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13年 14卷 06期
刊出日期:2013-06-28

临床妇产科
   
临床妇产科
1 蓝蔚;彭燕;刘德伍;纪雪亮;易先锋;
不同发育阶段胎儿表皮干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早期胎儿与晚期胎儿表皮干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不同发育阶段胎儿表皮干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为进一步寻找表皮干细胞特异性发育调控基因提供新线索。方法收集胎龄8~12周人胎儿正常皮肤(早期胎儿组)及28~32周人胎儿正常皮肤(晚期胎儿组),采用胰蛋白酶和EDTA联合消化法分离表皮,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分离、纯化人表皮干细胞,分别提取各组细胞总RNA,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组胎儿表皮干细胞基因表达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基因芯片高通量地揭示了早期胎儿组与晚期胎儿组表皮干细胞的遗传信息。晚期胎儿组与早期胎儿组相比,DNA复制均与表皮干细胞的发育进程密切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有805个,其中表达下调的基因有389个,主要是GTP结合蛋白基因、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基因、MAKP活性蛋白基因等与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的基因有416个,主要是与细胞成熟相关的细胞骨架结构蛋白基因等。结论体外培养的早期胎儿与晚期胎儿表皮干细胞基因表达谱有明显的不同,其差异可能与不同发育阶段人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及皮肤创伤修复能力不同密切相关。
2013 Vol. 14 (06): 1- [摘要] ( 259 ) [HTML KB] [PDF 0KB] ( 32 )
5 殷帅;徐仁芳;何小舟;徐海燕;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iR-34a和miR-34b/c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iR-34a和miR-34b/c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30例肾透明细胞癌手术患者的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按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分为2组:A组15例为无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B组15例为有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提取各标本中的DNA,经甲基化处理后,用PCR的方法检测miR-34a和miR-34b/c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在2组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电泳结果显示,miRNA-34a和miR-34b/c基因成单一条带,其所处的位置及其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甲基化情况符合前期的预计。miR-34a和miR-34b/c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如下:A组肾癌组织中miR-34a 4例,占26.7%,miR-34b/c 15例,占100.0%,癌旁正常组织均为0;B组肾癌组织中miR-34a 13例,占86.7%,miR-34b/c 15例,占100.0%,癌旁正常组织均为0。miR-34a和miR-34b/c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在肾癌组织中明显增高;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肾癌组织中,miR-34a基因CpG岛甲基化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肾癌组织(86.7%比26.7%,P<0.05)。结论 miR-34a和miR-34b/c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在肾癌组织中明显增高,提示其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与进展有关,尤其是miR-34a基因CpG岛高甲基化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转移可能存在密切联系,有望成为指导肾透明细胞癌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新靶点。
2013 Vol. 14 (06): 5- [摘要] ( 213 ) [HTML KB] [PDF 0KB] ( 35 )
9 涂琼; 卢庆红;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七叶莲中延胡索酸的含量
 目的以延胡索酸为指标,建立能反映七叶莲药材质量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5∶9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在0.102 4~3.067 2μg范围内,延胡索酸对照品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为0.55%。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七叶莲药材的质量控制。
2013 Vol. 14 (06): 9- [摘要] ( 197 ) [HTML KB] [PDF 0KB] ( 20 )
11 杨健平; 胡晓军;
436例手足口病监测病例病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江西省赣州市2012年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监测病例进行病原检测分析,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实验室参数。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核酸(PE)、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特异性核酸检测。并统计HFMD的感染类型及其年龄、性别、地域及发病季节分布情况。结果疱疹液、肛拭子、咽拭子的HFMD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86.31%、73.8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8,P<0.01)。咽拭子、肛拭子和疱疹液对EV71和CoxA16基因型总检出率分别为52.67%、58.66%和86.67%,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P<0.05)。HFMD监测病例数轻型感染占82.83%、重型感染占15.54%,以EV71感染为主(44.92%)。4岁及以下病例占90.49%(390/431);男女比例2.11∶1(296/140);发病地域居于前三位的依次为南康市(14.22%)、赣县(13.76%)和寻乌县(12.84%);在5月和10月份发病最多(均为14.51%,62/427),其次为9月份(13.58%,58/427)。结论 2012年赣州地区儿童HFMD监测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且多为轻型,南康市、赣县和寻乌县所占比例较高。
2013 Vol. 14 (06): 11- [摘要] ( 225 ) [HTML KB] [PDF 0KB] ( 38 )
15 姜春英;刘德明;刘德伍;彭燕;宋志芳;宁璞;
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的比较
 目的观察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差异,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患者10例,取其行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各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结论 TGF-β1及Ⅰ、Ⅲ型胶原在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其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靶点的作用。
2013 Vol. 14 (06): 15- [摘要] ( 185 ) [HTML KB] [PDF 0KB] ( 30 )
17 肖裕华;李绍琴;潘文峰;李建飞;陈宗和;
