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 19卷 3期
刊出日期:2018-03-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肖翔宇陈文龙彭春光张维新陈运和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性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性中毒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急诊科救治的275例急性中毒患者,分别对其进行MEWS评分和校正MEWS评分,追踪患者30d预后,通过两种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评分系统对预后预测的准确度。结果 30d后中毒患者存活251例,死亡24例,校正MEWS评分越高,死亡率越高(P<0.01),死亡组的两种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时,MEWS评分界值为4.5分,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75.30%,ROC曲线下面积Az=0.899 3;校正MEWS评分界值为5.5分,灵敏度为98.01%,特异度为88.84%,ROC曲线下面积Az=0.959 5。两种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正MEWS评分能够较好地预测急性中毒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急诊工作中应用。
2018 Vol. 19 (3): 1- [摘要] ( 58 ) [HTML 1KB] [PDF 0KB] ( 240 )
4 黄立霞李小莉黄晓星徐丹洪永忠钟春黄平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呼出气冷凝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8-iso-PG、LTB4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EBC在IL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ILD患者(ILD组)2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20例,收集ILD患者EBC和BALF,对照组收集EBC,采用ELISA法检测EBC和BALF中8-异前列腺素(8-iso-PG)及白三烯B4(LTB4)水平,并分别将ILD患者EBC与BALF中的8-iso-PG及LTB4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LD组患者EBC中8-iso-PG及LTB4质量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ILD患者EBC与BALF中8-iso-PG及LTB4水平呈正相关(r=0.72,P<0.01;r=0.69,P<0.001)。结论 ILD患者EBC与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正相关,EBC或可作为无创方法评估ILD患者气道炎症及氧化应激的程度。
2018 Vol. 19 (3): 4- [摘要] ( 38 ) [HTML 1KB] [PDF 0KB] ( 243 )
8 李梦颖许慧慧冯晓然
腹膜透析患者记忆功能障碍研究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D)患者记忆功能及记忆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规律随访的30例PD患者(PD组)和30例肾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修订中文版韦氏记忆量表(WMA)对2组记忆功能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记忆功能和记忆功能损害的患病率,分析可能影响PD患者记忆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定向、数字顺序100→1和累加、图片回忆、图片再认、视觉再生、联想学习、触摸记忆、理解记忆、背数、总量表分及MQ优于P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3.70,P=0.02)、糖尿病(OR=4.15,P<0.01)及尿素清除指数Kt/V(OR=0.46,P<0.01)是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PD患者记忆功能整体低下,表现在瞬间、短时和长时多个方面。高血压、糖尿病及透析不充分是其发生记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8 Vol. 19 (3): 8- [摘要] ( 39 ) [HTML 1KB] [PDF 0KB] ( 218 )
11 赵晖
急性心肌梗死伴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与转归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伴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特征、治疗与转归,探讨其发病机制,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及焦作市人民医院2003—2016年收治的AMI患者59 018例,运用多重Logistic回归等对伴或不伴HCM的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 018例AMI患者,伴HCM 59例(0.1%)。与不伴HCM的AMI患者相比,伴HCM的AMI患者的年龄、女性比例及出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房颤、颈动脉疾病的概率均显著增加(P<0.001),而伴有吸烟、血脂异常、已知的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病家族史、既往心肌梗死、既往经皮冠脉介入、既往冠状动脉移植术、糖尿病的概率及采用血管重建技术治疗的比例均显著减少(P<0.001)。伴与不伴HCM的A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与不伴HCM患者相比,伴HCM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显著降低(P=0.003),而在NSTEMI的患者中,伴与不伴HCM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0)。结论 HCM患者发生AMI的概率较小,且较少接受血管重建技术治疗。与不伴HCM的患者相比,伴有STEMI的HCM患者住院病死率较低。
2018 Vol. 19 (3): 11-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227 )
15 孙龙华黄辉曹东华孙泽民王霖危思陈建建
三小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小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三小汤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2014年GOLD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治疗组在上述指南的规范化治疗方案联合三小汤,对照组给予上述指南规范化方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检测血浆利钠肽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血浆利钠钛(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三小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水平及血浆利钠肽水平,三小汤具有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2018 Vol. 19 (3): 15- [摘要] ( 43 ) [HTML 1KB] [PDF 0KB] ( 207 )
19 宁秋芬周刚柱王宪军娄秀丽唐小芒
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4周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PANSS评分为(35.0±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0±5.4)分(P<0.05)。结论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2018 Vol. 19 (3): 19- [摘要] ( 62 ) [HTML 1KB] [PDF 0KB] ( 197 )
