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LUG基因可调控性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 |
刘芳柳玉红李晓鸣邹桂华周来勇 |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医院病理科
|
|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中基因表达,构建可调控性相关基因干扰载体,并验证其干扰作用。方法将高转移人鼻咽癌细胞株5-8F、5-8F-H3细胞进行培养,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5-8F及5-8F-H3细胞中SLUG、CBX3、MAD2L1、PLAU、HMGA1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酶切、连接技术构建pSUPERIOR-SLUG干扰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5-8F-H3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干扰效果。结果5-8F及5-8F-H3细胞中SLUG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BX3、MAD2L1、PLAU、HMGA1基因(均P<0.05),相对倍数分别为(11.23±1.78)倍、(1.23±0.17)倍、(1.57±0.27)倍、(6.36±0.38)倍、(3.66±1.14)倍,以SLUG基因倍数最高。所构建的pSUPERIOR-SLUG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证实为所需的目标序列,并成功转染鼻咽癌5-8F-H3细胞。阳性克隆S2-18基因表达水平高于阳性克隆S1-7、S1-9、S2-22基因(P<0.05),干扰率分别为67.42%、72.45%、84.20%、75.61%。结论 SLUG基因在鼻咽癌5-8F-H3中高表达。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SUPERIOR-SLUG,并成功转染鼻咽癌5-8F-H3细胞,为后续进一步研究SLUG在鼻咽癌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
关键词 :
鼻咽肿瘤,
高转移人鼻咽癌细胞株5-8F、5-8F-H3细胞,
SLUG基因,
可调控性干扰载体
|
|
基金资助: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20170531164901166); |
[1] |
刘涛;王蓉;刘勇;万勇;刘素珍. MMP-1和TFPI-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07): 12-. |
[2] |
徐华; 涂凤兰; 万燕; 罗晓东; 习为民; 刘安文. 99mTc-HL91乏氧显像检测鼻咽癌癌灶乏氧状态的临床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52(02): 1-. |
[3] |
习永生; 王索宇; 李晓泉. 鼻咽癌侵犯相邻结构的MRI与CT的对比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8, 9(11): 1-. |
[4] |
李晓华; 詹志荣; 孙建设; 曾斌. 鼻咽癌细胞株裸鼠肝异位种植瘤肺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50(02): 1-. |
[5] |
何小进; 张英娣; 赵印山; 覃海波; 杨辉. 奈达铂和氟尿嘧啶同期放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J]. 实用临床医学, 2007, 8(01): 1-. |
[6] |
徐建华; 黄敏; 万桂芬; 李金高.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五年后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11): 1-. |
[7] |
熊强; 胡蓉环; 刘建辉; 罗旭俊; 刘光金; 丁剑午. 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远期疗效评价[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10): 1-. |
[8] |
徐建华; 万桂芬; 何志坚; 黄敏; 龚巧英; 吴新生; 叶新芊; 李金高. 鼻咽未分化癌的疗效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10): 1-. |
[9] |
梁素霞; 张惠萍; 梁灵博. 鼻咽癌患者鼻咽部出血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46(03): 1-. |
[10] |
阮林. 冠状位CT在鼻咽癌颅底侵犯中的作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04, 5(01): 1-. |
[11] |
祝小林; 刘少英; 李外苟; 龙平. 体内性激素与鼻咽血管纤维瘤的临床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 42(03): 1-. |
[12] |
熊华淇; 吴绮明; 朱静. 鼻咽癌中FN、LN和Col.IV的免疫组化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 42(01): 1-. |
[13] |
郑坚; 邹桂华; 燕进; 肖湘. 50例鼻咽癌p53蛋白的表达[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 38(02): 1-. |
[14] |
赵绮; 贺之连. 107例恶性肿瘤的全身骨显像结果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2, 34(04):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