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
马立峰李木卫黄少耿张喆 |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手外科 |
|
|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5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动脉化静脉皮瓣组(AF组)和指背筋膜皮瓣组(DF组),每组29例。比较2组患者皮瓣血供质地情况、治疗后满意率的差异。结果 AF组患者皮瓣血供质地情况表现为良、优的患者共28例(96.55%),DF组患者皮瓣血供质地情况表现为良、优的患者共23例(79.31%),2组患者皮瓣血供质地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组患者对皮瓣外形、手部功能、供区恢复程度的满意率分别为89.65%、100.00%、100.00%,DF组患者对皮瓣外形、手部功能和供区恢复程度满意率分别为72.41%、65.52%、68.96%,AF组患者对治疗后手部功能、供区恢复程度的满意率均优于DF组(均P<0.05),2组患者对皮瓣外形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化静脉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手部外形、功能治疗效果较佳,患者对治疗后的满意度较高。
|
|
关键词 :
手部皮肤,
动脉化静脉皮瓣,
手部功能,
修复手术,
软组织缺损
|
|
基金资助: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计划项目(JCYJ20170307102125460); |
[1] |
赵国红戴闽张斌谢振军孙华伟白辉凯魏鹏飞. 改良游离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9(5): 40-. |
[2] |
朱晓川. 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8, 19(4): 42-. |
[3] |
宰庆书刘冬彩. Ilizarov技术行骨搬运与骨短缩-延长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对比[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8(3): 31-. |
[4] |
卢陈勇;杨毅;李珏东; . 外固定支架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4): 51-. |
[5] |
彭林;邹林;蔡锦方;刘立峰. 扩大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07): 46-. |
[6] |
胡蓉;黄丽萍;刘菁. 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交腿皮瓣修复术治疗下肢皮肤缺损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6): 116-. |
[7] |
黄绍初;江平;陈可峰;黄伟雄;洪杏高. 外固定支架结合螺钉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5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02): 50-. |
[8] |
马海萍; 姚剑英; 饶渭霞; 李冬华; 张国妹; 宋婷.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09): 1-. |
[9] |
刘先明; 刘志礼; 韩智敏; 徐强; 詹平.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50(01): 1-. |
[10] |
李京宁.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J].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01): 1-. |
[11] |
江春宇; 李钧. 指动脉皮瓣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04): 1-. |
[12] |
李杰文; 徐晖; 肖立军. 足底内侧皮瓣移植治疗足跟部软组织缺损[J]. 实用临床医学, 2004, 5(03): 1-. |
[13] |
黄跟东; 丁忠平. 腓肠神经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46(03): 1-. |
[14] |
孙勇; 孙怀钦; 荣卫华; 谢振军.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J]. 实用临床医学, 2001, 2(03): 1-. |
[15] |
陈党生; 殷明. 小腿开放骨折并发感染的原因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 41(S1):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