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缺血预适应现象对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影响 |
董小平; 吴强 |
东乡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东乡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西东乡331800; 江西东乡331800; |
|
|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按梗死前10d有无心肌缺血心绞痛分为有缺血预适应组(IP组)、无缺血预适应组(P组)两组。IP组86例,男60例,女26例,平均年龄(62.5±8.2)岁;P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0
|
|
关键词 :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心肌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
出版日期: 2006-12-28
|
[1] |
蔡忠贵; 王德启; 李扬.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7): 15-. |
[2] |
陈红霞. 血液超滤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RP、NT-proBNP和心泵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4): 10-. |
[3] |
朱从飞. 缺血性J波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3): 16-. |
[4] |
刘杏花; 郭凤瑜. 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17(03): 18-. |
[5] |
唐燕华; 项海燕; 杨崛圣. 杂交技术治疗介入下电极植入困难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例[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 56(01): 101-. |
[6] |
俞旭波; 洪浪; 李林峰. 阿托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1): 3-. |
[7] |
刘艳阳; 江舂媛; 管细红; 王云霞; 兰梅香.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Lorenz散点图的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11): 9-. |
[8] |
吴慧慧; 龚丛芬; 周建华.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9): 8-. |
[9] |
王威; 余小平; 罗菲菲.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8): 11-. |
[10] |
黄勇; 魏心恒; 龚凌云. NT-proBNP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8): 28-. |
[11] |
于雁涛; 蔡丽云. 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7): 7-. |
[12] |
陈芬兰; 李菊香. 妊娠期心律失常诊治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6): 101-. |
[13] |
朱波; 李菊香. 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发生的Meta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55(04): 65-. |
[14] |
杨易剑; 魏红星; 张晓丽. 核心脏病学在心力衰竭患者CRT和ICD治疗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55(04): 95-. |
[15] |
曹娟娟.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 16(03): 85-. |
|
|
|
|