗组治疗12、24周后Hb、Hct、SF、TSAT、SOD、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MD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12、24周后Hb、Hct、SF、TSA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MDA、SOD、GSH-Px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贫血指标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期间高血压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7.40%比31.48%,P<0.01)。结论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患者中使用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减少氧化应激反应,降低高血压发生率。
2018 Vol. 19 (12): 1- [摘要] ( 99 ) [HTML 1KB] [PDF 0KB] ( 239 )
5 艾田逸马林浩
比较复方电解质注射液(Ⅱ)与乳酸林格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
目的探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Ⅱ)(商品名:瑞咯啶)与乳酸林格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4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乳酸林格液组(R组,n=24)和瑞咯啶组(F组,n=24),R组首次复苏时于1h内输注患者3%体质量乳酸林格液。F组首次复苏时于1h内输注3%体质量瑞咯啶,其他处理相同。比较2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液体复苏期间碳酸氢钠的用量。结果 F组乳酸水平较R组下降更明显(P<0.001),且F组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下降更明显(P<0.001);碱剩余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P<0.001),且F组上升更明显(P<0.001);标准碳酸盐值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P<0.001),但变化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液体复苏期间碳酸氢钠的使用量F组较R组明显减少[(105.3±26.6)mL比(159.1±29.8)mL,P=0.004]。结论瑞咯啶能显著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水平,是脓毒性休克患者较有效的液体复苏选择。
2018 Vol. 19 (12): 5- [摘要] ( 115 ) [HTML 1KB] [PDF 0KB] ( 193 )
9 陈娜刘越存高有安黎展鸿曾志良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认知障碍以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DCBE)对于患者神经功能、认知障碍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DCBE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DCBE组联合应用DCBE,疗程2周,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NIHSS量表)、认知障碍(MMSE和MoCA评分)、抑郁状态(BDI评分)、生活能力(Barthel量表评分)、生活质量(SS-QOL评分)、预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DCBE组治疗7d和90d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前,2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和B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MMSE评分和MoCA评分明显降低(均P<0.01),BDI评分明显升高(P<0.05),而DCBE组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的BD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DCBE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升高(均P<0.05),而BDI评分降低(P<0.01)。2组治疗后90d的mRS≤2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E组治疗后1年的mRS≤2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比52.17%,P<0.05);DCBE组治疗后90d和1年的Barthel指数和SS-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和DCBE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DCBE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认知障碍和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预后。
2018 Vol. 19 (12): 9- [摘要] ( 58 ) [HTML 1KB] [PDF 0KB] ( 244 )
14 张金莲林超王佳贺胡美迪刘焕兵
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年龄≥60岁且尿培养阳性患者438例,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MIC法对阳性尿液标本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参考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5年标准报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阳性尿液标本共检测出病原菌43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9株(20.32%),革兰阴性菌344株(78.54%),真菌5株(1.14%);主要来源于泌尿外科97株(22.14%)、肾内科42株(9.59%)、神经外科41株(9.36%)、老年科21株(4.79%)等。革兰阳性菌主要为屎肠球菌(31株,7.08%),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79株,40.8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屎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耐药达9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60%以上。结论住院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病原菌耐药性有显著差异,呈普遍高耐药现象。因此,临床上治疗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同时应完善尿培养,医师需根据药敏试验合理有效的选用抗生素,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病原菌产生耐药。
2018 Vol. 19 (12): 14- [摘要] ( 47 ) [HTML 1KB] [PDF 0KB] ( 207 )
18 张丽莉
临床个性化营养指导对1型糖尿病患者转归的影响
2018 Vol. 19 (12): 18-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0KB] ( 224 )
