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宫颈癌淋巴管生成与转移的研究进展 |
徐娟; 俞薇薇 |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 南昌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2005级南昌330006; 南昌330006; |
|
|
摘要 恶性肿瘤细胞对机体的致病性源于其自主性生长、浸润转移、分泌细胞因子及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等特性。在浸润转移过程中,微脉管系统的作用不容忽视,现已证实淋巴管是肿瘤细胞转移播散至局部淋巴结的主要通路。对肿瘤微血管的研究已比较深入,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也应运而生,而对
|
|
关键词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管生成,
淋巴道转移,
宫颈肿瘤
|
出版日期: 2008-06-28
|
[1] |
徐贞刚; 汪华杰; 孙惦; 欧阳解秀; 郑月慧; 翟钢军. 胃癌生物学特性与COX-2和VEGF-C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12): 17-. |
[2] |
谢乍晴; 吴翊群; 叶丽华. 奈达铂和多烯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术后存在预后不良因素的宫颈癌[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7): 59-. |
[3] |
陈伟斌; . 结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04): 32-. |
[4] |
高国兰; 杜晓梅; 陈文学; 黄传生; 邹学森. 三氧化二砷对不同宫颈癌细胞株作用的实验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07, 49(05): 1-. |
[5] |
于晓红; 熊勇; 魏宝秀; 万磊; 秦贇娜; 付秋风. CD44V6、EGFR、MMP-9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04): 1-. |
[6] |
舒宽勇; 艾小燕; 李隆玉; 黄山鹰. 子宫颈小细胞癌24例临床病理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06): 1-. |
[7] |
黄永红; 王红梅; 邬淑云; 徐方云; 温淦升. 宫颈癌单克隆抗体AU14-1介导巨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05, 47(04): 1-. |
[8] |
曹鸿敏; 陈琳; 陈鹏珍. 普鲁卡因膀胱灌注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观察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 2004, 5(02): 1-. |
[9] |
熊华淇; 邹桂华. PCR法检测宫颈癌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J]. 实用临床医学, 1996, 38(03): 1-. |
[10] |
胡志伟; 邬淑云; 温淦升. 单克隆抗体AU14-1-ELISA测定可溶性宫颈癌抗原方法的建立[J]. 实用临床医学, 1995, 37(03): 1-. |
[11] |
邹桂华; 杨光娅. 妇科疾患病变组织中癌抗原的分布及其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1994, 36(04): 1-. |
[12] |
罗永辉. 男性乳腺间质肉瘤一例报告[J]. 实用临床医学, 1994, 36(03): 1-. |
[13] |
邬淑云; 温淦昇. 杂交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的长期培养[J]. 实用临床医学, 1993, 35(04): 1-. |
[14] |
李文林; 温淦昇. 宫颈癌细胞接种后小鼠淋巴组织的免疫形态学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1993, 35(01): 1-. |
[15] |
杨学志; 廖彩森; 陈贻训; 许吉林; 俞顺章; 林玉纯; 张绍基. 子宫颈癌癌前阶段阻断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1991, 33(02):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