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 16卷 01期
刊出日期:2015-01-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余金鸣; 李水洪; 牛亚辉
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
目的评价双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缓释片和碳酸锂片)联合喹硫平片(思瑞康)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应用碳酸锂、丙戊酸钠缓释片以及喹硫平片治疗6周;对照组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碳酸锂片治疗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各时点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2、4周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时点BRMS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疗效好,安全性高。
2015 Vol. 16 (01): 1- [摘要] ( 386 ) [HTML KB] [PDF 0KB] ( 36 )
4 孔庆元; 贺德; 黄建贤
S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S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OX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胃癌患者的肿瘤标本,并选择其中20例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为对照,采用PV-9000通用二步法测定SOX2的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评价SOX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OX2阳性例数19例,阳性率为95.00%;120例胃癌组织中SOX2阳性例数86例,阳性率为71.67%。胃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阳性率(χ2=18.326,P<0.05)。SOX2表达与年龄和性别无显著关系(χ2=2.394、1.387,均P>0.05)。管状腺癌患者S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黏液腺癌患者、低分化癌患者的SOX2阳性表达率低于高分化癌和中分化癌患者、浆膜内浸润患者的SOX2阳性表达率高于侵出浆膜外患者、淋巴结无转移患者的SOX2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有转移者、Ⅰ+Ⅱ期患者的S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SOX2的阳性表达率较之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降低;SOX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以及TNM分期有显著关系,可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2015 Vol. 16 (01): 4- [摘要] ( 417 ) [HTML KB] [PDF 0KB] ( 29 )
7 董兴霞; 冯清; 董丽侠
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7例高血压病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颈动脉硬化程度,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颈总动脉病变情况分为3组:颈总动脉正常组(n=57例)、颈总动脉硬化组(n=38例)及颈总动脉斑块组(n=22例)。3组患者分别检测、观察血清hs-CR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颈总动脉硬化组及颈总动脉斑块组血清TG、TC、LDL-C均显著高于颈总动脉正常组,HDL-C显著低于颈总动脉正常组(均P<0.05);颈总动脉斑块组血清TG、TC、LDL-C均显著高于颈总动脉硬化组,HDL-C显著低于颈总动脉硬化组(均P<0.05)。颈总动脉正常组血清hs-CRP水平为(1.25±0.43)mg·L-1,颈总动脉硬化组血清hs-CRP水平为(1.33±0.47)mg·L-1,颈总动脉斑块组血清hs-CRP水平为(1.87±0.51)mg·L-1。颈总动脉硬化组及颈总动脉斑块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颈总动脉正常组、颈总动脉斑块组血清hs-CRP显著高于颈总动脉硬化组(均P<0.05)。血清hs-CRP与TC、TG、LDL-C呈正相关(r=0.81、0.65、0.67,均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66,P<0.05)。结论血清hs-CRP、TC、TG、LDL-C与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相关,均是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2015 Vol. 16 (01): 7- [摘要] ( 353 ) [HTML KB] [PDF 0KB] ( 49 )
10 周淑兰; 章志玲; 梅志亮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的观察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伴或不伴自发性骨折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检测血钙、血磷正常,肌酐清除率(Ccr)>35mL·min-1,补充足够的钙剂、维生素D3或活性维生素D,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mg,给药前静脉或口服补水500~1 000mL,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时间必须>15min,其中39例患者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前约1h使用了解热镇痛药(布洛芬胶囊),21例患者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前未使用解热镇痛药。观察患者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热、肌肉及关节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39例在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前1h,预防性使用解热镇痛药的患者,使用唑来膦酸后出现低热10例,中热3例,肌肉及关节疼痛的15例,无症状的11例。21例在使用唑来膦酸前未预防性使用解热镇痛药的患者,使用唑来膦酸后出现低热的6例,中热2例,肌肉及关节疼痛的3例,一过性肾功能损害1例,无症状9例。2组患者均未出现高热,发生一过性血肌酐升高的患者1例,经静脉补水治疗后1个月血肌酐恢复正常。结论在绝经后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伴或不伴自发性骨折时,在补充足够活性钙剂及维生素D3或活性维生素D后,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不良反应较轻;发热及骨骼肌疼痛等不良反应可用解热镇痛药预防或缓解。
2015 Vol. 16 (01): 10- [摘要] ( 345 ) [HTML KB] [PDF 0KB] ( 14 )
13 刘杜芳; 蔡小东
