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医学
 
 首页  |  期刊社主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征稿启事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临床医学
 
2009年 10卷 05期
刊出日期:2009-05-28

   
论文
1 彭燕; 刘德伍; 杨慧; 钟清玲
表皮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表皮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行性。方法(1)用胰蛋白酶和EDTA联合消化法分离表皮,用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分离、纯化人表皮干细胞,以含表皮生长因子、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液等组成人表皮干细胞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克隆形成率。(2)将培养人表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60 ) [HTML KB] [PDF 0KB] ( 41 )
1 蔡俊赢; 徐国海; 汤微; 胡衍辉
N-乙酰半胱氨酸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方法40例需肝门阻断行肝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切皮后采用静脉泵持续静脉输注NAC120mg/kg直至肝门阻断开放即刻泵完;肝门阻断开放后3h采用静脉泵持续静脉输注NAC10mg/(kg.h)直至术毕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14 ) [HTML KB] [PDF 0KB] ( 14 )
1 喻剑萍; 罗佛全; 赵为禄
咪唑安定对隔代子鼠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怀孕大鼠接受咪唑安定对其子代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怀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M组)与对照组(C组),各15只,M组经尾静脉给予咪唑安定并维持2h,C组单次尾静脉给予等诱导剂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分别对其所产子鼠按20日龄、30日龄分组,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80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李钢; 罗佛全; 赵为禄
氯胺酮对SD大鼠后代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孕期大鼠接受氯胺酮全身麻醉对其后代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怀孕SD大鼠随机均分成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氯胺酮组怀孕SD大鼠经尾静脉持续输注氯胺酮麻醉2h,对照组则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出生后20d和30d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大组所产子鼠的学习记忆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37 ) [HTML KB] [PDF 0KB] ( 31 )
1 谢学良; 明腾
体外循环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yndrome,SIRS)是20世纪90年代由Bone RC[1]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阐明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重要病理生理及发生发展过程。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揭示,创伤、感染、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45 ) [HTML KB] [PDF 0KB] ( 24 )
1 李铁军; 陈超杰
72例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心肺复苏(CPR)的救治策略及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心脏呼吸骤停至开始CPR≤5min的24例患者为早期组,>5min的48例患者为晚期组。结果早期组24例中,7例复苏成功,成功率29%,有效11例(45%);晚期组48例中,有效10例(28%)。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31 ) [HTML KB] [PDF 0KB] ( 16 )
1 张秋敏; 周新平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8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CCS发生率为55.0%(104/189),其中84.6%(88/104)发生在72h内。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80.2%(65/81),显著高于缺血性脑血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88 ) [HTML KB] [PDF 0KB] ( 14 )
1 程平; 张乐生; 金蕾; 景泉; 范俊; 管贺
镍钛开大螺旋弹簧在牙列拥挤局部间隙开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镍钛开大螺旋弹簧在局部间隙开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恒牙牙列拥挤病例14例,年龄12~28岁,在拥挤区放置镍钛开大螺旋弹簧,每2~3周复诊1次。结果所有病例在5~21周开辟出足够间隙,牙列拥挤解除。结论镍钛螺旋弹簧在局部间隙开辟中提供了一种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65 ) [HTML KB] [PDF 0KB] ( 25 )
1 邓燕; 于春红; 廖瑜俊; 杨洋; 彭小维; 殷小龙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临床分期、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11月-2009年1月两年儿童眼科门诊筛查的106例早产儿,对其中出现视网膜病变的16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106例早产儿中,发病16例。其中体质量1000~1500g组发病7例,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412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王生林; 张树民; 王小龙; 尹小明; 周国庆
巩膜咬切器咬切引流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廓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也有人认为是位于软骨膜下或软骨夹层内[1]。多发于一侧耳廓的外侧前面上半部,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形成囊肿样隆起[2],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效果各异。2000年1月-2008年8月,本科利用巩膜咬切器进行囊壁咬切引流,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37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万杰; 何德金; 余文
下鼻甲钳夹联合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本科门诊2006年2-11月采用下鼻甲钳夹、骨折外移术并配合药物综合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8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8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均已采用药物反复治疗6个月以上,疗效不满意,且无严重心脑血管病变。其中男57例,女25例;年龄28~56岁;病程2~27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01 ) [HTML KB] [PDF 0KB] ( 19 )