21 陈志成梁精雷旭君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HCC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索拉非尼治疗,联合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变化,分析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6个月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客观缓解率(ORR)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AFP、CA19-9、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内,联合组患者消化系统、皮肤、血液系统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索拉非尼治疗HCC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2018 Vol. 19 (3): 21- [摘要] ( 66 ) [HTML 1KB] [PDF 0KB] ( 188 )
24 纪小霞高海闽
血液细菌培养联合血清PCT水平检测对菌血症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联合血液细菌培养对菌血症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菌血症患者为研究组,另将4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血清PCT检测及血液细菌培养。研究组予抗生素治疗,于24h后复查血清PCT水平。统计2组血清PCT含量、PCT阳性率及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并根据研究组治疗情况(有效组与无效组)分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分析血清PCT及血液细菌培养单独及联合诊断菌血症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PCT水平[(8.15±2.27)ng·mL-1]、PCT阳性率(88.37%)、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72.09%)均较对照组[(2.48±2.23)ng·mL-1、4.65%、2.33%)]增高(P<0.05);治疗后有效组血清PCT水平较无效组降低(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97.67%)、准确度(96.51%)较PCT单独诊断(74.42%、81.40%)增高(P<0.05);联合诊断阳性率(95.35%)、准确度(96.51%)较血液细菌培养单独诊断(72.09%、82.56%)增高(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联合血液细菌培养可有效提高菌血症的阳性检出率,减少漏诊及误诊,且PCT检测可有效评估菌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8 Vol. 19 (3): 24- [摘要] ( 44 ) [HTML 1KB] [PDF 0KB] ( 219 )
27 邵银进李海粟吴桂华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
目的观察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失眠患者60例,在口服右佐匹克隆基础上给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过程中口服药物逐渐减量。于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的3个月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其睡眠质量和疗效。结果 60例患者中失访12例。48例患者治疗4周后PSQI总分(8.28±3.31)较治疗前(17.08±2.60)显著改善(P<0.05);随访期间患者PSQI总分(8.22±3.38)较治疗后4周PSQI总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AIS的评分(7.85±2.13)较治疗前(16.78±1.90)显著改善(P<0.05);治疗4周和随访后1周、1个月、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1.67%、85.96%、81.25%,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99,P>0.05)。结论在口服右佐匹克隆基础上辅以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
2018 Vol. 19 (3): 27- [摘要] ( 60 ) [HTML 1KB] [PDF 0KB] ( 195 )
30 梁晟楠陈嵘林小兰
分级管理干预对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及广东航海学院两所高校教职工(包括退休人员)高血压患者613例,根据心血管风险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3个管理组,分别为低危278例、中危221例、高危/超高危114例,对其分别进行12个月的分级管理干预,统计分析所有患者血压及健康行为情况。结果低危、中危、高危/超高危及总体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干预后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血压控制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患者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质量、戒烟、戒酒或少喝酒、按时服药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高校教职工实施分级管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血压,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健康行为。 
2018 Vol. 19 (3): 30- [摘要] ( 43 ) [HTML 1KB] [PDF 0KB] ( 240 )
33 张勇雷晓鸣吕建瑞吴刚张珍妮张会娟李雪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下地氟烷对小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幼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围术期心输出量(CO)的变化;与七氟烷、丙泊酚比较,观察地氟烷在手术麻醉中对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腹腔镜疝气手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术中镇静维持分别采用地氟烷、七氟烷、丙泊酚。记录3组患儿气管插管后5min(T1)、气腹后1min(T2)、气腹后5min改变体位时(T3)、气腹后10min(T4)、气腹结束后1min(T5)及气腹结束后5min(T6)各个时间点的CO、HR和MAP。结果 3组HR、MAP比较:T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增快(P<0.05),T5、T6时与T1时水平相当。3组患儿T1—T7时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60min内的腹腔镜手术,术中镇静采用地氟烷、七氟烷及丙泊酚均对患儿CO无明显影响。
2018 Vol. 19 (3): 33- [摘要] ( 28 ) [HTML 1KB] [PDF 0KB] ( 178 )
36 李善快张芳雷恩骏胡林娟林国雄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术中应激反应和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喉罩全身麻醉下拟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B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2组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手术侧TAPB,T组注入0.33%罗哌卡因25mL,C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BIS值50~60。观察2组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结束6h(T2)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术后疼痛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以及TAPB的相关并发症。结果与C组比较,T组术中SBP、DBP、HR明显降低(P<0.05);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在T1、T2时间点显著下降(P<0.05);术后2、6、12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镇痛泵按压次数、术中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穿刺后并发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术中应激反应低,全身麻醉药用量少,术后舒适度高,无穿刺后并发症。