22 常占国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囊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囊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晚期胆囊癌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例)。2组均在化疗前常规预防性应用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止吐治疗,同时给予替吉奥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4.29%,高于对照组的28.95%(P<0.05)。2组治疗前血清CEA、CA125、CA19-9、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个周期后血清CEA、CA125、CA19-9、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替吉奥单药治疗相比,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囊癌的疗效更好。
2018 Vol. 19 (12): 22- [摘要] ( 69 ) [HTML 1KB] [PDF 0KB] ( 238 )
24 王菊红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2组均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4个月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4%比79.10%,P<0.05)。观察组治疗4个月后DBP、SBP和血清IL-6、CRP、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2018 Vol. 19 (12): 24- [摘要] ( 49 ) [HTML 1KB] [PDF 0KB] ( 207 )
27 杨灵凤
内分泌综合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目的分析采用内分泌综合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74例内分泌失调性老年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内分泌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1、3、6个月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1.9%比70.3%,P<0.05),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5.7±1.2)、(4.2±0.8)和(1.3±0.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3±1.3)、(5.3±0.9)和(2.6±0.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行内分泌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2018 Vol. 19 (12): 27- [摘要] ( 47 ) [HTML 1KB] [PDF 0KB] ( 211 )
28 龚辉粟庆娟
18例肝硬化患者血糖的4年随访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糖变化,寻找预防及治疗的合理用药方法。方法对2014年2—8月诊治的18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Pugh A级10例,Child-Pugh B级6例,Child-Pugh C级2例,排除合并有糖尿病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进行抗病毒(口服核苷酸类)治疗及饮食指导,随访其4年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无一例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4例患者病情变化时可有低血糖发生。Child-Pugh B级及C级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于Child-Pugh A级患者(均P<0.05)。结论血糖调节受损是肝硬化患者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有益血糖稳定。
2018 Vol. 19 (12): 28- [摘要] ( 38 ) [HTML 1KB] [PDF 0KB] ( 227 )
30 朱遵伟李云周淑芳黄辉熊焕腾曾涛付冬辉周杰
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单纯阴茎下弯的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单纯阴茎下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7年9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及芦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单纯阴茎下弯患者45例,分别采用不同术式治疗。观察不同的术式治疗效果。结果 45例患者中,行单纯阴茎伸直术8例,术后患者阴茎下弯矫正满意,无阴茎下弯复发。行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26例,其中25例治愈;1例复发,经Ⅱ期修复后治愈。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11例,其中1例复发,1例发生尿道狭窄,1例发生阴茎皮肤愈合延迟,8例治愈。所有患者阴茎外观满意,阴茎完全伸直,且无明显的阴茎下弯,尿道外口呈裂隙状位于阴茎龟头正位。结论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单纯阴茎下弯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先天性单纯阴茎下弯的手术治疗应结合患者的年龄、阴茎下弯的程度、包皮材料充裕情况选择个体化手术治疗方式。
2018 Vol. 19 (12): 30- [摘要] ( 52 ) [HTML 1KB] [PDF 0KB] ( 195 )
33 王琴熊玉华
在食管癌患者僧帽状浆肌瓣吻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僧帽状浆肌瓣吻合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僧帽状浆肌瓣吻合术的食管癌患者97例,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观察组在术后6h开始行早期肠内营养,即经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混悬剂;对照组术后回病房即行完全胃肠外营养,即经静脉输注各种基础营养成分,其他处理相同。2组均营养干预1周。比较2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8天检测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52.3±12.7)h比(77.2±14.0)h,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16%比18.75%,P<0.05);观察组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僧帽状浆肌瓣吻合术食管癌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能更好地调节胃肠道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8 Vol. 19 (12): 33- [摘要] ( 44 ) [HTML 1KB] [PDF 0KB] ( 203 )
36 王国文张?吕海欣崔丙周
1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3岁男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因外伤后额颞部肿物形成并进行性增大1月余入院。入院后分析患儿病史、外伤至发现骨折的时间及相关影像学表现。结果诊断考虑为头皮血肿、颅骨生长性骨折。手术治疗后其术后病理回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改变。红细胞沉降率、外周血细胞形态及性质分析未见明显异常;网织红细胞计数显示高荧光强度、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计数稍升高。结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合并外伤临床少见,应认真分析病史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减少误诊。
2018 Vol. 19 (12): 36- [摘要] ( 40 ) [HTML 1KB] [PDF 0KB] ( 206 )