心电图初期心室复合波在老年心力衰竭病情判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心电图初期心室复合波(QRS)时限在判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中的价值。方法对115例临床确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按心电图QRS时限检测结果分为QRS时限≥120ms组和<120ms组,比较2组超声心动图各测量指标的差异,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心房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二尖瓣返流率。结果 115例患者QRS时限<120ms 72例(62.6%)、≥120ms 43例(37.4%)。QRS时限≥120ms组LVEF及LVFS值均显著低于<120ms组(P<0.05),而LVESD、LVEDD值较<120ms组明显增大(P<0.05);QRS时限≥120ms组二尖瓣返流率高于<120m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8%比58.3%,P>0.05)。结论心电图QRS时限对判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5 Vol. 16 (01): 13- [摘要] ( 460 ) [HTML KB] [PDF 0KB] ( 26 )
15 涂静; 佘明杰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禁食、禁水,持续的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2周后,检测2组患者C反应蛋白、血淀粉酶、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并进行APACHEⅡ评分。观察2组患者死亡、胰腺感染、实施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和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的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和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胰腺感染及实施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2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合理的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5 Vol. 16 (01): 15- [摘要] ( 261 ) [HTML KB] [PDF 0KB] ( 19 )
18 曹铭华; 吴明超; 江顺福; 高黎明; 毛元潮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手段。方法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不同,将1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Hhcy组(98例,血Hcy≥15μmol·L-1)和非Hhcy组(82例,血Hcy<15μmol·L-1);Hhcy组又分为轻度Hhcy组(66例,血Hcy<30μmol·L-1)和中重度Hhcy组(32例,血Hcy>30μmol·L-1)。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及控制已知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治疗。均随访3年,观察2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病死率及Hhcy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率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均随访3年,Hhcy组复发31例(31.6%),死亡12例(12.2%);非Hhcy组复发13例(15.8%),死亡5例(6.0%)。Hhcy组复发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非Hhcy组(均P<0.05)。轻度Hhcy组复发15例(22.7%),中重度Hhcy组复发14例(43.8%),中重度Hhcy组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高于轻度Hhcy组(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示:脑梗死复发与Hhcy水平呈正相关(OR=4.706,95%CI:1.691~12.692,P<0.01)。结论 Hhcy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Hhcy患者进行干预是一种值得研究的脑梗死防治手段。
2015 Vol. 16 (01): 18- [摘要] ( 361 ) [HTML KB] [PDF 0KB] ( 21 )
20 张伟帅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60例病原学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病原学特点及药敏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住院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60例痰培养26例阳性,阳性率为43.3%(26/60)。引起合并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92.3%,24/26),其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54.2%,13/24),其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其敏感率分别为92.3%、84.6%、76.9%、69.2%、69.2%。结论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住院的主要因素,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宜选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的药物。 
2015 Vol. 16 (01): 20- [摘要] ( 257 ) [HTML KB] [PDF 0KB] ( 34 )
22 彭心怡; 夏智明; 梅国斌; 杨志敏; 粟伟峰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尿毒症患者按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试验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3个月后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及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均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但前者治疗效果更佳。 
2015 Vol. 16 (01): 22- [摘要] ( 279 ) [HTML KB] [PDF 0KB] ( 39 )
24 秦连柱; 李鹍; 肖明生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4~92(74.1±7.5)岁,病程9~27(19.4±7.8)年。结果发生低血糖的原因:皮下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食14例,进食量少8例,磺脲类药物过量6例,合并肺部感染4例。26例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的患者在治疗10min~3h后明显好转,血糖回复至6~12mmol·L-1水平,3d后仍稳定在6.8~10mmol·L-1水平,症状消失。6例病情较重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4例)治疗3d后病情显著改善,血糖稳定在6.6~11mmol·L-1水平,精神或意识障碍症状消失。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严格规范降糖药物应用,及时治疗继发性疾病,少食、多餐可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 