2018 Vol. 19 (3): 36-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0KB] ( 228 )
40 招国炽黄锐雄
CT值对输尿管结石选择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结石CT值在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选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收取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并将患者按照输尿管结石CT值大小分为2组,CT值<700 HU的患者为观察组,CT值≥700HU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两种手术治疗后,结石残留率、结石排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两种手术治疗后,结石残留率、结石排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石CT值在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选择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CT值<700 HU患者应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CT值≥700HU患者应实施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
2018 Vol. 19 (3): 40- [摘要] ( 93 ) [HTML 1KB] [PDF 0KB] ( 226 )
42 韦江启
双腔气囊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对自发性气胸(S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SP患者根据术中使用引流管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9例采用双腔气囊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39例采用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引流气体时间、复张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87%比79.49%,χ2=4.129、P=0.042),手术时间、复张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切口感染、胸腔积液、皮下气肿、明显瘢痕、明显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SP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
2018 Vol. 19 (3): 42- [摘要] ( 36 ) [HTML 1KB] [PDF 0KB] ( 223 )
45 欧志雄
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观察左旋甲状腺素(L-T4)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1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8例,研究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对照组给予甲状腺片口服。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2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2组TS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FT3、FT4水平则均较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L-T4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可显著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于患者疾病转归有利。
2018 Vol. 19 (3): 45-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85 )
47 李智斌
经尿道同期电切膀胱肿瘤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
目的研究经尿道同期电切膀胱肿瘤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18例。常规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术后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和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术后冲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IPSS、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Qmax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IPSS、QOL评分低于常规组,Qmax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结论经尿道同期电切膀胱肿瘤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2018 Vol. 19 (3): 47- [摘要] ( 13 ) [HTML 1KB] [PDF 0KB] ( 213 )
50 田英杰
全身麻醉时罗库溴铵的肌肉松弛作用与患者体质指数的关系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全身麻醉时罗库溴铵的肌肉松弛作用与患者体质指数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82名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将体质指数>24.00的患者分为高体质量组,将体质指数<18.5的患者分为低体质量组,均41例。2组患者均在5s内增加肌松药罗库溴铵。观察2组患者起效时间、无反应期、恢复指数,观察2组患者的药理作用及肌松药用量情况。结果高体质量组患者起效时间显著低于低体质量组患者,高体质量组患者无反应期、恢复指数均高于低体质量组;高体质量组患者药理作用及用药剂量均高于低体质量组患者,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患者体质指数进行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时,高体质量组起效时间较短,无反应期时间长,起效时间、无反应期、恢复指数等与患者的体质指数有一定的关联。
2018 Vol. 19 (3): 50- [摘要] ( 20 ) [HTML 1KB] [PDF 0KB] ( 201 )
52 贺玉淮
软通道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软通道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于淮滨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CS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9例。2组实施软通道钻孔引流术,观察组则加以尿激酶治疗。观察2组临床指标、复发率以及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通道钻孔引流术与尿激酶联合治疗CSDH效果确切,可降低术后复发概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这对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提升其生活能力与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2018 Vol. 19 (3): 52- [摘要] ( 42 ) [HTML 1KB] [PDF 0KB] ( 201 )