38 董若凡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宫颈癌术后淋巴液引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宫颈癌术后淋巴液引流的影响。方法将78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9例。2组均行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术中于双侧髂窝留置负压引流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比较2组术后第1—7天淋巴液引流量及引流时间与体温。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7天淋巴液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应用于宫颈癌术后,可明显减少淋巴液引流量,显著缩短引流时间,还有助于控制体温。
2018 Vol. 19 (12): 38- [摘要] ( 51 ) [HTML 1KB] [PDF 0KB] ( 193 )
40 李燕
胰岛素对不同孕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不同孕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10例GDM患者按孕周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孕周<32周,n=52)和对照组(孕周≥32周,n=58)。2组均接受饮食控制、营养指导和进行规律的运动,同时采用诺和灵R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水平及妊娠结局(早产、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死胎、妊娠期高血压、产后感染)。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死胎、产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胰岛素治疗不同孕周GDM均可降低血糖水平,而对于孕周<32周采用胰岛素治疗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2018 Vol. 19 (12): 40- [摘要] ( 51 ) [HTML 1KB] [PDF 0KB] ( 213 )
42 欧阳卫东胡华琨肖煜缑海娣
达克罗宁胶浆对食道闭锁术后食道扩张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用于食道闭锁术后食道扩张术手术中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食道闭锁术后行食道扩张术患儿60例,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达克罗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采取全凭静脉麻醉,开始在胃镜辅助下行探条扩张。术前,A组在胃镜及探条表面涂抹达克罗宁胶浆,B组涂普通石蜡润滑油。分别记录术前5 min(T1)、术中5 min(T2)、术后15min(T3)3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2组患儿术中出现的体动或术后出现的呛咳、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例数。结果各临床监测时间点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中出现的体动或术后出现的呛咳、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达克罗宁胶浆术中涂抹在胃镜及探条表面,可以降低患儿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手术苏醒质量和患儿耐受手术的舒适度。
2018 Vol. 19 (12): 42- [摘要] ( 38 ) [HTML 1KB] [PDF 0KB] ( 220 )
44 孙丽
首次热性惊厥患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首次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患儿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并发首次热性惊厥患儿(FC组)72例及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无惊厥患儿(NFC组)139例,并按年龄将2组患儿各分为3个亚组:<1岁组、1~3岁组及>3岁组。比较2组相同年龄段亚组患儿入院后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包括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钠、血钙、血钾、血镁、游离钙、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白蛋白、球蛋白等)、新生儿住院史、家族遗传史、母乳喂养时间、维生素AD服用情况及接种疫苗情况等,对相关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FC组72例患儿,其中<1岁组22例(30.5%)、1~3岁组37例(51.4%)、>3岁组13例(18.1%),>3岁组构成比显著低于<1岁组、1~3岁组(P<0.05)。2)FC组与NFC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体质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FC组与NFC组<1岁亚组患儿的淋巴细胞计数、游离钙水平、二氧化碳结合力、球蛋白水平、母乳喂养时间、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住院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住院病史、母乳喂养时间及球蛋白水平是该年龄段首次热性惊厥发作的高危因素;1~3岁亚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血钠水平、血钙水平、血糖水平、病程最高体温、母乳喂养时间、近1月患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最高体温及母乳喂养时间是该年龄段首次热性惊厥发作的高危因素;>3岁亚组患儿的血钙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家族遗传史、规律疫苗接种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遗传史与血钙水平是该年龄段首次热性惊厥发作的高危因素。结论年龄是首次热性惊厥患儿最为重要的因素;不同年龄段热性惊厥患儿相关影响因素不同,提示今后对热性惊厥的研究首要考虑的是年龄因素。
2018 Vol. 19 (12): 44- [摘要] ( 58 ) [HTML 1KB] [PDF 0KB] ( 237 )
50 闵宇懿林菁马丙南龙滨
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死亡率及围产期主要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产孕妇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死亡率及围产期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妇产科分娩、胎龄为28~36+6周的单胎早产儿100例,按早产孕妇产前是否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干预分为2组:治疗组52例,早产孕妇产前给予地塞米松6mg肌内注射,q12h,连续用药4次为一疗程;对照组48例,早产孕妇产前未应用地塞米松。比较2组早产儿出院前的死亡率、围产期主要并发症[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脑室内出血(IVH)、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孕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比较2组不同胎龄早产儿(28~32周、32+1~34周、34+1~36周、36+1~36+6周)出生后1min和5min Apgar评分。结果治疗组早产儿的死亡率和RDS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其他主要并发症NEC、IVH、败血症及孕产妇绒毛膜羊膜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胎龄不足34周早产儿出生后1min和5min 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胎龄大于34周早产儿出生后1min和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早产儿的早期预后,对于胎龄小于34周并可能先兆早产的孕妇产前应积极给予地塞米松治疗。