2015 Vol. 16 (01): 24- [摘要] ( 255 ) [HTML KB] [PDF 0KB] ( 33 )
26 刘晓玲; 梁燕玲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目的比较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AT)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CA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与血小板凝集)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5mg,口服,2次·d-1;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2次·d-1。2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血脂参数[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内皮舒张功能(FM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TG、TC、LDL-C、HDL-C、LVEF及F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TG、TC、LDL-C、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FMD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CAT患者较阿托伐他汀有较大的优势,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与各种症状。 
2015 Vol. 16 (01): 26- [摘要] ( 299 ) [HTML KB] [PDF 0KB] ( 26 )
28 华恩龙
红细胞检测对肾性贫血的诊断
目的探讨红细胞检测对肾性贫血疾病患者病情的诊断。方法选取39例肾性贫血疾病的患者(研究组)和同期的健康体检者39例(对照组),测定并比较2组红细胞水平。结果研究组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和中荧光网织红细胞比率、高荧光网织红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荧光网织红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性贫血疾病患者的红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可以作为诊断肾性贫血疾病的参考指标。
2015 Vol. 16 (01): 28- [摘要] ( 276 ) [HTML KB] [PDF 0KB] ( 30 )
29 童玲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于第1、8天给予吉西他滨1 000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0.5h;奥沙利铂130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第1天静脉滴注时间>2h,3~4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5例患者治疗4个周期后CR 12例,PR8例,SD 4例,PD 1例,总有效率为80%。出现骨髓抑制10例(白细胞下降5例,贫血3例,血小板下降2例),胃肠道反应3例,肝功能损害2例。治疗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近期疗效显著。 
2015 Vol. 16 (01): 29- [摘要] ( 325 ) [HTML KB] [PDF 0KB] ( 11 )
31 庞宗超; 李惠斌
烧伤病房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烧伤病房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并探讨多重耐药菌的防控策略。方法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临沂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送检标本分离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共检出130株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创面分泌物为其主要标本来源,占81.54%,其次为痰液,占12.30%。菌株分布以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38.46%(50/130)、29.23%(38/13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离率为89.47%(34/38)、87.50%(14/16)。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CR-AB)对除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之外的所有测试抗菌药物均呈现高度耐药,耐药率在90%~100%之间;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替加环素耐药率均小于20%,而对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仅对丁胺卡那霉素有较高敏感性。结论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耐药性,应及时制定防控策略,缓解细菌耐药性。 
2015 Vol. 16 (01): 31- [摘要] ( 348 ) [HTML KB] [PDF 0KB] ( 41 )
34 张伟塘; 陈隆武; 吕振发; 叶绍光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治疗方式在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2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依据适应证以及家属意愿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每组各46例。手术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非手术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死亡率。结果与非手术组相比,手术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腹痛恢复时间短,肝功能正常恢复时间和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短(均P<0.001);手术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均P<0.05)。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行手术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治疗需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明确的诊断和合适的手术时机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2015 Vol. 16 (01): 34- [摘要] ( 298 ) [HTML KB] [PDF 0KB] ( 30 )
36 李敏; 邱宇芬; 易恒安; 叶冬晴
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对隐性梅毒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对隐性梅毒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隐性梅毒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评估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IL-2、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IL-4、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对隐性梅毒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具有明显的平衡作用。 