1 龙劲松; 李加平; 邱冬; 吴玉珍; 郭杏
高频彩超对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68例甲状腺腺瘤和10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检查,观察结节的部位、数目、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CDFI血流信号特征。结果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的结节数目、边界是否有包膜、结节内部及周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37 ) [HTML KB] [PDF 0KB] ( 14 )
1 吕云霞; 余济春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甲状腺肿瘤,也是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的一种,其发生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7%~8%[1]。甲状腺未分化癌进展快,极易侵犯邻近结构,早期可通过血道和淋巴道发生远处转移[2]。本文就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概况甲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02 ) [HTML KB] [PDF 0KB] ( 15 )
1 黄宗明; 揭志刚
胃肠减压对胃癌患者呼吸道菌群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胃肠减压对胃癌患者呼吸道菌群各菌株分布影响。方法对40例胃癌患者术前未插胃管及术后第2、4、6天留置胃管后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使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菌株。结果40例胃癌患者术前未插胃管时痰标本分离到20个菌株,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和干燥奈瑟菌;术后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58 ) [HTML KB] [PDF 0KB] ( 12 )
1 胡向东; 应选明; 谢建勇; 丁世华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性激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固相法检测正常对照(n=10例)组,肝硬化(n=10例)组及肝癌(n=42例)组患者术前血中雌二醇(E2)及睾酮(T)的含量,并对肝癌组患者术后1周、1月、6月、12月时E2及T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术前血浆E2、T水平在肝硬化、肝癌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47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胡达水; 胡海; 万志刚
胃肠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总结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2例GIST进行标记,观察CD117、CD34、vimentin的表达,回顾性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及术后是否应用格列卫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32例GIST中,CD117阳性率为84.4%(27/32)、CD34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88 ) [HTML KB] [PDF 0KB] ( 26 )
1 郭端英; 侯玉兰; 许兴桂
宫颈电环切除术和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和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CINⅡ-Ⅲ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02例和B组98例。A组行LEEP,B组行冷刀宫颈锥切术。并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脱痂期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情况。结果A组(CINⅡ级、CINⅢ级)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85 ) [HTML KB] [PDF 0KB] ( 15 )
1 王卫国; 桂平; 吴建明
骨水泥填充术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在四肢原发性骨肿瘤及转移瘤的诊治过程中,随着对其认识的不断提高,其治疗手段及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完善。以往本院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所采用的术式为病灶清除术、植骨填充术,截肢术等,对一些骨破坏范围大,合并有病理骨折的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科2007-2008年选择性地对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33 ) [HTML KB] [PDF 0KB] ( 15 )
1 杨春莲; 肖素梅; 杨素琴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有齿卵圆钳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继发不孕不育。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切除术或剖宫切除肌瘤或经阴道肌瘤切除术,近年来采用的宫腔镜下单极电切术,既能保存患者生育功能,又可治愈了疾病,但其手术并发症,尤其是低钠血症、空气栓塞等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25 ) [HTML KB] [PDF 0KB] ( 11 )
1
《实用临床医学》稿约
(2009年3月修订)《实用临床医学》是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临床医学杂志,由南昌大学医学院主办,2000年12月创刊,现为月刊。本刊主要刊载反映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研究结果、方法技术、新发现、新进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综述和具有临床价值的个案报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30 ) [HTML KB] [PDF 0KB] ( 6 )
1 程宗新; 涂江龙; 熊友生
卒中后抑郁病人的病前人格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卒中病人的病前人格及相关因素与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PSD病人(病例组)29例和脑卒中病人(对照组)32例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并记录每位病例的相关资料。结果男、女性病例组N值均较对照组大(均P<0.05),偏回归系数>0和优势比为1.504;而E值均较对照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96 ) [HTML KB] [PDF 0KB] ( 11 )
1 曹铭华; 江顺福; 吴明超
颅内前交通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一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因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2h于2009年2月20日入本院。患者入院前2h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尿失禁,无抽搐,无偏瘫,急送本院。入院时体检:T37℃,P90次/min,R20次/min,BP120/80mm Hg,神志不清,浅昏迷,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01 ) [HTML KB] [PDF 0KB] ( 8 )
