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温加湿CO2人工气腹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
王海燕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 |
|
|
摘要 目的 探讨加温加湿CO2气腹对经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体温、血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率(LCR)的影响。方法 收集经腹腔镜下肝切除患者96例,按人工气腹时CO2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分为常规气腹组(常规组,n=46)和加温加湿人工气腹组(干预组,n=50),常规组应用常温CO2气体(冷CO2气体,相对湿度20%)建立气腹,干预组应用加温至37℃,湿度保持在98%的CO2气体建立气腹。监测围手术期的膀胱温度,检测血常规,ELISA法检测血清LCR水平,比较术前(T0),人工气腹后10min(T1)、60min(T2)、90min(T3),术后60min(T4)或术后24 h(T5)2组深部体温和LCR的变化。结果 深部体温比较:T0、T1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 <0.05)。LCR比较:T0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1、T2、T3、T5时干预组较常规组下降得更缓慢(P <0.05)。结论 加温加湿CO2气腹在经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低体温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可减少低体温带来的并发症。
|
|
关键词 :
肝切除术,
人工气腹,
37℃CO2,
98%湿度CO2,
深部体温,
血淋巴细胞术与C反应蛋白比率
|
|
基金资助: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90091); |
[1] |
张建平汪志伟方宏才.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对比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3): 39-. |
[2] |
陈攀. 前入路绕肝提拉法联合Glisson蒂横断式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右叶巨大肝癌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2): 52-. |
[3] |
李炯希许培阳李巧云.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肝切除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2): 34-. |
[4] |
康利民; 郑永; 杨文雄; 王阿勇; 施红宁; 黄琼; 王月秋. 营养风险筛查2002在肝切除患者围术期营养评估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1): 25-. |
[5] |
卓明; 胡春华; 於贤军; 郭飞鹤; 龙鼎德. 不同降压方式应用于肝切除术效果观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5(04): 36-. |
[6] |
胡伟;肖卫东;李勇;蔡军;李学明;万仁华;余永欢. 肝脏少见良性肿瘤21例临床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3(05): 57-. |
[7] |
金特特; . 右旋美托咪定对右半肝切除术后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5): 44-. |
[8] |
淦勤;赵新华;刘合春. 腹腔镜肝切除术58例临床体会[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9): 59-. |
[9] |
邹周平; 单人锋; 万仁华; 何玉麟; 高良辉. 肝脏体积测定在肝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3(09): 1-. |
[10] |
熊志刚; 邬林泉. 大肝癌的外科治疗[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01): 1-. |
[11] |
曾广正; 单人锋; 余伟平; 吴波. 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102例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10): 1-. |
[12] |
陈明; 郭基珍; 张国生; 廖振基; 温革新; 王晓俊; 王向. 肝后隧道法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51(08): 1-. |
[13] |
娄思源; 杨成义; 邹书兵. 肝尾叶切除治疗尾叶肝癌20例报告[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08): 1-. |
[14] |
陈勇; 张乙川; 李金龙; 王俊; 张福鑫; 李劲. 三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03): 1-. |
[15] |
王华; 鄢业鸿. 转移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51(03):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