2015 Vol. 16 (01): 36- [摘要] ( 387 ) [HTML KB] [PDF 0KB] ( 39 )
39 黄涛; 余颖霭; 喻木鑫
快速康复外科在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肠梗阻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在肠梗阻手术中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肠梗阻手术病例88例,随机分成FTS组52例(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及对照组36例(传统方案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体重差、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住院时间。结果 88例肠梗阻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恶心咽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体质量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可有效促进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5 Vol. 16 (01): 39- [摘要] ( 389 ) [HTML KB] [PDF 0KB] ( 41 )
41 王华; 章全; 廖瑞荣
腹腔镜在化脓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化脓性阑尾炎的患者共13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组)75例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组)61例患者的放置引流管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戳孔)感染、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2组放置引流管例数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LA组少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切口(戳孔)感染例数比较,LA组少于O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脓性阑尾炎手术中,腹腔镜要优于开腹手术,可以减少引流管放置及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2015 Vol. 16 (01): 41- [摘要] ( 271 ) [HTML KB] [PDF 0KB] ( 34 )
43 龙敏; 胡志斌; 黄波; 汤予云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5例三叉神经痛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价值。方法 3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疗效。结果35例中,术中发现责任血管压迫33例(94.29%),术后面部麻木4例(11.43%)、脑脊液漏1例(2.86%)、一过性听力下降1例(2.86%)。住院时间6~14(9.8±2.5)d。治愈30例,显效和有效分别为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复发1例,行针对性治疗后治愈。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2015 Vol. 16 (01): 43- [摘要] ( 280 ) [HTML KB] [PDF 0KB] ( 28 )
45 王炜昌; 杨庆; 刘雄业; 王荣生; 何立文; 许育东; 王伟雄
普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57例
目的探讨普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锁骨中段骨折并采用普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随访6~12(6.5±1.2)个月,骨折全部解剖复位并骨性愈合,未发生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优5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8.24%。结论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有助于患者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效果满意。
2015 Vol. 16 (01): 45- [摘要] ( 302 ) [HTML KB] [PDF 0KB] ( 16 )
47 龙少林
短节段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短节段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8例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短节段固定组(短节段组)和短节段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短节段结合伤椎组),每组24例。短节段组采用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短节段结合伤椎组采用短节段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术后感染、腰背部疼痛及内固定破坏等)的发生情况。术后均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均获1年随访,短节段结合伤椎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短节段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伤椎椎体前缘、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均高于治疗前,Cobb角小于治疗前(均P<0.05);短节段结合伤椎组伤椎椎体前缘、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均高于短节段组、Cobb角小于短节段组(均P<0.05)。结论短节段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防止再塌陷。
2015 Vol. 16 (01): 47- [摘要] ( 269 ) [HTML KB] [PDF 0KB] ( 32 )
49 孙建明; 余华; 刘明忠; 王翔翔; 赵宇; 熊杰; 陈磊
胆囊结石形态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的关系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形态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864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胆囊结石的数量、形状、质地和大小与并发ABP的关系。结果数目较多、形状呈球状、质地软碎、直径越小的胆囊结石更易引发ABP(均P<0.05),并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OR=3.041、2.751、2.964、3.415,均P<0.001)。结论依据胆囊结石的形态学特征可对患者并发ABP的可能性作出早期判断,有利于预防ABP的发生。 