1 周小云; 朱绿英
89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脱水药物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和治疗脑疝;恢复期治疗主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失语者加强言语康复训练。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结果89例患者,痊愈41例,好转25例,恶化6例(自动出院),死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33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张丽; 万慧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及与脑卒中的关系
椎基底动脉显著扩张、延长、扭曲或成角被称为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目前正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的一种脑血管变异性疾病。当椎基底动脉扩张、迂曲不明显,脑组织受压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显著时,可以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一旦椎基底动脉过度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64 ) [HTML KB] [PDF 0KB] ( 16 )
1 刘桂凤; 周玉珍
脑梗死的经颅多普勒早期诊断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0-2007年在本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88例,均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52例,女36例,年龄34~86岁。前循环区梗死80例,后循环区梗死3例,分水岭梗死5例。合并高血压38例、糖尿病16例。首次发病83例,复发5例。发病24h内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者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09 ) [HTML KB] [PDF 0KB] ( 13 )
1 刘德建; 袁金凤; 漆丽萍; 袁林
结合药物导入治疗仪佐治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小儿秋季腹泻又称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秋冬季节,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起病急,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作者结合药物导入治疗仪佐治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7例为2008年7-11月在本院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19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刘传荣; 蒋国庆; 刘辉; 傅忠
腹腔镜辅助下小儿美克尔憩室切除术30例疗效观察
美克尔憩室是小儿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多数人在无合并症的情况下,可终身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只在剖腹手术或尸检时意外发现。美克尔憩室的发生率约为2%,其中出现临床症状者仅4%~6%[1],传统外科治疗多采用剖腹探查手术,经手术确诊后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术中干扰大,腹部切口长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26 ) [HTML KB] [PDF 0KB] ( 20 )
1 曾晖; 黄凌云
不同雾化吸入疗法对麻疹并肺炎患儿排痰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疗法对麻疹并肺炎患儿的排痰的效果。方法将麻疹并肺炎的患儿1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5例,雾化吸入时间3~5min,间歇5~10min,间歇期间同步给予患儿翻身、叩背等物理治疗方法,吸入与间歇交替,直至全部药液雾化完毕为止。对照组63例,则按照传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12 ) [HTML KB] [PDF 0KB] ( 8 )
1 管让宪
渐进式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率明显增加,不但深秋和初冬发病率较高,而且全年均有散发。MPP病程长、病情重,还可引起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治疗MPP首选红霉素,但其不良反应重[2-3]。为此,作者采用渐进式疗法治疗MPP患儿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199 ) [HTML KB] [PDF 0KB] ( 10 )
1 李丽君; 涂灵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指月经的调节功能失常而非生殖器器质性病灶或全身疾病所引起的不正常子宫出血症,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1]。从初潮到绝经,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分泌激素的作用下,人体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和周期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21 ) [HTML KB] [PDF 0KB] ( 21 )
1 张继红; 邵军晖; 吴闽君; 黄小芸
输卵管妊娠治疗后的生殖状态
输卵管妊娠是最常见的异位妊娠,也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开腹行妊娠侧输卵管切除术是有效的抢救生命的治疗手段。1953年,Stromm WB[1]首次报道了保留妊娠侧输卵管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近20年来,随着血β-hCG放射免疫测定敏感性的提高、阴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23 ) [HTML KB] [PDF 0KB] ( 28 )
1 刘淑萍; 田有凤; 肖梅艳
阴式子宫切除术两种缝扎方式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阴式子宫切除术(TVH)在国内各级医院逐渐开展,手术方式各有不同,本院收治的168例阴式子宫切除患者,采用钳夹缝扎与剪断不缝扎2种方法处理骶、主韧带和膀胱宫颈韧带,将其优劣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本科共行TVH168例,占同期子宫切除术的61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199 ) [HTML KB] [PDF 0KB] ( 18 )
1 曹晓玲; 何林生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肌腺瘤结节四例报告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结节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向输卵管浸润的结果。由于其部位特殊,与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在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有其特殊性。目前国内相关报道少。1996年1月-2007年4月,本院共收治此类患者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例,年龄29~40岁,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36 ) [HTML KB] [PDF 0KB] ( 16 )
1 丁晓琴
