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持续质量改进防治极低体重儿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 |
朱炜黄英庄德义 |
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
|
|
摘要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防治极低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NICU收治的极低体重儿204例和超低体重儿32例,均行PICC置管。持续质量改进包括对PICC置管人员加强培训、调整最佳置管部位、评估置管时间、严格控制置管前抗生素使用、严格手卫生等,对比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前105例及改进后131例患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血流感染发生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置管时间、预后等情况。结果实施质量改进后极低体重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t=2.637,P<0.05)、住院时间(t=2.622,P<0.05)、住院费用(t=2.100,P<0.05)均明显低于实施前,预后明显改善,改进后置管留置时间显著延长(t=3.788,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防治极低体重儿PICC相关血流感染。
|
|
关键词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血流感染,
质量改进,
极低体重儿
|
|
基金资助: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惠民项目(3502Z20174016); |
[1] |
熊丽君叶江浙杨瑞汪海慧周瑞云罗丹马海萍. 1例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1): 84-. |
[2] |
肖生平刘玉玲李小琳孔宪玲. 粒细胞减少合并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9, 20(1): 45-. |
[3] |
汤利萍. PDCA循环在ICU失禁性皮炎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9): 77-. |
[4] |
黄英;付群春;过小兰;刘彩光;聂庆英;陈谷霖;陈霞;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护理干预[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05): 102-. |
[5] |
汪金秀; 聂娇; 黎连英. PICC在极低体重儿中应用的护理探讨[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12): 1-. |
[6] |
李晓园; 张汉荣. SERVQUAL模型下县域公共服务质量的改进——基于江西省六县公共服务的调查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0(04): 1-6. |
[7] |
王作阳. 1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成功体会[J]. 实用临床医学, 2003, 4(06):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