2015 Vol. 16 (01): 49- [摘要] ( 198 ) [HTML KB] [PDF 0KB] ( 34 )
51 冷勇甫; 祝浩宇
开腹与腹腔镜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比较
目的对比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25例。开腹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结石残留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石均顺利取出,腹腔镜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腹手术事件发生。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术后感染率等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2组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微创、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2015 Vol. 16 (01): 51- [摘要] ( 241 ) [HTML KB] [PDF 0KB] ( 38 )
52 石苗
雌-孕激素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不完全流产
目的观察雌-孕激素联合生化汤对不完全流产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不完全流产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雌-孕激素组48例和雌-孕激素联合生化汤组42例。雌孕激素组给予补佳乐2mg bid+黄体酮胶囊50mg bid口服,共10d;雌-孕激素联合生化汤组在雌孕激素组给药基础上给予生化汤(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2g,益母草12g,川断12g,泡姜15g和炙甘草9g),1剂·d-1,煎服,连服10d,气虚者加黄芪和桂枝。观察2组宫腔组织物排出情况及月经恢复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雌-孕激素组中有效12例,显效10例,无效26例,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45.8%;雌-孕激素联合生化汤组中有效32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95.2%。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完全流产患者可以选择雌-孕激素联合生化汤治疗,既避免了二次清宫术,减少清宫术并发症的发生,并可达到治愈目的。 
2015 Vol. 16 (01): 52- [摘要] ( 221 ) [HTML KB] [PDF 0KB] ( 22 )
56 李世杰; 芮玉宣; 林霞; 孙广范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甲状腺功能对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甲状腺功能对早孕流产的影响。方法选取422例早孕妇女(孕周6~12周),分为3组,A组:稽留流产组(148例);B组:先兆流产组(150例);C组:正常早孕组(124例)。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功能(TSH、FT4、TT4、FT3、TT3)。结果 A组TPOAb水平较B组及C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T4水平较B组及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OAb水平增高及FT4水平减低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的因素。 
2015 Vol. 16 (01): 56- [摘要] ( 321 ) [HTML KB] [PDF 0KB] ( 20 )
59 杨秋燕; 伍冬兰; 柯宇桦
剖宫产术后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3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继发于剖宫产术后6个月至2年,主要表现为腹壁切口瘢痕及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疼痛性结节或肿块且与月经周期有关;所有患者均行局部病灶切除术后以米非司酮治疗3至6个月,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剖宫产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医源性因素,预防的关键是减少剖宫产率和术中的切口保护,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药物辅助治疗有利于预防复发。 
2015 Vol. 16 (01): 59- [摘要] ( 355 ) [HTML KB] [PDF 0KB] ( 35 )
61 丰颖; 唐丽娟; 曾良; 谭布珍; 胡辉; 秦丰江
HR-HPV、TCT联合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3例TCT检查提示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鳞状细胞癌(SS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HR-HPV检测、TCT诊断、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检测宫颈病变及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单独应用TCT筛查比较:TCT+HR-HPV检测、TCT+电子阴道镜检查及TCT+HR-HPV+电子阴道镜检查,对TCT阳性患者中CIN及其以上级别病变的检出率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TCT+HR-HPV检测或TCT+电子阴道镜检查比较:TCT+HR-HPV+电子阴道镜检查对TCT阳性患者中CIN及其以上级别病变的检出率也明显升高(P<0.01或P<0.05);TCT+HR-HPV检测与TCT+电子阴道镜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HR-HPV或阴道镜检查比较:HR-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联合应用对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提高(均P<0.05);对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仅高于HR-HPV(均P<0.05),与单用电子阴道镜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HPV检测和电子阴道镜检查联合应用对SCC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与单用HR-HPV或电子阴道镜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R-HPV检测、TCT及电子阴道镜联合筛查可显著提高TCT阳性患者中CIN及其以上级别病变的检出率。HR-HPV检测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对于ASCUS及LSIL的分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5 Vol. 16 (01): 61- [摘要] ( 334 ) [HTML KB] [PDF 0KB] ( 22 )
64 姚丽凤; 黄淑晖; 谢小琴; 周婧君; 漆艳萍