腹腔镜诊治异位妊娠106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6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及手术,根据情况选择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输卵管伞部切开术及卵巢部分切除术。结果10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得到确诊并在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6~12h下床活动,12~24h肛门排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195 ) [HTML KB] [PDF 0KB] ( 16 )
1 伍志虹; 魏静
子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子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采用按摩子宫、注射催产素、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欣母沛联合子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并比较2组产后出血的情况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77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钟彦志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低浓度国产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注入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100例)、舒芬太尼组(S组100例),另设未行任何镇痛处理的100例为对照组(D组)。F组予以0.125%国产盐酸罗哌卡因+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37 ) [HTML KB] [PDF 0KB] ( 12 )
1 张圣熙; 周磐石; 宋旭; 俞梦平; 龚敏; 张耘; 黄锦阳; 杜玉峰
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破裂七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破裂原因和最佳诊治方法。方法报告7例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破裂临床资料。7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例加做MRI检查。手术6例,其中3例采用冠状沟近侧环形切口,3例采用阴茎血肿最明显处直切口探查,清除血肿行白膜修补;1例因拒绝手术保守治疗。结果7例治疗后恢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71 ) [HTML KB] [PDF 0KB] ( 23 )
1 周鸿斌; 吴飞; 李岑; 金松柏; 洪聪仁; 彭轼平
静脉全麻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静脉全麻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68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采用静脉全麻(杜冷丁0.8~1mg/kg、氟哌利多0.05mg/kg、安定0.1mg/kg、氯胺酮1mg/kg依次缓慢静脉推注)下经输尿管镜用钬激光将结石击碎排出。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5min。碎石率为9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12 ) [HTML KB] [PDF 0KB] ( 19 )
1 姚林
膀胱水扩张加托特罗定膀胱内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
目的探讨膀胱水扩张与托特罗定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将2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A、B2组,每组10例。A组采用单纯膀胱水扩张治疗;B组采用膀胱水扩张加托特罗定灌注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排尿次数、膀胱初感觉容量、能耐受的膀胱的最大容量与间质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78 ) [HTML KB] [PDF 0KB] ( 16 )
1 李俊生; 张胜选
肾复康胶囊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尿检异常型IgA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肾复康胶囊联合霉酚酸酯(MMF)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尿检异常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4)。治疗组采用肾复康胶囊联合MMF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MMF,2组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监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和6个月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63 ) [HTML KB] [PDF 0KB] ( 12 )
1 王涛
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联合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联合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手术方法游离出三叉神经周围支,将神经干切断后对近中枢段行阿霉素注射,对远中枢段采用神经撕脱术。结果26例患者中25例于术后7d内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1例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49 ) [HTML KB] [PDF 0KB] ( 11 )
1 李晓燕; 姚懿
40例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分析
在所有嵌压综合征中,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最高。2007年2月-2008年12月,本院门诊就诊的疑为腕管综合征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与神经电生理检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40例疑为腕管综合征患者中,男8例,女32例,年龄30~60岁,多与其职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手腕作反复频繁的同一运动、需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09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王群; 王猛
全麻中应用口咽通气道替代牙垫对拔管的影响
传统的麻醉清醒后拔管往往对患者形成强烈的刺激,造成血压、心率剧增,发生心、脑并发症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此外,在患者挣扎中强行吸痰拔管,还易引起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为此,本文探讨了全麻中应用口咽通气道替代牙垫对拔管的影响。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10月在本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93 ) [HTML KB] [PDF 0KB] ( 12 )
1 郑作田; 孙国莲
金因肽用于创面换药60例临床观察
金因肽即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是一种生物活性极强的促分裂隙,对多种组织细胞如上皮细胞、真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角膜细胞、神经细胞、胶质细胞、骨细胞等具有促进分化和均衡生长调解作用,可以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加速创面愈合[1],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微循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09 ) [HTML KB] [PDF 0KB] ( 17 )
