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环肺静脉电隔离单环消融及双环消融术的比较 |
周元风;洪浪;赖珩莉;李林峰; |
新余钢铁公司中心医院心内科;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
|
Comparison between Monocyclic Ablation and Bicyclic Ablation in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for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
ZHOU Yuan-feng1,HONG Lang2,LAI Heng-li2,LI Ling-feng2 |
|
摘要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电隔离单环消融和双环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方法将40例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环消融组和双环消融组,每组20例。单环消融组距肺静脉口0.5 cm作肺静脉单环电隔离线;双环消融组距肺静脉口0.5 cm和1 cm处,分别作肺静脉单环电隔离线。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6、12个月治愈情况及肺静脉狭窄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比较。结果术前2组年龄,房颤发病时间、发作频率,左房内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双环消融组的一次手术治愈率为90%,高于单环消融组的80%(P<0.05);术后12个月,双环消融组二次手术治愈率为95%,明显高于单环消融组的二次手术治愈率的90%(P<0.05)。术后6个月2组均未发生肺静脉狭窄。结论环肺静脉电隔离双环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较单环消融效果好。
|
|
关键词 :
 ,
阵发性心房颤动,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
双环消融,
单环消融
|
|
[1] |
孙淑娟. “挖”“掘”的历时替换及其相关问题[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46(01): 156-. |
[2] |
刘桂凤; 周玉珍; . 脑膜癌合并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105-. |
[3] |
黄缘;王素琴;文艺;李军;邹文雄; . Ki-67、P53和CyclinD1在小肠间质瘤中的作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11-. |
[4] |
贺艳丽;王平;胡艳洁;杜雯;梁凯威;卢聪;李小青;黄士昂;郑金娥; . CCL23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1-. |
[5] |
杨海玉; . 吗啡对SH-SY5Y细胞中HSP70蛋白的调控作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15-. |
[6] |
游浩元;黄翠兰;刘承远;鲁小玲;黄亮; . 急性酒精中毒对家兔失血性休克炎症介质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8-. |
[7] |
郭灿;向江琳;邹中辉;章伟;郭宁; . 开腹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炎性反应的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48-. |
[8] |
江海亮;潘剑成;张宗明;林阳;杨文超;贺立新; . 15例Hangman骨折前路融合钛板固定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52-. |
[9] |
廖希; 谢平; . 乌司他丁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56-. |
[10] |
曾昭贤; .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对比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60-. |
[11] |
郭善亮;曲良超;罗和国;王凤芝;张明生; . 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81-. |
[12] |
庄青屏;刘金花;谢平; .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85-. |
[13] |
郭晓白;刘晖;曾俊; . 幽门螺杆菌根除对老年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所致消化道损害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88-. |
[14] |
翁海风;胡坚方;杨建英;万莉婷;汪青云;邹敏;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91-. |
[15] |
黄丹;唐斌;肖凡;周斌;沈友素;罗振中; .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手术后切口痛大鼠的镇痛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54(11): 2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