2018 Vol. 19 (12): 50- [摘要] ( 60 ) [HTML 1KB] [PDF 0KB] ( 206 )
54 崔爱叶
丙种球蛋白联合美罗培南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美罗培南注射液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新生儿败血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罗培南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包括神经系统症状、拒奶、体温等)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31%比74.36%,χ~2=4.523、P=0.033),神经系统症状、拒奶、体温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IgA、IgG、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美罗培南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调节其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18 Vol. 19 (12): 54- [摘要] ( 93 ) [HTML 1KB] [PDF 0KB] ( 236 )
57 蔺李娟
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窒息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头罩给氧治疗;观察组采取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气管插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实际碳酸氢根(HCO3-)水平及血液pH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比87.5%,χ2=4.27、P=0.03),气管插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aO2、HCO3-、p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PaCO2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窒息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调节患儿体内酸碱平衡,减少气管插管及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显著高于普通头罩给氧。
2018 Vol. 19 (12): 57- [摘要] ( 49 ) [HTML 1KB] [PDF 0KB] ( 203 )
60 王婵婵
轴性高度近视眼黄斑OCT图像特征及与眼轴的关系
目的观察轴性高度近视患者黄斑OCT图像特点并分析眼轴长度与眼底黄斑病变的关系,为早期发现高度近视微小病变、确定病变类型、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积累经验。方法选择屈光度>-6.0D及IOL-master测量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患者77例137眼,年龄20~50岁,根据IOL-master测量的眼轴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26mm30mm)。3组患者均采用频域OCT对黄斑区扫描,记录OCT图像特征。结果 3组间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屈光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CT的图像特征:1)大致正常,A组10眼,B组0眼,C组0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椭圆体带反射异常,A组22眼,B组43眼,C组60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黄斑劈裂,A组10眼,B组25眼,C组52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单纯性黄斑出血,A组2眼,B组4眼,C组4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脉络膜新生血管,A组3眼,B组5眼,C组5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黄斑裂孔,A组1眼,B组1眼,C组5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视网膜脱离,A组0眼,B组2眼,C组2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黄斑前膜,A组1眼,B组3眼,C组1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黄斑萎缩,A组2眼,B组5眼,C组22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轴性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越长,眼底黄斑区发生椭圆体带反射异常、黄斑劈裂及黄斑萎缩的概率越高。
2018 Vol. 19 (12): 60- [摘要] ( 270 ) [HTML 1KB] [PDF 0KB] ( 216 )
64 朱亲耀夏云燕陈潜
CO2显微激光手术治疗85例会厌囊肿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O2显微激光手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采用CO2显微激光手术治疗的85例会厌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会厌囊肿位于会厌舌面中线附近51例、会厌尖处12例、会厌谷处10例、杓会厌襞处12例。结果 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均有咽痛、吞咽痛和咽部异物感;术后4周复查,无咽痛不适,部分患者仍有异物感。8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 CO2显微激光手术治疗会厌囊肿手术野清晰,治疗效果好,局部创伤小,可作为会厌囊肿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2018 Vol. 19 (12): 64- [摘要] ( 69 ) [HTML 1KB] [PDF 0KB] ( 233 )
66 陈业媛龚洪翰姜建陈燕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的磁共振(MRI)表现及其特征,旨在提高对HPC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颅内HP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2例患者的肿瘤均为单发病灶,位于颅内脑外。肿瘤呈不规则分叶状,边界欠清楚。病灶在T1WI上较脑白质信号类似或略低,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在T2WI上较脑灰质信号相似或略高,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在DWI上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时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2例病灶内均可见囊变坏死灶。8例病灶内或周围可见流空血管影,4例病灶周边出现大片状水肿灶。结论颅内HPC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其特点有助于术前诊断。
2018 Vol. 19 (12): 66- [摘要] ( 54 ) [HTML 1KB] [PDF 0KB] ( 194 )