1 李全民; 武彪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现状
腹外疝常表现为局部隆起的包块,易见又可触及,是人类最早认识的疾病之一。人类对腹外疝疾病治疗和研究的历史体现了外科的发展史[1]。腹外疝治疗中,传统的修补术由于是在有张力情况下,在高位结扎疝囊后通过强制性加强腹股沟管前或后壁来达到修补缺损,会导致术后疼痛,并且局部肌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63 ) [HTML KB] [PDF 0KB] ( 25 )
1 黄涛
胃十二直肠溃疡穿孔40例临床分析
穿孔是胃十二直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发病急、进展快,是外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本文对40例胃十二直肠溃疡穿孔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为2008年2月-2009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其中男34例,女6例;年龄23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23 ) [HTML KB] [PDF 0KB] ( 21 )
1 叶晋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9例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腹部手术后并不少见,为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类型,它既有肠梗阻的共同特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肠瘘、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1],不但加重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就本院1992年2月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34 ) [HTML KB] [PDF 0KB] ( 43 )
1 熊小明; 邬林泉; 蒋筱强
胰管结石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7例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Y吻合;2例胆管、胰管空肠共肠瓣Roux-Y吻合;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结果术后随访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复发。结论胰管空肠吻合术是治疗胰管结石的理想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胰头肿大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02 ) [HTML KB] [PDF 0KB] ( 20 )
1 邵斌; 李勇; 曾景平
前路一期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目的探讨经前路一期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21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一期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术前正规抗结核化疗2~4周,术中彻底切除病灶包括脓液、结核肉芽肿组织、死骨、病变椎间盘。椎间大块髂骨和肋骨或装满自体骨屑的钛网植入,术后继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28 ) [HTML KB] [PDF 0KB] ( 6 )
1 杨勇; 姚浩群; 胡晓健; 温晓阳; 廖世文; 袁永忠
关节内软骨下截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12例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患者采取关节内软骨下截骨撑起,再植骨,并用支撑钢板、松质骨螺钉坚强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个月。优7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6%。1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44 ) [HTML KB] [PDF 0KB] ( 10 )
1 刘先明; 周艳; 赖凤娇; 田会军; 周旭东
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
目的评价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后半椎板、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植骨或小关节植骨融合等相应处理。结果经6~18个月随访,术前A级4例,其中术后恢复至D级3例,C级1例;术前B级7例,其中术后恢复E级4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17 ) [HTML KB] [PDF 0KB] ( 20 )
1 陈海; 郭玉明; 任小凤
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评价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胆总管切开和经扩张的胆囊管或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部的微切口途径插入胆道镜对428例胆道手术施行术中胆道镜检查。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经胆总管胆道镜检查270例,阳性发现24例(8.9%);经扩张的胆囊管或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部的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06 ) [HTML KB] [PDF 0KB] ( 17 )
1 秦淑兰; 张美英; 余戎; 张笠; 李经; 赖晓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4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性别以女性居多,高代谢症状常见;不少患者糖尿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仅因血糖检查发现糖尿病的患者20例,占43.5%;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甲亢控制后降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09 ) [HTML KB] [PDF 0KB] ( 16 )
1 裴华颖; 赵晓云; 王青
糖尿病大鼠肾内HO-1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HO-1)在糖尿病肾病病变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建立STZ大鼠模型,将24只糖尿病模型大鼠分为干预组、5、10、15周组,每组各6只,另设健康对照组6只,分别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及尿24h白蛋白排泄率(UEA)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标记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13 ) [HTML KB] [PDF 0KB] ( 26 )
1 陈红梅; 邱谷; 黄桥林
2型糖尿病患者血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测定与病程、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胱抑素C(Cys-C)、24h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测定与病程、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20例T2DM(糖尿病组)患者进行血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mAlb水平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将120例T2DM患者根据病程:<5年、5~10年、11~15年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82 ) [HTML KB] [PDF 0KB] ( 12 )