54 刘玲
LEEP与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宫颈LEEP,对照组行宫颈CKC。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变深度、锥高、锥切组织面积及病灶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妊娠率、复发率。2组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 2组术后随访1年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锥切组织面积、锥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病灶残留率、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1.43%、26.1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8%、7.14%(均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为23.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 LEEP与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各有优势,但LEEP术式操作简单,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CKC术式在降低复发率及感染发生率方面更具优势。
2018 Vol. 19 (3): 54- [摘要] ( 19 ) [HTML 1KB] [PDF 0KB] ( 183 )
56 刘煜焱
术后切口感染对妇产科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后切口感染对妇产科临床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6例妇产科手术术后伤口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以33例术后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伤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具体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病例记录内容。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在手术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疾病因素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切口感染在妇产科临床医治中较为常见,对患者康复和治疗结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采取积极地针对性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
2018 Vol. 19 (3): 56-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0KB] ( 211 )
58 叶永灿黄少彬吴童
早产儿感染血清PCT、CRP、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早产儿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早产儿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每组30例。分别检测2组血清PCT、CRP、IL-6的水平,比较2组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感染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PCT诊断早产儿感染的敏感性为96.67%、特异性为83.33%,IL-6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66.67%,CRP敏感性为76.67%、特异性为70.00%。PCT诊断早产儿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IL-6和CRP(均P<0.05)。结论 IL-6、PCT、CRP检测对早产儿感染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PCT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CRP和IL-6,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2018 Vol. 19 (3): 58- [摘要] ( 65 ) [HTML 1KB] [PDF 0KB] ( 179 )
60 倪颖
脑苷肌肽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HIE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2组均采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惊厥、原始反射异常的恢复时间和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活性肽100β(S-100β)蛋白及后遗症(脑性瘫痪、痉挛、癫痫、智力低下)发生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观察组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惊厥、原始反射异常的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治疗后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观察组总后遗症发生率为12.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69%(P<0.05)。结论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HIE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迅速恢复临床神经症状,改善预后。
2018 Vol. 19 (3): 60-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187 )
63 邹姣云
蒙脱石散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在小儿急性腹泻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在对症支持的基础上予以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予以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d。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大便次数改变情况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比75.0%,χ2=4.501、P=0.034),治疗后大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7±0.4)次·d-1比(3.1±0.8)次·d-1,t=9.899、P=0.000]。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比17.5%,χ2=0.092、P=0.762)。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可以显著提高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8 Vol. 19 (3): 63- [摘要] ( 73 ) [HTML 1KB] [PDF 0KB] ( 169 )
65 王少仪郭伟中李国梅
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研究组采用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IPPV)治疗,记录2组患儿的症状体征变化,氧疗时间,有创呼吸支持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2、24h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氧疗时间、有创呼吸支持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临床疗效良好。
2018 Vol. 19 (3): 65- [摘要] ( 35 ) [HTML 1KB] [PDF 0KB] ( 215 )
67 徐书雪