68 邹文宋嫣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误诊为膀胱癌1例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造成的一种病变,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多发生在25~40岁,但异位到膀胱者极少见。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临床症状为尿频、尿痛、血尿,部分患者以排尿困难前来就诊,症状常在月经来潮之前出现[1]。二维超声表现为突向膀胱内的不均质回声光团,基底较宽,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晰。彩色多
2018 Vol. 19 (12): 68- [摘要] ( 49 ) [HTML 1KB] [PDF 0KB] ( 187 )
69 邱丽君朱剑芳
早期自然流产结局与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的关系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频谱探讨早期自然流产孕妇的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超声检查的妊娠早期(孕周<8周)并期望继续妊娠的孕妇84例,随访至妊娠12周末,对孕12周以前孕妇出现腹痛及出血等症状进行记录。根据随访结果,将49例继续妊娠无先兆流产征象的孕妇归为A组,14例有先兆流产征象孕妇为B组,21例有或无早期出血的难免流产或不全流产或胚胎停止发育的孕妇为C组。另选取43例未孕、无妇科疾病、子宫正常妇女为对照组(D组)。分别获取各组子宫动脉血流频谱,比较其Ⅰ型(有切迹)、Ⅱ型(无切迹)的形态分布,频谱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之比(S/D)及阻力指数(RI)。结果与A、B、D组比较,C组子宫动脉频谱舒张早期切迹变浅或消失、S/D及RI降低(P<0.05,P<0.01);与D、B组比较,A组S/D、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频谱主要分布于A组(94%)、B组(93%)、D组(93%),Ⅱ型频谱主要分布于C组(64%),C组Ⅱ型频谱分布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正常妊娠8周以内和未孕子宫动脉频谱没有差异。妊娠8周以内,阴道出血且子宫动脉频谱提示为Ⅰ型,结合正常早孕的二维超声图像,孕妇可予保胎治疗;而S/D及RI降低,出现Ⅱ型子宫动脉频谱,结合二维超声妊娠囊不规则、空孕囊、宫腔积液等声像图特点,提示临床胎儿难免流产。彩超频谱可观察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形态变化,S/D及RI对分析8周以内妊娠自然流产的结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8 Vol. 19 (12): 69- [摘要] ( 65 ) [HTML 1KB] [PDF 0KB] ( 219 )
74 李俊涛
MRI和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和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HIE患儿分别行MRI和CT检查。结果 MRI诊断符合率较CT高(90.32%比64.52%,P<0.05)。MRI检查的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出血检出率与CT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较CT检查低,基底节出血检出率较CT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诊断HIE符合率更高,且具有无辐射、安全性高等优势,但MRI费用较高,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较CT低,临床诊断时可先行CT检查,若差异较大,可再行MRI检查。
2018 Vol. 19 (12): 74-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228 )
77 刘昱昕刘海花贺红蕾肖洁甘红丽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方案;2015年2—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延续护理方法。采用大肠癌生活质量量表(QLICP-CR)、自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中文版分别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自理能力;采用KBS评分评价观察组的护理结局。结果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理能力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环境领域中的收入问题和生理领域的消化-水合问题外,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各护理问题发生率均低于出院前3d(P<0.05);各护理问题的KBS得分在出院后均有持续改善(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方案,可提升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自理能力,改善患者护理结局,为延续护理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
2018 Vol. 19 (12): 77- [摘要] ( 40 ) [HTML 1KB] [PDF 0KB] ( 193 )
82 李敏陶玲玲
品管圈活动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0月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260例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将QCC活动实施前(1—3月)收治的115例设为对照组,QCC活动实施后(4—10月)收治的14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QCC小组成员综合素质能力(包括QCC应用能力、合作意识、主动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沟通协调能力6个方面)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4%比13.3%,χ~2=11.290、P=0.001),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6.8%比89.5%,χ~2=5.123、P=0.024);QCC小组成员综合素质能力各指标评分均较QCC小组成立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开展QCC活动,可有效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可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2018 Vol. 19 (12): 82- [摘要] ( 81 ) [HTML 1KB] [PDF 0KB] ( 222 )
86 黄燕婷
肠内营养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营养状况[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和血清总蛋白(TP)]和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和CD4~+/CD8~+)。结果 2组护理前Hb、Alb、TP及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Hb、Alb、TP及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护理后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2018 Vol. 19 (12): 86- [摘要] ( 93 ) [HTML 1KB] [PDF 0KB] ( 187 )
88 胡慧张翀旎