1 张爱莲; 王建林; 徐帆; 罗宏
POEMS综合征二例报告
POEMS综合征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病、M蛋白和皮肤改变。常伴有全身凹陷性水肿、胸腹水、杵状指(趾)和心衰等症状。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临床表现复杂而易被误诊。本院2007年收治2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男,44岁。因“反复乏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15 ) [HTML KB] [PDF 0KB] ( 12 )
1 况锦; 龚梅金; 潘慧娟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比较。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80 ) [HTML KB] [PDF 0KB] ( 30 )
1 应选明; 谢建勇; 胡向东; 欧阳小清; 吴志红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水平及意义
目的探讨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系。方法以对氧磷为底物测定30例正常人、52单纯性脂肪肝患者、41例脂肪性肝炎患者、31例脂肪性肝硬化患者血清PON1活性。结果单纯性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及脂肪性肝硬化组血清PON1活性分别为(153.41±13.34)、(108.72±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52 ) [HTML KB] [PDF 0KB] ( 20 )
1 沈爱春; 林珏; 林祖雄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肝炎主要是指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在我国常见的是慢性乙肝,如不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部分患者最终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应用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肝患者30例,取得了一定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01 ) [HTML KB] [PDF 0KB] ( 20 )
1 钟燎原; 吴达军; 罗超; 陈维顺; 周红兵
缺血性肠病16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肠病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组具有一定临床病理特点的独立性疾病[1],该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血流减少所致的肠壁缺血性损害,使肠壁营养障碍的一种综合征。随着社会人口的日益老年化,动脉硬化所致的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尤其是老年人临床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23 ) [HTML KB] [PDF 0KB] ( 14 )
1 吴方明; 徐百胜; 李宜华
反流性食管炎8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对反流性食管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价值。方法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Savary-Miller分级法胃镜检查结果分为2组,A组(Ⅰ级)40例,B组(Ⅱ-Ⅳ级)40例。2组均应用西沙比利加奥美拉唑治疗,于治疗后第4周进行胃镜检查,比较2组的临床症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75 ) [HTML KB] [PDF 0KB] ( 9 )
1 杨敏
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病程>6个月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应用内科常规治疗[抑酸药和(或)促胃动力药],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黛力新联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8周。以自制FD症状评定量表(FD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45 ) [HTML KB] [PDF 0KB] ( 16 )
1 黄宗明; 杨婧; 揭志刚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指患者入院时未患有、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是在入院48h后罹患的由病原体引起的肺实质炎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24h后至人工气道拔除后48h内发生的肺炎)。HAP的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21 ) [HTML KB] [PDF 0KB] ( 16 )
1 李强; 唐从发
艾滋病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功能缺陷或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最常见于艾滋病、肿瘤化疗和器官移植患者,成为上述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科于2009年3月确诊1例艾滋病并PCP患者,为提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87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辜斌; 吴钦; 吕谦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并发胸主动脉夹层一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反复大量咯血入院。2008年11月入院后内科检查诊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电图为S-T段改变、肺心病。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右下肺炎性改变、右下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镜检为:右下叶支气管口出血。经内科对症治疗后无效,外科诊治意见:患者所患疾病多,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22 ) [HTML KB] [PDF 0KB] ( 14 )
1 方文锦
红霉素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价值探讨
目的评价红霉素作为胸膜硬化剂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价值。方法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红霉素1g溶于50mL生理盐水中注入患侧胸膜腔内进行胸膜粘连。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4.4%,其中1次注药有效率为53.1%,2次注药有效率为78.1%;复发率为11.1%;不良反应主要为胸痛,发生率为53.1%。结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61 ) [HTML KB] [PDF 0KB] ( 21 )
1 汪金秀; 涂满梅; 聂娇
输液泵控制换血术治疗50例新生儿重症黄疸的护理