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泌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糜蛋白酶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临床症状显著缩短(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给予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且用药安全可靠。
2018 Vol. 19 (3): 67-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0KB] ( 196 )
69 曾伟兰谢良超罗光亮
培元生金通窍汤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培元生金通窍汤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培元生金通窍汤治疗,共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峰流速(PEF)、第1秒呼吸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12周治疗后,2组PEF、FEV1%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EF、FEV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培元生金通窍汤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
2018 Vol. 19 (3): 69-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0KB] ( 293 )
71 赵豫
醋酸曲安奈德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醋酸曲安奈德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封闭治疗,1次·周-1,连续治疗2周,并随访3个月。结果随访3个月,55例患者中,治愈36例,显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09%。结论醋酸曲安奈德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方法简便、疗效较好。
2018 Vol. 19 (3): 71- [摘要] ( 44 ) [HTML 1KB] [PDF 0KB] ( 185 )
73 马金瑞宋智营
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与分析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接收的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12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嗅觉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鼻腔气道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对于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较为显著,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鼻窦炎的临床症状,减小了鼻腔气道阻力,并且安全性较高。
2018 Vol. 19 (3): 73- [摘要] ( 20 ) [HTML 1KB] [PDF 0KB] ( 216 )
75 温伊莉王琳方锦川
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TVS 4D-HyCoSy)在评价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输卵管通畅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行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的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采用TVS 4D-HyCoSy检查,分析所获得图像,评估其输卵管通畅性。其中64例患者均在TVS 4D-HyCoSy检查后2个月采用腹腔镜直视下输卵管通液术检查,并分析TVS 4D-HyCoSy检查与腹腔镜直视下输卵管通液术检查的通畅性符合率。结果200例患者中,双侧通畅20例,双侧通而不畅17例,双侧阻塞16例,一侧通畅一侧阻塞80例,一侧通畅一侧通而不畅53例,一侧通而不畅一侧阻塞14例。64例患者中,行128条输卵管检查,TVS 4D-HyCoSy显影的128条中与腹腔镜下通液术检查结果符合116条,不符合12条。TVS 4D-HyCoSy检查的输卵管通畅、通而不畅和阻塞与腹腔镜下通液术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92.00%(46/50)、81.82%(18/22)、92.86%(52/56)。结论 TVS 4D-HyCoSy可准确评价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输卵管通畅性。
2018 Vol. 19 (3): 75- [摘要] ( 36 ) [HTML 1KB] [PDF 0KB] ( 199 )
78 张米荣
超声诊断胎儿动脉导管形态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胎儿动脉导管形态变化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将150例孕26~41周孕妇按不同孕周分为3组:A组(孕周26~31+6周)、B组(孕周32~36+6周)、C组(孕周37~41周)3组,每组5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检查,观察3组胎儿动脉导管形态变化与动脉导管瘤发生情况。结果 150例孕妇共检测221次。C组直线型动脉导管比例较A组、B组显著减少(P<0.05),B组较A组显著减少(P<0.05);而显著弯曲C/S型动脉导管比例C组较A组、B组显著增加(P<0.05),B组较A组显著增加(P<0.05)。B组检查出1例动脉导管瘤合并卵圆孔闭锁并房间隔瘤胎儿,C组检查出1例动脉导管瘤胎儿。结论超声诊断有助于清晰显示胎儿动脉导管形态变化情况,并提示动脉导管形态变化时应有效结合胎儿有无心脏结构异常改变,否则无法确诊为动脉导管异常。
2018 Vol. 19 (3): 78- [摘要] ( 18 ) [HTML 1KB] [PDF 0KB] ( 176 )
80 郑翩廖玉梅罗原嫦
床边防跌倒护理路径表在肾内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床边悬挂防跌倒护理路径表(下称路径表)在预防肾内科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肾内科有跌倒风险(评分≥2分)的住院患者1114例,其中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598例患者(对照组);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收治的515例(观察组),2组按同一路径表的风险要求对患者进行评估、宣教并落实预防措施。对照组将路径表保存于电脑护理记录系统中,观察组将路径表悬挂于患者床旁并请患者、家属或陪护签名,比较2组的跌倒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发生跌倒分别为2例和9例,其中对照组3例跌倒发生于晨起,6例无陪护时发生跌倒;观察组2例跌倒均发生于无陪护。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5%比0.33%,χ2=4.295、P<0.05)。结论实施床边悬挂路径表便于责任组长/护士长的督导,有助于责任护士对患者采取个性化的防跌倒措施,可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2018 Vol. 19 (3): 80- [摘要] ( 34 ) [HTML 1KB] [PDF 0KB] ( 196 )
83 姚晨晨袁克磊
改变手术床左右倾角对术中压疮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时间手术术中改变手术床左右倾角对术中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可以在术中调整手术床倾角的128例骨外科手术患者,实际手术时间>1.5h。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术中不改变手术床倾角;观察组术中每隔1h改变1次手术床左右倾角,术后观察2组受压部分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术中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P=0.042)。结论手术过程中适当改变手术床左右倾角,有助于预防长时间手术患者的术中压疮问题。
2018 Vol. 19 (3): 83-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210 )