纤维蛋白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与VEGF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FS)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构建的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桡骨骨干处建立10 mm骨缺损的动物模型。然后,严密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各组8只。A组(FS+VEGF+BMP)、B组(FS+BMP)、C组(FS)将各组材料经正常皮肤注射到骨缺损处。分别于术后6、12周切取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X线摄片、生物力学测试等方法观察各组新骨形成的情况。结果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6周,A组新生组织周围见新生血管丰富,纤维组织下有大量新生骨组织,部分区域有髓腔样结构形成;B组新生组织为纤维组织充填,新生血管不如A组丰富,骨细胞较多,骨组织较少;C组新生组织为纤维组织结构,成纤维细胞丰富,未见成骨。术后12周,A组为成熟骨组织结构,骨髓腔贯通,可见造血细胞;B组骨组织成熟度较A组稍差,髓腔结构不完整;C组仍以纤维结缔组织为主。X线摄片示:术后12周,A组骨缺损完全修复,B组骨缺损基本修复,C组无骨性愈合。X线阻射密度测量示:术后6、12周,骨缺损修复的X线阻射密度值均为A组>B组>C组(P<0.05)。生物力学测试示:术后12周,A组最大抗折载荷明显高于B组(P<0.05)。C组无骨性愈合标本,未行生物力学检测。结论 FS+VEGF+BMP及FS+BMP复合物均能不同程度促进骨组织生长及加速骨缺损的修复,VEGF能明显促进骨缺损部位早期血管化及新骨形成,比单纯应用BMP能更好地修复骨缺损,说明VEGF+BMP对促进骨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2013 Vol. 14 (06): 17- [摘要] ( 218 ) [HTML KB] [PDF 0KB] ( 32 )
20 黄学珍; 刘学政;
肝癌HSP70-肽复合物抗肿瘤研究
 目的研究肝癌HSP70-肽复合物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探讨其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取肝癌手术标本,用凝胶梯度洗脱法从手术切取肝癌组织中提取HSP70-肽复合物,并激活T淋巴细胞,观察激活T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结果未经肝癌HSP70-肽复合物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低于HSP70-肽复合物激活T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P<0.01)。结论肝癌组织中或细胞中提取的HSP70-肽复合物作用于T淋巴细胞在体外对肝癌细胞能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杀伤作用,在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2013 Vol. 14 (06): 20- [摘要] ( 408 ) [HTML KB] [PDF 0KB] ( 26 )
22 弓艳霞;唐艳萍;牛薇;刘莹;贾剑南;王瑞;顾芳芳;
难治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发肿瘤6例分析
目的探讨难治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病因,提高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肿瘤并存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率及漏诊率。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完整并行病理活检的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理学、治疗与转归等方面归纳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发肿瘤,其中5例合并有不同程度幽门梗阻。并有病程治疗时间长、病情反复、体质量下降、营养不良等表现,内镜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理活检诊断多为慢性炎症、溃疡,需要反复多次病理活检,甚至行外科手术病理检查方可确诊。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结论难治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应警惕合并肿瘤的可能,内镜检查是目前明确诊断的主要手段,但误诊、漏诊率较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重视反复多次病理活检是降低误诊、漏诊率的关键。
2013 Vol. 14 (06): 22- [摘要] ( 290 ) [HTML KB] [PDF 0KB] ( 35 )
26 骆世棠;
替罗非班在易化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易化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5例(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溶栓剂的易化PCI治疗)、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溶栓剂的易化PCI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2组溶栓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术后7 d发生再梗死,其中1例在再次干预后死亡,治疗组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术后TIMI计帧数、90 min ST段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观察指标(TIMI 3级血流获得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费用)2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罗非班易化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 Vol. 14 (06): 26- [摘要] ( 324 ) [HTML KB] [PDF 0KB] ( 41 )
29 徐信群;王泉兰;余绍青;刘焕兵;张燕华;尹林;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检测在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61例急性PE患者[大面积、次大面积急性PE(大面积、次大面积组)39例,非大面积急性PE(非大面积组)22例]cTnⅠ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血清心肌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结果大面积、次大面积组血清cTnⅠ、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大面积组(均P<0.05)。结论急性PE常伴有心肌细胞损伤,应常规行血清心肌酶及cTnⅠ测定,血清心肌酶及cTnⅠ的测定有助于危险分层。
2013 Vol. 14 (06): 29- [摘要] ( 300 ) [HTML KB] [PDF 0KB] ( 32 )
31 叶晶珠;詹丽英;李志晋;徐红燕;郑马亮;
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功能储备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影响肝功能储备的因素。方法对行手术切除的272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标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HBsAg、肿瘤大小、单发/多发、手术切除范围、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前白蛋白(PALB)、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胆碱酯酶(CHE)、乳酸脱氢酶(LDH)、总胆汁酸(TBA)、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计数。结果术前高γ-GT是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γ-GT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临界值是168 U.L-1(灵敏度72.7%,特异度90.0%)。当γ-GT≥168 U.L-1时,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发生率为63.6%。结论吲哚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15 min清除率在0%~15%范围内的肝癌患者中,术前γ-GT<168 U.L-1时,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因此,术前监测γ-GT水平并结合ICG 15 min清除率可以综合评估患者的肝功能代偿能力。
2013 Vol. 14 (06): 31- [摘要] ( 317 ) [HTML KB] [PDF 0KB] ( 47 )
35 谢能文; 何金秋;