羊膜腔灌注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在妊娠中期非纵产式合并羊水过少引产时的应用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非纵产式(横产式、斜产式)合并羊水过少需要引产的孕妇采用羊膜腔灌注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妊娠中期横产式、斜产式合并羊水过少需要引产的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在B超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研究组20例,采取向羊膜腔灌注(生理盐水)术及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对照组25例,向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mg。2组均在术后即刻服用米非司酮25mg,bid,至宫缩发动停药。观察2组孕妇引产,一次引产成功率、宫缩发动间隔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及并发症(胎盘早剥、羊水栓塞、产后感染等)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前羊水指数为(34.25±15.89)mm,术后羊水指数增加至(82.25±19.62)mm(P<0.001)。研究组一次引产成功率为95.0%,对照组一次引产成功率为68.0%,研究组一次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毕至宫缩发动间隔时间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01);产后出血、并发症(胎盘早剥、羊水栓塞、产后感染等)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羊膜腔灌注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可提高妊娠中期非纵产式(横产式、斜产式)合并羊水过少需要引产孕妇的一次引产成功率,缩短术毕至宫缩发动间隔时间及总产程,安全可靠。
2015 Vol. 16 (01): 64- [摘要] ( 258 ) [HTML KB] [PDF 0KB] ( 22 )
67 杨栋清; 赖力云; 廖燕飞; 陈乐; 陈建国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1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发病孕周分为研究组(3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34周)和对照组(38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34周)。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休息、解痉、降压及对症治疗。对2组患者并发症(子痫、HELLP综合征、心功能不全、胎盘早剥、肾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围生儿结局(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死亡)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9.39%及63.63%,对照组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8.42%及26.31%,研究组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子痫、心功能不全、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肾功能损伤及DIC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围生儿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子痫前期尤其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病情较重,并发症发生率高,选择合理的时机终止妊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5 Vol. 16 (01): 67- [摘要] ( 253 ) [HTML KB] [PDF 0KB] ( 35 )
70 许葆华
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将9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行开放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91.38±33.28)min,术中出血量为(121.34±41.28)mL,术后住院时间为(10.24±3.11)d,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52±1.1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85.42±25.91)min,术中出血量为(201.46±36.48)mL,术后住院时间为(15.34±2.53)d,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7.45±2.2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89%(13/4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相比于开放性子宫切除术效果更好,手术并发症更少,且安全可行。 
2015 Vol. 16 (01): 70- [摘要] ( 253 ) [HTML KB] [PDF 0KB] ( 44 )
72 唐迎元; 谭爱斌; 史文元
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了解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间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并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2例(呼吸道感染组)及哮喘患儿25例(哮喘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小儿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间VitA水平及免疫指标间的差异,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及哮喘患儿的Vit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对于免疫指标的检查,与对照组相比,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除IgM水平外,其余各项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哮喘患儿而言,仅补体C3水平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VitA与IgA、CD3+细胞数、CD3+CD4+细胞数、CD4+/CD8+比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CD3+CD8+细胞数目间呈现负相关性;而对于哮喘患儿而言,血清VitA与各项免疫指标间均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VitA的缺乏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减弱,降低儿童的免疫力,其可能是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临床中应加强对于VitA的检查。
2015 Vol. 16 (01): 72- [摘要] ( 334 ) [HTML KB] [PDF 0KB] ( 31 )
75 王明慧; 严梓; 高英伟
幼儿急疹的外周血象变化特点