心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压氧治疗患者310例,入院时填写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按心理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156)和对照组(n=154),对照组予常规高压氧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焦虑程度和耳痛不适的情况,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于干预前和心理干预2d时,采用状态焦虑问卷(SAI)、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测评2组焦虑值和耳痛患者的痛疼程度。结果较干预前,干预后2组SAI评分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310例患者中共发生耳痛122例,112例(91.8%,112/122)均在首次治疗时出现,加压时段多发且各压力段均可发生。观察组和对照组轻中度耳痛分别为62例和60例,未见重度耳痛发生。干预前2组耳痛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耳痛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应激状态,可有效缓解治疗时的焦虑情绪及过度紧张引起的耳痛。
2018 Vol. 19 (12): 88- [摘要] ( 46 ) [HTML 1KB] [PDF 0KB] ( 208 )
91 宋娜
综合护理干预在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K-L入路手术治疗的74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科手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生存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70%比21.62%,P<0.05),观察组的SAS[(48.23±4.73)分比(59.25±4.98)分]及SDS[(49.71±4.34)分比(53.85±4.65)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各项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分[(95.25±4.13)分比(80.52±4.20)分,P<0.01]和满意度(94.59%比78.3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K-L入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并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8 Vol. 19 (12): 91- [摘要] ( 54 ) [HTML 1KB] [PDF 0KB] ( 210 )
95 李瑛
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5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7)。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43%比70.37%,χ~2=6.819 8、P<0.05)。2组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2018 Vol. 19 (12): 95- [摘要] ( 55 ) [HTML 1KB] [PDF 0KB] ( 240 )
97 胡竹芳张琼吴俊遐
医院-社区-患者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高尿酸血症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患者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社区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12月在南昌市10个社区的常住人口(居住时间≥3年)中的160例HUA患者,以居民委员会为单位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个社区。观察组(n=80)采用医院-社区-患者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进行随访干预。对照组(n=80)门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给出相应常规处方,并对其进行低嘌呤饮食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6个月复查时HUA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及尿酸水平。结果 6个月复查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对HUA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评分[(18.5±0.6)分比(6.8±0.7)分]、疾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评分[(19.5±1.2)分比(7.5±0.9)分]、血尿酸水平[(323.5±6.2)μmol·L-1比(451.3±9.1)μ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患者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用于社区HUA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较好。
2018 Vol. 19 (12): 97- [摘要] ( 62 ) [HTML 1KB] [PDF 0KB] ( 214 )
99 郝蕾乔菲张伟种楠李媛媛史英吴洁琼
Trousseau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文章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四方面对Trousseau综合征进行整理概述。Trousseau综合征是一类主要以机体凝血与纤溶机制异常引起机体血栓栓塞等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肢体栓塞、内脏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等,血液学和影像学检查大多可诊断,积极的抗凝治疗与原发肿瘤治疗是本病的治疗关键。临床上对难以解释的血栓或高凝症状,可考虑进行相关肿瘤的预防性筛查,减少漏诊和误诊,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8 Vol. 19 (12): 99- [摘要] ( 140 ) [HTML 1KB] [PDF 0KB] ( 209 )
103 罗丽华章春泉
血友病性关节病的影像研究进展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以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为特征。血友病性关节病是血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往仅限于临床检查的评价。随着影像技术与诊断水平的提高,影像检查和评估系统能早期、客观地对血友病性骨关节病进行全面评估,在血友病骨关节病的诊断、分期、治疗、随访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就血友病性关节病的影像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8 Vol. 19 (12): 103- [摘要] ( 41 ) [HTML 1KB] [PDF 0KB] ( 227 )
106 秦鸿张伟
呼出气体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正>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肺癌发病率以及病死率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男性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第1位,女性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占第2位[1]。肺癌是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病因。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90%肺癌患者发病率与吸烟有关,因此可结合吸烟史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另外,对肺癌早期诊断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2]。人
2018 Vol. 19 (12): 106- [摘要] ( 88 ) [HTML 1KB] [PDF 0KB] ( 233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