免疫抑制剂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11例分析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导致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严重性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慢性HBV感染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HBV再激活并肝功能损害加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HBV再激活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其中4例症状相对较轻、无并发症的患者1个月内出院,2例重型肝炎患者分别治疗43.52 d出院,5例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进展至肝衰竭,经积极治疗后死亡,病死率达45.46%(5/11)。结论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前患者应筛查HBsAg和抗-HBc,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降低HBV再激活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和治疗中都应使HBV降至尽可能低的水平。
2013 Vol. 14 (06): 35- [摘要] ( 279 ) [HTML KB] [PDF 0KB] ( 39 )
38 杨洪吉;闫松;朱侠;
前列地尔治疗肺动脉高压合并咯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肺动脉高压合并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肺动脉高压合并咯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基础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剂量20μg+20 mL生理盐水,微量泵泵入,每日1次(速度1μg.min-1);对照组应用酚妥拉明2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比较2组咯血缓解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咯血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比50%,P<0.05);2组治疗后肺动脉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肺动脉压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的基础上,对咯血有着较好的疗效。
2013 Vol. 14 (06): 38- [摘要] ( 653 ) [HTML KB] [PDF 0KB] ( 38 )
40 兰琼玉;蔡婧;刘建辉;刘安文;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1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8例)和对照组(10例)。研究组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静脉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方案。观察2组治疗方案的有效率、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5%和70%,1年生存率分别为75%、70%,2年生存率分别为50%、40%。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和全身静脉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相似。
2013 Vol. 14 (06): 40- [摘要] ( 209 ) [HTML KB] [PDF 0KB] ( 60 )
43 鄢明果;王农荣;谢桂生;付小君;
肿瘤标记物CEA、CA724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电化学发光仪、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9例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及81例行电子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正常对照组)血清CEA、CA724水平。结果大肠癌组患者血清CA72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患者血清CE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肠癌组患者血清CE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血清CEA水平呈正相关(r=0.784,P<0.05),大肠癌组患者血清CA72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血清CA724水平无关(r=0.018,P>0.05)。结论 CEA对大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而CA724作为大肠癌临床诊断及肿瘤筛查指标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013 Vol. 14 (06): 43- [摘要] ( 295 ) [HTML KB] [PDF 0KB] ( 26 )
45 钟小明;
特非那定致严重心律失常2例分析
 <正>瑞金市中医院内科分别于2010年5月和2012年2月收治服用特非那定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男,38岁。因间断鼻塞、鼻痒3个月,头昏、心悸2 d于2010年5月17日入本院。患者自诉于3个月前开始间断出现鼻塞、鼻痒及喉部不适,
2013 Vol. 14 (06): 45- [摘要] ( 211 ) [HTML KB] [PDF 0KB] ( 34 )
46 刘川;何杰;张旭;
全髋及半髋置换术对老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全髋及半髋置换术对老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并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采用全髋置换术(全髋组),32例采用半髋置换术(半髋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观察1年随访后的远期疗效并评分。结果全髋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高于半髋组(P<0.05);住院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远期疗效不同,且全髋组(平均秩和=38.24)好于半髋组(平均秩和=27.59)。结论全髋及半髋置换术治疗老龄股骨颈骨折均有肯定的疗效,远期疗效前者优于后者。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个体性的治疗方案。
2013 Vol. 14 (06): 46- [摘要] ( 309 ) [HTML KB] [PDF 0KB] ( 36 )
49 喻逢春;姚小琴;莫伟林;
预防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体会
 目的探讨降低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麻涌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248例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确诊后尽早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切口污染、进行切口冲洗等措施预防切口感染。结果 248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4例,切口感染率为1.61%,平均住院时间为18 d。244例患者无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7.8 d。2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治疗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时,只要做到尽早诊断及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术中避免切口污染、进行切口冲洗均可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
2013 Vol. 14 (06): 49- [摘要] ( 291 ) [HTML KB] [PDF 0KB] ( 46 )
51
简讯
 <正>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江西省期刊协会2013年1月24日发文表彰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期刊和优秀期刊栏目。南昌大学主管、主办的《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荣获江西省第四届
2013 Vol. 14 (06): 51- [摘要] ( 257 ) [HTML KB] [PDF 0KB] ( 61 )
52 郭飞鹤; 胡春华;
