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术重建半月板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效果 |
兰敏 聂思 廖新根 李洪波 |
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
|
|
摘要 目的 比较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MPRT)患者行不同后根重建技术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MMPRT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1、2、3、4和5组,其中1组(异体肌腱生物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3例,2组(异体肌腱生物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33例,3组(“pull-out”技术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29例,4组(“pull-out”技术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29例,5组(单纯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1例。所有患者均随访> 2年。口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膝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和半月板外突距离,以及末次随访时半月板后根愈合状态。结果 末次随访时:各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2、3和4组患者Lysholm和IKD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1组患者VAS、Lysholm和IKDC评分均较其他组患者明显改善(均P <0.05);2、3、4和5组患者K-L分级大于治疗前(均P<0.05),1组患者K-L分级优于其他组患者(均P<0.05);各组患者半月板外突距离均小于治疗前(均P<0.05),1组患者半月板外突距离小于其他组患者(均P <0.05);1组患者半月板后根完全愈合率高于3、4和5组患者(均P <0.05)。结论 MMPRT进行手术重建半月板后根,可明显改善术后短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可增强疗效。对比其他治疗方式,肌腱加强固定MMPRT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可显著抑制膝关节退变和半月板外突的进展。
|
|
关键词 :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肌腱移植,
关节镜辅助重建技术,
仙灵骨葆胶囊,
膝关节功能,
半月板外突
|
|
基金资助: 江西省卫健委中医药科研课题(2020B467); |
[1] |
王振宇罗红连蔡引红王子瑶骆松胡赛徐小生马泽仁. 微创入路单髁置换术对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3): 44-. |
[2] |
郭慧.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4): 96-. |
[3] |
程旭光尹二成贾志科 . 腓骨截骨术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4): 31-. |
[4] |
杨芹 赵越 李书慧. 早期步态训练对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3): 60-. |
[5] |
聂玉晶宋婷. 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手术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8): 87-. |
[6] |
彭海艳李超陈明谢蓉.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护理及康复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11): 69-. |
[7] |
刘丽玲双峰何斌. 医护治一体化教育模式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1): 74-. |
[8] |
陈琦; 鲁厚根.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病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5): 39-. |
[9] |
付梓新; 刘开祥.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107例疗效观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3(10): 55-58. |
[10] |
贺逸华; 李伟平; 刘金明; 朱伏生. 加压冲击灌洗+透明质酸钠+膝关节功能锻炼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8例报告[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44(05): 1-. |
[11] |
邹立津; 曾元临; 辛国华. 肌腱移植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02, 3(02): 1-. |
[12] |
胡燕卿. 修复手部屈肌腱损伤52例临床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43(01): 1-. |
[13] |
郑德富; 刘玲. 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52例临床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1(S1): 1-. |
[14] |
高志增. 残留指浅屈肌腱止点段再造A_4滑车[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 40(02): 1-. |
[15] |
廖建平; 胡斌. 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 38(03):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