86 周文娟陶贝贝
高龄孕妇实施围产期保健对产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实施围产期保健对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围产期高龄孕妇96例,按密封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围产期进行常规检查+宣传教育+产后指导,观察组实施围产期保健,观察2组产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阴道出血量[(46.85±8.45)mL比(58.82±10.25)mL,P<0.05]、进食时间[(11.84±2.36)h比(15.84±2.42)h]、初乳分泌时间[(16.24±5.01)h比(24.56±5.25)h]及子宫复旧时间[(4.58±2.72)周比(7.52±4.43)周]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分娩期总并发症发生率(6.25%比27.08%)、焦虑发生率(10.42%比29.17%),抑郁发生率(4.17%比16.67%)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产期保健可减少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产后孕妇的负性情绪,促进高龄孕妇的产后恢复。
2018 Vol. 19 (3): 86-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0KB] ( 176 )
89 郭爱英黄永琪
体位干预配合导乐镇痛仪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初产妇活跃期(宫口开大3cm)采取上身前倾站位配合导乐镇痛仪至第二产程活跃期采用抱膝仰卧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宫口开大3cm开始使用导乐镇痛仪、配合上身前倾站位直至第二产程活跃期,指导产妇采取抱膝仰卧位使用产力。对照组宫口开大3cm按照常规进入待产室,卧床待产,至宫口开全用传统方法仰卧截石位使用产力。比较2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h内在产房早开奶吸吮时间及剖宫产率。结果试验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的用时少(P<0.001);2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均在正常范围,但试验组产后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01);试验组产妇产后2h内在产房早开奶吸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更长(P<0.001),有利于母乳喂养;试验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活跃期采取上身前倾站位配合导乐镇痛仪至第二产程活跃期采用抱膝仰卧位对分娩有积极影响:第一、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剖宫产率降低,母乳喂养依从性更高。
2018 Vol. 19 (3): 89- [摘要] ( 17 ) [HTML 1KB] [PDF 0KB] ( 196 )
92 黎淑娟
基于护理风险管理对显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风险管理对显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8例需行显微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对护理人员、患者因素进行评估和风险管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包括医护纠纷、违反护理操作、血管危象、脂肪栓塞、敷料脱落等6个方面)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护纠纷、违反护理操作、敷料脱落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管危象、脂肪栓塞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4.12%比70.59%,χ2=4.958 3、P=0.026 0)。结论对显微外科手术患者基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2018 Vol. 19 (3): 92- [摘要] ( 25 ) [HTML 1KB] [PDF 0KB] ( 205 )
95 何姗丹
学龄前儿童猛性龋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的调查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猛性龋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多阶段抽样方案抽取2017年深圳市罗湖区600名学龄前儿童,按照年龄将其分为1~<2岁、2~<3岁、3~<4岁、4~<5岁组。运用Logistic分析法对猛性龋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1~<2岁、2~<3岁、3~<4岁、4~<5岁组猛性龋患病率分别为19.33%、28.00%、34.00%、37.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得知,猛性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母乳喂养时间、儿童是否有吃甜食的习惯、每日母乳喂养的次数、儿童每天吃零食次数、儿童是否拥有良好的刷牙习惯与父母目前自身的文化水平。结论及早对儿童猛性龋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进行监测,能有效控制其发病率。
2018 Vol. 19 (3): 95-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176 )
97 孙汉黄凯喻惠敏王晓雅俞双燕
1430例健康体检人群体检结果的深层价值研究
目的主要研究现代人群进行健康体检的价值所在。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体检中心1430例的体检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按性别、年龄统计疾病及生理指标异常的检出率。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出1430例体检人群检出率最高的前十位阳性体征疾病及生理指标异常的结果。结论现代人群定期进行身体的健康体检至关重要,它能够及时发现潜在于人体中的致病因素,且对于越来越多处于亚健康的人群来说,进行深度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现代人群的生活质量,达到节省医疗成本的开支,符合国家大健康政策的理念。
2018 Vol. 19 (3): 97-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0KB] ( 179 )
99 刘倩傅缨熊耀斌资晓飞李媛
小檗碱抗炎活性在糖尿病和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小檗碱(又名黄连素)是从传统中药黄连、黄柏及三颗针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抑菌作用显著,常用于胃肠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小檗碱对糖尿病、肿瘤的治疗作用多有报道,两类疾病的发生、进展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本文综述小檗碱对炎症因子在两种疾病影响中的作用,阐述其抗炎原理与治疗机制,以期小檗碱能够老药新用,从抑制共同的炎症因子和信号通路这一角度为治疗糖尿病并发肿瘤提供新的临床应用思路。
2018 Vol. 19 (3): 99- [摘要] ( 67 ) [HTML 1KB] [PDF 0KB] ( 216 )
105 黄柏渊武红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现状
肝门部胆管癌(HCC)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目前治疗HCC的方法繁多,而外科手术仍然是HCC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无法耐受手术或手术失败的患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案,非手术治疗方案可作为改善生活质量的选择。文章就HCC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2018 Vol. 19 (3): 105- [摘要] ( 27 ) [HTML 1KB] [PDF 0KB] ( 186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