目的总结幼儿急疹外周血象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出疹前后有血常规记录的幼儿急疹患儿的资料,比较出疹前和发疹期的血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结果 60例患儿出疹前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数大多低于正常;出疹后白细胞数略有回升,但中性粒细胞数下降明显,绝对值大于1.0×109 L-1者很少,出疹前后白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性粒细胞在出疹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幼儿急疹出疹前后,中性粒细胞数明显下降与病毒感染致机体出现抗病原过程的免疫反应有直接关系,属于一种保护性机制,区别于一般小儿发热,预后良好。
2015 Vol. 16 (01): 75- [摘要] ( 689 ) [HTML KB] [PDF 0KB] ( 25 )
77 闻琛
透明质酸钠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中重度氢氟酸眼烧伤
目的探索透明质酸钠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中重度氢氟酸眼烧伤的效果。方法对19例(25只眼)中重度氢氟酸眼烧伤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钠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羊膜植片均存活,无排斥、无感染,生物羊膜植片与植床贴附紧密。术后2周,羊膜开始溶解脱落;术后1个月,裂隙灯下基本不可见羊膜存留;术后2个月,所有患者角膜上皮修复覆盖全角膜,荧光染色阴性。Ⅱ度烧伤患者中无一例角膜新生血管,角膜透明;Ⅲ度烧伤患者中,见2例角膜浅层新生血管,5例角膜云翳;2例Ⅳ度烧伤患者均可见角膜新生血管,1例角膜白斑,1例角膜斑翳。术后2个月视力指数~0.08 2眼,>0.08~0.3 6眼,>0.3~0.6 12眼,>0.6~1.0 5眼。未出现排斥反应、继发感染,无睑球粘连、结膜囊狭窄,未出现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中重度氢氟酸眼烧伤疗效显著,且安全方便,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2015 Vol. 16 (01): 77- [摘要] ( 314 ) [HTML KB] [PDF 0KB] ( 19 )
79 吴俊涛; 饶裕民; 游全贵; 游德龙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保守组和手术组,每组32例。保守组采用药物治疗,手术组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鼻阻力的变化。结果出院后6个月保守组和手术组鼻阻力分别为(0.52±0.16)和(0.24±0.11)kPa·s-1·L-1,手术组鼻阻力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保守组和手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90.6%,手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效果肯定,术后可显著改善症状,降低鼻腔阻力。
2015 Vol. 16 (01): 79- [摘要] ( 277 ) [HTML KB] [PDF 0KB] ( 35 )
81 杨闵
B超对晚期血吸虫肝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B超对晚期血吸虫肝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2例晚期血吸虫肝病患者,对其B超检查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中,95例为典型的血吸虫肝病患者,B超表现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钙化(多为多种形式混合);其余7例的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经B超检查均无门静脉扩张。结论对晚期血吸虫肝病采用B超进行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能够提高晚期血吸虫肝病的正确诊断率
2015 Vol. 16 (01): 81- [摘要] ( 288 ) [HTML KB] [PDF 0KB] ( 32 )
82 叶丽英; 陈晓茜; 苏贞; 黄丽娟
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排便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排便干预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黄疸指数、睡眠时间及初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和胎粪转黄时间等。结果 2组治疗后黄疸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排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初次排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抚触等早期排便干预措施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改善睡眠,疗效确切。
2015 Vol. 16 (01): 82- [摘要] ( 337 ) [HTML KB] [PDF 0KB] ( 35 )
84 邓伦琴; 李美英; 曾春明
安普贴水胶敷料与造口护肤粉联合治疗二期压疮
目的探讨安普贴水胶敷料联合造口护肤粉治疗二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二期压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伏纱布湿敷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安普贴水胶敷料联合造口护肤粉进行治疗,比较2组压疮愈合时间及治疗30d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压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4.2±3.7)d比(35.8±5.8)d,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30d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比73.5%,P<0.05)。结论安普贴水胶敷料联合造口护肤粉治疗二期压疮可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效果确切。 
2015 Vol. 16 (01): 84- [摘要] ( 395 ) [HTML KB] [PDF 0KB] ( 24 )
87 林玲珍; 李萍
断指再植术后凹槽型海绵垫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凹槽型海绵垫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断指再植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应用凹槽型海绵垫,对照组应用传统软枕抬高患肢。结果实验组在再植指成活率、患者的舒适性及患肢的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凹槽型海绵垫应用于断指再植术后的患者,有利于再植指的成活。 
2015 Vol. 16 (01): 87- [摘要] ( 218 ) [HTML KB] [PDF 0KB] ( 12 )
89 万国英; 兰脆霞; 朱心燊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骨相关事件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骨相关事件的护理措施。方法将42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疼痛护理、预防病理性骨折、健康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放射性核素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估,对2组患者的骨痛程度和病理性骨折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病理性骨折较对照组明显减少(z=2.897,P<0.01)。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骨相关事件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和控制骨痛,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015 Vol. 16 (01): 89- [摘要] ( 254 ) [HTML KB] [PDF 0KB] ( 36 )