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对胃肠手术患者苏醒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40~60岁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异丙酚组(P组)、七氟烷组(S组)、异丙酚+右美托咪定组(PD组)及七氟烷+右美托咪定组(S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P组与PD组静脉泵注异丙酚4~6 mg.kg-1.h-1,S组与SD组吸入七氟烷0.6%~1.5%,PD组与S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P组与S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右美托咪定以相同方法泵注维持。观察各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熵指数(反应熵与状态熵,RE、SE)的变化。观察停用异丙酚或七氟烷后各组反应熵(RE)从60上升到70、80、90各点所需时间。采用短期辅导记忆浓缩测试(SOMCT)评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结果血压:与PD组、SD组比较,P组、S组在插管后SBP、DBP明显降低(均P<0.05);与S组、SD组比较,P组、PD组SBP、DBP在切皮及切皮后30min均明显升高(均P<0.05)。HR:与术前比较,PD组与SD组HR在插管后、切皮、切皮后30 min、术毕时明显下降(均P<0.05)。熵指数(RE):停止异丙酚或七氟烷后,P组、S组及SD组RE从60恢复到70、80、90所需时间均低于PD组(均P<0.05)。认知功能:各组在拔管后10、20 min认知功能较术前有所下降(均P<0.05);拔管后30 min已基本恢复。结论全身麻醉中辅以右美托咪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没有影响;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使用时有可能导致苏醒延迟,但与七氟烷复合使用时不影响苏醒,而且术中血压更容易控制。
2013 Vol. 14 (06): 52- [摘要] ( 329 ) [HTML KB] [PDF 0KB] ( 51 )
56 刘忠国;陈青植;余跃伟;张春辉;
分期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并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目的评价Ⅲ度内侧副韧带(MCL)损伤合并前和(或)后交叉韧带损伤采用分期手术治疗后的中期疗效。方法对24例急性Ⅲ度MCL损伤合并前和(或)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支具固定下早期功能锻炼的保守治疗,4~6周后行关节镜下探查,评价不稳程度决定是否行MCL重建(采用新鲜冰冻异体肌腱)。前或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肢采用自体腘绳肌行关节镜下单束前或后交叉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完全断裂采用保留ACL胫骨端残存纤维的ACL重建;对ACL部分断裂、断裂纤维>2/3时行保留ACL的ACL重建。结果 24例患者经一期保守治疗后有20例(83.3%)转为Ⅰ—Ⅱ度损伤而无须进一步处理,4例(16.7%)一期保守治疗后仍存在Ⅲ度内侧结构不稳,行前和(或)后交叉韧带自体重建同时经关节镜下采用新鲜冰冻异体肌腱行MCL重建,均获得满意效果。所有患者均获1~2年的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和血肿发生。22例自觉关节稳定,疼痛症状消失;2例自觉关节松弛,但比手术前好转。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为(88.0±10.5)分。结论新鲜的Ⅲ度MCL损伤采用早期保守治疗有较高的成功率,保守治疗失败病例采用二期手术重建MCL及合并损伤的交叉韧带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2013 Vol. 14 (06): 56- [摘要] ( 282 ) [HTML KB] [PDF 0KB] ( 15 )
59 谈海军;徐夏莲;邓丁文;
非插管下七氟烷吸入辅以局部麻醉用于小儿斜疝手术的效果
目的探讨非插管下吸入七氟烷并辅助局部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ASA I级择期行斜疝手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K组40例采用氯氨酮辅助局部麻醉,S组40例采用七氟烷辅助局部麻醉。比较2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S组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K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苏醒期躁动发生率S组高于K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中均未发生呛咳、喉痉挛、流涎等不良反应。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斜疝手术的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均较氯氨酮麻醉短,而在非插管情况下,七氟烷吸入辅以局部麻醉用于小儿斜疝手术更安全。
2013 Vol. 14 (06): 59- [摘要] ( 189 ) [HTML KB] [PDF 0KB] ( 33 )
61 赖少华;姚富华;黄国财;
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目的探讨使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5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使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45例骨折均复位良好,术后肩关节活动良好,无螺钉退钉、钢板断裂和无肱骨头缺血坏死。术后4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27例;良12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0.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同时具有固定和加压作用,固定骨折牢固,术后骨折愈合良好,肩关节功能恢复。
2013 Vol. 14 (06): 61- [摘要] ( 261 ) [HTML KB] [PDF 0KB] ( 48 )
63 孙亚斌; 柳欢;
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小儿包皮环切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组(A组)和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30例。记录2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观察2组患儿诱导前、诱导后、切皮后1 min及清醒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中肢体活动例数、清醒时间、清醒后躁动例数。结果 A组和B组诱导后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诱导前后和术中的SBP、DBP、HR、SpO2无明显波动(均P>0.05),A组术中肢体活动例数、清醒时间、清醒后躁动例数明显少于B组(均P<0.05);2组均未出现喉痉挛和气道梗阻等并发症。结论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能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清醒快而完全,躁动发生率低。
2013 Vol. 14 (06): 63- [摘要] ( 202 ) [HTML KB] [PDF 0KB] ( 34 )
65 钱坤;余忠技;杨军;
肺功能测定与6min步行法对上腹部手术风险评估的意义
 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与6 min步行法对上腹部手术风险的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88例上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现术中风险和(或)术后合并症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353例无术中风险及并发症者为对照组,评估术前肺功能测定、6 min步行法与术中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肺通气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而6 min步行距离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测定在上腹部手术风险评估中有积极的意义。
2013 Vol. 14 (06): 65- [摘要] ( 233 ) [HTML KB] [PDF 0KB] ( 31 )
67 赵之淼;刘汉民;钟伟建;
换药治疗无骨外露的指端缺损260指
