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 |
石喜玲刘凌芝沈婷高艳 |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 |
|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E组、T组、E+T组及C组,每组40例。E组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E+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C组不进行分娩镇痛。比较4组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镇痛前及宫口开2、4、6 cm和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新生儿出生1、5、10 min后的Apgar评分,镇痛前、宫口开4 cm和宫口开全时血清β-内啡肽水平;比较E+T组与E组的镇痛药物用量。结果 E+T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E组、T组及C组,第一及第二产程显著短于E组、T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镇痛前4组VAS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宫口开2、4、6cm和宫口全开时E+T组VAS评分显著低于E组、T组及C组,E组及T组显著低于C组,E组显著低于T组,宫口开4cm和宫口开全时E+T组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E组、T组及C组,T组显著高于E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T组镇痛药物用量显著少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作用相对更好,且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
|
|
关键词 :
经皮穴位电刺激,
连续性硬膜外麻醉,
初产妇,
分娩,
镇痛作用,
分娩结局
|
|
基金资助: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2022B745); |
[1] |
徐琳 于江燕 张一琼.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成功率的影响因素[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6): 21-. |
[2] |
王金芳 吴秋英 戴顺姿 孙盛林. 腕踝针疗法对二次分娩产妇宫缩痛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6): 76-. |
[3] |
王志娟.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哺乳日记在剖宫产术后高龄初产妇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2): 112-. |
[4] |
王珂佳水玲玲李小亚. King达标互动理论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对不同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1): 90-. |
[5] |
刘果 高湛. 期待治疗对GBS感染并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6): 39-. |
[6] |
杨志菊娄静李洋. 基于移动健康技术的伴侣互动支持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5): 70-. |
[7] |
尚晓丽 . 微信联合同伴互助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4): 72-. |
[8] |
李幸雷虎琳. 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对无痛分娩初产妇医院感染、分娩结局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2): 24-. |
[9] |
郑丽宾. 不同硬膜外麻醉给药方案对足月初产妇分娩疼痛、麻醉药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6): 22-. |
[10] |
廖春燕张少华姜艳艳. 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不良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6): 32-. |
[11] |
王芸诸丰英. 40例严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4): 73-. |
[12] |
崔兰菊姬红丽李娟娟. 经会阴彩超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腔功能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10): 61-. |
[13] |
郭飞鹤胡春华. 手持式超声仪在分娩镇痛中估测硬膜外深度及穿刺定位的准确性[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60(1): 36-. |
[14] |
吕文建徐振峰谷秋寒.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8): 42-. |
[15] |
麦带英余勇妙慕容少文何彦彦.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初产妇产前焦虑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7): 8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