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分娩效果的影响 |
涂伟妹; 刘佩蓉; 郭爱英; 杨凤英; 马琼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
|
|
摘要 目的探讨初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20例分娩的足月头位、单胎、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初产妇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根据产妇自己的意愿选择直立、前倾、蹲、趴、侧卧和半坐卧等自由体位分娩,并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中产妇采取床头抬高30°的截石位分娩,并采取传统托肛的方法保护会阴接生。观察2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会阴损伤程度及会阴侧切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为(39.5±19.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6±26.3)min(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1.9%比80.0%、8.1%,均P<0.05)。结论初产妇第二产程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可有效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会阴侧切率,提高产时分娩质量。 更多还原
|
|
关键词 :
自由体位,
第二产程,
无保护会阴,
分娩,
新生儿窒息,
产妇
|
|
基金资助: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20132295) |
[1] |
张名福. 会阴切开术自然分娩与限制会阴切开自然分娩的效果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10): 46-. |
[2] |
马琼. 拉玛泽呼吸减痛法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57-. |
[3] |
袁中草; 罗小玲; 谢伦雄; 欧阳伟子; 袁春梅; 赵丽. 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8): 64-. |
[4] |
杨絮; 崔建; 吕国义. 椎管内分娩镇痛的现状与思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7): 104-. |
[5] |
李树芬. 自然早产与干预性早产临床对比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4): 52-. |
[6] |
常燕敏. 母乳喂养路径宣教对产妇喂养成功率及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3): 87-. |
[7] |
肖雪; 周燕媚; 孙雯; 杜培丽; 张慧丽; 陈敦金.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诊断孕周与妊娠结局的风险关联[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55(02): 32-. |
[8] |
曹淩艳; 余清; . 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对盆底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0): 73-. |
[9] |
洪瑛. 产程中适时体位干预对胎头位置异常分娩结局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9): 69-. |
[10] |
马琼. 鼻式深呼吸法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8): 70-. |
[11] |
周玲. 乳房按摩配合低频电疗法疏通乳腺管治疗产后乳房肿胀[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7): 120-. |
[12] |
马琼. 活跃期胎头浮动系统干预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7): 64-. |
[13] |
黎日保; 李彦甫. 合并心肌损伤的窒息新生儿血浆心肌营养素-1及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6): 86-. |
[14] |
吴梅秀;杨生兰;张慧萍; .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和产后疼痛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5): 62-. |
[15] |
罗惠文;陈玉燕;陈小燕; . 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与产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4): 7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