 目的探讨换药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0例患者共260个无骨外露指端缺损伤指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根据创面情况选用生理盐水湿敷或高渗盐水湿敷,后期行干燥包扎。结果所有患者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15~46 d,平均愈合时间28 d。疗效优30指,良76指,可78指,差76指,优良率为40.7%。其中2个伤指发生感染,经细菌培养行药敏试验、抗炎治疗后伤口愈合。结论换药治疗无骨外露的指端缺损方法简单,愈合率高,感染率低,极易为患者接受,但其愈合后效果欠佳、换药时疼痛的缺点临床医生应予重视并告知患者。
2013 Vol. 14 (06): 67- [摘要] ( 192 ) [HTML KB] [PDF 0KB] ( 29 )
68 邓金凤;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于经行前1周开始穴位埋线,穴位:关元、气海、子宫、天枢、次髎、三阴交、肾俞,辩证加减穴位:气滞血瘀加取太冲,寒凝血瘀加取阴陵泉,湿热瘀阻加取肝俞,气血虚弱加取足三里,肾气亏虚加取中都;耳穴压豆:以子宫、内分泌、交感、神门为主穴,辩证配穴为:寒凝血瘀配肾、脾,气滞血瘀配肝、上屏尖,气血虚弱配心、脾,湿热瘀阻配肝、胆,肾气亏虚配肝、肾。对照组痛经第1天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及随访3个月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3个月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且不易反弹,是一种治疗痛经较理想的方法。
2013 Vol. 14 (06): 68- [摘要] ( 229 ) [HTML KB] [PDF 0KB] ( 27 )
71 郭爱英; 邓悦;
经阴道分娩预防宫颈裂伤的助产体会
目的分析经阴道分娩致宫颈撕裂伤的相关因素,寻求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68例经阴道分娩时发生宫颈撕裂伤产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宫颈撕裂伤的相关因素为:应用催产素(16.18%),宫颈基础病变(10.29%),人工扩张宫颈(10.29%),宫颈水肿(8.83%),人工加腹压(7.36%),胎位异常(5.88%),手术助产(5.88%),产程偏慢(4.41%),急产(4.41%),2种因素共存(26.47%)。结论对妊娠期妇女加强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合理处理产程、掌握接产技巧、避免人为干预,是避免宫颈裂伤的有效措施。
2013 Vol. 14 (06): 71- [摘要] ( 273 ) [HTML KB] [PDF 0KB] ( 38 )
74 王丽;
肝针缝合术在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肝针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剖宫产产后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患者应用肝针8字缝合宫体数针,观察手术操作时间、子宫收缩力度、术中出血量及围术期并发症和产后随访情况。结果 19例患者术后止血效果良好,无一例出现失血性休克和子宫切除或二次手术;肝针8字缝合术所需时间5~8 min;子宫恢复产后正常收缩时间≤10 min,术中出血800~1 000 mL;产后48 h体温≤37.8℃,恶露干净≤28 d;无子宫血肿发生。产后随访40 d~1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肝针8字间断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操作简便时间短,止血迅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 Vol. 14 (06): 74- [摘要] ( 219 ) [HTML KB] [PDF 0KB] ( 31 )
76 比丽克孜·艾克木; 克比努尔·艾则孜;
宫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症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探讨腹腔镜下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腹腔镜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术,对有粘连者行盆腔粘连分解术、输卵管整形术,同时行宫腔镜检查及腹腔镜下输卵管美蓝通液术。术后给予促性腺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3.75 mg皮下注射,每28 d 1次,治疗3~6个月。随访术后妊娠情况,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均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为(47.9±16.8)min,住院时间为(6.37±2.18)d,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为(6.42±3.51)cm。r-AFS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Ⅰ-Ⅱ期28例,Ⅲ-Ⅳ期34例。术后2年内妊娠率为33.8%(21/62)。多因素分析:输卵管通畅、r-AFS分期及接受助孕与患者术后妊娠率相关,为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主要因素;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对妊娠率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为术后接受助孕、输卵管通畅及r-AFS分期。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取得较好的妊娠结局。术后接受助孕、输卵管通畅及r-AFS临床分期是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患者的干预,有望提高术后妊娠率。
2013 Vol. 14 (06): 76- [摘要] ( 218 ) [HTML KB] [PDF 0KB] ( 33 )
78 谈小云;
高血糖在危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高血糖在危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145例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入院24 h内血糖监测的最高值为分组标准,Glu≤6.1 mmol.L-1为血糖正常组38例,6.1 mmol.L-1<Glu≤10.0 mmol.L-1为血糖轻度升高组67例,Glu>10.0 mmol.L-1为重度升高组40例,比较3组入院时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实验室指标、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对比PCIS及SOFA评分,重度升高组(81.68±8.16)分、(7.14±2.84)分与轻度升高组(86.57±6.92)分、(5.95±2.68)分及正常组(86.24±6.57)分、(5.52±2.6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3组实验室指标(感染性指标、肝肾功能及心肌酶),重度升高组与轻度升高组及正常组各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升高组与正常组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比3组ICU住院时间,重度升高组(11.7±4.9)d与轻度升高组及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组死亡率,重度升高组(35%)与轻度升高组及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儿血糖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对其行血糖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3 Vol. 14 (06): 78- [摘要] ( 220 ) [HTML KB] [PDF 0KB] ( 33 )
81 江英;王君庆;刘红霞;杨丽清;何玲;
LED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
 目的探讨LED冷光源蓝光灯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听力的影响。方法将92例新生儿黄疸住院患儿按入院顺序编号,单号为治疗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LED冷光源蓝光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蓝光灯治疗,疗程3~5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96小时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观察光疗的不良反应,并在治疗结束后3~5 d、出生后3、9个月进行听性脑干反应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第48、96小时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皮疹、腹泻、脱水、体温异常、烦躁哭闹等方面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率为10.87%、2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D冷光源蓝光灯治疗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且操作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能降低听力损害。