目的总结输液泵控制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的护理经验。方法应用输液泵控制换血疗法,对50例重症黄疸新生儿实施换血。术前予患儿必要的镇静、血液适度加温,行外周动、静脉留置针穿刺,形成封闭的换血回路;术中由输液泵控制出、入血量的速度,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出入血量的变化,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86 ) [HTML KB] [PDF 0KB] ( 19 )
1 郭丽萍
内镜下微电脑射频治疗仪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
目的探讨微电脑射频治疗仪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方法对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新型电脑射频治疗技术,对术中出现水肿、溃疡等症状采用药物、饮食及相关护理。结果60例患者无一例出血,穿孔发生。48例术后1个月内复查胃肠镜,其息肉残端已结痂脱落,半年后再次复查未见复发。结论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01 ) [HTML KB] [PDF 0KB] ( 16 )
1 陈桂群
老年烧伤手术患者的术中护理
目的总结和分析老年烧伤手术患者的术中护理。方法93例老年烧伤手术患者进行主动术中配合,护理要点:(1)有效的术前访视;(2)制定并实施术中护理计划;(3)重视入室途中麻醉前的心理疏导;(4)术中重点监测出血量、尿量、呼吸,快速建立2条或以上静脉通道,与麻醉师一道管理输液输血,供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33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付玉芳
减少妊高征患者硫酸镁输液外渗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常见严重疾病。其最基本的病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由于血管痉挛,造成血管壁紧张、血压升高、组织缺血缺氧、多脏器损伤,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因患妊高征接受静脉输注25%硫酸镁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案,作者对因妊高征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16 ) [HTML KB] [PDF 0KB] ( 18 )
1 付红萍; 万淑琴
短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500例效果及护理体会
短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代换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它可以使患者减少穿针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及预防皮下出血,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目前已取代了普通静脉穿刺。本科自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共使用静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33 ) [HTML KB] [PDF 0KB] ( 13 )
1 史庆文; 邓连秀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方法进行聚焦超声治疗的6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300例。实验组给予聚焦超声治疗+个体强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给予聚焦超声治疗+一般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宫颈愈合效果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实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27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倪丽; 谭巍; 陈敏; 余琼
神经外科坐位手术患者的术中护理
坐位术式在1913年由Demurral首先引入神经外科,常用于后颅窝及小脑等部位病变的手术。优点在于坐位的重力作用,使得脑脊液和静脉引流通畅,小脑半球相应下移,术野显露相对清楚,有利于手术操作。但操作不当易发生空气栓塞和循环血流动力学紊乱,二者都是围手术期管理的主要顾虑[1]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11 ) [HTML KB] [PDF 0KB] ( 15 )
1 董慧珍; 汤丽华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百草枯又称克芜踪,是1种速效触灭型除草剂,接触土壤后立即灭活,在土壤中无残留;易溶于水,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下性质稳定,遇碱分解,有腐蚀性;对人的毒性较强,可经胃肠道、皮肤、呼吸道吸收中毒。百草枯中毒主要由消化道吸收引起[1]。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急性百草枯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43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危福莲; 傅瑛; 董慧珍
鼻息肉、鼻窦炎患儿的术后护理
文鼻内镜手术是在鼻内镜直视下,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能,消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为目的的鼻外科手术[1]。2005-2007年,本院对26例鼻息肉、鼻窦炎患儿进行鼻内镜手术,并经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8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319 ) [HTML KB] [PDF 0KB] ( 23 )
1 陈莉; 唐冬茹; 章敏芝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中小分子物质清除的比较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小分子物质清除效率的区别,同时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如顽固性皮肤瘙痒,周围神经病变、慢性骨痛等缓解和睡眠改善情况。方法将40例长期血透患者随机分2组,分别进行HD和HDF/HD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血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26 ) [HTML KB] [PDF 0KB] ( 22 )
1 周斌; 杨玉
青春期生长机制的研究进展
青春期的特征是第二性征呈现伴生长突增,亦即内、外生殖器的发育成熟至具备生育能力以及体格、体态从儿童状态过渡至具成人表型。这一系列形态、功能改变主要是由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变所介导,其中主要涉及促生长激素轴和性腺轴,即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
2009 Vol. 10 (05): 1- [摘要] ( 294 ) [HTML KB] [PDF 0KB] ( 9 )
实用临床医学
 

编辑部公告

 
· 通知——《实用临床医学》自2021年始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
· 欢迎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
· 《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栏目调整公告
· 《实用临床医学》著作权转让协议!
                  更多 
 

下载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友 情 链 接

 
· 中国知网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南昌大学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实用临床医学》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赣ICP备20001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