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室壁瘤的效果 |
李芳 |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室壁瘤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室壁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二尖瓣压力差(mMPG)、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改善情况及术后6个月生存率、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室壁瘤复发率,观察2组术后1个月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14 d LVESV、LVEF、LVDEd、mPAP、mMPG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P <0.05)。2组术后6个月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室壁瘤复发率、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室壁瘤患者能减少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
|
关键词 :
丹红注射液,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左心室室壁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左心室血栓
|
|
[1] |
彭海英.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联合网络延续指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2): 75-. |
[2] |
李婷李峰鑫.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2): 108-. |
[3] |
王静苏静李亚芳. 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应用于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10): 66-. |
[4] |
杜梦阳宋莹许晶晶唐晓芳王欢欢刘如蒋萍姚懿宋雷许连军赵雪燕高展袁晋青. 钙离子拮抗剂对冠心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预后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9(3): 45-. |
[5] |
杨春华.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逆向溶栓联合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3): 13-. |
[6] |
吕宏.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8, 19(9): 34-. |
[7] |
熊智平彭景添田清山付勇南殷然. PCI冠脉内断裂导丝成功取出1例报告[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8(6): 102-. |
[8] |
姜琳宋莹许晶晶唐晓芳王欢欢刘如蒋萍姚懿高展陈珏徐波袁晋青. 贫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8(5): 34-. |
[9] |
邹文宋嫣赵新刘惠芬孙园园.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08): 74-. |
[10] |
易少军; 洪浪.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8): 105-. |
[11] |
蔡忠贵; 王德启; 李扬.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15-. |
[12] |
劳国华;陈冠瑶;李华德;陈洁;. 丹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脂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5): 10-. |
[13] |
袁媛;龙璜;糜春霞; . 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的预后评估[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12): 49-. |
[14] |
汪鸿彬;梅志亮;王晓华;吴小和. 老年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药物治疗的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11): 1-. |
[15] |
袁祖琴;.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7): 2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