2013 Vol. 14 (06): 81- [摘要] ( 1190 ) [HTML KB] [PDF 0KB] ( 42 )
84 黄香;何升腾;陈俊敏;黄莉婷;谭繁胜;
组织修形高频电刀在药物性牙龈增生症手术切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修形高频电刀手术切除药物性牙龈增生症(DG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DGO,增生牙龈均覆盖超过1/3牙面高度,经基础及药物治疗炎症消退后,采用组织修形高频电刀系统进行牙龈成形术。术后即刻观察止血效果及切割是否彻底,术后1周、3个月及1年后复查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度。结果 60例患者患牙术中均能充分暴露根面,创面轻度水肿,无明显渗血。术后1周复查均示龈缘红肿基本消退,龈颈缘线清晰,美观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及1年后患牙牙龈外形满意,GI、PLI与PD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1),牙松动度则无明显改变,牙龈呈粉红色,未见明显增生及退缩,探诊未见明显出血。结论应用组织修形高频电刀手术切除DGO,手术操作简单、省时,增生牙龈处理有效、创伤小、出血少,修复效果良好。
2013 Vol. 14 (06): 84- [摘要] ( 280 ) [HTML KB] [PDF 0KB] ( 37 )
88 沈友任;刘东宁;林卓锋;
MRI在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RI T2WI STIR序列在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有头颈部外伤、X线或CT检查发现齿状突不居中患者应用MRI T2WI STIR序列对寰枢关节进行扫描,评价横韧带损伤情况,结合临床,对寰枢关节损伤情况进行评价,指导临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寰枢关节骨质均未见骨折征象,脊髓均未见受压损伤征象;横韧带位于双侧侧块内侧和齿状突后方,显示清楚,T2WI STIR序列均呈均匀低信号影;均未见到齿状突断裂征象。结论 MRI T2WI STIR序列对寰枢关节横韧带显示良好,对齿状突不居中的头颈部外伤患者有鉴别诊断价值。
2013 Vol. 14 (06): 88- [摘要] ( 360 ) [HTML KB] [PDF 0KB] ( 37 )
90 周晟; 谭爱军;
64排CT泌尿系成像技术对泌尿系梗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泌尿系梗阻的64排CT泌尿系成像技术(MSCTU)中的影像学表现、诊断价值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湘雅萍矿合作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泌尿系梗阻病例87例,均行了GE 64排CT扫描系统泌尿系平扫、多期增强扫描(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及延时期扫描),采集原始影像数据进行后处理,诸如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冠状位曲面重建(CPR)、指定夹角多平面重建(Parallel Ranges)、容积再现技术(VRT)等。结果 87例泌尿系梗阻病例中结石54例,肿瘤16例,感染7例,先天畸形3例,外压性梗阻7例。MSCTU均能良好显示泌尿系二维和三维解剖结构,尿路梗阻的部位和程度,能准确判断绝大部分病变性质和范围。结论 MSCTU检查方便、快捷、无创,泌尿系的三维立体解剖结构及梗阻的位置和梗阻程度显示良好,能明确绝大多数梗阻病因及病变范围,同时又能观察肾脏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2013 Vol. 14 (06): 90- [摘要] ( 361 ) [HTML KB] [PDF 0KB] ( 34 )
92 留会; 吴洁华;
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的风险与对策
 目的分析总结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的常见风险,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所选择的穿刺部位、输入液体的性质以及不同的封管方式致静脉炎、液体渗漏及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留置针留置>6 d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留置≤6 d的发生率(P<0.05)。穿刺部位:腕部、肘部、踝部穿刺点静脉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颈部、前臂等穿刺点(均P<0.05)。静脉滴注等渗液体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滴注高渗液体静脉炎的发生率(P<0.05)。腕部、肘部、踝部发生液体渗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手背、前臂、颈部的发生率(均P<0.05)。采用正压封管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率为30.56%,采用负压封管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率为58.70%,正压封管方式的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负压封管方式(P<0.05)。结论通过穿刺部位的正确选择,穿刺技术的熟练运用、封管方式的合理应用以及适当的健康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常见风险的发生率,使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更充分的应用。
2013 Vol. 14 (06): 92- [摘要] ( 232 ) [HTML KB] [PDF 0KB] ( 26 )
95 余景建;莫美女;莫桂芳;莫淦开;莫柱亮;
重度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重度新生儿窒息的有效复苏及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严格按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方案进行复苏,并加强复苏过程的护理配合(复苏前评估、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呼吸、维持循环)及复苏后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新生儿呼吸、哭声、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通畅、按需吸氧等)。结果 56例窒息新生儿治愈54例(96.43%),其中并发吸入性肺炎7例(12.5%);死亡2例(3.57%)。结论对重度新生儿窒息患儿的正确复苏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2013 Vol. 14 (06): 95- [摘要] ( 300 ) [HTML KB] [PDF 0KB] ( 25 )
97 杨爱秀;李慧玲;程兰;
家庭护理模式在儿童腹泻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模式在儿童腹泻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n=160)患儿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传统护理,发送并讲解《儿童腹泻防治知识》以及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n=160)患儿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儿腹泻次数减少时间、大便成形时间、脱水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腹泻次数减少时间、大便成形时间及脱水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腹泻患儿实施家庭护理模式可缩短病程、促进患儿康复。
2013 Vol. 14 (06): 97- [摘要] ( 219 ) [HTML KB] [PDF 0KB] ( 27 )
99 熊长萍;
系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给予系统化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在病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与高血压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而<3年、1~3年以及3年以上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较高,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针对患者运用系统化护理管理能够显著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013 Vol. 14 (06): 99- [摘要] ( 249 ) [HTML KB] [PDF 0KB] ( 30 )