92 韩英
优质护理服务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一般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指导等)。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好转8例,无效6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为71.4%;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9例,无效11例,死亡7例,总有效率为57.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使得围术期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生存概率大大提升。
2015 Vol. 16 (01): 92- [摘要] ( 176 ) [HTML KB] [PDF 0KB] ( 15 )
94 黄承凤; 黄梅; 刘少青
空肠造口术并发造口凹陷及切口裂开的护理体会
<正>造口凹陷是指造口内陷低于皮肤表层,是造口术后并发症之一,容易引起排泄物渗漏,且排泄物不成形,刺激性大,导致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增加护理难度[1-2]。江西省儿童医院2013年收治1例出血坏死性肠炎行空肠造口术并发造口凹陷及切口裂开患儿,在造口专科护士参与下,经过积极治疗护理,有效收集粪便,切口裂开和皮炎痊愈,成功进行造口还纳术,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1岁4个月,发热,腹胀5d加重伴呼 
2015 Vol. 16 (01): 94- [摘要] ( 250 ) [HTML KB] [PDF 0KB] ( 40 )
96 姬晨娟; 陶玲玲; 李敏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1例护理体会
<正>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disequilibrium syndrome,DS)是一种在血透过程中或结束后常见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并发症,症状较轻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较重者则常会出现震颤、抽搐、烦躁、昏迷等,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1]。2014年4月6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时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经医护人员的紧急救治、密切配合,患 
2015 Vol. 16 (01): 96- [摘要] ( 310 ) [HTML KB] [PDF 0KB] ( 33 )
97 柳林康; 徐晶; 杨春莲; 刘爱民; 陈海萍; 胡艳红
萍乡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萍乡地区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宫颈疾病筛查三阶梯诊断程序纳入261例CIN及宫颈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书面问卷调查;妇科和实验室检查包括液基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萍乡地区妇女CIN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初次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流产次数多、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流产次数多、宫颈糜烂、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过早、HPV感染、口服避孕药等。结论 HPV感染、流产次数多、多个性伴侣是宫颈癌及CIN的共同高危因素。 
2015 Vol. 16 (01): 97- [摘要] ( 232 ) [HTML KB] [PDF 0KB] ( 35 )
100 王潋滟; 常履华
脑干卒中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正>卒中是当今社会造成老年人残疾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躯体和认知功能障碍。脑干卒中起病急,临床症状重,预后差,病死率高,存活者大部分也会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同样包括躯体和认知功能障碍。脑干卒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脑干卒中的确诊率也显著上升。近年来,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已很多,但专注于脑干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报道并不多,本文将从脑干卒中的解剖基础及其导致的认知功能障 
2015 Vol. 16 (01): 100- [摘要] ( 205 ) [HTML KB] [PDF 0KB] ( 33 )
104 黎明明; 曾莉
多焦视网膜电图、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正>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最近关于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印度,发病率:1980年低于1%,1994年为2.5%,2002年为2.7%,从2002—2007年增加至9.7%,人数高达1.42亿[1]。与此同时,糖尿病并发症数据也不容乐观: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变达50%,视网膜病变 
2015 Vol. 16 (01): 104- [摘要] ( 216 ) [HTML KB] [PDF 0KB] ( 21 )
107 王智勇; 艾昌淼; 朱颂国; 罗兴武
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在颅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正>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是临床神经外科中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如能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颅高压,可避免脑灌注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脑缺血缺氧造成的昏迷、脑功能障碍等,因此,颅内压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但在基层医院因颅内压监测须承担昂贵费用,推广较缓慢。佛冈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从麻醉科使用的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图1)在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监测 
2015 Vol. 16 (01): 107- [摘要] ( 342 ) [HTML KB] [PDF 0KB] ( 40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