101 凌华;
心胸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低钾血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低钾血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70例体外循环术后低钾血症病例的病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有排出过多及摄入不足(223例),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病例。270例患者中有22例在术前和术后均发生低钾血症,且有2种以上因素并存。通过针对性护理,有5例重症患者在补钾的第2~3天出现高钾血症,经停止补钾及利尿等处理后于当天降至正常。270例患者血钾都在2~7 d恢复正常。结论分析心胸外科ICU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低钾血症的原因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3 Vol. 14 (06): 101- [摘要] ( 317 ) [HTML KB] [PDF 0KB] ( 42 )
103 蒋淑兰;
肺动脉闭锁心内直视手术器械护士的配合
 目的探讨肺动脉闭锁(PA)心内直视手术中器械护士的护理配合。方法对手术治疗的5例PA患儿进行护理的要点:术前常规访视,积极准备术中需要的器械、仪器及物品;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器械台干燥及手术区的清洁,预留并处理自体心包作为补片,注意力与手术医生同步,做到精力集中,主动,动作准确、快捷、轻柔,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结果 5例中有1例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随诊1~12个月,肺动脉血流未见明显梗阻,人工单瓣活动良好。结论高质量的手术护理、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013 Vol. 14 (06): 103- [摘要] ( 239 ) [HTML KB] [PDF 0KB] ( 25 )
105 姚先娥;
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存率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存率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的监护与控制)、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及有效的心理支持。结果18例患者经完善的急救护理措施后顺利接受手术,2例死亡,后经证实为夹层破裂。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正确的急救护理可以延缓或预防主动脉夹层扩展破裂,为患者争取手术治疗的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013 Vol. 14 (06): 105- [摘要] ( 261 ) [HTML KB] [PDF 0KB] ( 27 )
107 王艳霞; 高玲;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电烧伤创面的围术期护理
 <正>电烧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它不但损伤局部的皮肤、肌肉、神经,甚至伤及骨骼。由于损伤深,且深部组织损伤坏死广泛,常造成功能障碍。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愈合时间长、费用大,给患者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造成沉重的负担。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
2013 Vol. 14 (06): 107- [摘要] ( 175 ) [HTML KB] [PDF 0KB] ( 30 )
109 俞海燕;
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从护理的角度探讨循证护理对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0例和循证护理组6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记录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循证护理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护理组显著降低,护理质量评分比常规护理组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是保证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前提之一,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2013 Vol. 14 (06): 109- [摘要] ( 234 ) [HTML KB] [PDF 0KB] ( 59 )
111 康华;
体外循环下心房黏液瘤摘除术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心房黏液瘤摘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9例心房黏液瘤患者行心房黏液瘤摘除术,并加强围术期(心理护理、休息与卧位指导、心率失常、引流管、呼吸道管理等)的护理。结果 9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无死亡病例,未发生体、肺循环栓塞,术后并发心率失常1例,经积极对症治疗,症状消失。平均住院时间为13 d,均康复出院。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心腔内无肿瘤残留,各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心房黏液瘤摘除术患者通过加强围术期的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2013 Vol. 14 (06): 111- [摘要] ( 224 ) [HTML KB] [PDF 0KB] ( 22 )
113 雷秀莲;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的术中护理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的手术配合和护理要点及经验。方法对56例肾结石患者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具备专业能力的手术护士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积极配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取净结石:Ⅰ期结石清除率为94%(54/56);术中2例因出血较多而终止手术,留置肾造瘘管二期取石,Ⅱ期结石清除率为4%(2/56)。手术时间1~3 h,术中出血量60~350 mL,肾造瘘管留置时间3~7 d。无一例患者因术中器械原因或配合不到位而延长手术时间以及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6~11 d。结论术中有效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
2013 Vol. 14 (06): 113- [摘要] ( 191 ) [HTML KB] [PDF 0KB] ( 26 )
116 魏建梅;张华秀;曾春娥;
健康管理对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建立健康档案,干预组进行全程系统的疾病健康管理,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即出院时进行健康指导。比较2组干预后对疾病认知程度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全程系统的健康管理对慢性HBV感染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治疗依从性,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3 Vol. 14 (06): 116- [摘要] ( 195 ) [HTML KB] [PDF 0KB] ( 30 )
118 陈丽华;刘爱平;陈长莲;
膀胱癌术后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术后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对45例行膀胱癌手术的患者术后进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并进行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插管、灌注时、灌注后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结果 2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无血尿、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45例患者随访3~36个月,3个月内复发者3例,12个月内复发1例,24个月内复发4例,其中2次复发3例。结论改进和提高药物膀胱灌注前后的护理措施,能降低灌注后的不良反应,使肿瘤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13 Vol. 14 (06): 118- [摘要] ( 197 ) [HTML KB] [PDF 0KB] ( 19 )
120 姜莺;
烧伤ICU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烧伤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病原菌、易感部位及易感因素,探讨规范性护理措施。方法对29例大面积烧伤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年龄、感染的部位与原因、病原菌种类、危险因素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4%。发生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51.7%)、创面(38.0%)、泌尿道(10.3%)等;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地位,其中铜绿假单胞杆菌居首位(38.0%),鲍曼不动杆菌逐年增多,且显示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31.0%),主要来源为烧伤创面。29例院感患者中抗生素使用率为100%,主要使用的抗生素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为主。结论烧伤ICU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加强护理干预措施(病室管理、规范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改善环境因素和治疗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加强对创面、呼吸、泌尿系统的护理等),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才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
2013 Vol. 14 (06): 120- [摘要] ( 300 ) [HTML KB] [PDF 0KB] ( 54 )
122 姜佳; 张慧玲;
拉米夫定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预防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前1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预防治疗,并持续至化疗结束后6个月;对照组40例患者仅予化疗、未接受拉米夫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HBV-DNA、肝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化疗结束后HBV再激活率、肝炎发生率、延迟或中断化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拉米夫定能明显减少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HBV再激活,进而减少化疗后肝炎发生率、延迟或中断化疗率。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恶心、呕吐护理,肝功能损害护理及出院指导
2013 Vol. 14 (06): 122- [摘要] ( 235 ) [HTML KB] [PDF 0KB] ( 26 )
125 陈雪芬;许秋泳;刘麒樱;林淑惠;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和胃空肠造瘘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和胃空肠造瘘术(PEJ)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5例需要行经皮内镜引导下PEG和PEJ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EG和(或)PEJ。术后24 h开始经造瘘管喂饲。25例患者均在安置PEG管后1~18个月恢复正常饮食,拔管顺利,其中2例因胃内水囊破裂,造瘘管脱出,及时更换了造瘘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堵管、出血、误吸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内镜下PEG和PEJ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及创伤小,护理方便,已成为临床建立肠内营养通道的首选治疗手段。
2013 Vol. 14 (06): 125- [摘要] ( 212 ) [HTML KB] [PDF 0KB] ( 30 )
127 余红;
胸腔镜下食道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正>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对病患侵袭性较小的新技术,被视为20世纪末期胸外科界革命性的一大突破,是微创胸腔外科应用范围最为广阔的胸腔镜手术。随着胸腔镜技术的进步及手术技巧的完善,胸腔镜下手术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先天性食道闭锁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消化道发育畸
2013 Vol. 14 (06): 127- [摘要] ( 191 ) [HTML KB] [PDF 0KB] ( 27 )
129 凌永伟;廖雷;张定财;谢洪亮;伍芳玲;谢香萍;
南康市家具从业人员变态反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南康市家具从业人员变态反应性鼻炎(AR)的发病现状。方法 2012年6-9月,以南康市166个家具厂4 662名家具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由南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培训的调查组人员通过问病史、鼻专科检查及鼻分泌物行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对家具从业人员AR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 662名家具从业人员确诊为AR者1 534例,发病率为32.90%。其中木工、油漆工、安装搬运工发病率(平均35.84%)明显高于行政管理人员(12.48%)(P<0.01)。男女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个人防护的从业人员AR发病率为21.78%,明显低于无个人防护的从业人员39.72%(P<0.05)。结论 AR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加强环境治理和个人防护以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控制AR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3 Vol. 14 (06): 129- [摘要] ( 290 ) [HTML KB] [PDF 0KB] ( 29 )
132 苏宏领;李婷婷;夏亮;吕农华;
应用足三里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为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无确切、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中医根据急性胰腺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腹痛的部位、性质,认为本病属于"胃脘痛"、"胁痛"、"腹痛"、"胃心痛"、"脾心痛"等病
2013 Vol. 14 (06): 132- [摘要] ( 215 ) [HTML KB] [PDF 0KB] ( 44 )
135 黎光明; 许小明;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正>现代医学所谓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多数疾病具有的共同症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今,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确定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对疼痛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根据病理学特征,疼痛可以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或两类的混合性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完整的伤害
2013 Vol. 14 (06): 135- [摘要] ( 237 ) [HTML KB] [PDF 0KB] ( 24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